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仲则选集/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

黄仲则选集/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 黄仲则 著,张草纫 注
图书标签:
  • 黄仲则
  • 中国古典文学
  • 文学选集
  • 名家作品
  • 古典诗词
  • 宋代文学
  • 文化经典
  • 文学史
  • 中华文化
  • 诗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86462
版次:1
商品编码:12236715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51
字数:41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这本《黄仲则选集》将收入我社著名的中级选本丛书《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该丛书初创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首批出版的是周汝昌先生选注的《杨万里选集》和朱东润先生选注的《陆游选集》,此后先后约请在古典文学领域颇有建树的王汝弼、聂石樵、周振甫、王水照、郁贤皓等先生参与丛书的选注,陆续出版了王维、孟浩然、李白、韩愈、黄庭坚、辛弃疾等唐宋文学名家的选集,并新增了清代如陈维崧、朱彝尊、查慎行等重要作家的作品选集,本丛书经改版后已出版十五种。本丛书整理者均功力扎实、勤勉严谨,作品选辑精当,注释、笺评深浅适宜,非常适合具有一定古典文学基础知识、热爱古典文学的读者。

内容简介

  《黄仲则选集》收录黄仲则诗434首,前言详细介绍了黄仲则的生平和创作。正文所收诗歌作品按照黄仲则生平活动的轨迹,分为前后不同时段以时序编排,各时段作品之前附黄氏简谱。整理者对所选各诗加以简明准确的注释,重要的作品后还辑有评论资料。

