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4版)(微课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4版)(微课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志泊 著
图书标签:
  • 数据库原理
  • 数据库系统
  • 数据库应用
  • SQL
  • 数据建模
  • 关系数据库
  • 微课
  • 高等教育
  • 计算机科学
  • 数据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57004
版次:4
商品编码:1224576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本书是***“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
2.本书的数据库平台为SQL Server 2012;
3.本书提供重要知识点的微课视频、各章的教学PPT、工程源码等。

内容简介

全书共7 章,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述、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标准语言SQL、关系数据库理论、数据库安全保护、数据库设计和SQL Server 2012 高级应用。本书除介绍数据库技术的基本原理外, 还以SQL Server 2012 为背景介绍了数据库技术的实现,使读者可以充分利用SQL Server 2012 平台深刻理解数据库技术的原理,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

作者简介

陈志泊,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院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数据库技术、林业物联网及大数据处理等。 现任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事、农林水分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高等教育学会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曾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八届优秀青年教师三等奖,2012年被评为第八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以主持人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三等奖2项。 主编和编写教材19部,其中,主编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一C++ (第2版)》2部教材分别被评为2005年和2008年北京市精品教材,主编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2版)》、《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Visual C++程序设计教程》3部教材被评为教育部"十一?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2版)》于2012年入选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主持和参加国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公益基金、国家林业局948项目、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纵向和横向科研课题近20项,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5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在国内外核心以上期刊发表科研论文近60篇,培养研究生30多人。

