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真菌病学 [Modern Medical Mycology]

现代真菌病学 [Modern Medical Mycology]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廖万清,吴绍熙,潘炜华 等 编
图书标签:
  • 真菌学
  • 医学真菌学
  • 真菌感染
  • 诊断
  • 治疗
  • 免疫学
  • 病原菌
  • 临床微生物学
  • 抗真菌药物
  • 现代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9123999
版次:1
商品编码:12291352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复旦医学精品
外文名称:Modern Medical Mycology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89
字数:98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现代真菌病学》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反映当代水平、图文并茂的真菌病学高级参考书,全书系统地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真菌病学研究的现状、新进展及主要成果。除大量的临床诊断、治疗、预防的经验外,还介绍了真菌的生物学、超微结构,真菌感染的动物模型,真菌感染的宿主免疫,病原真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新技术、新方法。特别是载入了我国创新的防治真菌病的独特内容,图片精致,涉及真菌病学的各个方面。

作者简介

  廖万清,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级教授、文职特级、博士生导师、总后一代名师。现任海军军医大学(原第二军医大学)皮肤性病与真菌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医学真菌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医学真菌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全军医学科学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专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华夏医学科技奖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华皮肤病与性病学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主任编委、《世界临床药物杂志》副主任编委等职。
  主要成就与贡献:首次发现了9种新的致病真菌及其引起的疾病类型,发表论文405篇,主编专著9部。以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其他各类成果奖20项,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1996年荣获上海市侨界十杰荣誉称号,2002年荣获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2013年荣获叶剑英奖,2014年荣获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学会终身成就奖,2016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
  
  吴绍熙,1950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医本科;1958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内科学院皮肤科并获得副博士研究生学位;1962年毕业于卫生部第三期全国西医学习中医班。1958年被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原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先后任主治医师、副研究员、研究员,历任医学真菌研究室、中西医结合研究室、国家科委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医学真菌中心主任等职。曾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委员(第二、三届)、卫生部新药评审委员(第二、三届)、国际人兽共患真菌病学会中国分会主任委员(第一届)及《中华皮肤科杂志》等十几种杂志副主编、常务编委等职。主编《真菌病学》《现代真菌病诊断治疗学》等10余种专著。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国科学大会集体奖、中国医师协会杰出贡献奖、中国微生物学会突出贡献奖、中国菌物学会终身成就奖等多个奖项。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篇 概论
1我国病原真菌学研究的历史及重要进展
1.1 真菌病学研究
1.1.1 浅部真菌病
1.1.2深部真菌病
1.1.3深部真菌病治疗
1.1.4 真菌病的预防
1.2 基础理论
1.2.1 病原真菌
1.2.2 真菌毒素及致癌真菌
1.3 药物研究
13.1 抗真菌药物
1.3.2 药用真菌
1.3.3 新药研制及药敏测定
1.4 我国医学真菌学研究成果与展望
2真菌的生物学
2.1 真菌的概念、命名与分类
2.1.1 真菌的概念
2.1.2 真菌的命名
21.3 真菌的分类
2.2 与人类相关的真菌种类
2.2.1 对人类有益的真菌
2.2.2对人类有害的真菌
2.3 真菌的形态
2.3.1真菌的营养体
2.3.2真菌的繁殖体
2.3.3真菌的菌落
2.4 真菌的生活史
2.4.1 真菌生活史的概念
……