内页插图

目录

  诗选……………………………………………………………… 1

  初春……………………………………………………………… 3

  清明步城东有怀邵二仲游 …………………………………… 3

  别意……………………………………………………………… 4

  少年行…………………………………………………………… 4

  秋夜曲…………………………………………………………… 5

  题画……………………………………………………………… 6

  十三夜…………………………………………………………… 6

  秋夕……………………………………………………………… 7

  登千佛岩遇雨…………………………………………………… 8

  感旧……………………………………………………………… 9

  吴山写望 ……………………………………………………… 14

  观潮行 ………………………………………………………… 15

  後观潮行 ……………………………………………………… 17

  秋风怨 ………………………………………………………… 19

  雨後湖泛 ……………………………………………………… 20

  杂感 …………………………………………………………… 23

  莫打鸭 ………………………………………………………… 23

  春夜闻钟 ……………………………………………………… 24

  检邵叔宀先生遗札 …………………………………………… 24

  春昼曲 ………………………………………………………… 25

  花前曲 ………………………………………………………… 26

  遇伍三 ………………………………………………………… 26

  僧舍夜月 ……………………………………………………… 27

  醉醒 …………………………………………………………… 28

  客中闻雁 ……………………………………………………… 28

  初春 …………………………………………………………… 29

  衡山高和赵味辛送余之湖南即以留别 ……………………… 29

  月下杂感 ……………………………………………………… 32

  和仇丽亭 ……………………………………………………… 33

  明州客夜怀味辛稚存却寄 …………………………………… 35

  春日楼望 ……………………………………………………… 36

  钱塘舟次 ……………………………………………………… 37

  夜泊闻雁 ……………………………………………………… 38

  途中遘病颇剧怆然作诗 ……………………………………… 38

  湘江夜泊 ……………………………………………………… 40

  僧舍上元 ……………………………………………………… 40

  感旧杂诗 ……………………………………………………… 42

  寄丽亭 ………………………………………………………… 46

  耒阳杜子美墓 ………………………………………………… 48

  洞庭行赠别王大归包山 ……………………………………… 48

  把酒 …………………………………………………………… 50

  夜与方仲履饮 ………………………………………………… 51

  春夜杂咏并序 ………………………………………………… 52

  池上独饮 ……………………………………………………… 55

  闻子规 ………………………………………………………… 55

  辰阳道中 ……………………………………………………… 56

  江上夜望 ……………………………………………………… 57

  湖上阻风杂诗 ………………………………………………… 57

  黄鹤楼用崔韵 ………………………………………………… 58

  月中泛小孤山下 ……………………………………………… 59

  夜登小孤山和壁间韵 ………………………………………… 60

  舟中望金陵 …………………………………………………… 61

  新凉曲 ………………………………………………………… 62

  十八夜偕稚存看月次韵 ……………………………………… 62

  中秋夜游秦淮归城南作 ……………………………………… 63

  重九夜偶成 …………………………………………………… 64

  骤寒作 ………………………………………………………… 65

  屠清渠丈过饮醉後作山水幅见遗 …………………………… 66

  冬夜左二招饮 ………………………………………………… 68

  问渡 …………………………………………………………… 69

  寒夜检邵叔宀师遗笔因忆别时距今真三载爲千秋矣不觉

   悲感俱集 …………………………………………………… 70

  二十三夜偕稚存广心杏庄饮大醉作歌 ……………………… 71

  夜坐书怀 ……………………………………………………… 73

  饮洪稚存斋次韵 ……………………………………………… 77

  後一日复饮旗亭再用前韵 …………………………………… 77

  别老母 ………………………………………………………… 78

  别内 …………………………………………………………… 79

  幼女 …………………………………………………………… 79

  老仆 …………………………………………………………… 80

  送姜贻绩北上 ………………………………………………… 80

  嘉禾留别郑七药圃 …………………………………………… 81

  十四夜京口舟次送张大归扬州 ……………………………… 82

  二道口舟次夜起 ……………………………………………… 83

  舟夜寒甚排闷爲此 …………………………………………… 84

  当涂旅夜遣怀 ………………………………………………… 85

  偕容甫登绦雪亭 ……………………………………………… 86

  三十夜怀梦殊 ………………………………………………… 88

  太白墓 ………………………………………………………… 89

  江上寄左二杏庄 ……………………………………………… 92

  夜坐述怀呈思复 ……………………………………………… 93

  杂诗 …………………………………………………………… 94

  舟中咏怀 ……………………………………………………… 96

  夜坐有怀 ……………………………………………………… 97

  夜坐怀维衍桐巢 ……………………………………………… 97

  十一夜 ………………………………………………………… 98

  十六夜宴沈太平座即呈同座诸子 …………………………… 99

  十八夜复宴 …………………………………………………… 99

  立秋後二日 ………………………………………………… 100

  七夕怀容甫游采石 ………………………………………… 101

  月下登太白楼和思复壁间见怀韵 ………………………… 102

  金陵杂感……………………………………………………… 103

