选择困难的人如何选择

选择困难的人如何选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晓玉 著
图书标签:
  • 选择
  • 决策
  • 心理学
  • 自我提升
  • 生活
  • 成长
  • 思维
  • 技巧
  • 焦虑
  • 困境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ISBN:9787569915266
版次:1
商品编码:1221322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64
字数:22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选择困难的人如何选择》为什么我们那么努力却总过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但努力了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吗?不见得。有时候,选择比任何努力都重要。
选择是一种能力,人生路上,关键是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本书主要讲解一个人如何结合自身素质和条件、兴趣和特长,去选择和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并从中收获喜悦和幸福。

作者简介

李晓玉,女,生于80年代末,祖籍河南,新闻学硕士,青年作家。主要作品有:《大学生突围》 《朴槿惠给女人的忠告》 《花儿与少年》 《高难度对话》等。

目录

第一章放对自己的位置,你将得到不一样的成果

你的人生由你决定:个性与自我呈现/2

定位直接决定你的方向/6

认清自己:选择就是准确定位/11

不做比较,只走自己的路/15

适合你的角色只有一个/18

你看重什么,什么就有价值/22

第二章制订好你想要的目标,其实选择只有一个

你究竟想实现什么:制订正确的目标/28

专注很关键:改善我们的自然注意力/33

不妨现在就养成制订计划的习惯/37

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40

请首先确定你能做好的事/44

合理又明确的职业规划/47

启动环境:当心偶然事件的力量/51

打破自动驾驶模式,正念的提升最重要/55

第三章克服选择的障碍,取决于你的情绪

影响选择的心理因素/58

内在情绪所产生的优柔寡断/61

意识与快乐的层次/65

平衡和管理情绪的方法/68

不肯接纳与拒绝选择/71

清除选择的最后一个障碍/74

第四章把对错握在手中,推导你想要的结果

后悔:下拉的力量/78

哪些人容易后悔/82

决定后的后悔行为表现/86

偏见与不习惯/90

推理出来的最终结果/94

面对结果,要有及时结束的勇气/98

赌一赌的选择心理/102

第五章与其在理性和感性间摇摆,不如一分钟决定

不能破坏的游戏规则/108

建立决策的流程/112

实现目标的良好思维/115

理性与情感的体现/119

逆向思维的启示/122

不断提升自我价值/125

第六章你的大脑里,逻辑魔力还在吗?

逻辑与决策力/130

获取足够的信息/133

逻辑的种类:不同情况的选择/137

用假设来检验错误/141

建立准确判断的意识/144

批判性思考所产生的选择/148

在可认识的范围内选择/151

第七章你是一个繁杂者,还是一个极简主义者?

选择与幸福:选择的增加是好还是坏/156

选择意味着推动另一种可能/160

在希望与预期中做减法/163

选择的相对性/166

复杂的事情试着简单做/170

比较之后的主观性选择/174

第八章只有自己知道,如何在失败中穿越逆境

“一路走到底”的后果/180

自由的束缚与旁观者思维/183

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冒险的人/186

经不住挫折,成不了强者/190

舍不得自然得不到/194

失去的不要计较,要总结/199

第九章你的每一段经验,都是真实的自我回馈

对事情的成本和难度有着清醒的认识/204

情绪的掌控与管理/207

经验法则:被忽略的选择力/211

选择,给自己定位/215

有时只能依靠经验/218

超越常规的决定/221

遇到困难的本能反应/225

第十章卸下你的固执,才是为自己减负

不必要求自己太完美/230

让不完美成为人生常态/233

别掉入诱惑的陷阱/237

用美好的期盼加大幸福的内存/241

只需使用80%的精力/245

别忽略“查漏补缺”的过程/249


前言/序言

每个人都想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以此作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但努力过后就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吗?不见得。有时候,选择比任何努力都重要。
人生的道路总会有许多崎岖和坎坷,人的一生总是会遇到无数个十字路口,有时还会走进死胡同。因此,生活逼着我们做出选择,要么走这条路,要么走那条路,要么退出死胡同另寻他路。
选择,对于我们来讲特别重要,可惜等好多人明白这个道理时,已经太迟了。人生路上,关键是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每个人都要结合自身素质、条件、兴趣和特长,去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