目录

第1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 1
1.1 信息、数据、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 2
1.1.1 数据与信息 2
1.1.2 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 3
1.2 数据库技术的产生、发展 3
1.3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8
1.4 数据库系统的内部体系结构 10
1.4.1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10
1.4.2 数据库系统的二级映像与数据独立性 12
1.4.3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与二级映像的优点 13
1.5 数据库系统的外部体系结构 13
1.6 数据库管理系统 15
1.6.1 DBMS的主要功能 15
1.6.2 DBMS的组成 16
1.6.3 DBMS的数据存取的过程 18
1.7 数据模型 18
1.7.1 数据模型的概念及分类 18
1.7.2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19
1.8 三个世界及其有关概念 20
1.8.1 现实世界 20
1.8.2 信息世界 20
1.8.3 计算机世界 22
1.9 四种数据模型 22
1.9.1 层次模型 23
1.9.2 网状模型 24
1.9.3 关系模型 25
1.9.4 面向对象模型 28
1.10 数据库领域的新技术 29
1.10.1 分布式数据库 30
1.10.2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 32
1.10.3 多媒体数据库 34
1.10.4 大数据技术 35
小结 37
习题 38
第2章 关系数据库 42
2.1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及其形式化定义 43
2.1.1 关系的形式化定义及其有关概念 43
2.1.2 关系的性质 45
2.1.3 关系模式 45
2.1.4 关系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模式 46
2.2 关系的码与关系的完整性 47
2.2.1 候选码(键)与主码(键) 47
2.2.2 外码(外部关系键) 48
2.2.3 关系的完整性 48
2.3 关系代数 49
2.3.1 关系代数的分类及其运算符 50
2.3.2 传统的集合运算 50
2.3.3 专门的关系运算 52
2.4 关系演算* 56
2.4.1 元组关系演算语言 57
2.4.2 域关系演算语言QBE 61
小结 65
习题 66
第3章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69
3.1 SQL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70
3.1.1 SQL的发展及标准化 70
3.1.2 SQL的基本概念 70
3.1.3 SQL的主要特点 71
3.2 SQL Server 2012简介 72
3.2.1 SQL Server 的发展与版本 72
3.2.2 SQL Server 2012的主要组件 72
3.2.3 SQL Server 2012企业管理器(Management Studio) 73
3.3 数据库的创建和使用 74
3.3.1 数据库的结构 74
3.3.2 SQL Server 2012的系统数据库 75
3.3.3 SQL Server的示例数据库 76
3.3.4 创建用户数据库 76
3.3.5 修改用户数据库 78
3.3.6 删除用户数据库 80
3.3.7 查看数据库信息 81
3.3.8 迁移用户数据库 81
3.4 数据表的创建和使用 83
3.4.1 数据类型 83
3.4.2 创建数据表 85
3.4.3 定义数据表的约束 87
3.4.4 修改数据表 90
3.4.5 删除基本表 92
3.4.6 查看数据表 93
3.5 单关系(表)的数据查询 94
3.5.1 单关系(表)的数据查询结构 94
3.5.2 无条件查询 94
3.5.3 条件查询 96
3.5.4 常用库函数及统计汇总查询 99
3.5.5 分组查询 100
3.5.6 查询结果的排序 101
3.6 多关系(表)的连接查询 101
3.6.1 多关系(表)的连接查询结构 101
3.6.2 内连接查询 102
3.6.3 外连接查询 103
3.6.4 交叉查询 104
3.6.5 自连接查询 104
3.7 子查询 105
3.7.1 普通子查询 105
3.7.2 相关子查询 107
3.8 其他类型查询 108
3.8.1 集合运算查询 108
3.8.2 存储查询结果到表中 109
3.9 数据表中数据的操纵 109
3.9.1 添加数据表中的数据 109
3.9.2 修改数据表中的数据 110
3.9.3 删除数据 112
3.10 视图 113
3.10.1 创建视图 113
3.10.2 修改视图 114
3.10.3 删除视图 115
3.10.4 查询视图 115
3.10.5 更新视图 115
3.11 创建与使用索引 116
3.11.1 索引概述 116
3.11.2 索引的类型 117
3.11.3 创建索引 118
3.11.4 修改索引 119
3.11.5 删除索引 120
3.11.6 查看索引 120
小结 121
习题 121
本章实验 125
第4章 关系数据库理论 130
4.1 规范化问题的提出 131
4.1.1 规范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31
4.1.2 不合理的关系模式存在的异常问题 131
4.2 函数依赖 133
4.2.1 函数依赖的定义 133
4.2.2 函数依赖的逻辑蕴涵定义 135
4.2.3 函数依赖的推理规则及正确性 135
4.2.4 完全函数依赖与部分函数依赖 138
4.2.5 传递函数依赖 138
4.2.6 属性集的闭包及其算法 138
4.2.7 候选码的求解理论和算法 139
4.2.8 函数依赖推理规则的完备性 141
4.2.9 函数依赖集的等价、覆盖和最小函数依赖集 142
4.3 关系模式的分解* 144
4.3.1 模式分解问题 145
4.3.2 无损连接分解 145
4.3.3 无损分解的测试算法 146
