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每个历史年代都有令人敬仰的苍生大医应运而生,他们是一个时期的代表,也是名垂后世的医界楷模,而中医学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正是建立在后学对先贤学验进行认真总结与继承基础之上的,继承与创新为中医药学的永恒主题,有继承才有创新,继承是发展的源头活水。
蒲辅周先生是当代杰出的中医学家,其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宏富的临床经验甚为宝贵,为中医的继承发展、开拓创新提供了重要借鉴。蒲辅周先生奉行的德艺双馨、大医精诚之路,对中医药事业的卓越成就及贡献,现陈以精要,以飨读者。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疗经验》《中医对几种急性传染病的辨证论治》《中医对几种妇女病的治疗法》《蒲辅周温病述义》《蒲辅周医疗经验-继承心悟》等。本书特收录蒲辅周手稿如乙脑八法及六十六方、治病格言、肾炎的治疗手稿、儿科疳积等病证手稿、赴医疗队先师所写手迹、老年健康休养、蒲辅周笔记等10余份资料。此次出版,由薛伯寿教授等人重新加以系统归类整理和点按。
本书全面系统反映了蒲辅周先生一生临证七十余载,勤求古训,融会新知,师古而不泥古,扬新而不弃道,摒弃门派差异,熔伤寒、温病学说于一炉,经方时方合宜而施,其辨证之精,用药之巧,形成了蒲氏的独特风格和学术思想。
薛伯寿,男,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上海中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中医研究院高干外宾室,被选拔拜蒲辅周先生为师深造13年,为蒲老得意入室弟子。先后任广安门医院大内科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赤脚医生大学班主任、卫生部中医研究院西学中班主任。曾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高评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老年学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等职。现为首都国医名师、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广东省中医院客座教授、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等。
第一篇
中医对几种急性传染病的辨证论治
第一章 祖国医学在急性传染病方面的研究报告
第二章 流行性感冒辨证论治的一般原则
第三章 麻疹、疹后肺炎和病毒性肺炎中医辨证论治的体会
第四章 中医治疗重症肺炎44例临床报告
第五章 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辨证论治的一般规律
第六章 从治疗乙型脑炎的实践体会谈中医辨证论治的优越性
第七章 关于传染性肝炎证治的探讨
第二篇
中医对几种妇女病的治疗法
第八章 痛经
第九章 妊娠恶阻
第十章 自然流产(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
第三篇
蒲辅周医案
第十一章 内科治验
第十二章 妇科治验
第十三章 儿科治验
第十四章 其他治验
第四篇
蒲辅周医疗经验
第十五章 论述
第十六章 医话
第十七章 方药杂谈
第十八章 医案
第五篇
蒲辅周温病述义
第十九章 总论
第二十章 各论
第二十一章 方论
第六篇
蒲辅周学术医疗经验——继承心悟
第二十二章 蒲辅周的治学精神与医德医风——缅怀敬爱的先师
第二十三章 蒲辅周医学手稿──学习心得按语
第二十四章 蒲辅周的学术特点及其成就——继承心悟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蒲辅周百年诞辰纪念
附录二 蒲辅周学术传承脉络
附录三 蒲辅周相关论文参考
蒲辅周先生是我国近现代传奇式的、杰出的中医学家,德术双馨,医名满天下,学兼温病、伤寒与杂病之学,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曾以化裁湿温方药,巧施辨证论治,拯治了一大批北方流行性乙型脑炎危重患者。其中医学识、经验及生动阅历,具有独特风格,升堂且入室,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先生多次对我啧啧称羡其医术特色之“入细”,并曾赋诗颂扬,谓其“术能济世渊兼博,德可延厘淡且和。梦隐胸膺医律细,坡仙风度颌髯�佟I�华已共京华重,心法还同古法多。馆院都门拓研究,名流几辈乐观摩。”堪称扬名九大州,望重如山,吸引着当代人的视角。蒲辅周先生的一生,具有别样的精彩,代表了当代中医药学术的进步与繁荣。周恩来总理称赞“蒲老是有真才实学的医生,要很好总结他的经验,这是一笔宝贵财富”;这项光荣任务如今由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薛伯寿教授担当起来,实现衣钵创世,薪火相传。
薛伯寿教授,是蒲老学术的主要继承人,有幸师从蒲老十三年之久,进一步开启了继承拓展蒲老学术经验的大门。今伯寿教授盘点蒲老重要的学术精华,精选各门类医案实录,跟踪和展示蒲老当年精彩的阅历、医疗华章、及独特处方风格,成《蒲辅周医学经验集》一书,垂范后来人,至为难能可贵。伯寿教授可谓功德无量了。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国政府成立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从各省抽调西医来京学习中医与工作,每省两名。我当时也奉调来京,有幸跟随冉雪峰、岳美中拜师学习。期间也系统聆听蒲老逐条讲解《温病条辨》及《温热经纬》。1958年中医研究院领导并指定我按“一徒多师”原则,指定拜蒲老为师,研究诊法。蒲老求实学风的魅力感人至深。1959年为研究冠心病的医疗,我并与郭士魁大夫一道到蒲老家细究和议论,蒲老性格温顺,说话慢条斯理,这次谈论长达两小时,蒲老称冠心病治疗当以《内经》“损其心者,调其营卫”的理论立法遣方,示以“两和散”通补兼施为范例,该方计有十味药,蒲老细细议论其中各药的特点及剂量,并谓其故乡四川梓潼之石菖蒲最好,气味浓烈,草菖蒲则无此特色云。我随后曾将其宝贵的经验之谈发表于《中华内科杂志》(1987(4):232-235)。岁月如梦,物换星移,如今我辈也已发白齿更了。遥怀蒲老之临证丝丝入扣之格物致知精神,感念其不愧为当今时代中医界的一面镜子和尺子,激励着我们晚辈去谱写崭新的篇章。薛伯寿教授成书索序与我,谨以此序乐贺其成。(陈可冀序)
