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丰富史料讲述周总理夫妇一生:以丰富翔实的历史图片、手迹、文献史料,全面深入地再现了周恩来与邓颖超从学生时代到晚年时期的工作和生活。
2. 解密稀缺图片档案:内含全国各大纪念馆馆藏及著名摄影师拍摄的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其中多幅罕见作品公开亮相。
3. 名家执笔传记:鲁迅、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余小惠以富有文采的文字,叙述了周恩来与邓颖超革命生涯中忠贞的爱情及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艰难历程,惊涛骇浪,政治风云。
极具收藏价值的纪念邮票:国家专业画册出版社,与中国邮政强强合作,重磅推出中国邮政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纪念邮票“海棠花小版”。邮票画册,相得益彰,珠联璧合,共同打造收藏精品。
画册以丰富的史料、稀缺的图片档案以及名家执笔的传记,图文并茂地讲述了周总理夫妇的一生,并配有极具收藏价值的纪念邮票。
2018年是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由中国画报出版社重磅推出的《周恩来与邓颖超画传:精编版》以丰富翔实的历史图片、手迹、文献史料,全面深入地再现了周恩来与邓颖超从学生时代到晚年时期的工作和生活,图文并茂地向读者展现了这对众人敬仰的革命夫妻终身投身革命事业的光辉历程,是一部怀念伟人、传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的大型历史文献画卷。
周恩来与邓颖超的爱情诞生在美丽的海河之滨,从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甘愿“上断头台”的誓言开始,这对革命伴侣的爱情就在中国革命的每一个征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画册由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余小惠女士执笔,用七万余字,以富有文采的文字,叙述了周恩来与邓颖超革命生涯中忠贞的爱情及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艰难历程,惊涛骇浪,政治风云。
画册共分为16个章节。从确立共产主义信仰到广州首次国共合作的风云变幻;从血雨腥风的上海到艰苦卓绝的江西革命根据地;从风雪弥漫的万里长征到抗日烽火燃烧的陕北;从雾都重庆红yan村到盘根错节的南京梅园,周恩来与邓颖超心连着心、肩并着肩战斗在前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建立了伟大的功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无论逆境还是顺境,这对革命伉俪总是肩并肩,手挽手,同甘苦,共患难,风雨同舟,相濡以沫,为人民的幸福、国家的昌盛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画册中收录了二百余幅全国各大纪念馆馆藏及著名摄影师如吕厚民、杜修贤等大师拍摄的大量珍贵历史照片,其中多幅罕见作品公开亮相。除了丰富的历史照片,画册还收录了大量的历史文献,例如报刊的报道、周总理夫妇往来的信件、周总理的批示文件等。这些丰富的史料再现了周恩来与邓颖超从学生时代到晚年时期的工作和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在《周恩来与邓颖超画传:精编版》一书的策划和筹备过程中,中国画报出版社与北京邮政强强联手,画册附赠中国邮政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纪念邮票“海棠花小版”。邮票画册,相得益彰,珠联璧合,共同打造收藏精品。
