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行者畫記-倫敦畫記 [The Silent Traveller in London]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發表於2025-01-19
啞行者畫記-倫敦畫記 [The Silent Traveller in London]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以中國眼,畫西方景,勾勒倫敦春夏鞦鼕、風花雪月
英式幽默,中式逸趣,描摹異國生活圖景、眾生樣貌
《倫敦畫記》原作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以英文描摹瞭一個東方人對倫敦的印象,同時將英倫風物與中國文化參照對看。書中無處不在的幽默、智慧與簡潔,中式書畫中洋溢的閑情逸趣,帶讀者重新審視倫敦的春夏鞦鼕、風花雪月,細緻而精到地勾勒齣倫敦生活畫麵與眾生樣貌。《倫敦畫記》(英漢對照)不僅首次在國內原貌呈現經典原作,還精心復刻瞭原版畫作、書法,全彩印刷,精裝呈現。
蔣彝(Chiang Yee)(1903—1977),作傢、畫傢、詩人、書法傢,曾先後任教於倫敦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等,當選英國皇傢藝術學會會員、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蔣彝以“啞行者”為筆名,齣版英文旅行畫記十餘冊,圖文並茂勾勒當地自然風貌和生活圖景。他撰寫的《中國畫》、《中國書法》迄今仍是西方藝術院係教授中國書畫的必讀之作。
序╱鄭達
前言 Introduction
第一部分 倫敦景色 PART Ⅰ LONDON SCENE
倫敦的春天 Spring in London
倫敦的夏天 Summer in London
倫敦的鞦天 Autumn in London
倫敦的鼕天 Winter in London
倫敦的霧 London Fog
月下倫敦 London under the Moon
雪中倫敦 London in Snow
風雨中的倫敦 London in Wind and Rain
泰晤士河 The River Thames
第二部分 倫敦生活 PART Ⅱ LONDON LIFE
關於兒童 About Children
談書籍 On Books
關於雕塑 About Statues
人名研究 A Study of Names
在美術館 At Galleries
談戲劇與電影 On Plays and Films
關於下午茶 About Teatime
談食物 On Food
談飲酒 On Drink or Wine
談男人 On Men
談女人 On Women
談老人 On Old Age
幾位人物 Some Personalities
結語 Conclusion
序
鄭達
1938 年 11 月,《星期日泰晤士報》於倫敦的伯爵廣場舉辦全國 書展,吸引瞭數韆人前往參觀,其中還包括瑪麗王後和肯特公爵等知 名人士。書展大受歡迎,主要有一個原因,包括成名作傢、新進作傢 在內,總共幾十位作傢在那兒舉辦演講;其中也有新書《倫敦畫記》 的作者蔣彝。蔣彝在擠得滿滿的演講廳內,嚮七百多名聽眾就“一個 中國人眼中的英國”發錶演講。麵對聽得入神的聽眾,蔣彝錶示:“這 個國傢的人相信,中國人做事的方法完全不對。可有沒有人想過,中 國人對這國傢的人也有同樣想法?你們把名字擺在姓前麵,我把我的 姓‘蔣’擺在名字‘彝’前麵。在中國,結婚之後開始談戀愛。在英 國,結婚之後,戀愛似乎自然而然就終結瞭。”演講後,蔣彝以毛筆 為聽眾在新書上簽下他的中文名字,逗得大傢非常開心。《星期日泰晤士報》報導:“他的簽名大受歡迎。”
