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的需要:0~3岁,关键期实用育儿法

关注孩子的需要:0~3岁,关键期实用育儿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费里芳 著
图书标签:
  • 0-3岁育儿
  • 婴幼儿发展
  • 早期教育
  • 亲子关系
  • 育儿指南
  • 敏感期
  • 行为发展
  • 情绪管理
  • 新手爸妈
  • 家庭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9787512715387
版次:1
商品编码:12279569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字数:21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在生命的头3年里,孩子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

这些变化将如何发生?

他们需要哪些帮助?

……

这些问题与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发展密切相关。当下的父母随着认知的提升,面对育儿问题时,不再局限于解决表面问题,而渐渐将关注点深入至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作者根据自己在中国、加拿大两地日常育儿生活持续6年的观察、实践和记录,结合自己多年的育儿理论储备,总结出孩子0~3岁各阶段生理、心理的发展任务,帮助父母了解孩子,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作者简介

费里芳

◆ 南开大学信息学和汉语言文学双学士,北京大学传播学硕士

◆ 南开北京校友会理事

◆ 从事儿童心理发展和语言习得研究,微信公众号“孩子加”创办人

◆ 社区儿童图书馆项目发起人


精彩书评

今年是我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第36年,我先后在幼儿园教师、教学园长和园长的岗位上任职,陪伴0~6岁的孩子们一起成长。我从孩子们身上学到的“知识”远比我在教育学专业学到的“知识”多,是孩子们的成长成就了我今天的获得。在0~3岁社区亲子活动指导过程中,我发现家长容易把孩子的年龄特点视为“缺点”,并感到困惑和焦虑。对此,我们通过0~3岁早教亲子班,开展有利于培养婴幼儿健康身体、愉快情绪和良好习惯的亲子活动,指导家长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和科学育儿的有效方法,提高育儿策略。现在,里芳老师这本书能很好地帮助家长科学看待孩子的成长变化。

对健康的呵护,对自主性、情绪和语言发展、思维能力、科学探究和艺术创造等的培养是我们工作中的核心内容。我很高兴看到作者在这些方面做了细致探讨,希望家长能提早看到这些内容。家园协力、共同守护,让孩子拥有一个愉快缤纷的童年!

宋玉梅 北京科技大学幼儿园园长

两年前刚认识里芳时就感受到她对婴幼儿发展和育儿有特别的兴趣和体验。看到这本书的整体架构和部分章节时,我很惊讶,惊讶于她的耐心和严谨;也由衷赞叹她将相对枯燥的学术理论和极其鲜活的生活案例精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父母对孩子的一切不应满足于“知其然”,而要“知其所以然”。这本书将带领新手父母了解及理解自己的孩子。

常晓敏 多伦多大学心理学专业博士生

认识里芳始于她文采飞扬的诗歌。相识十余年,经历了她人生的每一个重要节点,读书、结婚、生女,每一步都能体会到她的用心和喜悦。这些年,经常能看到她关于育儿心得的分享,看到她和女儿互动,字里行间充满着爱与成长。关爱孩子必须懂孩子,美好的父母是知己,书中细腻的表达和孩子成长的鲜活案例,相信能为正处于迷茫、期待中的父母指引前进的方向。