第二篇 浅部真菌病
第三篇 深部真菌病
第四篇 真菌毒素中毒症
第五篇 放线菌病
第六篇 常见的“污染真菌”
第七篇 真菌的培养与保藏

前言/序言

  真菌病学是研究致病真菌侵犯人体后引起不同疾病的病原、机制、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重要学科。浅部病原真菌可侵犯人体的光滑皮肤、毛发、指(趾)甲,引起各种癣菌,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全球浅部真菌病的患病率为20%-25%,危害广泛。深部病原真菌则可以侵犯人体的心、肝、脾、肺、肾、脑、血液、胃肠、骨骼等各个器官和系统,而且预后严重,死亡率高。特别是由于种种原因引起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患者容易发生真菌感染,如严重创伤,长期应用激素、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以及烧伤、器官移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肿瘤患者等。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美国因注射污染的甲强龙引起的暴发性深部真菌感染达749例,死亡61例,鉴别后发现是以往认为不致病的嘴突脐孢菌引起的严重感染。近年来,笔者等发现指甲隐球菌、胶囊青霉等引起脑膜炎及肺部感染等不同疾病,引起了世界各国临床医务人员及基础研究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目前真菌病学明显表现为4个特点:①病原流行病学的变迁:说明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必须对变迁的病原真菌进行精确诊断和治疗;②新兴诊断技术不断发展:目前真菌病的诊断仍以镜检、培养、病理检查为主,血清学.影像学检查为辅,对特殊真菌必须做分子生物学鉴定,从而做出确切诊断。③耐药真菌不断增加:临床上必须注意真菌的药敏试验及处理。④病原真菌与宿主相互作用极为复杂:必须注意真菌侵犯人体的机制研究,最终才能控制真菌病。
  本书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反映当代水平、图文并茂的真菌病学高级参考书,全书系统地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真菌病学研究的现状、新进展及主要成果。除大量的临床诊断、治疗、预防的经验外,还介绍了真菌的生物学、超微结构,真菌感染的动物模型,真菌感染的宿主免疫,病原真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新技术、新方法。特别是载入了我国创新的防治真菌病的独特内容,图片精致,涉及真菌病学的各个方面。
  本书由海军军医大学(原第二军医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暨南大学、复旦大学、贵阳医科大学、解放军总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等单位从事临床真菌病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专家、教授通力合作编就,读者对象为皮肤科、感染科及其他相关的各临床及基础学科的医师,以及真菌实验室、检验科、高等院校微生物学、医学真菌学工作者。
  由于编者的水平所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2017年9月8日
现代真菌病学:深入探索人畜共患的微观世界 《现代真菌病学》是一部全面深入介绍医学真菌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的权威著作。本书旨在为微生物学家、临床医生、感染科专家、病理学家以及对真菌学领域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和学生提供一个系统、详实的知识框架。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部集科学性、前沿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参考工具,为理解和应对日益严峻的真菌感染挑战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本书的核心目标是揭示真菌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复杂角色。真菌,作为一类独特的生物,其多样性令人惊叹,它们的存在遍布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土壤、空气到我们自身的微生态。然而,在某些条件下,这些看似无害的微生物却可能转化为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病原体。随着免疫抑制疗法的广泛应用、抗生素滥用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呈现出上升趋势,并且其临床表现日益复杂,对诊断和治疗提出了严峻挑战。 《现代真菌病学》深刻认识到这一严峻形势,并致力于从多个维度对真菌病学进行全面梳理。本书内容涵盖了真菌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包括其分类、形态学、遗传学、代谢通路以及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这些基础知识是理解真菌致病过程和开发新型治疗策略的基石。读者将了解到真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独特结构如何影响其对药物的敏感性,真菌的繁殖方式如何影响其传播途径,以及它们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并躲避宿主的免疫监视。 本书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主要的致病真菌的深入剖析。从常见的念珠菌(Candida spp.)和曲霉菌(Aspergillus spp.)到机会性感染的隐球菌(Cryptococcus spp.)和荚膜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capsulatum),再到越来越受到关注的非皮肤癣菌(non-dermatophyte molds)和耐药真菌株,本书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对于每一种致病真菌,本书都详细阐述了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包括传统的培养方法、显微镜检查以及现代分子诊断技术)以及治疗原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关注了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例如免疫缺陷(艾滋病、器官移植、化疗、使用糖皮质激素等)、糖尿病、以及其他慢性疾病,并详细分析了这些因素如何促进真菌的定植、侵袭和播散。 《现代真菌病学》高度重视诊断技术的进步。书中不仅回顾了经典的诊断技术,如真菌培养、染色法、生化鉴定等,更着重介绍了当前最前沿的诊断手段。分子诊断技术,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多重PCR以及基于二代测序(NGS)的宏基因组学技术,在快速、准确地鉴定病原真菌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书将详细介绍这些技术的原理、应用场景、优势与局限性,以及如何将其有效地整合到临床诊断流程中。同时,书中也讨论了真菌抗原检测(如β-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以及血清学诊断在某些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地位。 治疗策略的更新与挑战是本书的另一大亮点。抗真菌药物是治疗真菌感染的关键,本书对现有抗真菌药物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包括唑类(azoles)、棘皮菌素类(echinocandins)、多烯类(polyenes)和氟胞嘧啶(flucytosine)等。本书详细阐述了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更重要的是,本书深刻探讨了抗真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机制、监测方法以及应对策略,并展望了新一代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前景。此外,本书还讨论了手术治疗、免疫疗法以及非药物治疗在真菌感染管理中的作用,强调了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真菌病学》特别关注了真菌感染的公共卫生意义和全球视角。真菌感染不仅影响个体健康,也对畜牧业、农业乃至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本书会探讨一些人畜共患的真菌病,例如犬小孢子菌引起的皮肤癣菌病,以及某些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此外,书中还会讨论全球真菌感染流行病学的变化趋势,以及国际合作在防控真菌感染中的重要性。 本书的编排结构严谨,语言专业且易于理解。每一章节都由该领域的资深专家撰写,确保了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书中穿插大量的图表、显微照片和临床影像资料,直观地展示了真菌的形态、感染灶以及病理改变,极大地增强了本书的教学和参考价值。术语解释清晰,引用文献丰富,为读者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指引。 总而言之,《现代真菌病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涵盖了医学真菌学最新知识和临床实践的综合性著作。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更指明了当前真菌病学研究的前沿方向和临床实践的优化路径。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真菌感染的复杂性,掌握最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从而在临床工作中更有效地预防、诊断和管理各类真菌性疾病,为维护人类和动物的健康贡献力量。本书必将成为真菌病学领域所有从业者和研究者的案头必备参考书。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医学的魅力就在于它对未知的不懈探索,而《现代真菌病学》这个书名,就充满了这种探索未知、解开谜团的吸引力。在我眼中,真菌的世界既充满生机,又暗藏危机,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一旦它们突破了与人体的平衡,就可能成为威胁健康的巨大隐患。我常常会想,那些在免疫力低下患者身上出现的、棘手的、难以治愈的感染,有多少是源自那些我们不够了解的真菌?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深入了解真菌病学领域的绝佳途径。我非常期待它能从最基础的真菌分类和生物学特征入手,逐步深入到它们如何感染人体、致病机制如何、以及在不同人群中会引发哪些特定的疾病。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介绍现代医学在对抗真菌感染方面所取得的最新成就,包括那些精准的诊断方法,那些针对性强的治疗药物,以及对于一些复杂或耐药性真菌的应对策略。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次对人类健康防御体系的深刻认知,它将帮助我理解,在微观的真菌世界里,蕴藏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和医学力量。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自然界中那些看不见的生命形式都充满了敬畏,而真菌,作为生命演化中独特而强大的一支,其在人类健康中的角色,更是我一直以来充满好奇的领域。《现代真菌病学》这个书名,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个学科的代称,它更像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我对这个神秘领域的一扇门。我经常会思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多少潜在的威胁是来自我们熟悉又陌生的真菌家族?从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皮肤真菌感染,到那些可能威胁到免疫力低下人群的全身性真菌病,它们的存在方式和传播途径,以及对人体的影响,都让我觉得既神秘又值得深入探究。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系统性学习的机会。我期望它能详细介绍真菌的形态学、生理学、遗传学等基础知识,为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我迫切地想了解,在现代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是如何通过精准的诊断方法,识别出这些潜藏的致病真菌,并且有哪些创新的治疗策略和药物能够有效地控制和根除这些感染。这本书,在我看来,是连接基础科学与临床实践的一座桥梁,能够帮助我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真菌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

