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进入信息社会和“互联网+”时代,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尤其是城市建设)密切相关,由此国家新近出台了一些列智慧城市的相关政策——“打造智慧城市”已然成为城市发展和治理的潮流。那么,什么是智慧城市?如何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国家政策如何?有没有智慧城市建设的优秀案例可借鉴?这正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城镇化与信息化融合 (1)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1)
二、中国城市发展现状 (3)
三、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4)
第二节 中国城市信息化发展历程 (6)
一、数字城市 (6)
二、信息城市 (7)
三、智慧城市 (8)
四、互联城市 (9)
第三节 智慧城市的体系框架 (10)
一、组成部分 (10)
二、关键技术 (12)
第四节 城市信息学 (16)
一、研究内容 (16)
二、研究方法 (16)
三、与其他城市科学的关系 (17)
第二章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进展 (23)
第一节 国外智慧城市发展情况 (23)
一、美国 (23)
二、欧盟 (24)
三、澳大利亚 (26)
四、韩国 (26)
五、新加坡 (30)
第二节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情况 (31)
一、智慧城市规划和政策制定情况 (31)
二、智慧城市试点情况 (32)
第三节 中国智慧城市存在的问题 (35)
第四节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对策 (36)
第三章 物联网技术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39)
第一节 物联网技术概述 (39)
一、内涵 (39)
二、相关技术 (40)
第二节 物联网技术在两化融合领域的应用 (43)
一、应用现状 (43)
二、存在的问题 (46)
三、发展对策 (47)
第三节 物联网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 (49)
一、应用现状 (49)
二、发展对策 (56)
第四章 云计算技术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58)
第一节 云计算技术概述 (58)
一、内涵与特点 (58)
二、主要类型 (59)
三、优点分析 (61)
第二节 云计算技术在两化融合领域的应用 (62)
一、应用现状 (62)
二、应用对策 (63)
第三节 云计算对电子政务的影响分析 (64)
第四节 政府云 (66)
一、国外政府云发展现状 (66)
二、中国政府云发展现状 (68)
三、政府云发展对策 (69)
第五章 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72)
第一节 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 (72)
一、移动通信技术 (72)
二、Wi-Fi和WLAN (74)
三、智能终端 (75)
四、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况 (76)
第二节 “两微一端” (77)
一、微博 (77)
二、微信 (78)
三、移动客户端 (79)
第三节 移动电子商务 (80)
第四节 移动电子政务 (81)
一、移动电子政务的优点 (82)
二、移动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83)
三、移动电子政务发展对策 (84)
四、政府App发展对策 (85)
第六章 大数据技术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87)
第一节 大数据技术概述 (87)
一、历史背景 (87)
二、大数据的内涵和特点 (88)
三、关键技术 (90)
第二节 大数据的商业价值 (91)
第三节 国外政府大数据战略 (93)
一、美国政府大数据计划 (93)
二、澳大利亚公共服务大数据战略 (102)
第四节 政府大数据 (104)
一、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04)
二、应用现状 (106)
三、相关政策 (113)
四、发展对策 (114)
第五节 公共数据资源开放 (116)
一、国外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情况 (116)
二、中国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情况 (120)
三、中国政府数据网站建设对策 (122)
第七章 空间信息技术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124)
第一节 空间信息技术概述 (124)
一、遥感 (124)
二、卫星导航系统 (126)
三、地理信息系统 (127)
第二节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空间信息技术的融合 (128)
第三节 城市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 (132)
第四节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系统 (136)
一、主要功能 (137)
二、主要特点 (138)
三、应用实例 (138)
第八章 人工智能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142)
第一节 人工智能概述 (142)
一、发展情况 (142)
二、相关技术和应用 (144)
三、相关政策 (146)
第二节 机器人 (147)
一、工业机器人 (148)
二、生活机器人 (149)
三、特种机器人 (149)
四、军用机器人 (149)
第三节 新硬件 (150)
第四节 人工智能在智慧政府中的应用 (152)
第九章 智慧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 (155)
第一节 城市骨干网 (155)
一、宽带城域网 (155)
二、相关政策 (157)
第二节 无线城市 (160)
一、发展现状 (160)
二、发展对策 (161)
第三节 三网融合 (162)
一、内涵分析 (163)
二、发展现状 (164)
三、相关政策 (165)
第十章 智慧政府 (170)
第一节 国外电子政务新战略 (170)
一、美国 (170)
二、德国 (171)
三、澳大利亚 (172)
四、日本 (172)
第二节 智慧政府概述 (173)
一、内涵与特征 (173)
二、体系框架 (174)
三、发展对策 (175)
第三节 政府知识管理和政务智能 (177)
一、知识管理 (177)
二、政务智能 (179)
第四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 (182)
一、相关政策 (182)
二、典型案例 (186)
三、发展对策 (189)