4.3.4 保持函数依赖的分解 148
4.4 关系模式的范式 149
4.4.1 第一范式 149
4.4.2 第二范式 150
4.4.3 第三范式 153
4.4.4 BC范式 156
4.4.5 多值依赖与第四范式 159
4.5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163
4.5.1 关系模式规范化的目的和原则 163
4.5.2 关系模式规范化的步骤 163
4.5.3 关系模式规范化的要求 164
小结 166
习题 166
第5章 数据库安全保护 172
5.1 数据库的安全性 173
5.1.1 数据库安全性的含义 173
5.1.2 安全性控制的一般方法 173
5.1.3 SQL Server 2012的数据安全性机制 175
5.1.4 SQL Server 2012的身份验证模式 176
5.1.5 SQL Server 2012的登录账号和服务器角色 178
5.1.6 SQL Server 2012的数据库用户账号和数据库角色 181
5.2 完整性控制 186
5.2.1 数据库完整性的含义 186
5.2.2 完整性规则的组成 186
5.2.3 完整性约束条件的分类 187
5.2.4 数据完整性的实施 188
5.2.5 规则 189
5.2.6 默认 190
5.3 并发控制与封锁 192
5.3.1 数据库并发性的含义 192
5.3.2 事务(Transaction) 192
5.3.3 并发操作与数据的不一致性 193
5.3.4 封锁 195
5.4 数据库的恢复 200
5.4.1 数据库恢复的含义 200
5.4.2 数据库恢复的原理及其实现技术 201
5.4.3 数据库的故障和恢复的策略 202
小结 204
习题 205
本章实验 207
第6章 数据库设计 208
6.1 数据库设计概述 209
6.1.1 数据库设计的任务、内容和特点 209
6.1.2 数据库设计方法简述 210
6.1.3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211
6.1.4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案例描述 214
6.2 系统需求分析 214
6.2.1 需求分析的任务 215
6.2.2 需求分析的方法 216
6.2.3 案例的需求分析 218
6.3 概念结构设计 219
6.3.1 概念结构设计的必要性 219
6.3.2 概念模型的特点 220
6.3.3 概念模型的E-R表示方法 220
6.3.4 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222
6.3.5 案例的概念结构设计 227
6.4 逻辑结构设计 229
6.4.1 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和步骤 229
6.4.2 初始关系模式设计 230
6.4.3 关系模式规范化 231
6.4.4 模式评价与改进 231
6.4.5 案例的逻辑结构设计 233
6.5 物理结构设计 234
6.5.1 确定物理结构 234
6.5.2 评价物理结构 236
6.6 数据库实施 236
6.6.1 建立实际数据库结构 236
6.6.2 装入数据 236
6.6.3 应用程序编码与调试 237
6.6.4 数据库试运行 237
6.6.5 整理文档 238
6.7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238
6.7.1 维护数据库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238
6.7.2 监测并改善数据库性能 238
6.7.3 重新组织和构造数据库 239
小结 239
习题 240
本章实验 243
第7章 SQL Server 2012高级应用 247
7.1 Transact-SQL程序设计 248
7.1.1 变量 248
7.1.2 运算符 249
7.1.3 批处理 251
7.1.4 流程控制语句 252
7.1.5 常用命令 256
7.1.6 常用函数 259
7.2 存储过程 269
7.2.1 存储过程的概念、优点及分类 269
7.2.2 创建存储过程 271
7.2.3 查看存储过程 273
7.2.4 重新命名存储过程 274
7.2.5 删除存储过程 274
7.2.6 执行存储过程 274
7.2.7 修改存储过程 275
7.3 触发器 276
7.3.1 触发器概述 276
7.3.2 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277
7.3.3 创建触发器 278
7.3.4 查看触发器 281
7.3.5 修改触发器 282
7.3.6 删除触发器 283
7.4 备份和还原 283
7.4.1 备份和还原概述 283
7.4.2 创建备份设备 286
7.4.3 备份数据库 288
7.4.4 还原数据库 290
小结 291
习题 291
本章实验 292
SQL Server 2012综合练习 294
参考文献 299
《数据世界的构建者:信息存储、管理与应用之道》 引言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驱动商业决策、赋能科学研究的核心要素。从浩瀚的互联网内容到复杂的科学实验结果,从精密的金融交易到日常的生活记录,无处不在的数据构成了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石。然而,这些原始的数据仅仅是零散的碎片,要将它们转化为有价值的洞察、可靠的知识,就需要一套严谨的体系来对其进行收集、存储、组织、管理、访问和应用。这套体系,便是数据管理与应用的核心所在。 本书旨在带领读者深入探索数据世界的奥秘,揭示数据从诞生到被充分利用的整个生命周期。我们不仅仅是数据的被动接收者,更应该是数据世界的积极构建者。通过理解数据背后的逻辑、掌握管理数据的技术,以及学会应用数据以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才能在数字浪潮中乘风破浪,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第一章:数据之基石——信息时代的脉搏 本章将首先勾勒出数据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我们将探讨数据如何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个人生活习惯的分析,到企业运营策略的制定,再到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数据无处不在,其价值也日益凸显。