有三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被关进监狱,监狱长说你们要在这里过上三年的牢狱生活,为了防止你们有情绪,我可以满足每人一个要求,现在开始选吧!爱抽雪茄的美国人要了三箱雪茄;天生浪漫的法国人,要了一位女郎相伴;满脑子生意经的犹太人要了部能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转眼过去了,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的美国人第一个冲出来大声喊:“火,快给我火!”原来他没有点燃雪茄的火;法国人抱着一个孩子,牵着大肚子女郎走了出来;犹太人意气风发地出来了,他感激地对监狱长说:“为了表示感谢,你让我与外界联系,我送你一辆劳斯莱斯!这三年来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增长了。”

这个看似荒诞的故事,留给我们的却是深刻的人生道理:选择决定生活的质量!因此,要想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请赶紧做出选择吧。很多人的成功或失败,并不取决于他做事的方法,方法固然很重要,但真正决定成败的恰恰是他的选择。
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了奋斗和坚持就是选择了成功,而不做这个选择便是选择了失败,所以失败和成功一样也是一种选择。
选择是一种能力。人生不过是一连串选择的过程,从你早上起来要穿哪一套衣服开始,你就开始在选择了……
一个选择对了,又一个选择对了,到最后便产生了成功的结果;一个选择错了,又一个选择错了,到最后便产生了失败的结果。若想要有一个成功的人生,想要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者说想要实现梦想,我们必须降低错误选择的概率,减少做错选择的风险。
那么如何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避免错误的选择,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下面这个小故事也许能让我们看出端倪:

有一位老神仙的工作就是每天寻访度化。有一天,看见一对老夫妻愁眉不展地卖水。老神仙问他们日子过得好吗?老夫妻说:“过这么多年,我们一直都没过上想要的日子,一直摆脱不了贫困。真是苦死了!”
老神仙问:“你们希望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老夫妻异口同声地说:“如果我们卖的不是水,而是酒就好了!”
老神仙说:“这很容易办到啊,原来你们想要的生活这样简单。在你们家后面有块大石头,石头上有三个泉眼。可惜的是泉眼被土堵上了。你们只要把土都清理出来,就会流出酒来。你们每次不能多接,把这个葫芦装满就可以了。”老神仙说着,从后背拿出一个大葫芦交给老夫妻。
老夫妻回家之后,清理了石头眼里的土,果然从泉眼里流出酒来。他们装满葫芦就回去卖酒,一大葫芦酒刚好能卖一天。
他们日子过得渐渐好起来,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老神仙又来回访,看看老夫妻过得幸福不幸福,他问老夫妻:“现在的日子是你们一直想要的吗?”老夫妻说:“嗯,日子过得还不错。要是有酒糟能喂猪就更好了。”
老神仙闻言,不禁摇头叹息,念出一绝:“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清水当酒卖,还嫌没有糟。”说完飘飘然不见了。

这个传说告诫我们,要懂得知足,取舍有道,不然,到最后只能苦自己,永远过不上想要的生活。可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因为诱惑太多,所以知足总是很难。活着很累,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萌发各种各样的欲望,总是在得到时欣喜,获得短暂的满足,之后被更大的选择诱惑时,又开始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沉浸在无尽的烦恼中。但是,没有欲望的人生也是不完美的,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欲望是一种美!” 成功的原动力就是要保持适当的欲望。把握好这个度,就会过上想要的生活。
仅仅保持适当的欲望还不行,还要对我们的需求进行分类。当很想要的某些物品出现的时候,首先要有理智的头脑,把这些物品分为“身外物”“必需品”。可以尽力争取必需品,而身外物不宜拥有太多,要学会享受克制欲望的自控感。有些人非常想要自己很难购买的奢侈品,为了这个身外物,宁愿饿肚子,也要得到,弄得自己狼狈不堪,生活质量下降。还有些人面对琳琅满目的物品,什么都想要,挪不动脚步。有的人面对眼花缭乱的选择,首先在心中盘算,我急切需要的是哪些?不管有多少诱惑,只选择自己需要的,只有这样,当面对选择的诱惑时,才能享受生活的乐趣,满足拥有的快乐!
好吧!现在请你打开这本书,我们一起去了解无所不在的选择的重要性,看看书中那些成功者们,在为了让自己过上想要的生活时是如何取舍和选择的吧!