在画册中,不仅可以找到周恩来与邓颖超超凡脱俗,无与伦比的的爱情,而且可以看到他们为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生的伟大壮举。正如著名作家余小惠女士在本书前言中所说:“两位伟人已经离开了他们挚爱的人民,但大江南北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高山平川都印下了他们的足迹。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周恩来、邓颖超。他们的名字与日月同辉,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历史的丰碑上,永远铭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中。”
黄祖坤,主编出版了大型画传《巾帼风采》一、二、三卷,《曾山与邓六金画传》《张澜画传》《伟人毛泽东》等多部具有重要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文化作品。
余小惠,1974年毕业于天津师大中文系。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但愿人长久》、《都市风流》,中短篇小说集《枣花蜜》,电影电视文学剧本《走向冰川》、《真诚》、《观世音传》以及散文、报告文学等多种作品。曾获天津第二、三、四届鲁迅文学奖和鲁迅文艺特别奖,广播连续剧《选择》获全国广播剧一等奖,长篇小说《都市风流》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并被英、法两种文字译介到海外(以上作品部分系合作)。
目录
1. 长夜漫漫诞忠魂 世有灵犀海河缘
2. 爱国烈火燃“五四” 觉悟社里战友情
3. 明信画片传心意 革命理想红线牵
4. 广州相聚革命地 风云突变验真情
5. 南昌起义第一枪 斗智斗勇赴“六大”
6. 敌人心脏插尖刀 地下斗争显神威
7. 苏区艰苦诗红叶 风雪长征路途险
8. 抗日烽火遍九州 坠马受伤到苏联
9. 皖南事变惊中外 悲欢离合红岩村
10. 抗战胜利传捷报 谈判桌边遇石礁
11. 转战陕北迎解放 两地传书革命情
12. 筹备新政同协力 海棠盛开西花厅
13. 互敬互助为表率 廉洁律己做公仆
14. 大爱融化在人间 五洲四海传友谊
15. 动荡岁月同舟渡 丹心一片傲霜雪
16. 革命伉俪惊寰宇 壮丽人生照地天
第一章 长夜漫漫诞忠魂 世有灵犀海河缘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人民最痛苦最屈辱的年代。那时,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漫漫长夜中,1898年3月5日,苏北淮安城的一条小巷内,一户周姓人家诞生了一个婴儿。传说其母生产前曾梦见一只鸾凤般的神鸟入怀,婴儿出生后,眉目俊秀,家人便为其取名大鸾,正名恩来,字翔宇,愿他成人后如鸾凤般展翅飞翔。周恩来未满一岁便被过继给了病危中的叔父抚养,不久叔父去世,由嗣母带在身边。他的嗣母出生在诗书世家,从小就经常给他讲关天培、韩信、梁红玉等爱国名将精忠报国的故事。周恩来还不到十岁,他的两个母亲就先后因病去世,年幼的周恩来担起了当家的重担。
1910年,十二岁的周恩来随在沈阳供职的伯父到了东北读书。在日俄争夺的东北,少年周恩来感受到了民族灾难的深重。一次课上,周恩来在回答老师提问“为什么而读书”时,发出了“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这坚定而博大的胸怀志向,使同学与老师都为之动容。
1913年,周恩来随调任天津长芦盐运司的伯父迁居天津,同年考取全国闻名的南开学校。
在周恩来将满六岁的那个冬日,1904年2月4日,中国西南边陲的广西南宁镇台的宅院中,诞生了一个女婴。这个女孩的到来,引起了镇台大人邓廷忠的震怒。邓廷忠原籍河南,是个武举人。他的第一任夫人去世后,续弦娶了家道败落的富商女儿杨振德,满心希望能生个儿子继承香火,没想到却生了女儿,重男轻女的邓镇台便要把女儿送给别人。
饱读诗书的杨振德是具有自主自强精神的勇敢女子,听到丈夫的话,她跑到厨房拿起一把菜刀,与丈夫抗争,以死来护卫女儿的生存权利。
这个被母亲用菜刀保护下来的小生命,取名玉爱。邓玉爱,就是后来成为周恩来妻子的邓颖超。
1910年周恩来北上奉天(沈阳)那年,邓颖超的家庭遭遇巨大的变故。父亲邓廷忠因得罪上司被发配新疆流放,后暴病身亡。母亲杨振德带着只有六岁的女儿流落到广州,又从广州千里迢迢投奔上海同乡,继而乘船到了天津。
杨振德不靠亲友接济,全凭自己学习的中医知识,自谋生路,在天津长芦盐业局育婴堂做了一名医生。为了补贴家用,小玉爱学织毛巾,手冻得通红,但在领到几个铜板的报酬时,她的心里是甜的。
在这段艰难的岁月中,杨振德曾面临失业的困境,但她十分坚强,一边找工作,一边教女儿学文化,这一切给了幼小的玉爱以深刻的影响。
1913年,九岁的小玉爱随母亲到了北京的一所平民学校读书,此时,她正式的学名叫邓文淑。
