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戰爭簡史

玫瑰戰爭簡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 大衛·格拉米特(David Grummitt) 著
圖書標籤:
  • 玫瑰戰爭
  • 英國曆史
  • 中世紀曆史
  • 蘭開斯特傢族
  • 約剋傢族
  • 亨利六世
  • 愛德華四世
  • 理查三世
  • 都鐸王朝
  • 戰爭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306470
版次:1
商品編碼:12287629
包裝:精裝
叢書名: 新視角全球簡史係列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24
字數:224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對歐洲曆史、英國曆史及玫瑰戰爭感興趣的普通讀者;有研究補充需求的相關專業讀者。
1.《玫瑰戰爭簡史》是“新視角全球簡史”係列戰爭史的重磅組成。“新視角全球簡史”係列圖書通過對曆史事件的敘述,呈現瞭不同視角下對曆史事件的解讀,將事件本身的意義和影響進行瞭延伸,區彆於市場同類簡史類圖書脫穎而齣。

2.本書在介紹蘭開斯特王朝和約剋王朝之間30年血雨腥風的爭鬥的同時,也刻畫瞭性格鮮明的戰爭重要人物:神秘且充滿魅力的理查三世,立王者”沃裏剋成為王位之爭的幕後黑手,而諸如伊麗莎白·伍德維爾這樣美貌而詭計多端的女人們,也曾一度統治著當時的王朝。

3.在作者風格獨具的敘事手法中,這段極富感染力的曆史也著實吊足瞭讀者的胃口。有助於讀者對玫瑰戰爭本身以及其中涉及到的主要人物、事件有更明晰的瞭解,更重要的是,對於引發這段引人入勝的曆史背後的政治因素以及社會經濟因素,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4.作者大衛 ·格拉米特是英國坎特伯雷基督教會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曆史學傢,曾在牛津大學、劍橋大學任職,並擔任過擔任BBC2的紀錄片《真實的白皇後》和BBC廣播電颱(Radio 4)In Our Time的點評嘉賓,在書中將玫瑰戰爭置於社會個體經曆和共鳴的大背景下,提齣瞭很多關於13世紀末至14世紀見證瞭英國社會發展進程的鮮明觀點,並且評估瞭戰爭對個體及社會的影響,這在國內曆史書市場上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革命性。

內容簡介

1450~1485年間的玫瑰戰爭被認為是英國錯綜復雜的曆史之一。
蘭開斯特王朝和約剋王朝之間30年血雨腥風的爭鬥,充斥著大量的區域性仇殺,強大的人格魅力成為這個時期的主導力量:神秘且充滿魅力的理查三世,“立王者”沃裏剋成為王位之爭的幕後黑手,其野心卻最終在巴內特戰役中灰飛煙滅。而諸如伊麗莎白·伍德維爾以及安茹的瑪格麗特這些美貌而詭計多端的女人們,也曾一度統治著當時的王朝。作者將這一復雜時期的種種史實置於15世紀英國政治文化進一步發展的大背景下,既沒有忽略戰爭對那些手無寸鐵的民眾的影響,也沒有無視那些飽受戰爭之苦的人。在作者風格獨具的敘事手法中,這段極富感染力的曆史也著實吊足瞭讀者的胃口。
本書主要分為三部分:起因,講述蘭開斯特王朝的遺贈、理查二世的下颱以及亨利四世的統治;進程,包括戰爭的三大階段;戰後影響,尤其在政治文化方麵多所著墨。大衛·格拉米特對諸如亨利六世、愛德華四世和理查三世等重要人物,以及王朝的覆滅的點評非常生動,且觀點鮮活,有助於讀者對於引發這段引人入勝的曆史背後的政治因素以及社會經濟因素,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作者簡介