评分

这本书绝对是填补我知识空白的及时雨!作为一名对未知微生物世界充满好奇的爱好者,我一直对真菌的隐秘生活及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感到着迷。尤其是在看到新闻报道中各种难以解释的疾病,医生们束手无策时,我总会联想到是否与那些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真菌有关。《现代真菌病学》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科学的严谨和前沿的探索感,让我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我们关注的是细菌和病毒,却忽略了另一大类同样具有强大生存能力和感染力的真菌。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知识领域的大门。我期望它能系统地介绍真菌的分类、生物学特性,更重要的是,它如何潜伏在我们的环境中,又如何伺机而动,对我们造成疾病。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各种常见的以及罕见的真菌病原体,它们各自的致病机制,以及在不同人群中的表现。我特别想知道,在现代医学的背景下,我们是如何诊断这些疾病的,有哪些先进的检测手段,以及治疗的最新进展。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自己的求知欲终于有了可以寄托的地方,也为我了解这个世界增添了一个全新的维度。

评分

我必须说,《现代真菌病学》这个书名,仅仅是听起来就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学术分量,让人感受到它背后蕴含的深厚研究和严谨考证。我并非专业的医学人士,但出于对人体奥秘的好奇,我一直对那些隐藏在我们身体内外、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生命体充满敬畏。尤其是当医学报道中出现一些棘手的、难以被传统抗生素攻克的感染时,我总会下意识地去思考,这些“不速之客”是否就是那些经常被忽视的真菌。这本书的名字,精准地抓住了我内心深处的好奇与疑问,它承诺将带领读者走进一个专业且前沿的领域。我非常渴望了解,在如此快速发展的现代医学中,真菌病学是如何演进的,有哪些新的发现、新的挑战,以及我们是如何用科学的力量去对抗这些潜在的健康威胁。我期待书中能用一种既专业又不失通俗易懂的方式,解析真菌世界的复杂性,它们如何寄生、如何传播,以及它们对人类健康可能造成的各种危害。更重要的是,我想知道,在当今先进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案面前,我们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识别和治愈这些由真菌引起的疾病。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次深入探索人类健康与微生物互动关系的绝佳机会。

评分

作为一名对生物医学领域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对那些能够阐释生命奥秘、揭示疾病根源的著作情有独钟。《现代真菌病学》这个书名,瞬间就吸引了我的目光。它不仅仅是一个学科的名称,更像是一个承诺,承诺将带领我深入探索一个常常被忽视但却至关重要的医学领域。我深知,真菌并非仅仅是餐桌上的蘑菇,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同时,其中一部分也可能成为我们健康的隐形杀手。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全球化、人口老龄化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不断增加的时代,真菌感染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无疑也日益凸显。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不仅讲解真菌的生物学特性,更重要的是,它如何演变成致病原,如何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我希望书中能详细介绍现代医学在真菌病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最新的诊断技术、治疗方法,以及在药物研发方面的新突破。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入了解人类健康与真菌相互作用的绝佳机会,它将帮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在这个微观世界里,隐藏着怎样的科学挑战和医学智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