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荐读书目

清华大学荐读书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显章 编
图书标签:
  • 清华大学
  • 荐书
  • 大学教材
  • 学术
  • 教育
  • 文化
  • 经典
  • 学习
  • 阅读
  • 推荐书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84356
版次:1
商品编码:1226376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5
字数:38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为引导大家读好书,1997年,清华大学教务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参考清华大学校内外专家意见,编印推出《清华大学学生应读书目》。值此20周年,清华大学图书馆邀集多院系教授组成编委会,将原有的书目进行修订、扩充,正式出版《清华大学荐读书目》。20年前的“应读”到今天的“荐读”,从“你应读”到“我要读”,体现了对阅读主体的尊重。

内容简介

  《清华大学荐读书目》是一本精典著作阅读指南,难能可贵的是本书由清华大学60多位名家学者亲自为读者撰写导读文章,细陈著作的闪光点,并推荐优良版本以及相应的阅读方法。本书内容涵盖四大主题:中国文化名著、中国文学名著、世界文化名著、世界文学名著。每个主题下推荐30种书。清华大学图书馆将每年向清华新生推荐此书,并配设专门书架陈列书中提到的120种图书。此次,面向社会发售,谨以此书,献给热爱读书、渴求知识的人。

目录

论语 2
老子 4
孙子兵法 6
墨子 8
孟子 10
庄子 12
荀子 15
韩非子 17
易传 19
礼记 22
左传 24
史记 26
汉书·西域传 28
论衡 30
坛经 32
读通鉴论 34
四书集注 36
传习录 38
明夷待访录 40
天下郡国利病书 42
天演论 45
大同书 47
清代学术概论 50
中国哲学简史 52
国史大纲 54
青铜时代 57
中国建筑史 59
乡土中国 63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 65
美的历程 67
中国文学名著(共30种)
诗经选 72
楚辞选 74
汉魏六朝诗选 76
世说新语 78
唐诗三百首 80
宋诗选注 82
唐宋词选释 84
中国古典四大名剧 86
三国演义 88
水浒传 90
红楼梦 92
古文观止 94
儒林外史 96
金锁记 98
鲁迅选集 100
中国新诗萃 102
子夜 104
家 107
骆驼祥子 109
围城 111
北京人 114
生死场 117
死水微澜 119
青春之歌 121
李有才板话 123
陈映真文选 125
透明的红萝卜 127
平凡的世界 129
福乐智慧 132
格萨尔 134
中国文化名著(共30种)
世界文化名著(共30种)
理想国(古希腊) 140
尼各马可伦理学(古希腊) 142
沉思录(古希腊) 144
论自由意志(古罗马) 146
论道德的谱系(德) 148
新工具(英) 151
思想录(法) 153
谈谈方法(法) 155
政府论(英) 158
论法的精神(法) 160
社会契约论(法) 162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
研究(英) 164
百年孤独(哥伦比亚) 264

精彩书摘

  《理想国》
  导读作者/李春平
  《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年)重要的对话体着作之一,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的中期对话。本书分为十卷,在柏拉图的着作中,不仅篇幅最长,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哲学的各个方面,尤其对他的政治哲学、认识论等有详细的讨论。
  作者简介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出生于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家庭教育使他早年就有了为公共政治服务的责任心。他20岁时跟随苏格拉底学习。苏格拉底去世后,他到西西里、意大利、埃及等地游学。公元前387年,他40岁时回到雅典,建立了学园,开始讲学。柏拉图讲课没有讲稿,但写了20多篇对话体着作,《理想国》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篇。
  《理想国》开篇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是正义?”正义是“将他人的东西还给他吗?”正义是“将善给予朋友,把恶给予敌人吗?”苏格拉底一一诘问别人提出的关于正义的定义,更是详细地批驳和讨论了特拉叙马库提出的观点,即“正义是强者的利益”。他认为统治者有时是会犯错误的。只有当统治者具有了使他免于犯错误的知识时,他才能统治自己和他人。正义的人所关心的不只是他个人,统治是为了被统治者的利益,而不是为了统治者的利益。
  为了证明正义的生活是有价值的生活,在第二卷中苏格拉底开始讨论城邦的正义,认为城邦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是一致的。在他看来,每个城邦都有管理者、守卫者和劳动者。这三个阶层都各有其职责,各有其美德。当这三个阶层的人都各司其职,协调一致时,这个城邦就是具有了“正义”美德的城邦。同城邦一样,每个人的灵魂都具有理性、意志和情感三种因素。与此相应,也有智慧、勇敢和节制三种美德。当这三种因素在理性的支配下协调一致时,就成为一个正义的人。
  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或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第二,统治者阶层应该过公社生活;第三,国王应该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作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备治理国家应有的知识。
  ……

