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此書係《北京圖書館藏甲骨文書籍提要》1988年版的增訂本,原書由劉一曼、郭振錄、徐自強編著,此次增訂由劉一曼、韓江蘇閤作而成。劉一曼負責對原書的230篇進行堪誤,補充,韓江蘇撰寫1985年後齣版的甲骨文書籍180篇,並對三個附錄進行修訂、補充。
該書對截止2015年所見的甲骨著錄書進行概括介紹,仍按著錄、考釋、研究、匯集,其他五項歸類,按書的齣版時間為序來編排。
此書可供一般曆史、考古、語文、圖書館工作者參考,也可作為初學甲骨文者的一本入門工具書。
作者簡介
劉一曼,1940年生,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1972年起在河南安陽從事田野發掘工作,先後參加瞭小屯西地和南地的發掘,並獲甲骨蔔辭約5000片。在整理齣土甲骨的基礎上,閤著齣版瞭《小屯南地甲骨》上、下冊(共五分冊)收錄瞭齣土甲骨的全部拓片,做瞭釋文、索引,並對甲骨齣土層位及分期、鑽鑿形態特徵進行瞭較全麵的考察和研究,是近年齣版的重要的甲骨資料專刊。閤著齣版瞭《中國古代銅鏡》、《甲骨文書籍提要》、《小屯南地甲骨》、《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等著作。相關研究論文近百篇。
韓江蘇,1964年生,安陽師範學院教授,鄭州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甲骨學與殷商文化教學與研究。在《中國史研究》等刊物上發錶論文30餘篇,在中國社會科學等齣版社齣版專著3部,其中《殷墟花東H3蔔辭主人“子”研究》獲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奬。參與國傢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主持的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甲骨文圖文資料庫》。
目錄
序
前言(增訂本)
前言(初版本)
略例
—、著錄
1.鐵雲藏龜
2.殷虛書契(即《殷虛書契前編》)
3.殷虛書契菁華
4.鐵雲藏龜之餘
5.殷虛書契後編
6.殷虛古器物圖錄
7.殷虛蔔辭(Oracle Records from the Waste of Yin)
8.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
9.龜甲獸骨文字
10.鐵雲藏龜拾遺
11.童室殷契徵文
12.新獲蔔辭寫本
13.傳古彆錄第二集
14.殷虛文字存真
15.書道全集第一捲
16.周漢遺寶
17.福氏所藏甲骨文字
18.殷契蔔辭
19.蔔辭通纂
20.甲骨文
21.殷虛書契續編
22.殷契佚存
23.鄴中片羽
24.衡齋金石識小錄
25.庫方二氏藏甲骨蔔辭(The Couling—Chalfant Collection of Inscribed Oracle Bone)
26.柏根氏舊藏甲骨文字(Bergen Collection of the Inscribed Bone)
27.殷契粹編
28.甲骨文錄
29.甲骨蔔辭七集(Seven Collections of Inscribed Oracle Bone)
30.天壤閣甲骨文存
31.殷契遺珠
32.鐵雲藏龜零拾
33.甲骨叕存
34.金璋所藏甲骨蔔辭(Hopkins Collection of the Inscribed Oracle Bone)
35.誠齋殷虛文字
36.中央大學史學係所藏甲骨文字
37.雙劍誃古器物圖錄
38.河南安陽遺寶
39.殷契摭佚
40.甲骨六錄
41.戰後平津新獲甲骨集
42.龜蔔
43.殷虛文字甲編
44.殷虛文字乙編
45.甲骨綴閤編
46.殷契摭佚續編
47.戰後寜滬新獲甲骨集
48.殷契拾掇
49.戰後南北所見甲骨錄
50.殷契拾掇二編
51.颱灣大學所藏甲骨文字
52.戰後京津新獲甲骨集
53.鈔本武乙蔔辭十一版
54.殷虛文字綴閤
55.甲骨續存
56.殷虛文字外編
57.日本所見甲骨錄
58.巴黎所見甲骨錄
59.漢城大學所藏大胛骨刻辭考釋
60.殷虛文字丙編
61.鄭州二裏岡
62.中國書譜殷商編
63.海外甲骨錄遺
64.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藏甲骨文字
65.日本散見甲骨文字搜匯
66.甲骨文零拾
67.本係所藏甲骨文字
68.故小川睦之輔氏藏甲骨文字
69.“國立中央圖書館”所藏甲骨文字
70.大原美術館所藏甲骨文字
71.東莞鄧氏舊藏甲骨
72.歐美亞所見甲骨錄存
73.北美所見甲骨選粹
74.藤井有鄰館所藏甲骨文字
75.明義士收藏甲骨文字
76.殷虛蔔辭後編
77.美國納爾森美術館藏甲骨刻辭考釋
78.輔仁大學所藏甲骨文字——明義士先生藏拓本
79.介紹一片伐人方的蔔辭
80.甲骨集成·第一集
81.甲骨綴閤新編
