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汇集十几位满学研究专家科研成果的《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满族传统文化解读》一书终于付梓出版,万分欣喜,因为首次有一部综合性的生态文明与满族传统文化书籍出版问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因而,生态文明既是理论命题,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课题,以生态文明的视域解读满族传统文化,无论对拓宽满学研究领域或是对满族文化融入当代持续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满族传统文化解读》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以后即酝酿出版,拟由辽宁省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中心科研人员承担,没有成行。因为该选题如果将生态文明与满族文化两种理论体系融合而产生生态文明对满族文化的认识,既需要作者有较扎实的满学研究基础,又需要有一定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只有组成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家团队才能胜任。因而,最终由辽宁省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何晓芳牵头,邀请满学界十多位专家共同完成这本书。作者中有满族民俗、满族历史及文学、满族语言多种学科名家赞助,为《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满族传统文化解读》增色添辉。
作者简介
何晓芳,历任辽宁省民族研究所所长、辽宁省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二级研究员;现任东北大学中国满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荣获辽宁省人民政府优秀专家称号。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满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在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及多种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民族问题及满族文化著作10余部。主持完成国家清史编纂工程项目、国家及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多项。
目录
绪论
生态文明与满族传统文化解读
满族传统文化的生态解读
生态与满族传统生态观
生态与生态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与生态文学
满语自然生态词语文化语义研究
满族传统习俗的生态考察
生态文明视域下民俗价值观的转换与重构
满族春节习俗的生态特征与文化意蕴
崇尚自然的满族生态祭礼
——以尼玛察氏“野祭”仪式为例
满族自然崇拜生态意识解析
——以吉林省九台石姓动植物崇拜为例
满族传统说唱的生态表达
满族民间叙事中的生态思维与哲学意蕴
——满族“三老人”故事解析
生境变迁中的满族民间说唱艺术
生态审美视域中的“满族说部
满族作家的生态关照
叶广芩小说的生态关照
在场的生态文化表达
——满族作家胡冬林的《野猪王》解读
满族文化的生动记录生态文明的深切呼唤
——读胡冬林《鹰屯:乌拉田野札记》
满族生态作家评述
——以叶广芩、关仁山、胡冬林为例
满族传统服饰的生态元素
生态视域下的满族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意研究
——以丹东地区调查为例
生态语境下的满族刺绣
后记
精彩书摘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满族传统文化解读》:
(二)社会背景
满族的族源源远流长,满族先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肃慎人。肃慎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称谓,并形成至今绵延不绝的族系。在先秦时期称为肃慎,意为“东方人”;在汉魏时期称为挹娄,意为“住洞穴人”;在南北朝时期称为勿吉,意为“森林人”;在隋唐时期称为靺鞨,是勿吉的近音;在宋辽金元明时期称为女真,意为“捕狍人”;在清朝时期称为满洲,其含义有多种观点;时至今日称为满族,是“满洲”简称之意。由此可见,肃慎人是源,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洲、满族是流,他们共同构成绵延不绝的肃慎族系。在清朝以前,满族先民粟末靺鞨人在大祚荣的领导下曾经于唐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建立了幅员包括中国东北地区大部、朝鲜半岛北部和俄罗斯沿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封建制国家——渤海国,其统治期为229年,设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县,被唐朝誉为“海东盛国”。满族先民女真人在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于收国元年(1115年)建立了幅员包括中国的华北、东北地区、内蒙古东部以及俄罗斯沿西北太平洋一带和库页岛在内的封建制国家—金朝,其统治期为120年,设有五京十九路,版图面积达360万平方公里。从历史发展过程看,肃慎族系的社会发展进步过程,真可谓跌宕起伏,峰谷相连,曲折艰难,波澜壮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论是靺鞨人,还是女真人,当他们建立地方封建政权之后,由于同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密切交往,其社会发展进步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在渤海国、金朝统治结束期间,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肃慎族系往往处于社会发展停滞或者倒退状态,甚至部分人还因此被称为“野人”,具有非常明显的社会发展不平衡性与可逆性,因此,才有17世纪后金政权封建化的历史过程。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局限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满族及其先民生态观的形成与发展。而满族及其先民的生态观也不同程度地体现在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三)文化背景
与“人类中心主义”不同,满族及其先民的文化背景充满了非人类中心主义色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与满族及其先民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逐步形成了相应的世界观、自然观、宗教观、生死观、生态观等。其中满族及其先民的世界观、自然观、宗教观、生死观等都不同程度地对满族及其先民生态观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影响。同时,满族及其先民的生态观也对他们的世界观、自然观、宗教观、生死观产生反作用,而上述世界观、自然观、宗教观、生死观、生态观等综合构成了满族及其先民的核心价值体系。如满族及其先民“不仅人类群体内部应该和谐相处,人类与自然物之间也应和谐相处”的世界观,崇尚自然的自然观,万物有灵的宗教观,灵魂不死的生死观等,都成为满族及其先民生态观的形成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元素。满族及其先民把自然界的事物与现象视为有灵魂的生命体,把自己视为自然一分子,因此在日常的生产与社会过程中,要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逐步形成了对待自然之敬畏,对待生命之尊重的行为方式。崇拜大自然就意味着对大自然负有责任与义务,而萨满教的诸多禁忌则有效限制了人们对自然资源野蛮的掠夺式利用行为。
因此,满族及其先民的传统生态观是在上述自然、社会、文化环境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并对满族及其先民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产生了一系列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满族传统文化解读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满族传统文化解读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