  金陵待稚存不至适容甫招饮 ……………………………… 104

  雨花台………………………………………………………… 105

  秋兴并序 ……………………………………………………… 106

  旅夜…………………………………………………………… 108

  稚存归索家书 ……………………………………………… 108

  子夜歌………………………………………………………… 109

  金陵别邵大仲游 …………………………………………… 110

  …… ……

  补遗

  咏怀…………………………………………………………… 409

  赠徐二………………………………………………………… 411

  春兴…………………………………………………………… 411

  秦淮…………………………………………………………… 412

  江行…………………………………………………………… 412

  典衣行………………………………………………………… 413

  润州道中……………………………………………………… 414

  栖霞道中……………………………………………………… 415

  初夏命仆刈阶草 …………………………………………… 415

  醉中登楼……………………………………………………… 418

  思家…………………………………………………………… 419

  夜雨…………………………………………………………… 419

  过张氏废园有感 …………………………………………… 421

  短歌别华峰 ………………………………………………… 422

  送远曲………………………………………………………… 423

  山塘杂诗……………………………………………………… 424

  山房夜雨……………………………………………………… 425

  夜读邵先生诗 ……………………………………………… 425

  不寐…………………………………………………………… 426

  捕虎行………………………………………………………… 427

  楼夜…………………………………………………………… 428

  僧舍客感……………………………………………………… 428

  短歌行………………………………………………………… 429

  舟夜…………………………………………………………… 430

  陌上行………………………………………………………… 430

  冬青树引和谢皋羽别唐珏韵 ……………………………… 432

  山店独饮苦无美酒薄醉题壁而去 ………………………… 434

  独鹤行简赵味辛兼示洪对岩 ……………………………… 435

  题上方寺……………………………………………………… 437

  正月晦夜大风雨 …………………………………………… 438

  乌江项王庙 ………………………………………………… 438

  江行…………………………………………………………… 439

  金陵望江……………………………………………………… 440

  述怀示友人 ………………………………………………… 441

  题画…………………………………………………………… 441

  横江春词……………………………………………………… 443

  西陵…………………………………………………………… 443

  春燕…………………………………………………………… 444

  和钱百泉……………………………………………………… 444

  朝来…………………………………………………………… 445

  总评………………………………………………………………… 447


前言/序言

  黃仲則(1749-1783)是清朝中期最特出的詩人,曾名噪一時,“乾隆六十年間,論詩者推為第一”(包世臣語)。即使按近代的評論,他在整個清代詩壇的排名中,也是位居前列的。他名景仁,仲則是他的字,又字漢鏽,自號鹿菲子,室名兩當軒。當時朋友之間詩詞唱酬,書信往來,文章論述,多稱他黃仲則,後世的書刊評論亦然,景仁的名反而很生疏。所以我們尊重習慣,在書名和行文中都用黃仲則,或直書仲則。
  黃仲則的祖籍是武進,今江蘇常州市。他於乾隆十四年(1749)正月初四午時生於江蘇高淳縣學署,因為他的祖父大樂在高淳縣當縣學訓導,他的父親之按為縣學生。他四歲喪父,七歲隨祖父自高淳歸武進,居白雲溪上。他由祖父扶養長大。八九歲已能作制舉文,但他對這種制舉文並不喜歡,而好作幽苦語,有“江頭一夜雨,樓上五更寒”之句。十二歲時祖父去世。十五歲與一表姊妹相戀。他後來所寫的名作《綺懷》詩十六首,記述的就是那時的情事。
  十六歲参加縣里的童子試,三千人中獲冠軍,得到常州知府潘恂及武進知縣王祖肅的賞識。補博士弟子員。十七歲至宜兴汍里讀書,與一雛妓相好。嗣後寫下《感舊》詩四首及《感舊雜詩》四首。郁達夫的短篇小說《采石磯》,就是以這八首詩為背景寫成的。十八歲在江陰的旅舍中遇見洪亮吉。洪亮吉帶着他母親所授的汉魏樂府刻本,上面還有朱墨點評及幾首擬作。仲則看了很喜歡,就與亮吉一起研習,並仿傚擬作。他們兩人是同鄉,“君家雲溪南,我家雲溪北”(黃仲則《題洪稚存機聲燈影圖》),又都喜愛詩,因此結為好友。十九歲時,邵齊燾編修罷官歸,主講武進龍城書院,仲則從之游。邵師“矜其苦吟無師,且未學,循循誘之。景仁亦感知遇”(《黃仲則年譜》)。邵師的悉心教導,為仲則以後在詩歌上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本年秋,仲則赴江寧鄉試,落選。正值潘恂升任浙江觀察,邀仲則往。仲則遂客杭州觀察署中。次年又去新安訪問升任徽州同知的王祖肅。在去新安途中,仲則獲悉邵齊燾師病故。這對他是一個重大的打擊,使他感到人生之奄忽,乃開始浪游。由武林而四明,溯錢塘,登黃山,復經豫章,泛湘水,登衡山,浮洞庭,再由長江歸家。時出時游,前後約三年。其間還在杭州拜訪鄭誠齋太史,鄭對他也很友愛。
  在封建時代,知識分子的出路只有一條大道,學而優則仕。從隋唐開始,主要通過考試選拔人才。明清考的是八股文,亦稱制藝。考試要經過三個層次:鄉試、會試、殿試,乡試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舉行,中式者稱舉人。會試、殿試都在京都舉行。殿試中選成為進士,就能分配到官職。如果鄉試落選,就只能當塾師,教授蒙童,或者在官員手下當幕僚。家境富裕的當然可以待在家中不工作。仲則家貧,父親和祖父去世後,他的哥哥又在他十六歲時離世。家中只有他一個男人,他不得不扛起養家的重擔。