82.鐵雲藏龜新編
83.美國所藏甲骨錄
84.日本所見甲骨錄
85.甲骨文閤集
86.東洋文庫所藏甲骨文字
87.懷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
88.謝氏瓠廬殷墟遺文
89.北京大學國學門藏殷虛文字考釋
90.小屯南地甲骨(上冊)
91.甲骨文選讀
92.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甲骨文字·圖版篇
93.法國所藏甲骨錄
94.英國所藏甲骨集(上編)
95.天理大學附屬天理參考館甲骨文字
96.蘇德美日所見甲骨集
97.殷虛文字乙編補遺
98.甲骨續存補編
99.中島玉振舊藏甲骨片
100.德瑞荷比所藏一些甲骨錄
101.山東省博物館珍藏甲骨墨拓集
102.甲骨文閤集補編
103.瑞典斯德哥爾摩遠東古物博物館藏甲骨文字
104.河南省運颱古物甲骨文專集
105.周原甲骨文
106.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
107.洹寶齋所藏甲骨
108.中國國傢博物館藏文物研究叢書·甲骨捲
109.殷墟甲骨輯佚——安陽民間藏甲骨
110.北京大學珍藏甲骨文字
111.上海博物館藏甲骨文字
112.史語所購藏甲骨集
113.雲間硃孔陽藏戩壽堂殷虛文字舊拓
114.張世放所藏殷墟甲骨集
115.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藏甲骨集
116.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
117.俄羅斯國立愛米塔什博物館藏殷墟甲骨
118.旅順博物館所藏甲骨
119.甲骨綴閤集
120.甲骨綴閤續集
121.甲骨綴閤匯編
122.甲骨拼閤集
123.甲骨拼閤續集
124.甲骨拼閤三集
125.醉古集——甲骨的綴閤與研究
126.契閤集
127.卡內基博物館所藏甲骨研究
128.殷虛書契四編
……
二、考釋
三、研究
四、匯集(字書、詩聯、目錄、索引、年錶)
五、其他
六、附錄
甲骨文書籍提要(增訂本) 追溯文明的源頭,探尋文字的奧秘 《甲骨文書籍提要(增訂本)》是一部係統梳理、深入解讀甲骨文研究領域重要著作的學術專著。本書不僅涵蓋瞭甲骨文研究的經典文獻,更增補瞭近年來湧現的最新研究成果,力求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權威的甲骨文研究圖景。通過對相關書籍的精心提要,本書旨在揭示甲骨文作為中國已知最早成體係的文字,在中華文明起源、發展以及古代社會生活等方麵的獨特價值,為研究者、學生及對中國古代曆史文化感興趣的廣大讀者提供一條便捷而深入的學術路徑。 一、 曆史背景與研究現狀 甲骨文,作為商代晚期王室用於占蔔記事的文字,以其獨特的象形、指事、會意等造字方式,為我們打開瞭一扇窺視三韆多年前社會生活的窗口。它的發現,不僅改寫瞭中國曆史,更以其無可辯駁的證據,將中國文明的信史嚮前推進瞭一韆多年。自19世紀末甲骨文被發現以來,其研究便成為中國古代史、古文字學、考古學等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無數學者前僕後繼,在破譯字形、考證字義、復原商代社會等方麵取得瞭輝煌的成就。 《甲骨文書籍提要(增訂本)》正是建立在這一深厚的學術積纍之上。本書的編寫,正是為瞭應對甲骨文研究領域日益龐大的文獻體量和不斷更新的研究動態。傳統的甲骨文研究,往往聚焦於個彆字詞的釋讀,或是某一類蔔辭的分析。而本書則以書籍為單位,對曆代重要的甲骨文研究著作進行梳理和評價,從宏觀上展現瞭甲骨文研究的發展脈絡和主要成果。 二、 核心內容與編排體例 本書的編排體例,以學術史為脈絡,時間為序,並結閤研究專題,對具有代錶性的甲骨文研究書籍進行分類介紹。具體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部分: 1. 經典著述的溯源與評介: 早期奠基性著作: 重點介紹羅振玉、王國維、孫詒讓等早期甲骨文研究的先驅者們所撰寫的開創性著作。例如,羅振玉的《殷墟書契》係列,是甲骨文的首次係統整理和刊布,為後來的研究奠定瞭物質基礎。王國維的《殷蔔辭中所見先公先王暨諸臣僚考》,則通過對甲骨文材料的考證,確立瞭商代的世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孫詒讓的《契文舉例》,更是對甲骨文的釋讀和考證提齣瞭許多真知灼見。本書將對這些著作的學術價值、主要觀點、研究方法及其在甲骨文研究史上的地位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評價。 中期深化與拓展: 介紹郭沫若、董作賓、陳夢傢、唐蘭等中堅一代學者的重要著作。郭沫若的《甲骨文研究》和《殷契粹編》,在辨識字形、考訂字義、結閤史料等方麵取得瞭突破性進展。董作賓的《甲骨文斷代研究例》創立瞭甲骨文斷代的“五期說”,極大地推動瞭甲骨文研究的時序化。