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爱与能量一直聚合在你周围。毕淑敏能量之书,诗意的人生能量探问之旅。不要视而不见世界的馈赠,修养自己的能量场,让全世界都来帮你,让每个遇见都是你人生的繁荣。
我们生而被爱。
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被爱与能量包围,
温爱与食物舒展铺陈于大地,
只需你爱它们,并用心照料、万般呵护、亲手编织。
用一生筑起自己人生的绿篱,
世界的馈赠,就是你的繁荣。
毕淑敏:
国家一级作家,心理学家、内科主治医师。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当代文学奖、昆仑文学奖等
各种文学奖30余次。被王蒙称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
毕淑敏从事写作30年,孜孜不倦探讨“建构美好生活”的良方,
与读者一起为生活加油、鼓劲、歌唱。
其散文以浑厚的心理学积淀,智慧温润的文学修养,
探讨关于生命的意义、爱与能量、理解与接纳等人类永恒追思的话题,
充满温情,给人生活以信心,生命以能量,心灵以抚慰。
以其跨越年龄和时代感,受到广泛持久的喜欢。
目录
第一章
为生命寻找一个意义
为生命找到意义
每个人都要有一个自我的意义系统
给人生加个意义
不曾进入你心里的,永远是身外之物
每只小狗都有一个目标
只要还有目标在,就不会孤独和失望
风的青睐
坚定目标之人,天地之物都会来帮你
别给人生留遗憾
如果有愿望,一定会实现
人的精神从哪里来?
愿你能感受到自然之力
最想放弃的时候,更要坚持
往往都是意志先于身体先垮掉
人生是一张单程车票
如果有一个理想,请不要遗憾地去实现它
你的第一责任是使你自己幸福
使自己幸福是一项伟大的能力
第二章
时刻瞭望自己的塔尖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卑微并不防碍我们变得伟大
你站在金字塔的第几层?
你的价值体系是怎样的顺序?
我的五样
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
你的身体里,必有一颗成功的种子
你自己就是一个待开发的宝藏
未来和将来的区别
未来冒险,将来有望
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
也许每个人都是蚕
写下你的墓志铭
生是死的开端,死是生的延续
第三章
你要有勇气选择自己的人生
刀下留情
要有对事业的一份敬意
医生提笔
医者人心
兴趣就像食物
你知道自己的兴趣并为之努力过吗?
首选护林员
内心总在试图平衡你的人生
人生的第二志愿
人生的选择绝不是唯一
写给胆小的朋友们
选择自己喜欢的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举动
回答海浪
我们都是手艺人
每一篇都从零开始
每一次都从零开始
第四章
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内心始终保持沸腾
自信第一课
对自我有坚定的信任是一种力量
精神的三间小屋
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
所有的动力都来自内心的沸腾
一个人觉醒的力量顶天立地
内在的洁净
最美的装扮是内心的美
你是百分之三吗?
把事业变成喜欢的事
因为柔软,所以更需要智慧
把阅历修炼成人生的智慧
心理学教授的弟子
兴趣才能伴你走到最后
机遇是怎样在不知不觉中降临的
努力的人全世界都会帮你
第五章
成长就是让心灵随岁月日渐茁壮
保安是谁变的
请把茫然换成探寻的勇气
坦然走过乞丐
施舍一个恶乞,恰是助长不良之风
我知道的狼
最有智慧最狠又最有爱的动场
女儿,你是在织布吗?
对一份事业要有织布的精神
背着药包上学堂
努力,就永远都不会晚
指纹的菌落
每一份职业都是神圣的
冻顶百合
每个人都在冻顶,你是否能做百合
海明威的最后一分钱
第六章
最好的成功是精神的富足
你会用自己的最后一分钱做什么
女思考者
女性,你有自己的智慧
阅读是一种孤独
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
那座山,虎啸龙吟
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在心里
旅游是一味草药
拓宽心之腹地
敬畏生命
以同等的敬畏尊敬其他生命
凝视崇高
崇高可以平凡,绝不卑微
钱的极点
钱能解决大多数的事,但不是全部
绝望之后的曙光
经历过绝望,才能看到自己的极点
读书,才是最简单的美容之法
诗书是折射在脸上的光华
年龄的颜色
每个年龄都有自己的色彩性格
星光下的灵魂
思考死亡是为了更好地生存
送你一颗光芒海
每个人都有自己无与伦比的价值
愿你暖如晨曦
每天都以出发的姿态迎接晨辉
愿你暖如晨曦
每天都以出发的姿态迎接晨辉
我对于太阳出来这事,自小就感兴趣。一个不可思议的大圆球,晴朗的日子里,每天按时出现(正确地讲,时间还是渐次有变化),多么神奇!我估计和原始人相通,要不初民怎么发展出太阳神崇拜呢。
受此事牵连,后来我对描绘日出前后这段时间的字词儿开始留意。不琢磨还好,一仔细推敲,竟是越发糊涂了。
比如,最常说的“早上”,指的是哪段时间呢?