《黄仲则选集》:一曲未尽的清词悲歌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璀璨星河中,黄仲则,一位生不逢时、才情绝世的清代词人,以其独步词坛的“悼亡”之作,以及那“哀而不伤,情真语挚”的独特风格,留下了令人扼腕叹息的篇章。他的诗词,如同午夜孤灯下的一声长叹,又似残月映照下的点点泪痕,总是在最幽深婉转处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弦。 《黄仲则选集》的辑录,旨在为读者呈现这位被誉为“清代词的集大成者”的文学风貌。它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作品汇编,更是一次深入黄仲则内心世界的漫游,一次对那个时代、那份情感、那份才华的细致品读。本书精选了黄仲则数量有限却字字珠玑的词作,以及他散落于文献中的少量诗歌,力求通过最集中、最精华的内容,勾勒出他短暂而辉煌的创作轨迹。 词风独绝,悼亡之魂 黄仲则的词,最令人称道的,莫过于他笔下的“悼亡”之作。在传统诗词中,悼亡诗词虽不乏佳作,但往往流于泛泛的悲伤或空泛的追忆。黄仲则却以其切肤之痛,写出了惊世骇俗的悼亡词。他的妻子在一次染病后不幸去世,这一生离死别,彻底改变了黄仲则的生命轨迹,也铸就了他词作中最凄美、最动人的篇章。 《蝶恋花·记得当时杨柳初》是他最广为人知的悼亡词之一。开篇“记得当时杨柳初,何事匆匆别,未语便先愁,忍泪空肠断”便奠定了全词悲凉的基调。那年初春,绿柳依依,本应是生机勃勃的时节,却被阴影笼罩。他回忆起妻子匆匆告别的场景,来不及言说,已是满腹愁绪,只能含泪断肠。短短数语,将离别时的无奈与心碎描绘得淋漓尽致。 词中更有名句“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豀斜,愁几许?”,将景物与情思融为一体。无人问津的落花,象征着被遗忘的美丽与逝去的生命;斜倚的绿豀,则暗示着萧瑟的院落和孤寂的心灵。那份“愁几许”,并非具体可见的愁绪,而是弥漫于整个空间,沉淀于整个心灵的无边愁苦。这种意境的营造,非一般作者能够企及。 而《蝶恋花·卷絮飘红十万灰》更是将悼亡之情推向了极致。词中“当时年少春强健,春愁曾与,谁人解?”以反问句开头,回顾了往昔的少年意气,但即使当年春光烂漫,也曾有挥之不去的春愁,只是那时有妻相伴,有她理解,如今只剩孤寂。后半阕“风生水起,花落时,伤心难禁,泪痕满腮”将景物描写与内心情感交织,风起浪涌,花片飘零,触景生情,悲伤如决堤之水,奔涌而出。 黄仲则的悼亡词,之所以能震撼人心,在于他没有回避死亡的真实,没有回避失去的痛苦。他将人生的无常、情感的深挚、生命的脆弱,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他的词,不是对逝者的简单缅怀,而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追问,是对爱情的至死不渝的赞歌,同时也是对命运无情捉弄的无奈哀叹。 才情横溢,少年壮志 除了感人至深的悼亡词,黄仲则的创作生涯中,也留下了许多展现其少年壮志、怀才不遇的佳作。早期的他,才华初露,意气风发,对仕途有着美好的憧憬。 《少年游·长安陌上无穷树》便是他早年踏入仕途,游历京城时的作品。词中“长安陌上无穷树,因念长安,今日来何晚?”。他望着京城无尽的树木,想到自己今日才抵达,心中充满了对仕途的渴望与感慨。那种“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的愤慨,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他期待着能够施展抱负,实现自己的理想,却也深知仕途的坎坷与艰难。 《南柯子·一曲新词酒一杯》同样展现了他的才情与对现实的淡淡嘲讽。“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这首词描绘了一个闲适而略带忧愁的场景,但其背后,却是词人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感慨。他借景抒情,将个人怀才不遇的失意,融入到对时间无情流逝的叹息之中。 黄仲则的诗歌,虽不及他的词那样广为人知,却也展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思考。他曾有“年少初辞家,羁旅风霜多。胸中百万卷,眼底万重波。欲攀南岳去,未遂北邙歌”的诗句,流露出少年离家的漂泊之感,以及胸怀大志却身不由己的无奈。 集大成之功,承上启下之责 黄仲则的词风,承袭了南宋以来词体的精髓,尤其是在词的格律、用韵、遣词造句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他既学习了晏殊、欧阳修的婉约,又吸收了柳永、周邦彦的铺叙,更融合了李清照的真情,但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的词,语言精炼,意境深远。他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却又能将朴素的语言赋予深刻的含义。他笔下的意象,如落花、明月、孤灯、斜柳,看似寻常,却在他手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承载了词人浓烈的情感。 在词的传承上,黄仲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不仅继承了前代词人的优秀传统,更以其独特的创新,为后来的词人开辟了新的道路。他的悼亡词,突破了传统的藩篱,将个人的情感体验推向了极致,为后世词人创作提供了新的灵感。 《黄仲则选集》的价值与意义 《黄仲则选集》的编纂,对于研究清代词史,特别是乾嘉道时期的词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通过对黄仲则作品的系统梳理,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当时词坛的特点,以及黄仲则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对于广大读者而言,本书则是一扇窥探古典文学之美的窗口。阅读黄仲则的词,是一种精神的享受,也是一种情感的洗礼。他的词,让我们体验到爱情的伟大与脆弱,生命的短暂与无常,以及在逆境中不屈的精神。 本书的编排,力求在尊重黄仲则原著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最便捷的阅读体验。我们将根据其作品的体裁、创作时期、题材等进行合理划分,并配以必要的注释,帮助读者理解作品中的典故、词语以及创作背景。 或许,黄仲则的一生,如同一曲未尽的清词,充满了遗憾与伤感。但他留下的作品,却如同暗夜中的星辰,虽不耀眼夺目,却以其独特的光芒,照亮了后来者前行的道路,也触动着每一个热爱古典文学的灵魂。 《黄仲则选集》,将带领您走进这位清代词坛巨匠的心灵世界,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哀婉与深情。让我们一同品读这些字字珠玑的篇章,感受黄仲则诗词的独特魅力,领略那份“哀而不伤,情真语挚”的艺术境界。这本选集,不仅是对一位伟大词人的致敬,更是对中国古典文学宝库的一次珍贵补充。