这所平民学校是中国社会党在北京开办的,提倡平民教育。校长是社会党北京支部负责人陈翼龙,他是孙中山同盟会的成员,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宣传社会平等。
杨振德带着女儿在这所学校里一个教书,一个学习。她们受到学校进步思想的熏陶,听到许多进步的教职员对改革黑暗社会、争取平等权利的理想和愿望。在这所学校里她们不仅解决了温饱,更重要的是有了对革命的憧憬和认识。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校长陈翼龙被袁世凯枪杀,平民学校也被警察查封。
杨振德带着女儿又回到了天津。
陈校长给她们带来的革命理想之火并没有随着校长的牺牲而熄灭,而是使她们更加懂得,在这个黑暗的社会中,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杨振德当了家庭教师,在多个家庭之间奔波,她决心一定要挣钱让女儿学习文化。
秋天,邓文淑考上了直隶第一女子师范附属小学。
周恩来此时正在闻名全国的南开学校读书,这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管理治学有方的学校。学校要求学生学习成绩与培养自强能力并重,修身有礼,装戴整洁。周恩来遵循校训组织了“敬业乐群会”,要求同学们“以智育为主体,而归宿于道德,联同学之感情,辅教科之不及”。
周恩来学业突出,为人谦和,博学多才,对同学真挚友爱,很快便赢得了同学和老师的好评与推崇,先后担任敬业乐群会智育部部长、副会长、会长。他对学校和班里的各项公益活动,无不热心尽力。
他在学校读书,生活俭朴,因为家境困难,常常不能按时交学费,便靠课余刻蜡板、写讲义勤工俭学。清贫的生活磨炼了少年周恩来吃苦耐劳的性格。
他在南开的新剧中扮演了女主角(南开是男校),他的演技出众,扮相姣好,影响甚广。他还在《敬业》期刊上发表了抒发为国事担忧之情的诗作:“茫茫大陆起风云,举国昏沉岂足云……”
1917年,周恩来从南开学校毕业,选择了去日本留学。
这年9月,周恩来由天津坐轮船东渡日本。临行前,他写下一首著名的诗篇,抒发救国抱负。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邓文淑在直隶女师附小读了两年书,杨振德又失业了,母女二人只好靠织毛巾维持生计。但小文淑的学费怎么办呢?这时,她们得知直隶第一女师的预科如果考取前三名就可免收学
费和住宿费,十一岁的邓文淑勇敢地决定去闯一下。
当时,预科招生规定最小十三岁,虚报了两岁的邓文淑闯进了前三名,学宿费全免,她凭自己的刻苦和胆量赢得了学习的机会。
直隶女师的校长是美国大学进修生,代理校长是南开学校的校长张伯苓,他的教育理念在当时是开明进步的。
邓文淑在直隶女师的预科和本科的学习中,接受了一丝不苟的师范教育,光课程就有国文、作文、习字、读经、修身、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理学、教育学、法制、伦理、动物植物学、园艺、英文、日文、音乐、美术等三十多门。邓文淑学业优秀,成绩出类拔萃。
在学校的学生组织乐群会和校友会中,邓文淑被选为校友会余兴部委员和图书部干事。她是同学中年纪最小,能力却很强的学生干部。
1916年,十二岁的邓文淑以五百字的文言文写出《对于蔡松坡先生逝世感言》,被校友会选中登在学校《会报》的第二期上。她在文中阐述了自己的爱国宏愿:“望吾同胞从此上下一心,振起精神,谋国家之进步!”她还提出:“世事靡常,岂能一定,安知吾国异日不立于万国之上哉!”
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子,能提出如此响亮、胸怀博大的愿景,令人赞叹和钦佩。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少年周恩来的壮志。
“谋国家之进步”,这是少年邓颖超的志向。
虽未谋面,身处学习阶段的两个少年,在漫漫长夜的旧中国,面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民众,面对军阀割据、内忧外患、列强虎视眈眈的中国,他们稚嫩却正逐渐成熟的心在思考,贫弱的祖国怎样才能自救?中国人民怎样才能走上一条奋发图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光明之路?
爱国的胸怀,报国的宏愿,在年轻的心中激荡。在动荡的年代中,一代伟人将创造出怎样的奇迹?时代又将造就怎样的英雄?
海河,这条汇入渤海的静静河流,又怎样才能使两位伟人的世纪之缘相结?