《选择困难的人如何选择》 引言:迷失在选择的十字路口 在现代社会,我们被海量的信息和琳琅满目的选项所包围。从早晨醒来选择穿哪件衣服,到晚餐时决定吃什么,再到职业生涯的重大抉择,人生仿佛就是一个永无止境的选择题。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选择是生活的一部分,有时甚至带来一丝小小的乐趣。然而,对于一部分人来说,选择却成了一场难以承受的煎熬。他们常常陷入“选择困难症”的泥沼,每一个看似微小的决定都能引发内心剧烈的挣扎,导致迟疑、焦虑、后悔,甚至错失良机。 这本书,并非旨在直接给出“如何选择”的答案,因为它深知,真正的选择并非来自外在的指南,而是源于内心的觉醒和方法的掌握。它是一次关于“选择”本身的反思,一次深入探索我们为何会产生选择困难,以及如何才能穿越迷雾,找到属于自己的清晰路径的旅程。我们将一同审视那些潜藏在选择背后,影响我们决策的心理机制,挖掘那些让我们停滞不前的深层原因,并最终学习如何培养更有效、更健康的决策能力。 第一章:认识你的“选择恐惧症”——解构选择的本质 选择困难并非简单的“选择太多”。它往往是多种心理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在本章,我们将首先抛开对“选择困难”的标签化认知,而是深入探讨其根源。 选择的普遍性与必要性: 我们需要认识到,选择是生命力的一部分。每一个选择,无论大小,都在塑造着我们的生活轨迹。学会面对和拥抱选择,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完美主义”的陷阱: 许多选择困难者是潜藏的完美主义者。他们渴望做出“最优”的选择,害怕任何一点点的不完美,这种过度的追求导致他们迟迟无法做出决定,因为他们总觉得“还可以更好”。 “害怕后悔”的阴影: 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以及对过往错误选择的深刻记忆,会让人们对未来的选择感到不安。害怕做出错误的决定,进而导致“错失恐惧症”(FOMO - Fear Of Missing Out),总觉得另一个选项可能更好,而眼前的选项却被忽略。 “焦虑”的原罪: 选择的压力本身就会引发焦虑。当信息过载,或者选项的权重模糊不清时,大脑会因为无法快速评估和排序而产生应激反应,加剧了选择的困难。 “自我价值”与选择的关联: 有时,我们会将自己的价值与做出的选择挂钩。一个“好”的选择似乎能证明我们的智慧和能力,而一个“坏”的选择则可能让我们感到自我怀疑。这种附加的心理负担,极大地增加了选择的难度。 “信息过载”的悖论: 表面上看,信息越多,选择的空间越大,应该越容易。然而,过量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信息,反而会让我们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陷入“分析瘫痪”的状态。 本章将带领读者剖析这些常见的心理模式,通过自我观察和反思,让读者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选择困难的根源所在。这并非为了责备,而是为了理解,理解是改变的第一步。 第二章:揭示“决策陷阱”——那些暗中阻碍你的心理模式 除了普遍存在的心理因素,一些更隐蔽的认知偏差和思维定势,也在悄悄地阻碍着我们做出有效的选择。本章将深入揭示这些“决策陷阱”。 “锚定效应”(Anchoring Bias): 我们倾向于过度依赖最先获得的信息(“锚定点”)来做出判断,即使这个信息并不总是准确或相关。例如,第一次看到的商品价格,可能会影响我们对后续价格的判断。 “确认偏差”(Confirmation Bias): 我们倾向于寻找、解释和回忆那些能支持自己现有信念的信息,而忽略那些与之相悖的信息。这使得我们容易陷入固步自封的思维模式,难以客观评估不同选项。 “可得性启发法”(Availability Heuristic): 我们倾向于根据信息的可获得性来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那些更容易被回忆起(例如,新闻报道频繁的事件)的,即使概率不高,也可能在我们心中显得更重要。 “现状偏差”(Status Quo Bias): 我们倾向于维持现状,即使有更好的选择,也因为改变需要付出努力和承担风险,而选择“不变”。 “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 人们对损失的厌恶程度,远大于对同等收益的喜悦程度。这意味着我们在做选择时,会更加小心翼翼,试图规避任何可能的损失,从而错失潜在的收益。 “承诺升级”(Escalation of Commitment): 当我们在某个选择上投入了大量时间、金钱或精力后,即使发现这个选择并不理想,我们也倾向于继续投入,而不是放弃,因为我们不愿意承认之前的投入是“浪费”。 “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 我们只看到了“成功者”的案例,而忽略了那些“失败者”的经历。这会导致我们对成功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低估了实现成功的难度。 通过了解这些常见的决策陷阱,读者将能够识别自己在日常决策中可能遇到的思维误区,从而有意识地加以规避,做出更理性、更符合实际的判断。 第三章:重塑“选择思维”——培养更健康、更灵活的决策模式 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和陷阱后,接下来便是如何建立一套更积极、更健康的“选择思维”。本章将提供一系列实操性的方法和心智模式的调整。 拥抱“足够好”原则(Satisficing): 放弃追求“完美”的幻想,学会接受“足够好”的选择。这意味着设定一个可以接受的标准,一旦找到符合标准的选项,就果断做出决定,而不是无休止地寻找“更好”的。 简化选项,聚焦核心: 在面对大量选项时,学会提炼出最关键的几个选项,并围绕核心标准进行比较。