我对《蒲辅周医学经验集(精)》这本书充满了好奇,尤其是“蒲辅周”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有一种沉淀了岁月痕迹的厚重感。这本书究竟会带给我怎样的惊喜呢?我猜想,它可能不只是简单地罗列医学知识,而是更侧重于一种“传承”的意味。或许里面会有一些口述的、鲜活的医学故事,或者是一些关于疾病背后人文关怀的思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感受到一种医学的温度,不仅仅是冷冰冰的病理生理,而是充满人情味和人文关怀的医学。我期待书中能够有一些关于医德、医风的讨论,或者是一些能够引发读者共鸣的医学人生感悟,让我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理解医学的意义和价值。
评分拿到《蒲辅周医学经验集(精)》这本书,我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那种老中医的形象:温文尔雅,学识渊博,手腕上搭着一条细长的毛巾,眼神中透着洞察一切的智慧。这本书的命名就给我一种这样的感觉,仿佛里面汇聚了某位医术大家毕生的心血与感悟。我希望这本书不会流于空泛的理论,而是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娓娓道来,将那些在临床实践中提炼出的真知灼见,用一种易于理解却又不失深度的语言传达出来。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或者是一些针对疑难杂症的独到见解,这些往往是书本上难以找到的宝贵财富。这本书的“精”字,也让我对其内容有了更高的期待,希望能读到最精华、最核心的部分。
评分作为一名在医学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临床工作者,《蒲辅周医学经验集(精)》这个书名本身就足够吸引我了。我深知,理论的学习固然重要,但真正能够指导临床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往往是那些经过时间考验、无数次临床验证的经验。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些在理论之外的、更具操作性和指导意义的内容。也许是一些不常见病症的诊治思路,也许是某个经典方剂的灵活运用,又或者是一些对疾病发生发展机制更深层次的理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拓宽思路,提升临床思维能力,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病情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方案。这本书的“经验集”这三个字,就像是一座宝藏的入口,等待我去挖掘。
评分我是一个长期关注医学发展动态的普通爱好者,经常会阅读一些医学科普读物,但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像《蒲辅周医学经验集(精)》这样看起来十分专业的书籍。这次拿到手,我还是有点忐忑的,担心自己是否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内容。不过,书本的排版清晰,字体大小适中,加上精美的插图(如果有的话,我猜想应该会有),应该能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更容易理解。我对书中可能包含的那些历史性的病例分析尤为感兴趣,那些在医学史上留下印记的案例,承载着无数前人的探索和智慧,从中或许能窥见医学发展的脉络,理解现代医学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历史的纵深感,让我不仅仅是学习孤立的医学知识,更能理解这些知识背后的演变和传承。
评分这本《蒲辅周医学经验集(精)》我刚拿到手,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精致的装帧吸引了。封面设计简洁大气,点缀着几抹雅致的色彩,一看就知道是经过用心打磨的。翻开第一页,纸张的触感温润而厚实,散发着淡淡的书香,瞬间就有一种想要沉浸其中的冲动。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仅从整体的呈现方式来看,就足以感受到编著者和出版方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严谨与考究。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往往预示着其内在的价值所在。我相信,这本书定能如它的外表一般,蕴含着深厚的学识和宝贵的经验,为我打开一扇了解医学智慧的大门。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呈现一些关于辨证论治的独特视角,或者是一些前人可能忽略但却至关重要的细节,能够触动我的思考,拓展我的视野。
评分包装精美,里面还没看,但感觉很好
评分本书全面系统反映了蒲辅周先生一生临证七十余载,勤求古训,融会新知,师古而不泥古,扬新而不弃道,摒弃门派差异,熔伤寒、温病学说于一炉,经方时方合宜而施,其辨证之精,用药之巧,形成了蒲氏的独特风格和学术思想。
评分非常好,值得推荐。
评分蒲辅周名老中医,温病大家,这是一本资料汇编。本书全面系统反映了蒲辅周先生一生临证七十余载,勤求古训,融会新知,师古而不泥古,扬新而不弃道,摒弃门派差异,熔伤寒、温病学说于一炉,经方时方合宜而施,其辨证之精,用药之巧,形成了蒲氏的独特风格和学术思想。值得收藏。
评分经典著作,多人推荐
评分难得有合集版,好书。。。
评分经典著作,多人推荐
评分很值得买的书!
评分包装精美,里面还没看,但感觉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