用户评价

评分

《黄仲则选集》带给我的,是一种沉静的思考,一种与历史对话的体验。黄仲则的诗,并非只停留在个人的悲欢离合,他更有着对人生哲学和社会议题的深刻洞察。他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哲理,用诗歌的形式将其表达出来。那些关于时光易逝、人生如梦的感叹,既有文人的雅致,又不失对现实的映照。我尤其欣赏他诗歌中那种淡淡的宿命感,却又不是消极的绝望,而是在接受命运的同时,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这种矛盾与统一,让他的诗歌更具深度和感染力。我仿佛看到一个饱经沧桑的智者,在人生的旅途中,用他的诗句,与读者分享着他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这本书,像是一杯陈年的老酒,需要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其中醇厚的滋味,才能领略到作者超凡的人生智慧。

评分

初次接触黄仲则的诗,是在一个寂静的午后,窗外雨丝飘洒,室内茶烟袅袅。这本书,仿佛就是为这样的时刻而生。他的诗,不是那种张扬激昂的,而是内敛含蓄,却又在不动声色中将情感层层递进。我特别喜欢他描绘闺阁情思的诗篇,那些对女性细腻情感的捕捉,对相思之苦的刻画,真是入木三分。他能用最精炼的语言,勾勒出少女的情窦初开,少妇的思念成疾。那种欲说还休,那种情不自禁,都仿佛化作了空气中淡淡的香气,萦绕在鼻尖,久久不散。他笔下的女性,不是扁平的符号,而是鲜活的生命,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与失落。每读一首,都仿佛走进了一个古老的故事,看到了一个温柔而又坚强的灵魂。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古代文人笔下的情感世界,也让我看到了黄仲则独特的细腻与深情。