我本以为指的是起床到上学上班中间的那段光阴。如果在农耕社会,就是从炕头爬起到下田干活。
这规律放到现代社会,有点行不通。人们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睡眼惺忪中午刚起床的,大有人在。彻夜不眠目不交睫的,也非小众。这便让以睡眠结束为早上起点一说,不那么理直气壮。以上学上班为早上的终点,似也形迹可疑。很多人的上班时间,和太阳完全不搭界。他们三班倒或是连轴转地加班,昼伏夜出,让“早上”乱成一团。
中国古代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和早晨相对应的辰时,即为现代24 小时制的7点至9 点。不过,这是以黄河流域的物候时间表为主导参考值的,放在东北最东或西藏最西,就不准。一如居住海南的人,过“大雪”这个节气,哭笑不得。
于是有了新开发出的时间表。
破晓:指太阳升出地平线前2小时。
私下腹诽:城市里,现有多少人能看到地平线呢?
上午:早上7点到中午12点。(我觉得从8 点起算上午,比较适宜。不然的话, 7 点半就餐,就要算午饭了。
正午:12:00
这个,似乎没有疑义。
晌午:正午后2小时,也有说11点到13点为此范畴。
“晌”字,带有强烈的农耕时代气息。蛰伏在写字楼里的人,如果不是开玩笑,难得有人说,晌午了,咱们休会。
下午 :13点到18点 。
黄昏:指日落以后到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小发牢骚。谁能看到日落?太阳被高楼遮蔽。谁能看到天黑?天还没黑,谄媚的灯,就五颜六色地亮起来。
傍晚:指太阳没入地平线以前2小时。
继续发小牢骚。太阳何时没入地平线,城里人基本已丧失了知晓的可能性。
晚上:泛指天黑后的时间,至22:00左右。
深夜:晚上10点至12点。
私下嘀咕:随着人们入睡越来越晚,22点至24点,算“浅夜”。
夜晚:晚上加上深夜。
稍觉意外。一直以为夜晚比深夜要早一些。殊不知夜晚肿涨成筐,把深夜收入麾下。
午夜:夜晚零点
子夜:就是子时。指一天中离太阳最远的时段,为当天的23:00至明日的1:00。
明白了,午夜是一个点,子夜是一条线。
凌晨:凌晨是指从零时起到天亮前的一段时间;
破晓:即天将要放亮的时候。
清晨:指日出前后的一段时间。
学问深的人告知大家,昧旦之后,依次为“曙、晓、朝、早、晨”。
对于 “晓”字,觉得它像一张织物,薄透而柔软。《说文》中说“晓”,是“明也”,有光亮透过。它是一捅可“破”的,如破晓。也是可以吹“拂”的,如拂晓。怎么看,这都是丝绸的特性。早上为一天之始,在古语中占据统帅之位——“一日之计在于晨”。
描绘早上之后的时间是——“晨”。
24:00-06:00,称为凌晨。日出时分,称为清晨。它们有一件美丽外衣——晨曦。
晨曦是“清晨的阳光”。比“破晓”晚一点,比“朝阳”早一点。它象征温暖,光明,特指早上5到7点的时光。
和“晨曦”比较容易混淆的一个词,是“鱼肚白”。
顾名思义,它指的是黎明时东方的天色白里透青,近似于鱼腹部的颜色。
毛主席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黎明者,天刚亮也。”
关于晨光的描述,都有其科学基础。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阳光照射到高层大气,被高空大气分子散射,天际出现微弱的亮光。有太阳,从此有了暖意。
在严谨的科学家那里,把黎明和黄昏视作同类,因为它们都是由于阳光照射点的不同,引发的同一现象。在浪漫的希腊人古老的语言系统里,黄昏和黎明都用同一个词表达。
黎明怎么能同黄昏一样呢?古希腊人,懒。
太阳刚从东方升起时,大而圆,带橘红色。如果有云,云中又饱含水汽,阳光中波长较短的青、蓝、紫光,会被大气散射掉。腿长的红、橙、黄光穿越大气,晕染出朝霞。
然而晨曦不是霞,是干干净净的柔和阳光,温热而不刺眼,它是晴天的先锋。
我愿你暖如晨曦。
有晨曦的日子如果不出意外,周天明亮温暖。太阳会在晨曦的引导下,越来越神采奕奕。阳光是有温度的,宜人的暖意扑面而来但并不烧灼,不像正午时分的日头,烈火焚身。晨曦和夕阳的光芒有相似之处,但夕阳已接夜的请柬,赶去赴一场暗黑舞会,它心不在焉地散发越来越稀薄的光热。晨曦则不同,它初出茅庐,蒸蒸日上,无声地摩拳擦掌,蕴含着昂扬的希望。它将黑裤脱下,换上橙黄长裙,翩翩起舞。有太阳就有光明。有光明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未来……
当然了,有晨曦,并不能保证一天当中全是艳阳高照的辰光。也会有突如其来的风雨,也会有乌云蔽日。不过,晨曦是不动声色又饱满有力的人生预告,只要坚持,必有可能再次光芒四射。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我一直对心理学领域很感兴趣,但很多书籍都过于学术化,让我望而却步。而这套书,却以一种极其易懂、贴近生活的方式,将复杂的心理学概念呈现在我面前。作者的文笔非常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智慧和洞察力,让我忍不住反复品味。我尤其欣赏她对“自我认知”的剖析。我曾一度陷入“我是谁”的迷茫之中,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需求和目标。这本书,通过一系列的引导和启发,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在世界,去探索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渴望。它没有直接给我答案,而是教会我如何自己去寻找答案,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让我觉得非常有力量。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加坚定地走向属于自己的道路。
