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儿园后,孩子的生活将发生巨大变化,他们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减少,与同伴、老师的交流日益增多。他们像一个开拓者,带着好奇探索着家以外的世界。3 岁孩子是个奇怪的矛盾体,他们想要独立却不够自信,渴望朋友却冲突不断,时而“小绵羊”,时而“叛逆王”。对,这就是3 岁的孩子,正经历成长中的一个小小转折点,请再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
精彩观点:
l 积极迎接新生活的父母才能造就积极迎接入园新生活的孩子
l 养育一个3岁的孩子,考验的不仅是父母的体力,更需要父母付出“脑力”
l 爱他,就陪他做游戏
l 节日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契机
l 掌握和3岁孩子相处的技巧,做对了,教养孩子变得更加轻松
3—4岁的孩子进入平稳而活跃的成长模式,他们的心智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情绪表现越来越丰富,更重要的是,他们即将面临人生的D一个重要改变——上幼儿园。这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父母都是新的挑战。本书详细介绍了3—4岁孩子的身体动作、认知能力、情绪、人际交往等方面发展的特点,充分探讨了迎接入园、共读家庭节日、亲子沟通与交流等父母关心的教养问题,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育儿策略,让父母树立科学的育儿观,除了用爱陪伴孩子,还能够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教育孩子。
朱永新,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李燕,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一章 从“小绵羊”到“叛逆王”
1.认识你的3岁孩子
2.给父母的建议
第二章 平稳而活跃的成长模式
1.大脑的神奇功能
2.身体形态发生变化
第三章 全面提升的心智能力
1.感知能力全面提升
2.5分钟左右的热度
3.让人惊叹的记忆力
4.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
5.闲不住的小嘴巴
第四章 日渐丰富而捉摸不定的情绪
1.冲动、外露、易变的情感
2.理解情绪的能力加强
3.细腻的情感开始萌芽
4.不知所措的情绪释放
第五章 不断扩大的交往圈
1.喜欢与小朋友玩耍
2.性别角色倾向明显
3.黏着你,喜欢跟你在一起
第六章 迎接入园新生活
1.适合才是最好的
2.爱上幼儿园
3.父母的新生活
第七章 快乐而有意义的家庭节日
1.庆祝节日的原则
2.孩子的3岁生日
3.好玩又有趣的中秋节
4.感恩母亲
第八章 长情而优质的陪伴
1.陪伴要重质量
2.爱他就陪他做游戏
3.走,一起去郊游
4.陪孩子一起读书
第九章 父母做对了,孩子才会对
1.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2.怎么听,孩子才会说
3.怎么做,教养孩子更轻松
第十章 你问我答
1.孩子挑食怎么办?
2.孩子不接受小弟弟,怎么办?
3.孩子进人幼儿园,上课不敢回答问题怎么办?
4.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呢?
5.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6.孩子在幼儿园没有获得小贴纸,很难过,怎么办?
7.老人坚持给孩子喂饭怎么办?
8.孩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哭闹怎么办?
9.为什么孩子上幼儿园后就经常生病?
10.孩子早上总是嚷嚷着不要去幼儿园,怎么办?
11.孩子撒谎怎么办?
12.“为什么男孩子要站着撒尿?”
13.孩子习惯了晚睡怎么办?
14.孩子一紧张就抠指甲怎么办?
15.比赛中孩子得不了第一,哭闹怎么办?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疚感:做错事情会感到内疚
细心的父母发现,当你的3 岁孩子把家里的杯子或花盆打碎时,平常那个调皮捣蛋的3 岁孩子居然默不作声并显得不知所措;当孩子抢了别的孩子的玩具导致对方哭泣时,他会表现出一点点焦虑和坐立不安。此时便是3 岁孩子的内疚心理在起作用,他们会因为自己的违规或伤害他人的行为感到不好意思。内疚虽是一种负面的情感体验,但适度的内疚在孩子的社会交往和自我完善方面会产生积极作用。孩子伤害他人感到内疚时,可能会促使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来缓和与被伤害对象的关系,并伴随弥补行为的出现,有助于其道德感的发展,下次再出现类似情景时,孩子会努力尝试控制自己的行为,避免错误行为的发生。
当然孩子的内疚感的产生及程度也存在个体差异。有研究表明,当3 岁的孩子伤害别人时,女孩会比男孩表现出更多的情绪波动和紧张,但当孩子违反规则时,男孩与女孩的内疚感程度没有明显的差异。当然,孩子体验到内疚感的程度还与孩子本身的气质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息息相关。一般来讲,有害羞气质或高度紧张特质的孩子在做错事后会有更多的内疚感。
小贴士 不要用内疚感控制孩子的行为
父母要引导孩子正视自己的内疚感,不要用内疚感控制孩子的行为。虽然3 岁孩子能理解他人的情绪,但还不能准确地把握他人负面情绪的诱因。当一个情绪不佳的妈妈与3 岁的孩子相处时,孩子可能会感到不安,他会以为是自己的行为惹得妈妈伤心,从而产生本不该属于他的内疚感,此时孩子可能会很听话乖巧,甚至会做一些取悦父母的事情。很多父母看到这个效果,甚至会有意无意地让孩子产生一些内疚感,以换得孩子的安静听话,这样做实际上是用内疚感操控孩子的行为,这种内疚感可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与心理负担。因而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体验内疚感,当孩子做错事时,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可过度苛责,更不能以孩子的内疚感作为控制孩子行为的手段。父母可通过每次实际发生的事件,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犯错后带给别人的伤害,父母也可表现出对受伤害方的关心,做好榜样作用,让孩子尝试着体会被伤害方的心情,获得适当的内疚体验。
……
把幸福还给家庭
父母的教育素养,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孩子的发展。