第十一章 智慧经济 (191)
第一节 智能制造和智慧制造 (191)
一、国外智能制造战略 (191)
二、中国智能制造战略 (194)
三、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对策 (196)
第二节 智能制造技术 (200)
一、3D打印 (200)
二、工业机器人 (203)
第三节 智慧产业 (204)
一、内涵分析 (204)
二、发展现状 (204)
三、发展对策 (205)
第四节 智慧企业 (206)
一、内涵与特征 (206)
二、发展对策 (207)
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小微企业中的应用 (208)
第五节 智能产品 (213)
一、内涵分析 (213)
二、发展现状 (213)
三、发展对策 (216)
第六节 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217)
一、工业互联网 (217)
二、互联网+协同制造 (219)
第七节 分享经济 (220)
第十二章 智慧社会 (223)
第一节 智慧教育 (223)
一、主要特征 (223)
二、体系框架 (225)
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教育中的应用 (226)
四、发展对策 (228)
第二节 智慧医疗 (229)
一、主要特征 (229)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医疗中的应用 (230)
三、智慧医院 (232)
第三节 智慧社区 (232)
一、内涵和特点 (232)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社区中的应用 (233)
三、发展现状 (235)
四、发展对策 (236)
第四节 智慧家庭 (236)
一、智能家电 (237)
二、智能家具 (239)
第五节 智慧旅游 (240)
一、内涵与特征 (240)
二、体系框架 (241)
三、关键技术 (242)
四、发展现状 (244)
五、相关政策 (244)
六、发展对策 (246)
第十三章 智慧城市发展环境 (248)
第一节 政策环境 (248)
一、国家层面 (248)
二、地方层面 (251)
第二节 经济环境 (252)
一、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252)
二、数字经济发展情况 (253)
三、新一代信息技术刺激信息消费 (254)
第三节 社会环境 (255)
一、互联网普及率快速提高 (255)
二、信息化在改善民生方面成效显著 (257)
第四节 技术环境 (257)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257)
二、信息系统国产化程度不断提高 (259)
第十四章 城市治理的信息化思维 (260)
第一节 树立信息化思维 (260)
一、领导决策的信息化思维 (261)
二、城市安全的信息化思维 (261)
三、经济发展的信息化思维 (262)
四、政府履职的信息化思维 (263)
第二节 信息化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64)
一、信息化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65)
二、信息化与全面深化改革 (265)
三、信息化与全面依法治国 (268)
四、信息化与全面从严治党 (270)
第三节 信息化与五大发展理念 (272)
一、信息化与创新发展 (273)
二、信息化与协调发展 (273)
三、信息化与绿色发展 (274)
四、信息化与开放发展 (274)
五、信息化与共享发展 (275)
第四节 信息化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275)
一、信息化与经济建设 (275)
二、信息化与政治建设 (280)
三、信息化与文化建设 (283)
四、信息化与社会建设 (285)
五、信息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287)
附录A 智慧城市相关政策文件 (290)
参考文献 (292)
后记 (298)
《智慧城市: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城市治理(第4版)》这个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科技改变生活的种种奇迹,也让我对书中关于城市治理的探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观察者,我深知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结构和运行模式。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这些技术是如何被应用于城市治理的复杂体系之中,并带来怎样的变革。 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大数据”在城市治理中如何发挥“智慧”的案例。例如,在城市安全方面,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来预测犯罪高发区域,从而更有效地部署警力?在应急管理方面,当自然灾害发生时,大数据是否能帮助我们快速评估受灾情况,精准地调配救援资源?我也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探讨数据共享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如何在一个开放共享的环境下,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另外,我对书中关于“互联网时代”的城市治理模式的阐述也充满期待。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流动和社会的互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分析,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更加扁平化、协同化的城市治理体系。例如,是否可以构建一个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各类公共服务,让市民享受“一站式”的便捷?是否能够利用社交媒体等互联网工具,建立更加畅通的民意反馈渠道,让市民的声音更容易被听到?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站在更高的视角,探讨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战略和未来走向的影响。作为“第4版”,它应该能够反映当前最新的技术趋势和发展理念,例如,对可持续发展、韧性城市等议题的关注。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平衡技术发展与人文关怀,如何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保障城市公平和包容性的思考。 这本书的标题给我留下了一个强烈的印象: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技术应用的说明书,更是一本关于未来城市发展愿景的蓝图。