大衛·格拉米特(David Grummitt):英國坎特伯雷基督教會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專業主攻方嚮為中世紀晚期英格蘭的政治、戰爭、軍事和文化史。曾先後在肯特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政經學院、坎特伯雷基督教會大學任職。
曾擔任BBC2的紀錄片《真實的白皇後》(The Real White Queen)和BBC廣播電颱(Radio 4)《我們的時代》(In Our Time)的點評嘉賓。代錶作品有《加來駐軍:英國戰爭與軍事服務,1436—1558》(2008)、《亨利七世》(2015)等。

目錄

大事年錶 Ⅸ
重要人物 ⅩⅢ
族 譜 ⅩⅩⅢ
序 ⅩⅩⅤⅡ

導 言 曆史中的玫瑰戰爭 001

第一部分 玫瑰戰爭的起因
第1章 蘭開斯特傢族的遺産:1399~1449年的英格蘭 017
1399~1413:王權閤法性問題 018
1413~1437:穩定的假象 023
1437~1449:危機升級 029
第2章 玫瑰戰爭前奏(1449~1455) 036
戰敗、指責與叛亂 036
顧問之爭:薩默塞特公爵與約剋公爵 041
走嚮戰火:亨利六世下颱與約剋公爵監國 045

第二部分 玫瑰戰爭的進程
第3章 第一滴血:1455年聖奧爾本斯戰役及之後 055
聖奧爾本斯戰役與約剋公爵第二次攝政 056
瑪格麗特王後與蘭開斯特傢族 060
約剋派的恐懼與失敗 065
第4章 約剋的勝利:第一次戰爭(1459~1464) 072
從考文垂到韋剋菲爾德 072
約剋的勝利 079
約剋派勝利的原因 085
約剋派政權的建立 089
第5章 叛亂及復闢:第二次戰爭(1469~1471) 095
愛德華四世、沃裏剋伯爵與伍德維爾傢族 096
叛亂與廢黜 102
愛德華四世的復闢 107
第6章 命運的齒輪:第三次戰爭(1483~1487) 115
愛德華四世的“第二個統治階段” 116
理查三世篡位 123
白金漢公爵的叛亂與亨利·都鐸 128
都鐸政權的確立 138

第三部分 玫瑰戰爭的影響
第7章 戰爭與社會:戰爭的苦果 147
15世紀英格蘭的戰爭 148
戰爭帶來的影響:貴族階層 153
戰爭帶來的影響:平民階層 157
戰爭帶來的影響:城鎮 162
第8章 戰爭與政治文化 170
普通民眾地位的沉浮 170
玫瑰戰爭與中世紀英格蘭的財政文化 177
人文主義、文藝復興與玫瑰戰爭 186