在教育中,家庭是成长之源。一个人的一生有四个重要的生命场:母亲的子宫、家庭、学校和职场。其他三个场所随着时间改变,家庭却始终占据一半的分量,是最重要的场所。孩子的成长,最初是从家庭生活中得到物质和精神的滋养。人生从家庭出发,最后还是回到家庭。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成长是孩子成长的前提。家庭教育不只是简单的教育孩子,更是父母的自我教育。没有父母的成长,永远不可能有孩子的成长。与孩子一起成长,才是家庭教育最美丽的风景,才是父母最美好的人生姿态!抚养孩子并不仅仅是父母的任务,也是父母精神生命的第二次发育。对孩子的抚育过程,是父母自身成长历程的一种折射。如果父母能够用心梳理孩子的教育问题,就能回顾和化解自己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就能实现精神生命的第二次发育,再次生长。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朝向。“幸福”不仅仅是教育的目标,更是人类的终极目标。幸福教育是幸福人生的基础。新教育实验的理想,就是让人们快乐、自主地学习,真正地享受学习生活,发现自己的天赋与潜能,在和伟大事物遭遇的过程中发现自我、成就自我。教育本来就是增进幸福的重要途径。挑战未知,合作学习,应该是非常幸福的。所以,家庭应该和学校、社区一道,努力创造让孩子幸福成长、快乐学习的环境。把童年还给孩子,把幸福还给家庭,是我们这套教材的核心理念。
“完整”的内涵比较丰富,但最重要的精神就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现在教育很大的问题,就是用统一的大纲、统一的考试、统一的评价,把本来具有无限发展可能的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我们的教育是补短,就算把所有的短补齐了,也只是把所有的孩子变成一样了,而不是扬每个孩子所长。其实,真正的教育应该扬长避短。人什么时候最幸福?发现自己才华,找到自己值得为之付出一生努力的方向,能够痴迷一件事情,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人在这时才是最幸福和快乐的。这就是新教育所说的完整幸福。
如今,教育是父母最关注的问题,但家庭教育却在父母的焦虑中常常脱离了正确的轨道。为了“幸福完整”这一目标,我们的父母应该建设一个汇聚美好事物的家庭,自身也应该成为美好的人,从而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理念比方法更重要,但并不意味着方法没有价值,相反,只有好的方法才能让好的理念真正落地。因此,我们邀请了知名教育研究机构的相关专家,精心编写了这套新父母系列教材。这是国内第一套从孕期开始直到孩子成为大学生的父母系列读本,希望能够为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孩子的父母提供蕴藏正确理念的有效家庭教育方法。
父母对孩子的爱,再多也不嫌多。父母如何爱孩子?随着时代的变迁,方法也在不断改变。如何才能更好地爱?我们以“智慧爱”的理念,探索着充满智慧的、恰到好处的爱的方法,对此还在不断研究之中,这套书也会不断修订。希望广大父母读者及时提出意见与建议,让我们一起完善这套书,让我们对自己、对孩子、对世界,都能爱得刚刚好。
朱永新
2017年6月16日写于北京滴石斋
坦白说,《这样爱你刚刚好》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些育儿技巧,更是一种全新的育儿理念。孩子三到四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情感需求非常强烈,同时又开始展现出独立的个性,这种“两面性”让很多父母都感到棘手。这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个关键点,它非常细腻地描绘了这一时期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让我对孩子的行为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是教你如何“驯服”孩子,而是教你如何“理解”和“陪伴”孩子。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积极关注”的论述,它提醒我,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错误,而是要多发现和肯定他们的优点。有时候,一个小小的赞美,一个肯定的眼神,就能让孩子更有自信,也更愿意去尝试。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实例,比如让孩子参与到家务中,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日积月累,对孩子的成长却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本书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它鼓励父母要有“耐心”和“韧性”,它知道育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总会有挑战和困难,但它用一种温暖而坚定的方式,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相信,只要方法得当,爱与智慧并存,我们一定能培养出健康快乐的孩子。这本书,真的让我觉得,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是如此的美好而有意义。
评分作为一个新手父母,尤其是在孩子迈入三到四岁这个充满变数的年龄段,我常常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这样爱你刚刚好》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它并非那种一本正经的育儿百科,而是以一种非常生活化、接地气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于“界限感”的探讨,以及如何在爱与规矩之间找到平衡。很多时候,我会在孩子的要求面前摇摆不定,既想满足她,又怕宠坏她。这本书提供了很多具体的场景分析,教会我如何温柔而坚定地设定规则,并且让孩子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它让我认识到,爱不是无原则的迁就,而是包含着引导和教育。此外,书中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也给了我很多启发。以前我可能太习惯于包办一切,但这本书鼓励我放手,让孩子尝试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穿衣服、自己收拾玩具。虽然过程中会有反复和挫折,但看到孩子一点点进步,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非常关注父母的情绪管理,它知道父母的压力和困惑,并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自我调整方法。读这本书,我感觉不是在学习“如何教育孩子”,而更像是在学习“如何成为更好的父母”,以及如何与孩子一起成长。