张?峰 九三学社中央教育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

朝阳市民终身教育服务中心主任

终身教育践行者


目录

PART 01?出生至8月龄 新奇惶惑

新生儿:出生至4周?002

吃吃睡睡君?003

小眼睛和大泪蛋缓慢亮相?006

视听觉的发展?008

新生儿的“本事”?011

抚触:及早开始?014

5~14周?018

亦哭亦歌?019

一逗就乐?022

小宝宝,睡大觉?024

小手和小脚?027

了不起的“阿锅”——言语的早期反应?030

3.5~8月龄?033

嗅觉和味觉的发展?034

添加辅食啦?036

眼手协调和手的发展?039

翻身进化史?042

学爬:第一次远行?044

发现小脚丫?047

亲子互动游戏?049

宝宝认生了?051

有趣的记忆反应?054

PART 02?8~24月龄 应对挑战

8~14月龄?060

辅食添加:顺序要注意,过敏要预防?061

“香喷喷”的大拇指——触觉发展与问题?065

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068

辨识大小和形状——空间知觉的发展?071

言语的发展?073

好奇宝宝?077

认物先锋?080

注意力的发展?082

模仿标兵?085

“请关注我”?088

婴儿的恐惧?091

对新事物的戒备?094

控制大便?096

开始学走啦?099

14~24月龄?105

小小夜哭郎?106

找回快乐的洗澡时光——克服对水的恐惧?108

动作大发展?111

循序渐进说句子?114

记忆的发展?117

表达情感?120

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123

最艰难的时刻:面对执拗?126

“这是我的东西”?131

小宝宝需要的尊重?133

发展中的观察力?136

认识丰富的颜色?139

按部就班,戒掉纸尿裤?141


精彩书摘

吃吃睡睡君

新生儿的一天主要在吃吃睡睡中度过,这亦是新生儿最强的两项本领,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占据着生活的重要位置。无论是中国还是加拿大,医生都十分关注对新生儿体重的监测,包括出生体重和新生儿期体重的变化。

在宝宝满百天前,顺其自然并让他感到舒适是最好的养护方式。需要及早提醒一点:家人的担心有时会主导育儿生活的内容甚至走向,尽管焦虑于事无补,影响却很实在,妈妈只有放松愉快又敏感积极才能成为孩子成长的最佳伙伴。

睡眠与觉醒

新生儿大多遵循着睡眠—觉醒和活动—啼哭的周期变化。妈妈应对此做好观察和记录,新生儿睡眠不规律也可能是某个异常问题的征兆。

睡眠是宝宝一天中最重要的部分。新生儿大脑皮质功能发育得不够成熟,易疲劳,每天有超过70%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一个睡眠周期45~60分钟,由安静睡眠、活跃睡眠和不确定睡眠三部分组成,一般每个睡眠段会经历1~2个周期。新生儿睡眠与成人睡眠的不同之处是入睡时直接进入活跃睡眠,会出现吸吮、微笑、皱眉、不规则呼吸、肌肉抽搐、四肢活动等;转入安静睡眠期后,呼吸逐渐规律,活动大幅减少。

新生儿在睡眠和觉醒状态方面个体差异较大。大多数新生儿最初每天仅有2~3小时处于觉醒状态,此时他们会安静地观察周围事物和妈妈,仿佛在等着妈妈和自己亲密接触。此外,他们也在记忆和“学习”。有的新生儿觉醒状态持续时间较长,如果这一状态发生在白天,就会引起妈妈更多的关注,从而增加了亲子互动的机会。在最初3周里,女儿兰兰睡眠和醒着的时间比较稳定,进入第4周后,如果白天清醒的时间很长,到了第2天她几乎会呼呼大睡一整天,然后在接下来的白天里又会清醒八九个小时。小男孩聪聪是同学家的二宝,从出生后第2周开始白天清醒时间就比较长,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满月,可谓精力旺盛。

新生儿的夜间睡眠顺其自然就好,头3个月都应如此。妈妈不必因为担心宝宝吃不饱而叫醒他们——宝宝如果饥饿就会哭闹,家人很容易就能得到信号。如果妈妈平时夜觉很沉,应尽快调整一下自己,如果不放心,可以增加一个夜间陪伴者。新生儿夜哭的主要原因是饥饿和由于大小便造成的不舒服,通常很快就能被排除。总之,这个阶段一定要让宝宝随时都能体会到舒适感,无论白天还是夜里。

开奶小助手

早开奶对母婴双方大有益处。初乳有导泻作用,能帮宝宝尽快排胎便,还能缓解其生理性黄疸和生理性体重下降等症状。对于妈妈来说,早开奶除能刺激乳房尽早分泌乳汁,还能加速子宫收缩。催乳师告诉我,母乳喂养是生殖过程的重要部分,可降低卵巢癌和乳腺癌等疾病的发生概率。

影响开奶时间的因素很多。妈妈的妊娠周数、产时并发症及婴儿出生体重等对其都有影响,如果宝宝体重偏轻或舌系带过短,吸吮就会较为吃力。成功开奶和实现母乳喂养最重要的是宝宝的吸吮、医院的护理以及妈妈坚持母乳喂养的信心。

在开奶一事上我们的吃吃睡睡君是一位能手和得力助手,工作态度非常积极。对此君既要保护好也要用好:保持母婴同室;产后30分钟开始哺乳,产后一周内每1~3小时哺乳1次,逐步延长吸吮时间至半小时;开奶前不要给宝宝喂糖水和吸奶嘴,在其排完胎便前家人不必担心宝宝会挨饿。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产后观察时间一过,医护人员会立即要求妈妈开始哺乳,每隔两小时就让宝宝吸吮近半小时,以帮助产妇早开奶。新生儿的食量很小,一点儿的初乳已经足够。此时如果哺喂配方奶,一次20毫升~30毫升就足够,并要用勺子哺喂以防宝宝出现乳头错觉。