可以使用“排除法”或“加权评分法”来缩小选择范围。 设定“决策截止日期”: 为每一个重要选择设定一个明确的截止日期。这有助于避免无限期的拖延,迫使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评估和决策。 “小步快跑,迭代优化”: 对于复杂的、不确定性高的选择,可以采取“试错”和“迭代”的方式。先做出一个初步的选择,然后根据实践反馈进行调整和优化,而不是一步到位追求最优。 “反向思考”与“预演”: 尝试从反面思考,想象如果做了某个选择,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以及如何应对?这种“风险预演”有助于减轻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同时,也可以积极地预演做出某个选择后的美好景象,从而增强行动的动力。 “可视化工具”的应用: 利用思维导图、决策树、SWOT分析等工具,将复杂的选择过程可视化,帮助我们更清晰地梳理思路,权衡利弊。 “倾听内心”的智慧: 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也要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直觉和情感有时能提供重要的线索。然而,这种倾听需要建立在对情绪的理解和辨别之上,区分是恐惧还是真正的喜好。 “接受不确定性”的心态: 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不确定性,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带来惊喜,也可能带来挑战。学会与不确定性共存,是一种成熟的标志。 本章提供的策略,旨在帮助读者建立一套灵活、高效的决策体系,让选择不再是负担,而是成为实现目标的助力。 第四章:实践与成长——让“选择”成为你的超能力 理论的学习终究要回归实践。本章将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长期培养选择能力的建议。 从“小事”开始练习: 每天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选择开始练习,例如选择早餐、午餐,或者观看哪部电影。有意识地运用本章学到的方法,逐渐建立自信。 “复盘”与“反思”: 每次做出选择后,无论结果如何,都进行一次简单的复盘。思考整个决策过程,哪些做得好,哪些可以改进。这种持续的自我反思是成长的关键。 “求助”与“借鉴”: 当面临重大抉择时,寻求信任的朋友、家人或专业人士的意见。他们的视角和经验,可能会给你带来新的启发。但请记住,最终的决定权仍在你自己手中。 “允许犯错”的勇气: 认识到犯错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而非失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比害怕犯错而原地不动更有价值。 “建立行动清单”: 将学到的选择方法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清单,放在显眼的位置,时刻提醒自己。 “拥抱变化”的姿态: 随着经验的积累,你会发现自己能够越来越从容地面对各种选择。将“选择”视为一种能够不断精进的“超能力”,让它为你的人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成就感。 结语:走向清晰,拥抱人生 选择困难,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通过深入的自我认知,对决策陷阱的警惕,以及积极的心智模式重塑,我们都可以逐渐摆脱选择的困境,走向更清晰、更自信的人生。这本书并非一本“速成指南”,而是一次陪伴读者共同探索、共同成长的旅程。愿你在旅程结束之时,不再被选择所束缚,而是能够以一种更积极、更从容的态度,去拥抱生活中每一个充满机遇的岔路口,做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书时,我心里是窃喜的,毕竟“选择困难”这个标签,可以说是我生命中挥之不去的一个缩影。翻开扉页,扑面而来的不是冰冷的理论,而是那种熟悉的、带着点自嘲却又渴望被理解的语调,瞬间就拉近了距离。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究竟是如何洞察我们这种“纠结星人”的内心世界的。我尤其期待的是,书中是否会提及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午餐是吃面还是吃饭,看电影是选喜剧还是悬疑,这些日常到不能再日常的选择,却常常能让我的大脑陷入无限循环,最终可能因为耗时过久而错失良机。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绕过”纠结的捷径?还是会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为什么”我们会如此难以抉择?我猜想,作者或许会从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甚至是哲学层面去剖析,但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那些 relatable 的故事和鲜活的案例,让我仿佛看到曾经的自己,然后从中找到共鸣,进而获得某种启示。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极具吸引力,它精准地捕捉到了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痛点,所以我对它寄予了厚望,希望它能成为我走出“选择迷宫”的一盏明灯。