我们将追溯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理解数据管理技术是如何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和需求的增长而不断演进的。 数据与信息:本质的区分与联系 我们将深入理解“数据”与“信息”这两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数据是原始的、未经加工的符号或事实,而信息则是经过加工、组织、分析后,具有特定意义、能够减少不确定性的数据。理解这种转变过程,是掌握数据应用的前提。 数据应用的多维度视角 我们将从不同领域审视数据应用: 商业智能与决策支持: 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优化产品设计、预测市场趋势、精细化客户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科学研究与知识发现: 如何利用海量数据来推动基因测序、天文学探索、气候变化研究等前沿科学的发展。 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 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改善交通流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共安全水平。 个人生活与个性化服务: 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提供个性化推荐、智能助手等服务,提升生活品质。 构建高效数据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随着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如何有效地存储、检索、更新和保护数据,成为一项严峻的挑战。本章将强调建立一套健壮、高效、安全的数据管理体系,是充分发挥数据价值的根本保障。 第二章:数据的组织与存储——信息世界的骨架 数据的有效管理离不开清晰的组织结构和可靠的存储方式。本章将聚焦于如何将海量、异构的数据进行系统化的组织,并选择合适的存储技术,为数据的后续处理打下坚实基础。 从文件到结构化:数据的逻辑组织 文件系统与目录结构: 最基础的数据组织方式,理解其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层次化数据模型: 介绍以XML、JSON等为代表的层次化数据表示方式,及其在Web服务和配置文件中的应用。 关系型数据模型: 重点阐述关系型数据模型的核心概念,包括实体、属性、关系、约束等,为理解后续数据库技术奠定基础。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将现实世界的问题抽象成表、行、列的结构。 非关系型数据模型: 简要介绍键值对、文档、列族、图等非关系型数据模型,并说明它们在特定场景下的优势,如大数据处理、实时查询等。 存储技术的演进与选择 主存储器与辅助存储器: 理解不同存储介质的特性(速度、容量、成本),以及它们在数据存储架构中的作用。 数据文件的组织与访问: 讨论顺序文件、索引顺序文件、散列文件等不同的数据文件组织方式,以及它们对数据访问效率的影响。 分布式存储系统: 介绍分布式存储的基本原理,如数据分片、副本复制、一致性保证等,理解其在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方面的优势。 云存储服务: 探讨各种云存储解决方案,如对象存储、块存储、文件存储,以及它们为企业和个人带来的便利性。 第三章:数据管理的核心——构建稳固的信息仓库 本章将深入探讨如何设计、构建和维护一个高效、可靠的数据管理系统,即数据库。我们将从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实现技术及其管理维护。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模型 数据库的定义与作用: 明确数据库作为结构化数据的核心存储和管理工具的地位。 数据模型回顾与深化: 重点复习和深化关系型数据模型的理解,包括模式、元数据、数据独立性等关键概念。 数据库系统架构: 介绍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查询处理器、存储管理器、事务管理器等。 数据库设计——构建高效与优化的蓝图 需求分析与概念设计: 如何从现实世界的需求出发,识别数据实体、属性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绘制概念模型(如E-R图)。 逻辑设计: 将概念模型转换为逻辑模型,重点是关系模式的划分、主键和外键的定义,以及数据约束的设定。 物理设计: 考虑数据在物理存储上的组织方式,包括选择数据结构、索引策略、文件组织等,以优化查询性能和存储效率。 范式理论: 深入讲解关系数据库设计中的范式(1NF, 2NF, 3NF, BCNF等)的定义、目的及应用,理解如何通过范式化消除数据冗余和提高数据一致性。 反范式化与性能优化: 探讨在某些情况下,适度的反范式化如何能够提高查询速度,以及如何权衡范式化与反范式化之间的利弊。 数据查询与操作——与数据进行交互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详细介绍SQL的语法和功能,包括数据定义语言(DDL)用于创建、修改和删除数据库对象,数据操作语言(DML)用于插入、更新、删除和查询数据。 高级查询技术: 讲解连接(JOIN)、子查询、聚合函数、视图、索引等,以及如何编写高效的SQL查询语句。 事务管理: 理解事务的ACID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以及并发控制和故障恢复的机制,确保数据操作的可靠性。 第四章:数据的高级管理与应用——挖掘信息价值 仅仅存储和检索数据是不足够的,真正让数据发挥价值在于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管理和应用。本章将探讨数据集成、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以及数据安全等关键领域,以期从海量数据中提炼出有意义的洞察。 