评分

拿到《黄仲则选集》时,我并没有预设太多期待,但翻开之后,就被深深地吸引了。黄仲则的诗,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他能在短短的篇章中,营造出一种意境深远、情感充沛的氛围。我最喜欢他那些写景的诗,他不像很多诗人那样只关注景色的壮丽,而是善于从细微之处着眼,捕捉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一叶落,一溪流,在他的笔下,都仿佛有了生命,都承载着他丰富的情感。他笔下的景,既有自然的美,也有人文的韵味。我常常会因为他某一句诗而停下脚步,反复品读,然后在脑海中勾勒出他所描绘的画面,仿佛身临其境。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在很多其他诗集中很少获得的。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诗人如何用他的眼睛去发现美,用他的心去感受美,再用他的笔去创造美。它让我更加懂得欣赏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也让我对古代文学的魅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

初次翻开这本《黄仲则选集》,就被其中深沉的情感与精妙的笔触所打动。黄仲则的诗,仿佛是古老灵魂的低语,字里行间流淌着他对人生、对世事的细腻体察。我尤其喜欢其中描绘自然景色的篇章,他笔下的山水,不仅仅是客观的描绘,更是他内心世界的投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仿佛染上了他独特的情感色彩,或愁苦,或孤寂,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读他的诗,就像走进一个古老而幽深的庭院,静谧中带着一丝难以言说的感伤,却又在感伤中寻觅到一种超然的慰藉。他善于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情绪,用最精准的词语将其凝固,让读者在字句间感受到那份共鸣。那些对仕途失意、对怀才不遇的感慨,更是直击人心,仿佛每一个读到它们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生命中的影子。我仿佛能看到一个在历史长河中踽踽独行的文人,用他的笔,书写着自己的孤独与坚持,也书写着那个时代的悲欢离合。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像是一面镜子,照见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些柔软与坚韧。

评分

阅读《黄仲则选集》,最让我着迷的,是黄仲则诗歌中那股浓烈的人文关怀。他并非只沉溺于个人情怀的抒发,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层面,尤其是对底层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那些描绘民生多艰、战乱频仍的诗句,读来令人心痛。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记录下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我能感受到他作为一个文人的良知与担当,他对那个时代的不公,对生灵涂炭的悲悯,都通过他的笔触得以展现。这种对“人”的关怀,让他的诗歌超越了时代的界限,至今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尤其是在品读他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场面的诗时,那种对和平的渴望,对生命的珍视,更是油然而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正直的灵魂,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善良的心灵。这本选集,不仅仅是让我欣赏优美的文字,更是让我思考生命的价值,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评分

收到好久了,品相不错的。

评分

我买的都是精华!十个字怎么能评价?

评分

最近包装物流不太行,需要加强了,换了一次货,唉

评分

??黄仲则选集/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

评分

这本不错,各方面都不错,封面的设计和用纸有待改进。

评分

本书选录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作家高适诗129首、岑参诗132首,详加注释,对以往注本中的注释疏漏颇多匡正。所选作品既较集中地反映出唐代边塞诗的奇异风貌,又从不同侧面体现了高、岑二位诗人的创作概况。前言论述了两位诗人创作的异同和边塞诗兴盛的历史条件。

评分

以前在京东上买东西,都是系统自动好评,后来才知道评论得积分可以涨积分。非常感谢京东商城给予的优质的服务,从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等各方面都是做的非常好的。送货及时,配送员也非常的热情,有时候不方便收件的时候,也安排时间另行配送。同时京东商城在售后管理上也非常好的,以解客户忧患,排除万难。给予我们非常好的购物体验。快递很棒,短信告知,挺好的,还是谢谢快递小哥。

评分

苏轼,北宋“三苏”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诗,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苏轼的词,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苏轼的散文,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明白条畅……

评分

杨万里的绝句太美了,周汝昌先生又是研究红学的大家,两个人合一起,碰撞出了更美的一部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