我期待它能让我看到一个更高效、更安全、更宜居的城市,并激发我对于如何共同建设这个美好未来的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智慧城市: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城市治理(第4版)》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了好奇。作为一名对现代城市发展非常关注的普通市民,我一直对“智慧城市”这个概念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比如智能手机上的各种APP,但对于这些技术如何真正地融入并改善我们的城市生活,我却了解不多。这本书的副标题“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城市治理”似乎点明了它将要讲述的核心内容,我希望它能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清楚大数据和互联网是如何帮助城市管理者更好地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公共安全等问题的。 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是否会分享一些具体生动的故事,来 illustrate 智慧城市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作的。比如,有没有关于某个城市,通过引进先进的智能交通系统,使得早晚高峰的出行时间大大缩短的案例?或者,是否有城市利用大数据分析,成功地改善了空气质量,让市民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我期待书中能有这样的“落地”案例,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智慧城市带来的实际好处,而不是停留在抽象的概念层面。毕竟,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最关心的是这些科技进步能否实实在在地提升我的生活品质。 另外,书中关于“城市治理”的探讨,我也非常感兴趣。在过去,城市管理往往是自上而下的模式,但互联网的普及,似乎给了市民更多参与的渠道。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解释,在智慧城市时代,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如何能够更有效地被听到和采纳。例如,有没有一些平台或机制,可以让市民及时反馈问题,并看到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我也想了解,智慧城市建设是否会让政府的服务更加透明和高效,从而提升市民的满意度。 同时,我也对这本书的“第4版”这个信息感到关注。这意味着它可能已经经过多次的更新和迭代,理论和实践都会更加成熟。我希望它能反映当前最新的技术发展和应用趋势,而不是过时的信息。例如,关于人工智能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或者物联网技术如何连接城市中的万物,这些最新的技术进展是否会被深入探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全新的认知,让我了解到智慧城市发展的最新动态。 作为一名对城市生活充满热情,但又对技术细节了解不多的读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走进智慧城市的精彩世界。它不应该过于学术化,让非专业读者望而却步,也不应该过于肤浅,无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我期待它能在我心中播下对未来城市的美好憧憬,并让我对如何建设更美好的城市有更深入的理解。
评分《智慧城市: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城市治理(第4版)》这个书名,一瞬间就点燃了我对未来城市生活的好奇心。作为一个从小在城市长大,对城市变迁有着深刻体会的年轻人,我一直都在思考,科技的力量究竟能将我们的城市带向何方。大数据和互联网,这两个看似遥远的技术名词,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揭示,这些技术是如何被巧妙地运用到城市治理的各个角落,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聪明”,更人性化。 我特别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大数据”在城市治理中的具体应用。例如,在城市规划方面,大数据能否帮助决策者更准确地预测人口流动趋势,从而科学地布局基础设施,避免资源浪费?在能源管理方面,是否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降低碳排放?在医疗健康领域,大数据又能否为疾病的早期预警和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持?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让我看到大数据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洞察,并转化为可执行的治理方案。 同时,互联网的角色也让我非常感兴趣。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无疑是连接政府与市民、连接城市各个单元的重要桥梁。我希望这本书能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更高效、更便捷的公共服务体系。比如,市民是否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办理各种政务,而无需跑腿?是否能通过互联网平台,更便捷地参与到城市治理的讨论中来?我还想了解,互联网是否能够帮助打破信息壁垒,让城市的信息更加公开透明,从而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此外,作为“第4版”,这本书应该包含了最新的发展和思考。我特别好奇,在当前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是否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些前沿技术又将如何进一步赋能城市治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站在时代的潮头,为我们勾勒出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蓝图,并提供一些富有远见的思考。 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本能够引发读者思考、激发创新灵感的读物。它应该能够让我看到一个更加美好、更加智能、更加宜居的城市未来,并让我对实现这个未来充满信心。