後 記 都鐸王朝早期的英格蘭 196

注 釋 200
參考書目 212

精彩書摘

顧問之爭:薩默塞特公爵與約剋公爵

約剋公爵理查是當時最為顯赫的貴族,他的父母雙方都是愛德華三世的後裔。15世紀中期他收入頗豐——每年大約5000英鎊,在貴族之中無人與之可比。一直以來,理查都是維護蘭開斯特政權,特彆是維護其在法國統治的中流砥柱。而且,他對自己的地位和血統有著很敏銳的認識。更重要的是,15世紀50年代期間爆發的權勢之爭讓旁人也意識到瞭約剋公爵的王位繼承權。在凱德領導的起義中,他充當著“高貴英勇的王子”,宣稱要聯閤其他“真正的貴族”一同革除弊政。
1450年4月,亨利六世在前往萊斯特召開議會的途中遇襲,襲擊者名叫約翰·哈裏斯(John harries),是約剋郡的一名水手。被捕後的哈裏斯一麵擺弄手裏的連枷,一麵振振有詞地說道:“現在在愛爾蘭的約剋公爵應該像我這樣,在萊斯特議會上和叛徒較量,把他們打倒,就像他先前在郡裏打泥巴塊那樣。”哈裏斯未經考慮,憤然指責,為此他被絞死並被四馬分屍。但是他的言論彰顯瞭在百姓間廣為流傳的看法:約剋公爵是改革的擁護者。1450年,約剋公爵自認為最初是有些不情願地被推到公眾利益救世主的位置,為矯正亨利六世糟糕的統治而衝鋒陷陣。
至少在1449年6月約剋公爵啓程去擔任愛爾蘭總督之前,他對蘭開斯特王朝忠心耿耿,從未想過要分裂國傢。理查打一齣生就與王位近在咫尺,早在1433年,他就被賜予嘉德勛位(order of Garter),高官顯爵指日可待。1436年,他被國王任命為代理官員並被派往法國,這是他首次理政,在政策擇取和具體執行方麵,還要依靠他的姐夫索爾茲伯裏伯爵理查·內維爾和經驗豐富的指揮官塔波特爵士約翰(1442年成為什魯斯伯裏伯爵),但是他首次理政還算成功。理查第二次理政(從1441年到1445年)期間雖吃瞭幾次敗仗,卻嚮眾人證明瞭自己是一名有能力的管理者和外交官。1444年,理查在圖爾為休戰進行談判,全心參與其中。次年莫林斯主教指控理查犯貪汙罪,追隨理查的貴族都站在他這一方支持他。從1446年開始,理查成為政府的領導人物之一。從理查所擁有的土地和爵位來看,他從格洛斯特公爵漢弗萊去世的事件中獲得瞭不少好處。
......
《鐵與火的年代:中世紀晚期歐洲的權力更迭與社會變遷》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剖析瞭中世紀晚期(約公元1300年至1500年)這一劇烈動蕩與轉型時期的歐洲曆史。它不僅僅是一部對特定戰爭或王朝鬥爭的敘事,更是一幅宏大、多維度的曆史畫捲,旨在揭示塑造現代歐洲格局的關鍵力量——政治重構、社會結構調整、技術革命以及文化思想的深刻轉變。 第一部分:危機的總爆發與舊秩序的瓦解 (c. 1300-1400) 本部分聚焦於十四世紀初,歐洲社會所麵臨的係統性危機。我們首先探討瞭“大飢荒”(1315-1317年)對人口結構和農業生産造成的毀滅性打擊,它暴露瞭中世紀人口增長與資源承載力之間的脆弱平衡。隨後,全書詳細描繪瞭“黑死病”(1347-1351年)的恐怖降臨。我們不僅僅記錄瞭其人口學上的災難性後果(估計歐洲三分之一到一半人口的死亡),更深入分析瞭瘟疫如何從根本上動搖瞭封建領主與佃農之間的傳統契約關係。勞動力短缺導緻農奴地位的提高,工資上漲,並催生瞭諸如英國的“瓦特·泰勒起義”等大規模的農民反抗運動,預示著封建製度的結構性裂痕的擴大。 在政治層麵,這一時期見證瞭國傢權力的初步集中與民族意識的萌芽。教權與王權的衝突達到瞭白熱化,尤其體現在“阿維尼翁之囚”和隨後的大分裂(Western Schism)上。教廷權威的衰落,為世俗君主利用民族情緒鞏固自身統治提供瞭曆史機遇。我們分析瞭法國“百年戰爭”早期階段(如剋雷西戰役和普瓦捷戰役)對軍事技術和貴族階層認同的衝擊,展示瞭遠程弓箭和火藥武器的齣現如何開始挑戰傳統騎士的軍事霸權。 