前言/序言

  这是一本关于引导读书的册子。
  许多名人大家对读书都有着深刻的领悟。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在哈佛大学当了40年校长的艾略特说:“养成每天用10分钟来阅读有益书籍的习惯,20年后,思想上将大有进步。所谓有益的书籍,是指世人所公认的名着,不管是小说、诗歌、历史、传记或其他种种。”清华学长钱钟书、杨绛伉俪因书结缘,他们将读书视作一种信仰。钱钟书酷爱读书,进校后誓扫清华图书馆被传为佳话。杨绛说:“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者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得情趣会思考的人。”“书虽然不能帮你解决所有的问题,却能给你一个更好的视角。”“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的思考、逻辑、谈吐、与人共事等各个方面。”“读书能让人遇到更好的自己。”为了鼓励清华学子读书,她在九十高龄时,用她与钱钟书的稿费在清华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同学们以两位老学长提出的“好读书、读好书”倡议为宗旨成立了好读书协会。
  为了引导大家读好书,1997年清华大学推出一本《清华大学学生应读书目(人文部分)》,推荐了中国文化名着、中国文学名着、世界文化名着和世界文学名着各20种,收效良好,在校内外获得积极评价。当前,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清华大学正在加快推进建设“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大学的进程。国家与学校领导都越来越关注人的素质,强调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习近平同志一再倡导读书,指出“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他谈到在插队的艰苦岁月,常常以书为伴,当今日理万机,“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李克强同志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强调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希望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一份财富,阅读者将终身受益。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为此,“全民阅读”被三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建设书香社会的愿景。处在文化高地的大学理应成为书香社会的典范和导引者。清华大学邱勇校长也十分重视引导大家读书。他在给2015年新生的信中强调:读书是一种生活态度,这对于处在个人成长黄金阶段的年轻人而言尤为重要,与书为伴将使同学们受益终生,并向新生赠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继而在2016年又向新生赠送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邱校长还支持“读在清华”深度阅读推进计划的实施,十分关注推荐书目的工作。依据形势的要求,在总结以往指导阅读实践的基础上,由清华大学图书馆出面,邀集了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新雅书院、教务处和人文学院等院系的教授组成了一个编委会,对1997年版的《清华大学学生应读书目(人文部分)》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版《清华大学荐读书目》。
  新版书名由“应读”到“荐读”的修改,体现了对阅读主体的尊重,变“你应读”为“我要读”。新版书目比之旧版有如下的变更:一是对部分书目做了调整,扩大了学科覆盖面,增加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和美学方面的书籍;扩大了对地域、民族和人类文明发展重要阶段的覆盖面。二是总量由原来的80种增至120种,并依然在其中注明了优先推荐的书目(共30种,以※标示)。有人会说,在校学习期间是无法读完这120种的,甚至终生都难以读完。实际上,《荐读书目》只是对大家的阅读起一种导引作用,至于能够读多少,关键在于读书的需求和态度。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对于我们读书不无启迪作用。又有人会说,这书目推荐的书太少了。实际上在选择过程中,我们参阅过各种各样的阅读书目,编委们也推荐过其他的书,最后我们以同一学科背景的书不宜过于集中为原则,立足全局进行了选择,有的书采取了在同类书目导读中提及的办法,还有的书将在学科推荐书目中列选,例如,清华美术学院曾经推出一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生素质教育推荐书目》,着重列出系列美学的书籍,修订后要再版;新闻与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彬教授给同学们编荐了《清华新闻书目导读100种》,不仅列选了与新闻传播相关的经典读物,还涉及为人、为学、审美的宽博领域;清华马克思主义学院也将推出阅读书目,其中部分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书籍是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课列出的,是面向全校同学的,许多重要的书籍在这个《荐读书目》中就没有列出。新版还考虑到中学阅读的情况,删节了旧版部分书目。新版所推荐的书目除个别是近期一经面世便为世人公认为富有启迪意义的好书,一般均带有经典特色,历经岁月的淘洗,是具有传世性、普适性和权威性的文化遗产。
  怎样阅读这些名着?不同的人,对待不同的读物,有不同的读法,总体上提几点建议供参考:一是正如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弁言中倡导的,对中国历史文化应该带有温情与敬意那样,对经典读物也应该抱有这样的心态;二是经典,尤其是带有深刻哲理的文化名着,有较大难度,要花大工夫研读,要有耐心和韧劲;三是要有心灵的交流。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阅读作为一种自我教育,也应该有这样的过程;四是,要联系实际,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并学以致用。《礼记·中庸》十九章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被朱熹称为“为学之序”,对我们今天的阅读仍是适用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像华罗庚教授总结的做到读书“由薄到厚”,又“由厚到薄”,即通过思考判断,分析归纳,达至去庑存菁,融会贯通,转识成智,并经过实践,成为自己稳定的素质。
  这次推荐书目的工作,得到各方的关注和支持,许多学科的领军者和教学名师或对书目提出建议或亲自提笔撰写导读文章,保证了书目的质量,提升了书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我们在此向他们,向所有为书目奉献了心力的朋友们表达谢意。
  我们希望此次新版的书目相对于旧版能收充实完善之效,由于能力所限,依然会有不足之处。这个册子是为大学生阅读提供导引的,也可以为同等阅读水平的读者提供阅读参考。我们期望这个册子对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和善读书能够有所助益,也期望读者能将意见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完善。
  《清华大学荐读书目》编委会主任2016年冬

