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乐府笺(简体版)

东坡乐府笺(简体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龙榆生 校
图书标签:
  • 宋词
  • 苏轼
  • 东坡乐府
  • 词笺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诗词
  • 文化
  • 宋代文学
  • 注释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85557
版次:1
商品编码:1223618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简体版)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32
字数:33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文学研究者爱好者

  龙榆生与夏承焘、唐圭璋并称20世纪的词学三大家。三位词学大师各有侧重,夏承焘先生主要做专题研究,做了很多重要词人的年谱;唐圭璋先生侧重于词学方面的文献整理,主编了《全宋词》、《全金元词》;龙榆生先生则主要是从事词学评论。词学研究界一般认为现代词学学科的建立,龙榆生贡献较大。这与他词学史、韵文史、词曲概论性质的专著有关,也与他《唐宋名家词选》、《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受众颇大有关,更与他曾主编《词学季刊》和《同声月刊》两大杂志有关。所以,龙榆生全集的整理,实际上是一个梳理现代意义上的词学学科建立的过程。从专著到词选,再到词学题跋,比较全面地呈现出20世纪词学发展的一个走向和轮廓。

内容简介

  本册为龙榆生笺注古诗词的重要成果,为对东坡词的笺注。《东坡乐府笺》是龙榆生教授暨南大学时撰写的讲义,始于1929年,成于1931年,商务印书馆1936年初版,1958年冲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重出。这次收入全集,根据张寿平所藏讲义本进行了校正,改正以往错讹数十处。

作者简介

  龙榆生(1902-1966),名沐勋,晚年以字行,号忍寒。1902年4月26日出生于江西万载,1966年11月18日病逝于上海,曾任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龙榆生的词学成就与夏承焘、唐圭璋并称,是20世纪较负盛名的词学大师之一。主编过《词学季刊》。编著有《风雨龙吟室词》、《唐宋名家词选》、《近三百年名家词选》等。他和商务印书馆合作,也编选了很多普及性读物及中学国文补充读本,参与了所谓“民国老课本”的构建。