20 世紀起始,東方逐漸引起人們的興趣。藝展、書本、文章、戲 劇演齣、學院的亞洲文化課程,擴大並刺激瞭英美人士的視野。多位 漢學傢也貢獻良多,前外交官劍橋的翟理思(H. A. Giles),編瞭著名 的《漢英文言文大辭典》,還針對中國曆史、文學、宗教寫瞭許多學 術論著。莊士敦(Reginald Johnston)爵士不僅是中國末代皇帝的老 師,也是中國佛學、文學、儒傢思想方麵的學者。阿瑟 · 韋利(Arthur Waley)譯介瞭大量中國古典巨著,非凡成就極得文學界重視。另外 還有一些相關文化事件:1935 年 11 月皇傢學院史無前例的國際中國 藝術展,提供給英國觀眾一次難能可貴的美學饗宴;20 世紀 30 年代 中期熊式一成功翻譯中國劇作《王寶釧》,並搬上舞颱,使觀眾充分領 略中國古典戲劇獨特之美;林語堂的《吾國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1935)、賽珍珠的《大地》(The Good Earth,1931)、賈靜如(Innes Jackson)的《華土歸來》(China Only Yesterday,1938)、傅勒銘(Peter Fleming)的《獨行中國》(One’s Company: A Journey to China,1934)以及其他書,都讓西方見到瞭現代中國的社會麵及文化麵。 這所有的事件和齣版品加在一起,多少去除瞭難以數計的認為中國神 秘又野蠻的刻闆印象和誤會,也讓西方對這有著傑齣文明與文化的國 傢,多瞭些瞭解。
這種氛圍自然有利於蔣彝成為成功而受歡迎的作傢。在寫齣《倫 敦畫記》之前,蔣彝已因前麵幾本力作而享有文名:介紹中國藝術 的《中 國 畫》(The Chinese Eye,1935)、記述他至英國西北部湖區旅遊經曆 的《湖區畫記》(1937),以 及《中國書 法》(Chinese Calligraphy,1938)。這些書全都以英文寫成,全都廣受歡迎。比 如,他有關湖區的那本書,初版之後,立刻在短期內印瞭好幾刷。《中國畫》和《中國書法》也再版瞭好幾次,至今,許多國傢仍視後 者為該領域的經典著作。
本書作者僅僅用瞭三年時間,就獲得這種成功,自然值得敬佩。 而隻要想到,他 1933 年來到英國時,英文能力還非常有限,就更令 人颳目相看瞭。蔣彝確實令人颳目相看,一位極不尋常的“普通人”, 以文學、藝術成就為終生目標,而且不惜付齣任何代價,堅持追求此一目標。
蔣彝1903年生於江西九江一個富裕傢庭。其父為著名肖像畫傢,對花鳥繪畫情有獨鍾。蔣彝自幼接受傳統教育,研習中國古籍,作古詩,練習書法、國畫。在他成長過程中,1911年的辛亥革命和1919年的五四運動,都為中國人的國傢意識和文化生活帶來極 大震撼。受到當時先進思想衝擊,認為唯有進步的科學纔能造就新 中國,蔣彝選擇就讀南京的國立東南大學化學係,並於畢業後在高 中教瞭大約一年化學。不過,中國政治上的動蕩和社會經濟的不穩 定,很快就促使他決定投身政治,以便參與社會革新與革命。他為 掃除軍閥、求得國傢統一加入北伐軍,隨後在三個不同地方擔任縣長,包括他的傢鄉九江。後來,為瞭地方上一傢外國石油公司,蔣 彝和一名極有權力的軍閥發生爭執。他辭去政府公職,於 1933 年離 開中國,前往英國,並打算一兩年內束裝返國。沒想到,他在國外一直滯留瞭下去,直至1975 年,纔有機會重迴中國,當時,距離他走齣國門已經42年。
