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何炳棣先生堪为文科诺贝尔奖级的学者。与杨振宁先生是同期清华留美公费生。是西方中国学界公认的中坚人物。
2.这是一部内容详尽的个人成功史,书中传递了艰忍自强的奋斗精神和永不停息的学术追求。
3.何先生拥有超乎常人的记忆力,书中复原了三四十年代清华和西南联大的人情故事,还原大师诞生的现场。
4.与以前的版本相比,因书中提到的近现代学术名家不胜枚举,为方便读者,特编制人名索引附于书后。书中插入若干珍贵照片,多为首次披露。封面所选照片,更是何先生近年照片中满意的一张。
5.此书由中华书局获大陆授权。何炳棣先生著作将全部由中华书局陆续出版。
《读史阅世六十年》是何炳棣先生的回忆录,其中附有私人信札和学术评估密件,详述过去六十多年“读史阅世”的心得体会,反映出早期前辈留学海外的青年知识分子探求学问、开拓思想、融合中西文化的学思历程,也是近现代教育史、学术史辉煌的一页,实有传世意义。何炳棣先生不幸于6月7日去世,本书为特别制作的纪念版,以纪念这位真性情的真学者。
何炳棣先生,1917年出生,浙江金华人。1938年清华大学毕业,任职西南联大。1944年与杨振宁同期考取了清华第六届留美公费生,1952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先后任职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等校。
何炳棣先生在中国史研究领域成就斐然。其著作《明清社会史论》、《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中国会馆史论》、《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等著作影响广泛。
何炳棣先生1966年被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79年被选为美国艺文及科学院院士,1997年获评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高级研究员。是西方中国学界公认的中坚人物。
序言
上篇国内之部
第一章家世与父教/
专忆1何家的两根砥柱/
附录家族与社会流动论要/
第二章天津私立第一小学/
专忆2少年时代的朱英诞/
第三章南开中学/
专忆3爱国纪录的创造者/
第四章一年插曲:山东大学/
第五章清华大学(上)/
1.考试与入学/
2.“发现”自己,磨炼意志/
3.培养自修习惯/
4.30年代的清华历史系/
第六章清华大学(中)/
学运史料的几点考证/
第七章清华大学(下)/
“天堂”与“精神”/
专忆4雷海宗先师/
第八章两年徬徨:光华与燕京/
第九章西南联大(上)/
1.留美初试失败/
2.“尽人事”/
3.再“尽人事”/
4.否不单临/
5.东山再起/
附录1留学考试的英文水平/
附录2第四届中英庚款英文试题/
第十章西南联大(下)/
1.建校史略/
2.联大社群/
3.学风(上):人文社科/
4.学风(下):理工/
5.个人生活漫忆/
第十一章师友丛忆/
1.郑天挺/
2.钱端升/
3.陈体强/
4.张奚若附:罗应荣/
5.潘光旦/
6.闻一多/
7.孙毓棠/
8.丁则良/
9.冯友兰/
下篇海外之部
第十二章纽约和哥大(上)/
1.选校补忆/
2.旅途观感/
3.令人留恋的纽约生活/
第十三章纽约和哥大(下)/
1.岁月蹉跎的焦虑/
2.导师的选择/
3.课程忆要/
4.两次口试/
5.准备话别/
附录美国人文社科博士生外语考试制度述要/
第十四章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上)/
1.西迁温古华/
2.博士论文计划受创/
3.哥大论文的完成/
4.论文出版的受挫/
第十五章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中)/
1.国史研撰的序幕/
2.埋首国会、哥大、哈燕图书馆/
3.决心踏进汉学以外的世界/
第十六章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下)/
1.哈佛与明清人口史论/
2.哥大与《明清社会史论》/
3.学习“随遇而安”的人生哲学/
4.极不寻常的邀聘与考验/
专忆5胡适/
第十七章芝加哥大学(上)/
1.芝加哥创校及其特色/
2.学校领导对中史教研的重视/
3.国际规模的中国研讨会/
第十八章芝加哥大学(中)/
1.课程的设计/
2.研撰(上):一再出入明清的门槛/
3.研撰(下):探索中国文化的起源/
第十九章芝加哥大学(下)/
1.《东方的摇篮》引起的波折/
2.新中国的号召/
3.衰象:东亚教研的暗斗/
4.师生关系/
附录中国文化的土生起源:三十年后的自我检讨/
第二十章老骥伏枥:先秦思想攻坚/
1.重建与中央研究院的关系/
2.画龙必须点睛/
3.华夏文化中的宗法基因/
4.儒家宗法模式的宇宙本体论/
5.攻坚与翻案:有关《孙子》《老子》的三篇考证/
卷后语/
人名索引/467
出版说明
《读史阅世六十年》是何炳棣先生的自传,他把自己一生求学和治学的经历“原原本本、坦诚无忌、不亢不卑地忆述出来”,既是他个人“读史阅世”的学思历程,也是一个大时代的缩影,丰富翔实,启人深思,堪为现代学人自传的杰作。
本书完成于2003年,2004年2月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年7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大陆简体字版。2011年,应何炳棣先生要求,此书的大陆简体字版转由中华书局出版。
本书初版面世之后,何炳棣先生曾一再表示,还有不少治学的经验和检讨可以补充到书中,还可以增加一些珍藏的照片,要找时间增订,可惜一直未能如愿。
本次出版,增加了何炳棣先生多幅珍贵历史照片。正文部分除更正少量手民之误外,一仍其旧。因书中提到了众多现代学人,为方便读者查检,经何炳棣先生同意,我们特别编制了“人名索引”,附于卷末。
封面所选照片,是何炳棣先生2008年5月在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举办的小型座谈会上拍摄的,是何先生近年照片中最满意的一张。在这次会上,九十一岁的何炳棣先生细述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侃侃而谈,时过午后,工作人员提醒何先生注意午餐时间,何先生慨然说道:“是学问重要还是吃饭重要!”
