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宗元尊六室甲骨拓本集》是《尊六室甲骨文字》一書的新编纂,原书曾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此次将原书所收的甲骨重新拓制,弥补了以往拓工不佳、字迹模糊等缺陷,共汇集原徐宗元甲骨藏品268片,甲骨缀合21组,其中有24片为《合集》、《合补》未收。同时,该书又增加了新釋文,并对徐宗元原有的考释加以重新点校整理,以供学者参考。
宋镇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先秦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
序
凡例
甲骨拓片
甲骨释文
一、徐宗元原釋文
二、新釋文
材料来源表。
这本书的重量,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这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文化传承的厚重感。我是一名对古代艺术和文字都颇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平时也会关注一些历史相关的书籍。《徐宗元尊六室甲骨拓本集》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书中对每一件甲骨的细致刻画,通过精湛的拓印技术,将原本脆弱的骨片上的痕迹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我常常对着那些密密麻麻的符号,想象着当年那些甲骨被灼烧后裂开的痕迹,以及在裂痕上刻下文字的巫师。徐宗元先生的解读,并没有让我感到信息爆炸的压力,而是像一位知无不言的向导,指引我循序渐进地了解这些古老文字的意义和价值。他对于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甲骨进行分类梳理,使得整个体系更加清晰明了。
评分我拿到这本《徐宗元尊六室甲骨拓本集》时,首先被它精美的装帧所吸引。封面设计古朴典雅,内页纸张质感上乘,印刷清晰,将每一幅甲骨拓本的细节都完美呈现。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情有独钟的爱好者,能够欣赏到如此高质量的甲骨拓本集,真是一种视觉上的盛宴。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一堆冷冰冰的图片。徐宗元先生在拓本旁边附带的详尽解读,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理解这些古老文字的含义。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历史背景,为我们讲述了甲骨文所记录的占卜内容、社会生活、祭祀活动等等。每次翻阅,都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感受他们朴素而生动的喜怒哀乐。这种将学术性与普及性巧妙结合的做法,对于推广甲骨文研究、激发大众兴趣具有非凡的意义。
评分说实话,初次接触《徐宗元尊六室甲骨拓本集》时,我怀着一种既期待又有些忐忑的心情。甲骨文在我印象中一直是遥不可及的学术领域,以为会充斥着各种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然而,当我真正翻开这本书,那份复杂的情绪瞬间被一种豁然开朗的喜悦所取代。 徐宗元先生的解读,就像一位温和的老师,循循善诱。他不仅仅是将字形罗列出来,更重要的是,他会解释这个字在当时的含义,它如何与其他字组成词语,又在怎样的语境下使用。我尤其喜欢他对于某些争议字词的探讨,那种严谨的推敲过程,即使我无法完全理解其间的专业术语,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对真理的追求。这本书让我明白,甲骨文并非只是僵化的符号,而是鲜活的历史见证,记录着中华文明最初的脉动。
评分这本《徐宗元尊六室甲骨拓本集》的出现,无疑是甲骨文研究领域的一股清流,为我们这些热爱古文字的普通读者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珍贵文物的绝佳机会。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便是那些古朴厚重的拓本,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前刻写者指尖的温度。每一片甲骨,每一道裂纹,每一个字形,都承载着一段被遗忘的历史,等待着我们去解读,去发掘。 书中徐宗元先生的学术严谨与深厚功底,即便不是专业学者,也能从中窥见一二。他对每一件拓本的考辨,对每一个字形演变的梳理,都充满了耐心与细致。读他的文字,不像是在啃读枯燥的学术论文,更像是在听一位资深向导,带领你在文字的迷宫中穿行,指点迷津,解开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谜团。尤其是那些关于甲骨文日期的考订,以及与同时期其他古文字对照的分析,都让我这个门外汉也受益匪浅,对中国早期历史的认知有了更深层次的拓展。
评分在浩瀚的书海中,《徐宗元尊六室甲骨拓本集》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中华古文明的光辉。作为一名对中国历史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甲骨文充满敬畏和好奇。这本书的到来,让我有机会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这些珍贵的文物。 徐宗元先生在书中对每一幅拓本的解读,都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知识的尊重。他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字形,更深入地挖掘了文字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政治、宗教等信息。我被书中那些关于祭祀、农事、征伐的记载深深吸引,仿佛能听到商朝先民的声音,感受到他们生活的艰辛与智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学术研究成果以一种 accessible 的方式呈现给普通读者,让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也能从中领略甲骨文的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