1933年,蔣彝剛到英國,便進入倫敦大學就讀。1935年起,他於東方學院擔任遠東語言文化部助理講師,當時莊士敦爵士是該部主任。後來,由於瞭解到中國醫藥在曆史上的重要地位,韋爾科姆曆史 醫學博物館(Wellcome Historical Medical Museum)於 1938 年聘 請蔣彝,為其設立中國部門,安排展齣。兩年後,一場空襲中,他 位於漢普斯特德林區(Hampstead Heath)附近公園山路(Parkhill Road)的住處遭炸毀,蔣彝纔搬到牛津,直到1955年移居美國。
在英國20年間,蔣彝非常幸運,認識瞭許多藝術傢、學者、詩 人、劇作傢,其中有中國人,有英國人。因其活躍的文化氛圍,倫敦 是極少數能夠吸引中國流亡海外人士和知識分子的歐洲城市。他們經 常聚會,討論各種時新議題,互相支持。且舉蔣彝在倫敦遇到的幾位 人士作例子:藝術傢徐悲鴻、劉海粟,京劇演員梅蘭芳,劇作傢熊式一。同時,蔣彝也交瞭許多英國朋友,如駱任廷(James Stewart Lockhart)爵士、威廉 · 米爾納(William Milner)爵士、赫伯特 · 裏 德(Herbert Read)和莊士敦爵士。能夠進入這麼優秀的知識分子圈, 對他自然大有幫助,使他更明白文化交流帶給雙方的好處,也深層體 會東西方文化的共通處。
到達英國不久,蔣彝就給自己取瞭“啞行者”(Silent Traveller) 這名字。傳統上,中文“啞”這個字隱喻瞭謙虛和智慧;在這兒,則 強調齣蔣彝在西方遭遇的種種睏境,尤其是語言方麵。這名字標示瞭蔣彝的新身份,也一輩子跟著他,經常齣現在他的信件、明信片、簽名上。這名字還是他12本旅行書的標題,書中記述瞭他在不同國傢、 城市的旅行經驗,以及他對東西方相似之處的探索。
經由他輕鬆幽默的筆調,至今世界各地已有幾百萬人認識瞭啞行者。整體而言,較之其他旅行書,他的書有兩個特點:首先,書中包含瞭許多圖畫、素描、詩作,多彩多姿的封麵上還有他手寫的中英文標題;其次,蔣彝非常細膩地觀察瞭西方的文化活動,並將其與自己 的母國互作比較。
《倫敦畫記》是繼《湖區畫記》之後齣版的。湖區國傢公園一直以令人屏息的自然美景,及與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的關聯聞名。蔣彝1936 年夏天至該區旅遊後,即寫瞭一本書。這書原本以旅遊日記的方式寫成。蔣彝陸續將手稿寄給幾傢齣版社,得到的卻是一封接一封 的退稿信。齣乎意料地,過瞭幾個月,一傢齣版社決定給蔣彝的手稿一次機會,不過,他們要求修改 The Silent Traveller in Lakeland(《啞行者在湖區》)這標題,因為擔心這可能讓人聯想到刻闆而負麵的中國人形象,好比,邪惡的傅滿洲博士。幾經摺衝,齣版商妥協瞭,同 意留下標題中“啞行者”這名詞,但需加上副標題 A Chinese Artist in Lakeland(《一名中國藝術傢在湖區》)。齣版商對這書的銷售前景毫 無把握,隻同意給蔣彝六本書,還不打算付他任何版稅。藝評傢赫伯 特 · 裏德寫瞭前言,稱贊蔣彝“膽大無畏地踏入我國的聖殿,以他自 己的方式緻敬。”裏德贊美該書成功證明“華茲華斯的詩接近東方的 某些情感和思想”。讓齣版商跌破眼鏡的是,蔣彝的書非常暢銷,頭版一個月就賣光瞭。接下來再版的書,作者自然拿到瞭版稅,而“啞行者”這一名號,也成瞭他隨後旅行書的標誌。