《点亮童年:0-3岁早期教育的艺术》 内容简介: 生命的最初三年,是宝宝成长最迅猛、最关键的时期。这段时光如同播撒希望的春天,每一个细微的互动,每一次温柔的引导,都将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育儿指南,而是一场深入孩子内心世界的探索之旅,一堂关于爱与理解的早期教育实践课。我们旨在为年轻的父母们提供一套科学、人文、富有温度的早期教育理念和方法,帮助您更好地理解0-3岁宝宝的生理、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从而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最智慧、最得力的伙伴。 第一部分:理解你的宝宝——0-3岁成长的内在密码 在这个阶段,宝宝就像一张洁净的画纸,他们用哭声、笑容、肢体语言和眼神与世界沟通。本书的第一部分将带您走进宝宝的小世界,解码他们的各种信号,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 第一章:从啼哭到咿呀——宝宝的语言发展与沟通艺术 新生儿的语言: 学习区分宝宝不同啼哭声所代表的不同需求(饥饿、尿布、不适、寻求安抚)。理解宝宝最初的非语言沟通方式,如眼神接触、身体姿势。 咿呀学语的奥秘: 探索宝宝从发出元音、辅音到组合音节的自然发展过程。了解声音模仿、语音互动对宝宝语言能力启蒙的重要性。 积极回应与引导: 如何通过复述、扩展宝宝的语言,鼓励他们继续表达。建立高质量的语言交流环境,让宝宝感受到被倾听和理解。 早期阅读的萌芽: 介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融入绘本阅读,选择适合0-3岁宝宝的图画书。培养宝宝对书籍的兴趣,以及初步的听觉和视觉感知能力。 第二章:探索与学习——宝宝认知发展的早期奠基 感官世界的奇妙: 强调0-3岁宝宝主要通过感官来学习和理解世界。如何提供丰富多样的感官刺激(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让宝宝的大脑在探索中得到锻炼。 物体恒常性的建立: 解释物体恒常性(即使看不到,物体依然存在)对宝宝认知发展的重要性。通过“藏猫猫”等游戏,帮助宝宝理解这一概念。 因果关系的初探: 观察宝宝如何通过反复尝试,发现动作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如摇响铃铛会发出声音)。如何鼓励宝宝进行自主探索和实验。 解决问题的萌芽: 引导宝宝面对简单的挑战,如拿到够不着的玩具。培养宝宝的耐心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第三章:情感的温度——建立安全依恋与情绪管理 安全依恋的基石: 详细阐述安全依恋对宝宝情绪稳定、自信心和未来人际关系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如何通过规律的照顾、积极的互动建立稳固的依恋关系。 认识与表达情绪: 帮助宝宝认识并命名基本情绪(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理解宝宝情绪爆发(“terrible twos”)的正常性,并学习如何温和有效地引导。 情绪安抚的技巧: 提供多种有效的安抚方法,如拥抱、轻柔的言语、转移注意力、创造安全感。让宝宝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学习自我调节。 共情能力的培养: 如何通过模仿宝宝的情绪、用语言回应宝宝的感受,来培养宝宝的共情能力,让他们学会理解他人的情感。 第四章:运动的乐章——宝宝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的发展 大动作发展的里程碑: 详细介绍宝宝从抬头、翻身、坐、爬到站立、行走的关键发展节点。强调自由探索和适度引导的重要性。 鼓励爬行与行走: 创造安全、鼓励性的环境,让宝宝自由练习爬行和行走。介绍如何通过游戏促进大动作发展。 精细动作的训练: 关注宝宝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提供适合宝宝年龄的精细动作游戏,如抓握、捏取、涂鸦。 运动对整体发展的影响: 阐述身体活动与认知、情绪、社交能力之间的密切联系。 第二部分:智慧的育儿——0-3岁关键期的实用方法 在理解宝宝的基础上,本书的第二部分将聚焦于具体而可操作的育儿方法,帮助您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科学有效的育儿智慧。 第五章:喂养与睡眠——为成长提供能量与休息 母乳喂养与配方奶: 详细讲解母乳喂养的益处和技巧,以及配方奶的选择与冲调。关注宝宝的喂养信号,避免过度喂养或喂养不足。 辅食添加的科学: 循序渐进地介绍辅食添加的原则,从米粉到各类食材的引入。培养宝宝健康的饮食习惯,鼓励尝试不同口味和质地。 睡眠模式的建立: 理解宝宝不同年龄段的睡眠特点。提供科学的睡眠训练方法,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表,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休息。 应对喂养与睡眠难题: 针对常见的喂养和睡眠问题,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第六章:玩转生活——游戏中的学习与创造 游戏是宝宝的工作: 强调游戏在0-3岁宝宝学习和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介绍不同年龄段适合的游戏类型(感官游戏、角色扮演、搭建游戏、音乐游戏)。 