数据集成与数据仓库——构建统一的信息视图 数据集成: 介绍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如何进行整合,以形成统一、一致的数据视图。 数据仓库的概念与架构: 讲解数据仓库作为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非易失的、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库,为决策支持而设计的特点。 ETL(Extract, Transform, Load)过程: 详细阐述数据从源系统抽取、转换、加载到数据仓库的过程,以及其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数据集市(Data Marts): 介绍数据集市作为数据仓库的子集,为特定部门或业务领域提供服务。 数据挖掘与商业智能——洞察未来的力量 数据挖掘的流程: 从数据理解、数据准备、模型构建到模型评估和部署的完整流程。 常见的数据挖掘技术: 分类: 预测一个数据项属于哪个预定义的类别(如客户流失预测)。 聚类: 将相似的数据项分组,发现隐藏的模式(如客户细分)。 关联规则挖掘: 发现数据项之间的有趣关联(如购物篮分析)。 回归: 预测一个连续的数值(如股票价格预测)。 异常检测: 识别与正常模式显著不同的数据点(如欺诈检测)。 商业智能(BI)工具与可视化: 介绍如何利用BI工具将数据分析结果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图表和报告,支持管理决策。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守护信息的生命线 数据安全的重要性: 强调数据泄露、非法访问、数据损坏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安全措施: 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审计日志等。 数据隐私法规: 介绍GDPR、CCPA等关键数据隐私法规,以及合规性要求。 数据备份与恢复: 讲解制定有效的备份策略和恢复计划的重要性,以应对意外事件。 第五章:新兴数据技术与未来展望——探索数据的新疆界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管理和应用领域也在持续创新。本章将介绍一些前沿的数据技术,并展望未来数据领域的发展趋势,激发读者对数据世界的持续探索热情。 大数据技术概述: Hadoop生态系统: 介绍HDFS、MapReduce、YARN等核心组件,以及它们在大规模数据处理中的作用。 Spark与内存计算: 讲解Spark相比于MapReduce的性能优势,以及其在批处理、流处理、机器学习等方面的应用。 NoSQL数据库的崛起: 探讨键值、文档、列族、图数据库等不同类型的NoSQL数据库,以及它们在应对海量、多样化数据方面的优势。 人工智能与数据: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 介绍AI技术如何驱动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实现更智能化的数据应用。 自然语言处理(NLP): 如何让计算机理解和处理人类语言,从非结构化文本中提取信息。 计算机视觉: 如何让计算机“看见”并理解图像和视频内容。 物联网(IoT)与边缘计算: 海量传感器数据的生成与挑战: 探讨物联网设备产生的大量实时数据的特点及管理难度。 边缘计算的兴起: 介绍在数据源附近进行数据处理的优势,以减少延迟和带宽消耗。 数据伦理与社会责任: 算法偏见与公平性: 探讨数据和算法可能存在的偏见,以及如何追求公平和负责任的数据应用。 数据主权与共享: 讨论数据所有权、跨境数据流动以及安全共享的挑战。 未来趋势展望: 实时数据处理与流式分析。 自动化数据管理与智能决策。 数据即服务(DaaS)的普及。 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的数据应用。 结语 《数据世界的构建者:信息存储、管理与应用之道》将引领您踏上一段数据探索的旅程。我们相信,通过对本书内容的深入学习和实践,您将能够建立起坚实的数据理论基础,掌握有效的数据管理技能,并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数据世界构建者,用数据驱动创新,用信息赋能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数据库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数据存储、管理和查询背后的原理感到着迷。《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4版)(微课版)这本书,可以说是满足了我对这些问题的好奇心,并且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且易于理解的学习路径。书中的知识点非常全面,从最基础的数据类型、关系模型,到复杂的事务处理、并发控制,再到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应用,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概念的解释方式,作者总是能够用类比的方式,将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具体,比如用“仓库”来比喻数据库,用“钥匙”来比喻主键,这些生动的比喻让我能够快速理解并记住那些重要的概念。而且,这本书的“微课”功能真是太棒了!我经常在阅读遇到困难的时候,扫描二维码看看视频讲解,视频里的老师讲解得非常清楚,而且配合着屏幕上的代码演示,让我能够立刻明白我之前不理解的地方。我发现,很多我曾经觉得难以掌握的知识点,通过微课的辅助,都变得轻松起来。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清晰,重点突出,学习起来不会感到疲惫。我感觉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对数据库的理解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更加期待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的项目中去。