《东坡乐府笺》(简体版)图书简介 一、 缘起与价值 《东坡乐府笺》(简体版)是对宋代文学巨匠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词作的深度梳理与精细解读。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仅在散文、诗歌领域成就斐然,其词作更是开创了豪放一派,为词体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刻影响了后世词坛。然而,苏轼词作浩瀚,意境高远,语言精炼,非经细致的笺注,常使读者在品味其佳句妙笔时,或因时代背景、典故的出处而感到困惑,或因词语的深层含义、情感的细微之处而未能完全领会。 《东坡乐府笺》(简体版)的编写,正是为了弥合这一鸿沟,为广大古典文学爱好者、苏轼研究者以及对宋词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一本权威、易懂、实用的苏轼词作鉴赏读物。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词作,而是力求通过详实的考证、深入的分析,将苏轼词作的艺术魅力、思想内涵、时代背景以及创作情境,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苏轼这位千古奇才的词世界,跃然纸上,触手可及。 二、 内容构成与特色 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对苏轼词作的逐一笺注。笺注,顾名思义,即是“笺”与“注”。“笺”是对词作原文的解释,涵盖了字词的训诂、典故的考证、用法的说明;“注”则更侧重于对词作的艺术分析、思想解读、情感阐释以及创作背景的梳理。本书的笺注力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1. 文本的准确性与完整性:本书以通行且可靠的苏轼词集为底本,力求收录苏轼的全部词作,确保文本的准确无误。对于一些传世版本可能存在的差异,本书会进行必要的校勘说明,保证读者能够接触到最接近苏轼原意的文本。 2. 字词的精当考释:苏轼词作用语精炼,常有化用前人典故、化俗为雅的妙笔。本书对词作中的生僻字、多义字、古语词、方言词等,都进行细致的考释,力求解释的准确、贴切,帮助读者扫除阅读障碍。对于词语的用法,也结合当时的语言习惯进行分析,避免望文生义。 3. 典故的溯源与解读:《东坡乐府》中常引经史子集、佛道经典中的典故。本书将对这些典故进行溯源,解释其出处,并分析其在词作中的具体含义和作用,揭示苏轼运用典故的巧妙之处,以及典故如何丰富和深化词作的意境。 4. 创作背景的还原:苏轼词作与其人生经历、政治遭际、生活环境紧密相连。本书在笺注中,会详细介绍每首词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当时的处境、心境以及与词作内容相关的具体事件。通过还原创作背景,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词作的寓意,体会苏轼在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起伏。例如,贬谪黄州时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被贬惠州时的《蝶恋海·春词》所抒发的豪情与无奈,在背景的衬托下,更能显现其差异与共鸣。 5. 艺术手法的分析:苏轼词作在艺术手法上独具匠心,无论是意象的选择、情感的抒发、结构的安排,还是语言的锤炼,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本书将在笺注中,结合具体的词句,分析苏轼如何运用象征、比喻、拟人、对比、衬托等手法,营造意境,表达情感。例如,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分析,不仅在于字面意思,更在于其所蕴含的雄浑气魄和对历史的感慨。 6. 思想内涵的挖掘:苏轼词作除了抒发个人情感,也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生态度和社会批判。本书将深入挖掘词作背后所蕴含的儒、释、道思想的融合,苏轼旷达的人生观、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以及对现实政治的关怀与反思。 7. 诗词关联的梳理:苏轼在诗、文、词之间常有互鉴互通,有些词作是在其诗、文的基础上创作或相互呼应的。本书在适当的地方,会梳理词作与其诗、文之间的关联,展现苏轼创作的整体风格和思想脉络。 8. 语言的通俗化处理:本书采用简体中文,力求语言通俗易懂,避免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让非专业的读者也能轻松阅读。对于一些必要的专业术语,也会加以解释说明。 三、 读者对象 《东坡乐府笺》(简体版)的目标读者群体广泛,主要包括: 古典文学爱好者:所有对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宋词感兴趣的读者,本书将是了解和欣赏苏轼词作的最佳入门与进阶读物。 学生:高中生、大学生以及对中国古典诗词有学习需求的师生,本书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读物,帮助理解和记忆。 苏轼研究者:对于苏轼研究的学者和专业人士,本书提供的详实考证和深入分析,可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为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依据。 对宋代历史文化感兴趣的读者:苏轼词作是宋代社会生活、文化思潮的重要载体,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也能对宋代历史文化有更直观的认识。 四、 编纂理念与目标 本书的编纂始终秉持“尊重原著,服务读者,传播文化”的理念。 尊重原著:严格依据文献,考证史实,力求准确传达苏轼词作的原貌和精神。 服务读者:以读者的阅读体验为中心,力求讲解清晰、易懂,让阅读过程充满乐趣和收获。 传播文化:通过对苏轼这位伟大文学家的词作进行深度解读,推广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让每一位翻开《东坡乐府笺》(简体版)的读者,都能在品读苏轼词作的字里行间,感受这位伟大文人丰富的内心世界,领略其豪放不羁的艺术风格,体会宋词的独特魅力,并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苏轼那充满生命力的词章,能够穿越时空,与当代读者产生共鸣,激荡起对人生、对历史、对文化更深层次的思考。 五、 结语 苏轼的词,如同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又如同一曲曲慷慨激昂的旋律,他以“随分从时”的人生态度,将“一点浩然气”融入词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词,既有“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旷达,也有“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豪迈;既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哲思,也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感。 《东坡乐府笺》(简体版),正是我们试图为读者搭建的一座桥梁,一座通往苏轼词作丰富宝库的桥梁。我们相信,在这座桥梁的指引下,读者定能循着苏轼的笔迹,穿越历史的烟云,领略这位伟岸文人的风采,感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魅力。本书的问世,旨在让苏轼词作的艺术光芒,在当代的土地上,重新绽放,照亮更多热爱文学、追寻智慧的心灵。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沉迷于研究宋词的格律和意境表达,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雪中送炭。它在分析作品时,那种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解读方式,彻底打通了我理解某些晦涩词句的壁垒。作者似乎对苏轼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文人交往了如指掌,每一个典故的引用和解释都恰到好处,既不显得故作高深,也不流于肤浅的表面描述。更让我赞叹的是,它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为什么苏轼在特定心境下会选择这样的句式和韵脚?这种深度挖掘,极大地拓宽了我对词乐结合的认知,让那些原本只是文字的符号,重新鲜活了起来,仿佛能听到当年在江边、在贬谪之地传出的清越之音。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种“笺注”类的书籍抱有警惕,担心会是堆砌前人成果的注脚集合,缺乏独立见解。但读下来才发现,这位编纂者(或研究者)的眼光非常独到。他们并非只是机械地罗列注释,而是巧妙地将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的观点进行对比和梳理,形成了一个多维度的评价体系。读到某个争议性较大的章节时,那种仿佛置身于学术沙龙,聆听各方高论的氛围感非常强烈。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思辨性,它鼓励读者自己去思考、去判断,而不是被单一的声音所左右。对于想要深入研究宋代文学史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未经过度简化的原始参考框架。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超乎我的预料。我平日里需要为一些文化活动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以往总是大海捞针般地在网络和几本旧籍中搜寻零散信息。但有了这本,很多关于特定篇章的考证、版本差异的说明,甚至是一些鲜为人知的轶闻,都被系统地归纳整理好了。这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而且,那种经过严格校对和筛选后的信息,带来的可靠性是无法估量的。它就像一个经过精心整理的“知识地图”,让我在浩瀚的文学资料海洋中,能够迅速定位到最核心、最准确的知识点,避免了因信息碎片化而产生的理解偏差。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温润的米白色纸张,带着些许岁月的质感,让人一上手就感觉到了它不同凡响的内涵。内页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体选择上兼顾了古朴典雅与现代阅读的舒适度,尤其是在处理那些复杂的注释和引用时,布局依然保持着清晰的逻辑和美感,阅读体验极佳。每一次翻开,都像是在进行一场与古人的对话,那种纸墨交融的触感和气味,是电子阅读无法替代的慰藉。这本书的用心程度,从每一个细节都能感受到,绝非是那种粗制滥造的“快餐式”出版物,而是真正沉淀下来的心血之作。它不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格调的体现。对于真正热爱阅读和传统文化的人来说,这种对实体书的尊重,是阅读乐趣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分