刁敏謙(M. T. Z. Tyau)寫的《留英管窺記》(London Through Chinese Eyes,1920)一書也需在此一提。蔣彝前往英國前,他的朋 友曾石虞送瞭他這本書,當做禮物。毫無疑問,蔣彝後來決定寫旅行 書,以至他的寫作方式,多少都受瞭這書影響。不過,隻要比較兩本書,立刻就會發現,它們在主題和風格上,完全不一樣。刁是1909 年至 1916 年間於倫敦學習法律的中國學生,迴到中國後,纔記錄下他印象中的倫敦、他懷念的倫敦。那書總共30章,範圍廣泛,明顯偏重社會政治麵,其中包括下麵幾章:《街名》、《下午茶》、《自由之 邦》、《傢庭製度》和《法庭》。相對而言,蔣彝的《倫敦畫記》就詩 意些,較重印象。這書顯示,蔣彝對自己旅行書寫的獨特風格相當 自信,在主題安排及敘述方式上,也復雜得多。這書包含瞭兩部分:“倫敦景色”和“倫敦生活”。第一部分呈現瞭倫敦四季中和不同氣候下的市容,突顯瞭中國人對自然環境的敏銳感受;第二部分則遵循英 文隨筆作傢寫作傳統,對兒童、書本、美術館、食物、老年等各色題 目進行深思。不過,整本書閤起來,卻是中國觀察傢以藝術化而詩意的方式重建瞭的倫敦。他的描述印象化而片片斷斷,獨特卻精巧,一覽無遺畫齣瞭這偉大城市的全景。
20世紀三四十年代,《倫敦畫記》在西方讀者間風靡,之前,他們隻讀過歐洲人所寫關於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書。忽然,他們發現瞭一個全新而陌生的聲音在談論他們的文化—他們那經常自視為較優越、較進步的文化。某種層麵上,傳統上身為觀察者的西方旅行作傢和人種學者,成瞭被觀察的對象,角色顛倒瞭過來。蔣彝一點都不隱瞞他的族裔身份,還經常提到自己的文化背景,提到中國人。這種文學技巧不僅大膽,而且極具創意。《倫敦畫記》這本書,如同蔣彝其他 的書,無論語言結構、文章內容或用字遣詞,都非常中國化,英文讀者讀來,必覺充滿異國風味。不過,這些讀者一定也會為他的幽默、 智慧、簡潔,甚至極具技巧的自貶所傾倒。另外就是穿插文中迷人的圖畫和書法瞭。他們很快發現,啞行者聒噪又溫和,他筆下的中國人世故而具人性。
本書讀者一定不會忽略蔣彝新鮮而機敏的觀察。我得強調,這些觀察經常既具顛覆性又具啓發性,挑戰傳統思想,並點醒我們,必須 重新評估自己和周遭世界。許多人喜歡抱怨倫敦的霧、雨和風,可是蔣彝卻在惡劣的氣候裏發現瞭美,發現瞭樂趣。他喜歡“雨中漫步”, 這使人“真正有機會欣賞大自然”。他告訴讀者如何發現並欣賞現代 城市之美。除瞭花、樹、湖、公園裏的鴨,皮卡迪利廣場和蔚金特 街上的人群這種都市裏常見的景象,也可以讓蔣彝驚嘆、開心不已。 他說,他喜歡觀看雨中的人群,“我看不到他們的臉孔或身體,隻見到移動的雨傘。如果那些傘是深藍色的,我很可能還會將它們誤認為 海浪,正由我立足的地方不斷往外衝刷。”《人名研究》那一章也充滿創意。蔣彝說,他花瞭三天時間,將倫敦電話簿上的名字由第一個瀏覽到最後一個,並驚訝地發現,英文名字和中文名字一樣怪。他留意 到,英文名字可能自相矛盾,用字可能很奇怪,姓氏尤其如此。為瞭強調自己的意思,他以英文姓氏寫成一篇短文,隻不過,“用的是中式文法”,因為動詞不隨時態變化,也沒有冠詞。
膽小鬼(Coward Man)和黑孩子(Dark Child)——不是好孩子(Goodchild)——上漁夫那兒(Call Fisherman) 買魚(Buy Fish)。漁夫拿魚(Fisherman Handover Herring) 給孩子(Child),膽小鬼煎魚(Goward Man Fry Herring), 由灰(Gray)到棕(Brown)。聰明狐狸(Wise Fox)為孩子(Child)拿魚(Take Herring),和膽小鬼同樂(Making Full Joy)。膽小鬼拿刀子(Coward Man Take Knife)走來(Walk Down),孩子大叫(Child Call Loud),有人要(Man Want) 殺孩子(Man-Slaughter Child)。還有呢(Whatmore)?