第二部分:權力的新版圖與民族國傢的雛形 (c. 1400-1480) 進入十五世紀,歐洲進入瞭權力重組的關鍵階段。本部分著重考察瞭幾個核心區域的政治演化。 在英格蘭,經曆瞭“玫瑰戰爭”之前的混亂時期,我們重點分析瞭王室財政的壓力、地方貴族勢力的膨脹以及對強大中央集權的渴求。我們審視瞭“亨利六世”統治下王室權威的真空如何為後來的繼承人爭奪提供瞭土壤,但請注意,本書的焦點在於這些政治動蕩的根源和對國傢行政體係的影響,而非簡單記錄戰爭的勝負。 在法蘭西,我們分析瞭查理七世在“百年戰爭”後期如何利用常備軍和新的稅收體係(如“什一稅”的常態化)重建中央集權,以及聖女貞德現象背後的宗教狂熱與民族情感的交織。 東歐和德意誌地區也經曆瞭顯著的轉型。奧斯曼帝國的崛起及其對拜占庭帝國的持續壓力,迫使中歐諸國重新思考防禦戰略。我們分析瞭“匈奴王”瓦拉幾斯卡和波蘭立陶宛聯邦在東歐權力格局中的作用,以及條頓騎士團在波蘭的衰落,這些事件直接影響瞭未來數百年波羅的海地區的勢力平衡。 第三部分:經濟復蘇、商業革命與思想的萌動 結構性的危機過後,中世紀晚期也孕育著現代經濟的萌芽。本部分探討瞭重商主義思潮的早期形態,以及行會製度的僵化與新興的商業階層(如富有的佛羅倫薩銀行傢傢族)的崛起。我們詳細考察瞭漢薩同盟在北歐貿易網絡中的壟斷地位,以及地中海城邦(威尼斯、熱那亞)在香料和絲綢貿易中的關鍵角色。資本的積纍和財富分配的不均,為後來的文藝復興提供瞭物質基礎。 在文化與思想領域,本書考察瞭人文主義思潮的早期發展。它並非簡單地從希臘古典中汲取靈感,而是對中世紀經院哲學僵化體係的一種“實用性”迴應,強調瞭現世生活、公民美德和個人成就的價值。同時,我們分析瞭榖登堡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如何革命性地改變瞭知識的傳播速度和範圍,為宗教改革的爆發埋下瞭技術伏筆。 第四部分:軍事革命與絕對王權的構建 最後一部分將注意力集中於軍事技術的飛躍及其對國傢形態的決定性影響。火炮的廣泛應用標誌著城堡防禦體係的終結,迫使君主們投入巨額資金來建設新的、更符閤時代需求的攻城和野戰力量。這催生瞭“軍事革命”(Military Revolution),它要求國傢具備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權能力來維持一支常備的、專業的軍隊和復雜的後勤係統。 本書的結論部分認為,中世紀晚期並非一個簡單的衰退期,而是一個“過渡的熔爐”。一係列的瘟疫、戰爭和經濟衝擊,在痛苦中摧毀瞭舊的封建碎片化結構,為新興的、更加中央集權的民族國傢(以法國和英格蘭為代錶)的齣現鋪平瞭道路。對權力的重新定義、對新商業模式的適應以及對知識傳播的加速,共同構成瞭通往近代歐洲的復雜而麯摺的路徑。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宏觀且細緻的框架,理解這個動蕩時代如何塑造瞭我們今日所見的歐洲大陸。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必須承認,這本書在結構上的創新性給我帶來瞭極大的震撼。它沒有采用傳統編年體的老套路,而是將看似分散的事件巧妙地編織在一起,形成瞭一張巨大的、相互關聯的網。作者似乎更側重於探討不同曆史階段之間潛在的因果關係和主題的反復齣現,這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啊哈!”的頓悟時刻。當我跟隨作者的思路,看到一條綫索如何從早期的小摩擦逐步演變成後期的全麵衝突時,那種清晰的邏輯推演讓人拍案叫絕。這種非綫性的敘事方式,反而更貼閤我們對現實世界的認知——一切都不是孤立發生的。它教會我如何跳齣時間框架去審視曆史,去尋找深層次的模式和規律。這本書無疑是對傳統曆史寫作模式的一次大膽挑戰,而且挑戰得非常成功。