《清华大学荐读书目》并非一本独立的书籍,而是一个由清华大学汇集、推荐给学生及社会大众的阅读列表。这个列表旨在引导读者涉猎更广阔的知识领域,提升人文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并对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它的内容并非单一的叙事、理论或研究,而是以一个“集合”的概念存在,推荐的书籍种类繁多,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科学、艺术、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 理解“清华大学荐读书目”的意义,首先要认识到其背后所蕴含的教育理念。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荐书列表并非随意拼凑,而是经过专家学者深思熟虑,旨在塑造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这个列表往往会包含那些被公认为具有持久价值、能够启发思考、拓展视野的著作。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想的启迪。 从文学角度来看,荐读书目通常会收录中外文学史上的不朽经典。 例如,中国古典文学方面,可能会有《诗经》、唐诗宋词的精选集、《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社会文化。阅读它们,能够帮助读者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文字的魅力。 而在世界文学领域,荐读书目可能会推荐荷马史诗、《神曲》、《堂吉诃德》、《哈姆雷特》、《傲慢与偏见》、《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等。这些作品跨越时空,反映了人类共同的情感和困境,探讨了人性、社会、爱情、死亡等永恒的主题。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读者能够跳出自身的文化局限,理解不同文明的思考方式,培养跨文化理解的能力。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于它们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让读者在虚构的世界中体验真实的情感,从而达到“以人为鉴,明得失”的目的。 在历史领域,荐读书目同样会精挑细选。 无论是宏观的中国通史、世界史,还是微观的特定时期、事件的研究,如《史记》、《资治通鉴》的节选、钱穆的《国史大纲》、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霍布斯鲍姆的“年代四部曲”等,都可能出现在推荐名单中。历史著作不仅仅是事件的记录,更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和反思。通过阅读历史,我们可以了解人类文明的演进轨迹,理解当下的社会现状是如何形成的,从而避免重蹈覆辙,更好地规划未来。历史的厚重感能够沉淀浮躁的心灵,让人学会审视长远的眼光。 哲学是理解世界和人生的重要工具,因此哲学类书籍在荐读书目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能会包含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节选或导读)、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等。这些著作挑战我们的思维边界,引导我们思考宇宙的本质、生命的意义、知识的来源、道德的判断等根本性问题。哲学并非高高在上的学问,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思考方式。通过接触哲学,我们可以学会质疑、分析和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 科学类书籍的推荐,则旨在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 这可能包括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节选或导读)、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意义》、弗里曼·戴森的《生命是什么》、卡尔·萨根的《宇宙》等。这些书籍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读者展示科学的魅力,介绍科学的发现历程,阐述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精神强调理性、实证、开放和批判,这些品质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都至关重要。通过了解科学,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身所处的世界,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并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艺术类书籍的推荐,则旨在提升读者的审美情趣,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 这可能涉及到艺术史的概览,如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或者对特定艺术门类(绘画、音乐、建筑、电影等)的深入介绍,甚至是艺术家的传记。艺术能够触动我们的灵魂,让我们体验情感的丰富性,感受形式的美妙。通过接触艺术,我们可以拓展精神世界,培养创造力,并从中获得慰藉和灵感。 社会科学类书籍的推荐,则有助于读者理解人类社会的运作机制,认识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 这可能包括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马克思的《资本论》(节选或导读)、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福山的《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之人》、诺斯罗普·弗莱的《安尼玛:文学中的原型》等。这些著作从经济、政治、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视角,分析社会结构、权力关系、文化变迁、人类行为等问题。了解社会科学,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社会现象,培养公民意识,并思考如何构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总而言之,《清华大学荐读书目》是一个综合性的阅读导航,它并非一本承载单一内容的著作,而是指向了广阔的知识海洋。 这个列表的价值在于其“导引”作用,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起点,一个方向。它鼓励读者主动探索,深入钻研,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独立思考能力。每一本书都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读者可以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遇见更多元的思想,从而丰富自己的内心,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这份荐书列表,是清华大学对莘莘学子乃至所有求知者的一份厚礼,它所包含的,是对知识的尊重,对思想的启迪,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许。阅读这份荐书列表上的书籍,就如同踏上了一条通往智慧与人文精神的漫长而充满魅力的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是一次令人振奋的智力冒险,它鼓励我不断挑战固有观念,拥抱新的视角。在阅读关于社会学理论的章节时,我被作者对社会分层、群体行为的深刻洞察所吸引。我开始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审视我所处的社会环境,理解那些看似偶然的社会现象背后隐藏的必然联系。而当涉及到关于科技伦理的讨论时,我感受到了作者对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的警惕,也看到了人类在创造未来时所面临的责任。这本书让我学会了批判性思维,不再轻易接受别人给出的结论,而是学会自己去质疑、去分析、去求证。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与作者进行一场激烈的思想交锋,我从中获益匪浅。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自我提升的契机,它让我变得更加独立,更加深刻,也更加有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书页上的文字,更在于它在我心中激起的思想涟漪。