最近读完后,我一直在回味书中描绘的意境,它带给我的精神滋养是长久而深远的。有些段落,仅仅是读到对景物的白描,就能让人瞬间抽离出现世的喧嚣,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大气与旷达。这可能就是经典的力量,而好的笺注工作,就像是为这座经典殿堂拉开了序幕,让现代人能更顺畅地走进去。读完后,我发现自己看待日常事物的角度都变得稍微开阔了一些,少了些计较,多了些对生命流转的理解。这已经超越了一本学术专著的范畴,更像是一剂抚慰人心的良药,让人在面对困境时,能从中汲取到一份从容和坚韧的力量。

评分

评分

京东618大促买的,满200-100,叠加200-100券,又用了3000京豆。

评分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评分

好好好非常好!谢谢Thanks?(?ω?)?非常感谢你们!

评分

还可以,纸张质量不错,版式也可以。

评分

书挺好的。就是网页和实际不一样啊

评分

好,好,好,很好,此系列的书都很好,读好书开卷有益。

评分

一直在京东购物,物流快,东西也好。不用出门轻松购物

评分

整体还算不错,叫珍藏版有点过了。有两点不足,一是函套设计的浅了点,书脊在外露着,不太美观,而且易脏。估计是为了便于抽取,但是实际效果不理想,太紧了,还是抽取不便。第二点也是问题最大的一点,纸脊,实在不能理解,书面都已经是布了,更易磨损的书脊反而是纸,还在乎省这一点布吗?真是可惜了。纸脊布面,呵呵,伟大的设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