评分这套书真是一次奇妙的心理探索之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在经历一场内心的旅程。作者仿佛是一位温婉而智慧的向导,带领我穿越人生中那些复杂而隐秘的“心理森林”。她笔下的故事,很多都来源于现实,那些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迷茫与挣扎,在她的笔下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我尤其喜欢她对“童年创伤”的解读,我曾经一直认为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但书中让我意识到,童年的经历,无论好坏,都会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留下印记,影响着我们现在的行为模式。而作者提供的,并非让我们沉溺于过去的痛苦,而是如何带着对过往的理解,疗愈自己,重新获得成长的力量。书中关于“自我关怀”的部分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总是习惯性地把别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忽略了自己内心的呼唤。这本书让我明白,爱自己,才能更好地去爱他人,也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评分我最近在寻找能够真正触及内心、引发思考的书籍,而这本《心理森林》系列,恰好填补了我的心愿。它没有那种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也没有空洞虚假的鸡汤。作者的文字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渗透进你的心田,唤醒那些沉睡已久的感受。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情绪管理”的部分,我一直是个情绪容易失控的人,喜怒无常,常常在事后后悔不已。但书中提供的那些方法,并非生硬的压抑,而是教我如何去理解、接纳和转化情绪,比如,认识到愤怒背后可能隐藏的委屈和受伤,看到焦虑的根源可能是不确定性和对未知的恐惧。这种“看见”本身,就带有巨大的力量,它让我不再与自己的情绪为敌,而是学会与它们和谐共处。此外,书中对于“边界感”的论述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一直是个不懂拒绝的人,总是害怕得罪别人,结果把自己累得够呛,也失去了自己的空间。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清晰的边界不是自私,而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它能让我们在关系中保持独立和自由。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心灵的治愈秘籍,读完后感觉整个人都轻盈了不少。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种种困境,比如自我怀疑、原生家庭的影响、人际关系的摩擦等等,但她从不落井下石,而是以一种充满理解和同情的方式,带领我们一步步走进内心的丛林,去探索那些被我们忽略甚至恐惧的部分。我特别喜欢她对“原生家庭”的解读,以往我总是带着一种批判的眼光看待父母,觉得他们不够完美,给我带来了很多伤害。但在这本书里,我开始理解,父母也是凡人,他们有自己的局限和痛苦,他们尽力了,而我能做的,是带着这份理解,去原谅,去接纳,然后更好地走向自己的人生。书中那些关于“自我价值”的探讨也让我醍醐灌顶,我常常会通过外界的评价来衡量自己,一旦得不到肯定,就会陷入深深的沮丧。现在我明白,真正的价值,源自内心深处,它不需要被谁认可,只需要被自己看见和珍视。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一场与自己的深度对话,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拨开一层迷雾,看到了更清晰的自己。
评分我真的被这本书深深吸引了!它像一位老朋友,用最真诚、最温暖的语言,和我分享关于生命、关于成长、关于我们内心的秘密。我一直觉得,人生的很多困惑,源于我们对自我的不了解。我们害怕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害怕承认自己的脆弱,于是层层包裹,把自己藏起来。这本书,就是一点一点地帮我们剥开那些层层叠叠的外壳,让我们看到最真实的自己。我非常赞同作者关于“接纳不完美”的观点。我常常因为达不到社会的高标准而感到焦虑,觉得不够优秀。但书中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价值不应该被简单的标签定义。那些所谓的“不完美”,或许正是我们独特的魅力所在。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平静而深刻的冥想,让我的心渐渐沉静下来,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去感受生命的美好。
评分是正版,挺好看的
评分有活动时候就囤一堆书,很划算
评分1
评分啊啊啊啊啊啊
评分一直用这款,还可以啦啦
评分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
评分很喜欢的作家,现在买书就在京东。
评分有活动时候就囤一堆书,很划算
评分正版,插画漂亮,一本温暖人心的好书,集全了毕老师的心灵系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