评分这本《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3-4岁孩子/新父母教材》我最近才读完,说实话,在孩子三岁多这个阶段,确实是充满了各种挑战和新奇。我拿到书的时候,其实是带着一点点“救命稻草”的心态,希望找到一些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法,毕竟每天面对着一个精力无限、想法多变的小家伙,偶尔也会感到力不从心。翻开书,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标题,"这样爱你刚刚好",这个说法很温暖,也很实在,不追求完美,只求适度,这让我一下子就觉得很亲切,仿佛作者就在身边,理解我作为父母的辛苦与焦虑。书中的语言风格也很平实,没有那些高深的理论术语,更多的是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入手,比如怎么处理孩子发脾气、怎么引导孩子分享、怎么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等等。我特别喜欢它的一些小案例,读起来就像是在听身边朋友聊天,一下子就能get到其中的共鸣。有时候,我会把书里的某个小技巧试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虽然不是每次都能立刻见效,但至少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的反应方式可能比孩子的问题本身更重要。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不是那种“填鸭式”的灌输,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引导者,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孩子的互动方式,也让我看到了在这个阶段,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些不为人知的规律和需求。它让我明白,爱孩子,真的需要智慧,而这种智慧,恰恰就体现在那些“刚刚好”的爱里,不溺爱,不放任,恰到好处地给予支持和引导,这真的是一个很需要学习的过程。
评分不得不说,《这样爱你刚刚好》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我家三岁半小公主成长路上的及时雨。之前,我总觉得孩子到了这个年纪,应该会越来越“懂事”,但现实却是,她的小情绪像过山车一样,说哭就哭,说闹就闹,很多时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接招。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是简单地罗列问题然后给出答案,而是深入剖析了三四岁孩子的一些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让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们那些看似“不听话”的行为,很多时候只是因为表达能力有限,或者是在探索世界,需要我们的理解和支持。书里提到的“情绪接纳”和“共情”我真的学到了太多。以前我可能更倾向于直接制止,或者用讲道理的方式,但现在我懂得先去回应孩子的情绪,比如“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因为XX”,这种方式神奇地让孩子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也让我和她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而且,这本书特别强调了父母自身的成长,它提醒我们,要保持耐心,要给自己留空间,不要因为成为父母就完全失去自我。这一点真的太重要了,很多时候,父母的焦虑和压力也会传递给孩子,所以,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给你设定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告诉你,如何在日常的点滴中,一点一点地去实践,去进步。
评分我真心觉得,《这样爱你刚刚好》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新手爸妈”量身定做的!我家孩子正好处在那个特别“叛逆”又特别“可爱”的阶段,每天都像个小探险家,充满了好奇和冲动,但同时,小小的要求和情绪爆发也让我应接不暇。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亲切,没有那些生硬的理论,就像是和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在聊天,听她分享带孩子的“秘籍”。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玩乐式学习”的章节,它让我明白,原来孩子的游戏时间,不仅仅是消耗精力,更是他们学习和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这本书提供了一些非常有趣的亲子互动游戏,我试着和孩子一起玩,不仅增进了我们的感情,也发现孩子在玩乐中学会了不少新东西,比如颜色、形状、甚至是简单的逻辑思维。而且,书中对于如何处理孩子的“破坏行为”也有很独到的见解,它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引导我们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让我不再是单纯地“管束”孩子,而是学会了“引导”和“沟通”。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强,里面的建议都非常容易操作,而且效果显著。它让我看到了,原来育儿也可以是一件充满乐趣和成就感的事情,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用对了方法。
评分孕前阅读,收获很大啊,值得一看
评分很好,书不错
评分质量不错
评分正版,非常好
评分很好很好很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这是一本让你买买买的书,看了这本书,我买了好多小孩东西?
评分质量不错!
评分正版,非常好
评分很好,一直信赖京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