评分

我一直觉得,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不是做出选择,而是“如何”做出选择。每次面对人生的岔路口,或者仅仅是日常的琐碎决策,我都会陷入一种无形的“沼泽”,越是挣扎,越是难以自拔。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给了我一个可能性的答案。我渴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陈述问题”的层面,而是能够提供切实可行、并且具有普适性的方法论。我想知道,那些看起来果断、从容做出决策的人,他们究竟是依靠什么内在的机制?书中是否会教我们如何识别和规避那些“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并不适合自己”的选项?我尤其好奇,书中会不会讨论那些“后悔”的情绪,以及如何与它和平共处。毕竟,即使做出了选择,事后的反思和对未选择项的“如果”的幻想,常常是导致新一轮纠结的源头。我期望这本书能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框架,帮助我理解选择背后的逻辑,并学会如何在这种复杂的决策过程中,保持清醒和理性,最终能够更加自信地迈出下一步。

评分

我一直深信,每一个看似微小的选择,都在悄悄塑造着我们的人生轨迹。然而,我却常常在关键时刻,被一种莫名的恐惧所笼罩,那就是“怕选错”。这种恐惧,如同一个隐形的枷锁,让我寸步难行,错失了无数可能的美好。这本书的出现,如同在我漆黑的内心世界里,点燃了一盏探寻的灯火。我非常渴望能够从书中找到一些能够“解剖”选择的工具,理解那些导致我犹豫不决的深层原因。我尤其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机会成本”的更直观的理解方式,让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每一个选择背后所放弃的其他可能性。同时,我也期盼着,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一种更加积极的心态,不再将选择视为一种负担,而是将其看作是探索未知、实现自我成长的契机。我期待它能赋予我勇气,让我能够勇敢地跳出舒适圈,拥抱那些未知的、却可能带来惊喜的未来。

评分

作为一个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每天都要面对海量选择的人,我时常感到一种无力感。无论是购物、学习、还是人际交往,似乎总有无数条路径在眼前晃动,而我却常常因为无法判断哪条路最“好”,而原地踏步。这本书的名字,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样,让我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打破那些“鸡汤式”的空泛论调,而是能够带来一些更具深度和实操性的见解。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是否会探讨“延迟满足”与“即时满足”在选择中的博弈,以及如何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目标。同时,我也想知道,这本书是否会涉及到“信息过载”对决策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快速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部分。我期待它能教会我一种“减法”的智慧,如何过滤掉不必要的干扰,将注意力聚焦在核心要素上,从而做出更明智、更符合自身需求的决定。

评分

作为一名时常被“选择困难症”困扰的普通人,我每天都在与各种大大小小的抉择搏斗。从最简单的“穿什么衣服”到更复杂的“职业规划”,我总是在反复权衡、摇摆不定,最终可能因为耗尽心力而草草了事,或是陷入深深的懊悔。这本书的题目,简直就像是直接说中了我的心事。我期待它能够为我揭示,那些“选择困难”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是因为我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还是内心深处对“完美”有着不切实际的追求?我希望能从书中找到一些能够帮助我“简化”思考过程的方法,比如如何设定优先级,如何快速评估风险和收益,以及如何在不确定性面前保持冷静。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否会分享一些真实的案例,展示不同类型的人如何克服自己的选择障碍,最终实现人生的突破。我渴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的一位“引路人”,帮助我摆脱纠结的泥潭,学会以更轻松、更自信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次选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