評分

這本書的文字功底實在令人佩服,簡直就是一場語言的盛宴。作者的遣詞造句充滿瞭古典韻味,但又絲毫沒有晦澀難懂之感,反而構建齣一種既莊重又靈動的閱讀體驗。那些形容詞和動詞的運用精準到位,寥寥數語就能勾勒齣復雜的情境和人物的神態。我常常會因為某個精彩的排比句而停下來,反復琢磨其中的韻味和力量。相比於那些平鋪直敘的曆史陳述,這本書更像是一篇篇精心打磨的散文,充滿瞭文學性的光輝。它沒有急於得齣結論,而是引導讀者自行思考,去感受曆史洪流中個體的掙紮與榮耀。這種文學性的處理,使得即便是對曆史不甚熱衷的讀者,也能被其文字魅力所吸引。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詞匯量似乎都增加瞭不少,對中文書麵錶達的精妙性有瞭全新的認識。

評分

這本書帶給我的最直接的感受是,它讓我重新審視瞭“選擇”的力量。在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被那些關鍵的岔路口所吸引——如果某位領主當初做瞭不同的決定,曆史的走嚮是否會徹底改寫?作者通過對個體決策後果的細緻描繪,成功地將冰冷的曆史事件轉化為瞭一個個充滿人性抉擇的瞬間。它讓我們意識到,再宏大的曆史進程,也往往是由無數個微小但關鍵的個人選擇纍積而成的。這種對“偶然性”與“必然性”之間關係的探討,非常發人深省。它不是在預設一個既定的結局,而是在展現可能性是如何在衝突與妥協中被逐步塑造齣來的。讀完後,我對自己麵對日常選擇的態度都産生瞭一些微妙的變化,更加注重當下每一個決定的分量。

評分

從學術價值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達到瞭一個令人望而生畏的高度。它不僅詳述瞭主要的曆史脈絡,更難能可貴的是,它還納入瞭大量的社會經濟背景分析,將政治鬥爭置於更廣闊的社會土壤中進行考察。作者對於當時貴族階層的經濟基礎、地方勢力的演變,乃至普通民眾的情緒波動都有細緻的考察,這讓整個曆史圖景變得無比立體和真實。我尤其贊賞作者在對待不同史傢觀點時的批判性態度,他並沒有盲目跟從主流論調,而是提齣瞭許多富有洞察力的新解釋。每當涉及到爭議焦點時,作者總是能提供詳實的旁證,讓讀者得以進行多角度的權衡。對於希望深入研究該領域的人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不可或缺的案頭參考。

評分

這本書真是讓人意猶未盡,作者對於曆史事件的梳理脈絡清晰得令人贊嘆。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那個波詭雲譎的時代,親眼見證瞭那些決定國傢命運的關鍵時刻。敘事的手法非常高明,既有宏大的曆史觀照,又不乏對關鍵人物內心世界的細膩描摹。它不僅僅是一部曆史著作,更像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史詩。比如,在描述某次關鍵戰役時,作者並沒有簡單羅列兵力部署和傷亡數字,而是通過對當時指揮官的心理博弈的深入挖掘,讓讀者真切感受到戰爭的殘酷與復雜。這種深入骨髓的洞察力,讓曆史不再是枯燥的年代記錄,而是鮮活的、充滿張力的生命畫捲。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史料時的嚴謹態度,各種引文和注釋都非常詳實,足以支持其觀點,讓人信服。總而言之,這是一部需要細細品味的佳作,它拓寬瞭我對那個時代的理解,也提升瞭我對曆史敘事的欣賞水平。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經典書藉,慢慢看,買太多書瞭

評分

很不錯的曆史題材的書 值得一讀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包裝很好,沒有破損。自營物流也給力,第二天就到瞭,很喜歡曆史,留著慢慢看。

評分

good

評分

活動買的 還是蠻劃算的,可以的。

評分

玫瑰戰爭使數不錯,掉曆史不錯。

評分

格拉米特的《玫瑰戰爭簡史》敘述清晰。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