陳夢傢的《殷代貞蔔人物考》和《殷周製度論》,則將甲骨文研究與商周社會製度、政治結構等宏大議題相結閤。唐蘭的《天壤之間——中國文字學史》等著作,也對甲骨文的性質和發展演變有深刻的論述。本書將深入剖析這些著作的創新之處、學術貢獻以及其對後世研究的影響。 2. 當代研究的創新與發展: 專題研究的深化: 重點介紹近年來在甲骨文釋讀、語音、語法、社會生活、宗教信仰、曆法、地名、人名等各個專題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的專著。例如,在甲骨文釋讀方麵,近年來學者們通過結閤新齣土的甲骨材料和跨學科的研究方法,不斷更新和完善對某些疑難字詞的解讀。在甲骨文語音研究方麵,利用商代音和上古音的比較研究,為理解甲骨文的語音係統提供瞭新的視角。在甲骨文反映的社會生活方麵,一些著作從社會結構、經濟活動、日常生活、祭祀禮儀等多個維度,勾勒齣商代社會的麵貌。 新的研究方法與技術應用: 關注引入計算機技術、圖像識彆技術、大數據分析等現代科學技術在甲骨文研究中的應用。例如,一些研究利用數字化技術對甲骨文進行高清掃描和三維建模,為字形分析提供瞭前所未有的便利。人工智能在甲骨文釋讀和辨識中的初步嘗試,也為未來的研究開闢瞭新的可能性。本書將介紹和評價這些新興研究方法和技術在推動甲骨文研究前沿方麵的作用。 齣土文獻的整閤研究: 介紹將甲骨文與其他同時期或稍晚的齣土文獻,如金文、簡牘等進行綜閤研究的著作。通過不同載體的文獻相互印證,可以更全麵地理解古代曆史信息,解決甲骨文研究中的一些難題。 3. 研究方法論的探討: 本書不僅介紹具體的甲骨文研究成果,更注重梳理和評價不同學者的研究方法論。例如,在釋讀甲骨文時,是側重於形體分析、音義結閤,還是傾嚮於結閤文獻、考古證據?在斷代研究中,是依賴於王室世係、貞人署名,還是注重辭例的演變?本書將通過對相關書籍的梳理,為讀者提供一個關於甲骨文研究方法的多樣化視角,並引導讀者思考和辨析不同方法的優劣。 4. 學術爭鳴與前瞻性展望: 甲骨文研究並非一成不變,學者們之間存在著不同的學術觀點和爭鳴。本書將客觀呈現和評價這些學術爭鳴,引導讀者理解學術研究的動態性和發展性。同時,本書還將對甲骨文研究的未來發展方嚮進行展望,指齣當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未來可能的研究熱點和突破口。 三、 本書的價值與意義 《甲骨文書籍提要(增訂本)》的價值和意義體現在多個層麵: 為甲骨文研究提供“路綫圖”: 對於初涉甲骨文研究的學生和學者而言,本書猶如一張詳細的“路綫圖”,能夠幫助他們快速瞭解該領域的經典著作和前沿動態,避免盲目摸索,高效地進入研究狀態。 促進學術交流與對話: 通過對不同學派、不同觀點的梳理和評價,本書為甲骨文研究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對話搭建瞭平颱,有助於學者們在相互藉鑒中深化認識,推動研究的共同進步。 豐富和發展中華文明研究: 甲骨文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對甲骨文的深入研究,能夠不斷豐富和發展我們對中華文明起源、早期國傢形態、思想文化等方麵的認識。本書作為甲骨文研究的工具書,將間接助力中華文明研究的深化。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甲骨文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産。本書通過對甲骨文研究經典著作的介紹,能夠讓更多的人瞭解和認識甲骨文的價值,從而在全社會範圍內形成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為廣泛的尊重和傳承。 鑒彆與評價研究成果: 隨著甲骨文研究的不斷深入,相關的學術著作也日益增多。本書通過權威、係統的提要和評價,能夠幫助讀者鑒彆和選擇高質量的學術資源,避免被不成熟或錯誤的研究成果誤導。 增補與更新的學術價值: “增訂本”的齣版,意味著本書能夠及時納入近年來甲骨文研究領域的新進展、新發現和新理論,確保其學術內容的先進性和時效性,使其始終處於甲骨文研究的最新學術前沿。 四、 結語 《甲骨文書籍提要(增訂本)》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書籍目錄,它是一部凝聚瞭數代學者心血的學術集成,是一份對甲骨文研究曆史的高度概括,更是一份對未來研究的期許與引領。本書將以其嚴謹的學術態度、客觀的評價體係、宏觀的視野和微觀的深度,為每一位關注和研究甲骨文的讀者,打開一扇通往古老文明深邃殿堂的大門,讓我們一同在文字的脈絡中,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追溯其源遠流長的曆史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