评分

翻开这本书,就像走进了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里面陈列着各种珍奇的“思想宝石”,等待着我去发掘和欣赏。我常常会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然后沉浸其中,细细品味作者的论述。比如,在阅读关于艺术史的部分时,我被那些跨越千年的艺术杰作所震撼,从古埃及的壁画到文艺复兴的雕塑,再到现代抽象画,我仿佛看到了人类文明的演进脉络,感受到了不同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而当我转向科学领域时,那些关于宇宙起源、生命演化的理论,又一次颠覆了我对世界的认知。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科学概念解释得鞭辟入里,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领略到科学的魅力。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包含了许多关于人生哲理的探讨,那些关于如何面对挑战、如何追求幸福的思考,都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循序渐进的,每一次翻阅都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它让我不断挑战自己的思维极限,也让我对世界充满了敬畏和好奇。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思维模式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视野也变得更加开阔。它就像一本百科全书,涵盖了人类知识的方方面面,从宏观的宇宙到微观的粒子,从历史的演进到未来的展望,无所不包。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关于经济学原理的阐述,作者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经济概念变得触手可及,让我对市场运作、供需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在关于环境保护的章节,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地球未来的深切忧虑,也认识到个人在保护环境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这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跨学科的视角,它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我看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我常常会因为书中某个观点而引发更深入的思考,然后主动去查找相关的资料,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而它,正是开启这段旅程的绝佳起点。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一场思想的盛宴,让我深深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从历史的浩渺长河到前沿的科学探索,从人性的幽深洞察到社会的复杂变迁,每一本书都像一位智者,低语着深刻的道理。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古代文明的章节,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个辉煌又失落的时代,让我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瞬间。那些关于哲学思辨的篇章,更是开启了我对生命意义的全新思考,让我对“我是谁”、“我为何而来”这些古老的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读到关于社会结构和权力运作的分析时,我常常会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事件,茅塞顿开,原来很多看似错综复杂的现象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逻辑和规律。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不只是知识的罗列,更是一种引导,它教会我如何去观察,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连接不同的知识领域,最终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它就像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更广阔的世界,也更清晰地认识了自己。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益,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它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穿越时空的界限,与古今中外的伟大灵魂对话。我深深着迷于其中关于文学经典分析的部分,那些被奉为圭臬的文学作品,在作者的解读下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我曾经读过但未曾真正理解的作品,发现它们蕴含着如此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寓意。此外,书中关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章节,也让我对人性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模式,也更能理解他人的动机。这种对内在世界的探索,让我觉得更加平和与包容。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争议性话题时的客观与理性,他没有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鼓励读者自己去思考,去辨析,去形成自己的判断。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智慧不是拥有更多的信息,而是能够运用这些信息去理解世界,去解决问题,最终去完善自己。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挺好看,质量不错

评分

很好的书,很有读头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挺好看,质量不错

评分

很好的书,很有读头

评分

很好的书,很有读头

评分

可以,不错,618活动实惠

评分

非常好的一本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