錶麵看來,《倫敦畫記》說的是作者對一個城市的印象,實際卻是 對英國文化和中國文化的比較。在討論倫敦景色時,蔣彝舉齣許多鮮 活實例,比較並說明東西方的相似之處。他寫道,他深知西方的種族 歧視,也深感厭惡,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一些英文作傢,對東方所知 有限,卻錯誤百齣地談論中國。蔣彝決心,以自己的筆,糾正遭扭麯 的形象和謬誤的事實。與其義正詞嚴地指責那些謬誤,蔣彝選擇“找齣世上所有人類的共同點”。他自相異之處尋找共同點。在這本研究 倫敦的書裏,當討論到工作時間、兒童教育,甚至對愛情的期盼時, 蔣彝指齣,盡管語言、膚色、宗教、習慣不同,世界各地的人還是有 許多共通之處,而這些共通之處正是未來互信、和諧共處的基礎。
蔣彝也不吝於給讀者介紹一些基本的儒傢思想,即祖國的傳統哲學思想。為瞭強調智慧、真誠、同情,他經常提到儒傢思想和道德規範,比如,孝道、子女尊敬並照顧父母及長輩的責任。他提到儒傢思 想時,一點都不教條。相對地,他讓讀者感受到一點中國大眾哲學的 趣味,並以一些精心挑選的實例、格言,喚起他們的好奇。
值得一提的是,蔣彝以不懂政治為由,幾乎在所有書裏,刻意避 開這方麵的話題。這種避談政治的態度並非無知,而是體現瞭他一貫的堅定信念,認為在促進世界和平上,文化,必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 色。那同時也是他的策略,在 20 世紀 30 年代動蕩不安的時代裏,為 自己尋得安身立命之道。
蔣彝一直讓人覺得,他是個快活的人。他臉上總帶著笑,文字 總讓人捧腹。然而,在他內心深處,卻一直存在一股深深的悲傷、 恐懼、焦慮和鄉愁。蔣彝從不讓人知道內心感受,直到晚年,他纔 承認,他並不似人們一直以為的那般快樂無憂 。蔣彝書寫《倫敦畫 記》這書時,生活中發生瞭兩件不幸的事。1938 年春天,20 年來教 導他、支持他的兄長去世瞭,使他極度悲傷。接著,幾個月之後的7月,他的傢鄉陷入日本侵略者之手。蔣彝的妻子和四名兒女都留在中 國,他們的安危前途成瞭他永遠的牽掛。他將悲傷痛苦埋在心裏,隻 偶爾觸景傷情,看到假日慶祝場麵、兒童歡笑、楊柳、公園青草,這些深埋的情緒纔會迸發齣來,他也變得懷舊而善感。他懷念他的傢人,他的故鄉。
書寫旅行書,解讀中國文化,使得啞行者乘著想象之翅,迴到自己的故鄉。這種假想,猶如中國人中鞦賞月的傳統,至少,能夠暫時疏解鄉愁,聊以自慰。因此,較為細心的讀者,應該可以自此書和其他書裏,自充滿活力、輕鬆的語調中,感覺到一絲淡淡的哀愁。
《倫敦畫記》初版至今已超過 70 年。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冷戰、尼剋鬆訪問中國、柏林牆倒塌等重大事件, 都為世界和東西方關係帶來瞭巨大改變。然而,在此高科技和全球化 的時代,蔣彝的書仍然可以啓發今日的讀者。倫敦的景物早已全非,人生的美和本質卻仍一樣,仍有待我們去發掘和珍藏。文化價值和習 俗變瞭,人性基本上最終渴求的仍是愛、諒解與和平。因此,重新齣 版《倫敦畫記》,不僅隻是重新齣版瞭一本好書,還象徵對蔣彝理念 和文化貢獻的認同和欣賞。我確信,讀完這書後,蔣彝的結語仍會不 斷縈繞我們心頭:“我在倫敦看得愈多,對四周景物愈覺親切;對倫敦生活的方方麵麵見得愈多,愈深深地堅信人道、愛和美。為什麼人們要因種族和國籍産生間隙呢?”
啞行者畫記-倫敦畫記 [The Silent Traveller in London]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啞行者畫記-倫敦畫記 [The Silent Traveller in London]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啞行者畫記-倫敦畫記 [The Silent Traveller in London]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啞行者畫記-倫敦畫記 [The Silent Traveller in London]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京東物流確實贊
評分書脊上有點擠壓變形,喜歡這個係列的書,中英文對照也適閤提高英語閱讀。
評分很不錯的一本書,蔣彝的文筆挺幽默的,好厚一本,推薦購買
評分名傢名著,案頭必備
評分這件商品還是不錯的!這個商品還是不錯的!
評分作者蔣彝,用英文和中國山水畫的組閤介紹英國牛津,視角獨特而有美感。一個典型的中國文人以自己的文化功底在西方世界進行文化創作,並取得成就,十分不易。書值得看,也值得收藏。
評分裝幀大方,軟精裝,可是很難攤開,紙張輕但是厚,還是更喜歡理想國的紙質。封麵有點髒。
評分京東物流確實贊
評分收到書啦,超級喜歡封麵設計,大氣雅緻~紙張非常護眼,哈哈,同學推薦的果然很好呢~
啞行者畫記-倫敦畫記 [The Silent Traveller in London]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