评分

坦白说,我并不是一个技术背景很强的人,从事的是偏向业务分析的工作,但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对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理解数据背后的逻辑,也为了能更有效地与技术团队沟通,我决定自己学习一下数据库。刚开始接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4版)(微课版),我有点担心它会不会太专业,太难啃。然而,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易读性”。它没有使用过于晦涩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平实的语言来解释各种概念。比如,在讲解数据模型时,作者用了大家都能理解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抓住了核心。那些“微课”更是帮了我大忙,有时候读文字感觉有点迷糊,点开微课视频,听老师讲一讲,再看看屏幕上的演示,瞬间就明白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如何用SQL进行数据查询”的部分,通过实际的例子,一步步演示如何写出各种复杂的查询语句,让我感觉自己真的能“驾驭”数据了。这本书并没有要求我成为一个数据库专家,而是让我能够理解数据库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且能够进行一些基本的数据操作和查询,这对于我目前的工作来说,已经非常足够了。它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去面对数据,去挖掘数据中的价值。

评分

我是一名在读的研究生,之前接触过一些数据库的基础知识,但总觉得不够系统,在实际项目开发中遇到问题时,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这次选择《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4版)(微课版),是希望能够对数据库理论有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并且能够掌握一些高级的应用技巧。读完这本书,我只能说,我的期望得到了远超预期的满足。书中对于数据库的ACID特性、事务管理、并发控制等核心概念的阐述,逻辑严谨,深入浅出,让我对这些看似复杂的机制有了更透彻的认识。作者在解释这些概念时,不仅仅是罗列理论,而是深入剖析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以及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这让我对数据库的健壮性和可靠性有了更深刻的敬畏。更让我赞赏的是,书中并没有止步于理论的讲解,而是紧密结合了实际的应用场景,例如对各种数据库设计范式的讲解,以及如何进行性能优化、索引设计等内容。这些都是在实际开发中至关重要的知识点,而本书的处理方式则显得非常实用和接地气。那些“微课”虽然我没有全部观看,但偶尔点开几段,发现视频的质量非常高,讲解清晰,内容精炼,对于巩固和加深理解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搭建得非常完整,从基础理论到高级应用,层层递进,逻辑清晰,对于想要系统提升数据库功底的研究生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IT从业者,我阅读了大量的数据库相关书籍,可以说是阅“书”无数。然而,当我拿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4版)(微课版)时,依然被它所展现出的创新性所吸引。虽然是“教程”类的书籍,但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书中对于分布式数据库、NoSQL数据库的介绍,以及对大数据环境下数据库应用趋势的探讨,都紧跟时代前沿,展现了作者对行业发展的深刻洞察。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一些前沿技术时,能够将其与经典数据库理论融会贯通,而不是孤立地进行介绍。例如,在讲解NoSQL数据库的CAP理论时,作者能够将其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的ACID特性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让读者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不同数据库模型的优劣势。而那些“微课”视频,虽然我本人不太需要,但我可以想象对于一些想快速了解新技术或者希望巩固知识点的年轻开发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这些视频的质量很高,讲解专业且精准,绝对是锦上添花之笔。这本书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深入探讨了数据库的实际应用和优化策略,包括性能调优、安全加固等方面,这些内容对于提升数据库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广度,既注重理论又强调实践的优秀教材。

评分

这本《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4版)(微课版)实在是太让我惊喜了!作为一名初学者,我对数据库这个概念一直感到有些畏惧,总觉得它晦涩难懂,离我的实际工作距离遥远。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这种担忧就烟消云散了。作者用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将那些抽象的理论概念具象化,仿佛在给我讲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比如,在解释什么是关系型数据库时,作者没有直接抛出冰冷的定义,而是通过一个学校管理学生信息的例子,一步步引导我理解表、字段、记录这些基本元素是如何构成的,以及它们之间的数据关系是如何建立的。更绝的是,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微课”二维码,我只需要用手机扫一下,就能跳转到对应的视频讲解。这些视频非常短小精悍,通常几分钟就能把一个核心概念讲透,而且讲师的声音非常清晰,配合着PPT上的重点标记,学习效率瞬间提升了好几个档次。我发现,很多平时阅读教材时容易卡住的地方,通过微课的讲解,立刻豁然开朗。这种图文结合、视频辅助的学习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让我觉得学习数据库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任务,而是一种探索和发现的乐趣。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SQL语句的讲解部分,通过实际操作的演示,我能直观地看到每一条SQL语句是如何影响数据库中的数据的,这种“动手实践”的感受,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深刻得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