评分第一眼看到《智慧城市: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城市治理(第4版)》这个书名,我就被它所吸引。作为一名在城市规划领域工作多年的从业者,我深知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也对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充满好奇。近年来,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为城市治理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也催生了“智慧城市”这一概念。这本书名精准地抓住了时代的脉搏,点明了核心议题,让我对它所能提供的深度和广度充满期待。 我尤其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否能深入剖析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在实际城市治理中的应用案例。比如,在交通管理方面,如何通过实时交通数据分析优化信号灯配时,缓解城市拥堵?在公共安全领域,又如何利用视频监控和数据分析技术提升应急响应效率,保障市民安全?在环境保护方面,大数据是否能帮助我们更精准地监测污染源,制定更有效的治理方案?对于这些具体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详实的案例分析,并揭示其中的技术原理和治理逻辑。毕竟,理论的升华离不开实践的支撑,只有看到成功的应用,才能更好地借鉴和推广。 此外,我还对书中关于“城市治理”的内涵的阐述感到兴趣。在数字时代,城市治理的参与主体是否会发生变化?市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又将如何得到保障?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考,探讨如何在技术赋能的同时,兼顾人文关怀和公平正义,构建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毕竟,技术的发展最终是为了服务于人,而不是凌驾于人。 读完书名,我脑海中浮现出许多关于未来城市的景象。想象一下,在一个智慧城市里,我们可以通过手机APP预约停车位,智能交通系统实时引导我们避开拥堵路段,公共服务触手可及,生活更加便捷高效。然而,我也隐约担忧,这种高度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是否会加剧信息鸿沟,让一部分人群被抛在后面?这本书是否会探讨如何弥合数字鸿沟,确保所有市民都能享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便利?这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个方面,希望书中能有相关的论述和解决方案。 我是一名对科技发展趋势充满热情的研究者,一直关注着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如何重塑社会各个领域。《智慧城市: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城市治理(第4版)》这个书名,恰好触及了我研究的交叉领域。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从更宏观的视角,深入探讨数字技术对城市运行机制的根本性变革,以及由此带来的治理模式的演进。例如,它是否会分析新一代信息技术,如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又是否会讨论这些技术在提升城市韧性、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潜力?我对这些前沿理论和实践探索有着浓厚的兴趣。
评分《智慧城市: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城市治理(第4版)》这个书名,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未来城市的美好想象。作为一名对科技发展抱有极大热情,并且深切关注城市生活品质的普通市民,我一直对“智慧城市”这个概念充满好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向我展示大数据和互联网是如何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最终改变我们的城市面貌。 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大数据是如何成为城市管理者们手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比如,在交通管理方面,它是否能帮助我们预测交通拥堵,并提供最佳的出行路线建议?在环境监测方面,它又能否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城市的空气质量和水质状况,从而推动更有效的污染治理?我希望书中能用生动的故事和具体的例子,来 ilustra te 这些技术如何将抽象的数据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善。 同时,互联网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也是我非常关注的一点。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无疑是连接政府与市民、连接城市各个角落的纽带。我希望这本书能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信息壁垒,提升公共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例如,是否可以开发一些APP,让市民能够轻松地获取各类城市信息,或者参与到城市事务的讨论中来?我也想知道,互联网是否能够帮助提升政府的透明度和响应速度,让市民感受到更加贴心的服务。 我更希望的是,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第4版”的独特视角,反映最新的发展和趋势。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智慧城市建设是否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些前沿技术又将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我希望书中能够为我打开一扇新视界的大门,让我对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清晰的认识。 总之,这本书名让我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够成为我了解智慧城市、理解城市治理的一本极具启发性的读物。它应该能够满足我对科技的好奇心,也能解答我对未来城市生活的疑问,并最终让我对我们所居住的城市拥有更深切的理解和更美好的憧憬。
评分领导看的球,没什么参考价值,普及用书
评分智慧城市领域还有很多新知识亟待补充。
评分智慧城市领域还有很多新知识亟待补充。
评分领导看的球,没什么参考价值,普及用书
评分领导看的球,没什么参考价值,普及用书
评分智慧城市领域还有很多新知识亟待补充。
评分领导看的球,没什么参考价值,普及用书
评分智慧城市领域还有很多新知识亟待补充。
评分领导看的球,没什么参考价值,普及用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