2012年6月7日,何炳棣先生在美国去世,享年九十五岁。
谨以此书,纪念这位真性情的真学者。
中华书局编辑部
2012年6月8日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极具匠心,它没有采用简单的线性时间叙事,而是像一个精密的万花筒,将不同时间节点、不同地域发生的事件巧妙地编织在一起。这种跳跃式的叙事方式,反而更能体现历史的网状结构和相互关联性。有时候,作者会用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来映射出整个时代背景下的某种深层逻辑,这种“见微知著”的笔法,着实令人拍案叫绝。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合上书本,在大脑里构建出一张事件的地图,将那些看似分散的碎片重新组合。这并非是阅读上的负担,而是一种智力上的享受,仿佛在参与一场和作者共同进行的深度历史考古。它要求读者保持高度的专注力,但回报是巨大的,它教会我们如何从更宏观、更辩证的角度去看待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世界。这种叙事上的创新和深度,让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口述史范畴。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封面那复古的字体搭配着做旧的纸张纹理,一下子就把人拉回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内页的排版也极为考究,字里行间留出的空白恰到好处,让人在阅读那些厚重的历史时,不至于感到窒息。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引用史料时的那种细致入微,无论是那些尘封已久的档案片段,还是那些鲜为人知的私人信札,都被梳理得井井有条。那种对待历史的敬畏感,是很多当代作品中难以寻觅的。初读时,我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年代回顾录,但很快就被那种扑面而来的真实感所吸引。作者的叙事仿佛带着一种现场感,让你感觉自己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目睹着那些重大事件的发生。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揭开一层新的历史面纱,每一次停顿,都值得为那些逝去的时光深深叹息。这本书的出版,不仅仅是整理了六十年的记忆,更像是为后人留下了一把解密历史的钥匙,值得反复品味和珍藏。
评分从历史研究的严谨性角度来看,这本书无疑是顶级的。它不仅仅是作者个人的回忆,更像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态的一份缩影和侧写。我注意到作者在处理那些敏感和争议性事件时,展现出了极大的审慎和客观。他似乎在努力平衡多方观点,不轻易下定论,而是将材料呈现给读者,引导我们自己去判断。这种“求真”的态度,是所有严肃的历史作品的基石。书中所引用的那些一手资料,包括大量的官方文件与私人通信的穿插对比,极大地增强了论述的可信度。它提供给我们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一个更接近真实的复杂图景。对于任何想要深入理解近现代社会转型期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它以一种近乎自传的方式,为宏大的历史画卷添上了最细致入微的笔触。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他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叱咤风云的政治家,还是默默无闻的普通百姓,都不是脸谱化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充满矛盾的个体。我看到那些伟人们在做出历史抉择时的内心挣扎、在面对个人命运时的脆弱与坚韧。书中对时代思潮变迁的描摹尤为精彩,那种由表及里的剖析,让人不禁反思: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体的选择究竟有多大的分量?这种对“人”这个核心命题的关注,使得原本可能宏大的历史叙事变得异常亲切和引人入胜。那种历史的厚重感,不是靠堆砌事件堆砌出来的,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故事渗透出来的。这本回忆录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些被主流叙事常常忽略的幽微角落,感受那个时代脉搏的真实跳动。我甚至能想象作者在撰写这些段落时,是如何辗转反侧,试图捕捉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真实情绪。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功力,简直可以用“炉火纯青”来形容。他的文字既有老派文人的那种沉稳和韵味,又带着经历过大风大浪后的洗练与克制。他很少使用华丽的辞藻去渲染气氛,而是依靠精确而有力的词汇,构建出令人信服的场景和氛围。在描述那些动荡不安的岁月时,文字中流淌出的那种不动声色的悲凉,比任何激烈的控诉都更具穿透力。尤其是那些充满哲理性的思考和总结,常常如同金石之言,掷地有声,让人不得不深思。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在听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用他沉静而充满智慧的声音,娓娓道来他走过的漫长旅程。他的文字有一种魔力,能够将冰冷的历史记录转化为有温度的生命体验,让人在敬佩之余,油然而生一种亲近感。
评分很好,发货送货速度很快!
评分价格实惠,很划算,很满意
评分好书 活动给力 下次还来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
评分非常好,618大促买了一堆书,够看几年的了
评分读史也是读人!
评分印刷清晰,内容丰富,,非常喜欢。
评分包装完整无缺,送货快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