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围棋规则、简单技巧、行棋、收官等方面讲解了围棋的基本下法。也从围棋礼仪、常识、赛事等方面让读者了解围棋。内容简单易懂,讲解答案清晰明朗,可以让完全没有接触过围棋的读者以超快的速度认识、了解围棋,下完一整盘棋,8小时完成围棋入门。
日本围棋九段藤泽秀行曾说过“棋道一百,吾只知其七”。一个顶尖的棋手评价自己对围棋的理解不过只是学会了百分之七,可见围棋的深奥与变化无穷。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诞生更是开启了围棋世界的新纪元。1997年5月11日,一名集中了32个微处理器,每秒钟可以计算2亿步的巨型电脑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这台名为“深蓝”的重达1270公斤的超级计算机让人类领略了电脑计算的强大,也创下了棋类运动中战胜人类冠军的先河,棋类运动不再仅仅是人与人的对抗。2016年3月9日至15日,谷歌公司的AlphaGo以总比分4比1战胜当时世界等级分排名第二的李世石,标志着人工智终于战胜了人类顶尖的围棋选手。
人工智能对人类顶尖选手碾压级的胜率印证了秀行前辈所言的“吾只知其七”,也提醒了人们在围棋领域还有极大的进步空间。不过,也正是围棋的复杂与深奥使得它被誉为“人类智慧的最后壁垒”,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冲击之下,坚守了近20年。然而,围棋最终的“正解”是什么,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简单的棋盘、简单的棋子,却蕴含了难以想象的复杂。围棋棋盘有361个交叉点,也就是说,第一步有361种选择,第二步有360种选择,以此类推……围棋的变化可以简单估算为有361×360×359×……×2×1种。这个数字到底有多大?大约为1.43乘以10的768次方!要知道,人类已知宇宙中原子的数量也不过是10的80次方。如此惊人的变化量,让围棋成了全世界公认的最难的智力运动。
人工智能也助推了围棋的火热,身边的很多朋友也向我问起围棋到底是什么样的项目,也有很多朋友想要了解围棋、学习围棋。但是,围棋过于抽象,新手自学着实不易。本书从基本规则、吃子技巧、对杀技巧、死活技巧、围棋常识等几方面对围棋进行了介绍,用最通俗的语言和最简单的实例帮助读者尽快了解围棋是什么样的游戏,带领读者尽快融入围棋这个大家庭里。
围棋的复杂远超常人想象,要想下好围棋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任何想要“速成”的说法都是不切实际的。本书虽然名为“速成”,也仅仅是使读者可以快速了解围棋,明白围棋是一项怎样的运动,达到可以独立完成一盘棋的入门水平。
方寸争天下,黑白蕴万象。一盘棋就是一场战争,我们需要构思全局,需要计算舍得,需要对局部进行精妙处理,需要知己知彼。从尧帝创造出围棋开始,这样的战争已经持续了4000多年。围棋不单单是你死我活的较量,更是历史文化的传承。
不论人类和电脑围棋之争的胜负是否已成定局,围棋的魅力都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永恒之光。
我向来对手谈类的书籍持谨慎态度,因为很多号称“速成”的读物,读完后感觉还是一头雾水,或者内容过于浅尝辄止,根本无法构建起系统的认知框架。然而,这本书在内容编排上的逻辑性,真的让我感到惊喜。它不像其他教材那样一上来就堆砌复杂的定式和眼花缭乱的棋谱,而是非常巧妙地从最基础的“气”与“眼”的概念入手,用极其生动易懂的比喻,将围棋最核心的生存法则讲明白了。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全局观”的强调,他没有仅仅停留在局部战斗的得失上,而是反复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平衡地盘、势力与死活。这种由宏观到微观,再回归宏观的讲解路径,让我这个围棋新手也能很快抓住重点,不至于在细节中迷失方向。它更像是一位耐心的老者,牵着你的手,一步一步地带你走入棋盘的奥秘,而不是急着推着你往前跑。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一绝,拿到手就感觉爱不释手。封面的排版简洁而有力,深邃的墨绿色背景上,几个白色的、如同棋子落下的符号,带着一种禅意的力量感。纸张的质地也选得特别好,那种微微带点粗糙的触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立刻联想到厚重的历史感和对弈时的专注。内页的印刷清晰度无可挑剔,字体的选择也很讲究,既有传统楷书的韵味,又不失现代排版的易读性。尤其是那些对局谱的展示,网格线画得一丝不苟,黑白分明的棋子清晰可见,光影处理得恰到好处,仿佛能看到棋子落下时激起的微小气流。这样的用心,从书本的物理形态上就展现了出版方对围棋文化以及阅读体验的尊重,让人在尚未翻开内页之前,就已经对即将展开的知识之旅充满了期待。每次把它放在书架上,它都能以一种低调而沉稳的姿态,成为视觉焦点,那种美感是溢于言表的。
评分我尝试过市面上很多面向初学者的围棋书籍,它们大多侧重于手筋或死活题的训练,虽然能提高计算能力,但对于初学者最难的“开局布阵”和“中盘的运营思路”却往往一带而过。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它用大量的篇幅来剖析不同布局的意图,比如“小目开局”的扩张性,“星位开局”的厚实感,以及如何根据对手的落子来灵活调整自己的战略重心。作者非常注重“意图先行”的教学方法,总是先解释“为什么要这么下”,而不是直接给出“应该这么下”的答案。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培养了读者的主动思考能力,让我开始学着用“如果是我,我会怎么走”的视角去看待每一盘棋局,而不是机械地模仿书中的范例。这种对思维模式的重塑,比死记硬背几十个固定招法要宝贵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极其流畅且富有个人魅力的。作者在讲解复杂概念时,常常会穿插一些令人会心一笑的小段子或者历史典故,这极大地缓解了学习围棋过程中的枯燥感。比如说,他对“打入”和“侵消”的描述,用了“像一个不请自来的客人,既要礼貌周全,又要达到目的”这样形象的比喻,一下子就让原本抽象的术语变得鲜活起来。我甚至发现,作者在阐述某些关键的战术思想时,会采用一种近乎散文诗的笔调,这种文学性的融入,让阅读体验从单纯的知识吸收,升华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它不是冰冷的规则手册,更像是一本充满智慧的随笔集,让人在学习棋艺的同时,也领悟到了一种处世的哲学。这种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让原本可能需要花费数周才能消化的内容,被我在短时间内就吸收得七七八八。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细节处理,体现了出版者对于读者体验的深度关怀。很多围棋书为了追求内容密度,字体会偏小,或者行间距压缩得很紧,导致长时间阅读后眼睛非常疲劳。但这本书的版式设计,明显是以长时间阅读的舒适度为优先考量的。字体大小适中,留白恰到好处,即便是复杂的棋谱图例,也不会让人感到拥挤。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的关键术语和变化图示,都使用了不同深浅的灰色或加粗处理,使得主线内容和辅助解释能够清晰地分离开来,有效避免了阅读时的注意力分散。对于我们这些工作一天后才抽出时间来学习的读者来说,这种清晰、不费眼的排版,无疑是极大的加分项。它保证了学习的效率,也让整个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放松的享受,而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