构建丰富的游戏环境: 如何利用家中现有物品,创造安全、有趣、富有启发的游戏空间。选择适合宝宝年龄和发展水平的玩具。 父母的参与与引导: 学习如何作为游戏的参与者和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通过互动,激发宝宝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户外探索的价值: 鼓励带宝宝走进大自然,体验不同季节、不同环境带来的新奇感受,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第七章:规则与界限——培养好习惯与社会性 温柔而坚定的界限: 探讨在0-3岁阶段设定规则的必要性。如何在不伤害宝宝情感的前提下,设定清晰、一致的界限。 建立生活常规: 强调规律的作息、用餐、如厕等生活常规对宝宝安全感和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如厕训练的准备与时机: 详细讲解如厕训练的准备工作、观察宝宝信号以及不同方法的应用。 分享与合作的萌芽: 在日常互动中,引导宝宝学习分享玩具、轮流等待。为未来的社交互动打下基础。 第八章:亲子时光的魔法——高质量陪伴的力量 “在场”的艺术: 强调高质量陪伴的重要性,即父母全身心地投入与孩子的互动,放下手机和杂念。 日常中的点滴智慧: 如何在换尿布、喂奶、洗澡等日常活动中,融入情感交流和学习机会。 倾听比说更重要: 学习如何真正倾听宝宝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 通过拥抱、亲吻、赞美、鼓励,以及共同的乐趣,构建充满爱与信任的亲子关系。 第三部分:父母的成长——在育儿旅途中不断完善 育儿不仅是孩子的成长,更是父母的修行。本书的第三部分将关注父母自身的成长与调整,帮助您以更积极、更从容的心态面对育儿挑战。 第九章:应对挑战——从“手忙脚乱”到“从容应对” 识别与管理压力: 了解育儿过程中的常见压力源,学习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如休息、倾诉、寻求支持。 应对宝宝的哭闹与发脾气: 提供深入分析宝宝哭闹与发脾气原因的视角,以及更具同理心和策略性的应对方法。 处理睡眠不足与疲惫: 分享实用的建议,帮助父母在疲惫中找到精力,优化休息,并学会寻求家庭内部及外部的支持。 平衡家庭与个人需求: 探讨父母如何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也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和个人成长。 第十章:爱与智慧的传递——成为孩子成长的榜样 情绪的传递: 父母自身的情绪状态对宝宝有直接影响。学习如何管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成为积极情绪的传递者。 价值观的熏陶: 在日常互动中,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将积极的价值观传递给孩子。 学习型父母的特质: 鼓励父母保持好奇心,不断学习新的育儿知识,并愿意根据宝宝的发展调整育儿策略。 接受不完美,拥抱成长: 育儿没有标准答案,允许自己犯错,并从中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享受为人父母的独特旅程。 结语: 0-3岁,是人生最宝贵的起点。本书希望能成为您手中一份温暖的指南,陪伴您与孩子共同度过这段充满挑战又无比珍贵的时光。我们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拥有呵护孩子健康成长的智慧和力量,我们所做的,只是点亮那盏指引方向的灯,让您能够更自信、更温柔地引领孩子走向美好的人生。让我们一起,用爱与理解,点亮孩子的童年,塑造他们美好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育儿这门学问,最难的是找到那个平衡点。既要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又要让他成为一个独立、有思想的人。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一味强调“规矩”或者“放养”,而是巧妙地在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动态的平衡。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界限”的讨论。很多家长可能觉得,小孩子嘛,懂什么界限,只要开心就好。但这本书却强调,适度的界限不仅不会限制孩子,反而能让他们更有安全感,并学会自我约束。它举了许多具体的例子,比如在玩耍时,如何引导孩子理解“玩具是大家的”,或者在吃饭时,如何让孩子理解“不能随便浪费食物”。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是塑造孩子规则意识和社交能力的基石。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并没有回避父母的情绪管理问题。它坦诚地承认,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会感到沮丧、愤怒和疲惫,并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来应对这些负面情绪。这一点真的太重要了!因为很多时候,父母的情绪失控,反而会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在耐心地跟我分享她一路走来的心得,告诉我如何才能在享受亲子时光的同时,也更好地照顾好自己。

评分

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我就被它朴实而充满人文关怀的封面设计吸引了。0到3岁,这是一个多么充满挑战又无比珍贵的时期啊!我承认,在我成为父母之前,我对育儿这件事抱有过一种理想化的想象,觉得只要自己足够爱孩子,就能把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然而,当真正的“熊孩子”降临,我才发现,现实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这本书的开篇,就非常真诚地触及了新手父母们最普遍的焦虑:我做得够不够好?我的孩子是不是正常的?作者并没有立刻抛出各种“秘籍”,而是花了相当大的篇幅,从心理学和发展学的角度,去解释0-3岁宝宝的独特世界观。比如,他们是如何感知外界的,为什么会表现出某种看似“无理取闹”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什么样的发展信号。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问题”,其实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信号”,需要我们去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压制。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生动地展现了不同宝宝在不同阶段的典型表现,这些描述如此真实,以至于我常常能在字里行间看到自己孩子的影子,从而感到一阵温暖的共鸣。它没有给我冰冷的理论,而是用一种近乎倾诉的方式,告诉我:“嘿,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都是正常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该怎么做。”这种循循善诱的引导,比那些直接给出一二三四条指令的书籍,更能安抚我焦躁的心。

评分

这本育儿指南,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所传递的“尊重”的理念。在0-3岁这个阶段,很多父母容易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认为“我都是为你好”。然而,这本书却反复强调,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即使他们还无法清晰地表达。书中关于“倾听”的章节,让我深思。它教我们如何去观察孩子的非语言信号,理解他们细微的情绪变化,并尝试用孩子的视角去解读他们的行为。我记得书里讲了一个关于宝宝拒绝吃饭的例子,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在闹脾气,但作者却引导我们去思考,孩子是否是真的不舒服,或者是否是因为吃饭的环境让他感到不适。这种换位思考的能力,对于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至关重要。它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套万能的“教育手册”,而是学会与孩子进行真正的沟通和连接。这本书没有给我生硬的条条框框,而是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框架,让我能够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书中的理念。它让我意识到,育儿的本质,不是在“训练”一个孩子,而是在“陪伴”一个生命,去共同成长。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可能在于它让我拥有了“看见”孩子的能力。0-3岁,孩子的心智就像一片正在萌芽的土地,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但也需要精心的呵护和引导。很多时候,我们成年人习惯于用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去衡量孩子,从而忽略了他们内在的需求和感受。这本书则像一面镜子,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见”我的孩子。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些育儿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在重塑我的育儿观。它引导我从一个“教育者”的角色,转变为一个“支持者”和“引导者”。比如,书中对于“分离焦虑”的分析,让我不再将孩子的哭闹视为“不听话”,而是理解为他们对安全感的需求。它教会我如何用平和的态度去回应孩子的负面情绪,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制止。而且,书中还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是直接告诉孩子“你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和发现。这一点,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因为它让我相信,我正在帮助孩子建立起受益终生的能力。这本书,让我不再是凭着本能和焦虑在育儿,而是拥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和更坚定的信心。

评分

坦白说,在遇到这本书之前,我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育儿书籍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各种理论、各种方法,似乎都在告诉你,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成功的,而你的孩子又差在哪里。但这本书,却如同一股清流,让我感到无比的放松和安心。它没有制造焦虑,反而是在抚平焦虑。书中对于“游戏”的阐述,让我耳目一新。我之前总觉得,游戏就是孩子玩玩闹闹,是“不务正业”。但这本书却深刻地揭示了游戏在宝宝认知、社交、情感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它提供了许多简单易行、能够在家中就能进行的亲子游戏,并且详细解释了这些游戏对宝宝的具体益处。我试着按照书中的建议,和我的孩子玩了一些之前从未尝试过的游戏,惊喜地发现,孩子变得更加活泼开朗,我们之间的互动也更加默契了。更重要的是,通过游戏,我看到了孩子身上我之前从未发掘过的潜能。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到,陪伴孩子成长,最重要的不是给予多少物质,而是给予多少高质量的陪伴和引导。它让我从一个“完成任务”的心态,转变为一个“享受过程”的心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