相关信息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1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线已经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正在乘风破浪前行。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曾经写下这样的寄语:“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周恩来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是: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周恩来同志生前念兹在兹的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完全实现。
习近平指出,周恩来同志是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杰出楷模。周恩来同志是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的杰出楷模。周恩来同志是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杰出楷模。周恩来同志是自我革命、永远奋斗的杰出楷模。周恩来同志是勇于担当、鞠躬尽瘁的杰出楷模。周恩来同志是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
仅仅是《周恩来与邓颖超画传(精编版)》这个书名,就已经勾起了我强烈的阅读兴趣。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同志,两位在共和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的故事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而“画传”这种形式,更是将文字与影像相结合,能够更直观、更生动地展现人物的风采和时代的变迁。我还没来得及仔细翻阅,但从书的整体装帧来看,就给我一种厚重感和精致感。封面的设计不仅大气,而且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散发出一种历史的厚重和人物的温情。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通过精选的珍贵图片,配合翔实的文字,为我们展现两位伟人的政治生涯、革命历程,以及他们之间相濡以沫、携手共进的感人故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我在了解这两位伟人某些方面的空白,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人生选择。这种对历史人物的深入了解,对于我个人而言,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过程。
评分当《周恩来与邓颖超画传(精编版)》静静地躺在我面前时,我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无疑是非常用心的,从封面选用的材质和色彩,到书脊的压痕和烫金工艺,都透露出一种对经典作品应有的尊重和敬意。即使我还没有翻开内页,光是触摸书本的质感,就能想象到其中蕴含的丰富信息。我一直对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同志这对革命伴侣的故事充满好奇,他们的一生是那个波澜壮阔时代的缩影,也是无数革命者精神的写照。我期待这本书能够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以及经过精心考证的文字,为我们勾勒出他们从青年时期到晚年的完整人生画卷。特别是那些可能不为大众所熟知的侧面,比如他们如何面对生活的艰辛,如何在重大历史事件中做出艰难抉择,以及他们之间深厚而真挚的情感交流。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里面充满了等待我去探索的宝藏。
评分拿到这本《周恩来与邓颖超画传(精编版)》,我首先被它沉甸甸的分量所吸引。这不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一种历史的厚度,仿佛承载了半个多世纪的共和国风云。尚未深入品读,但单从画报的排布和文字的字体设计,就能感受到编者团队的专业与严谨。封面的色调运用非常巧妙,既有历史的沉淀感,又不失一种温润的光泽,让人在翻阅前就产生一种肃然起敬又充满好奇的心情。我常常觉得,一本好的画传,不仅仅是图片和文字的简单堆砌,更在于它能否带领读者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历史的脉搏。从这本书的整体风格来看,我预感它在这方面会做得非常出色。我尤其希望书中能有一些我未曾见过的珍贵史料,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能够帮助我更立体、更全面地理解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同志的人生轨迹,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这份期待,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之旅充满无限的憧憬。
评分这套《周恩来与邓颖超画传(精编版)》真是让我眼前一亮,不光是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情感的温度,拿到手之后更是爱不释手。封面设计典雅大气,用色沉静,透露出一种庄重而不失温情的基调。打开扉页,纸张的质感就非常出色,触感细腻,印刷清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阅读的愉悦度。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其中的具体内容,但光是这精美的装帧和严谨的编排,就足以让我感受到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每一页的留白、字体的选择,都经过了深思熟虑,使得整体视觉效果非常舒适。这种对细节的追求,往往预示着内容也同样会是经过精心打磨和深入挖掘的。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展现两位伟人的不同生活侧面,不仅仅是他们的政治生涯,也包括他们在个人情感、家庭生活中的点滴。毕竟,正是这些平凡的瞬间,才更能勾勒出真实而鲜活的人物形象。从这本书的呈现来看,它不仅仅是一本历史读物,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是对两位杰出人物的一份深情致敬。
评分初见《周恩来与邓颖超画传(精编版)》,便被其典雅大气的设计所吸引。我个人对历史题材的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生动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画传。《周恩来与邓颖超画传(精编版)》这个书名本身就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分量和丰富的情感信息。书本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质感,这通常预示着其内容的翔实和编排的精良。封面设计也颇具匠心,色彩的运用和图案的搭配,都营造出一种庄重而不失温情的氛围。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通过精选的影像资料和深入的文字解读,为我呈现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同志更为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史实罗列,更能触及到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他们是如何在历史洪流中坚守信念,又是如何在平凡生活中相互扶持的。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了解这两位伟大人物及其不朽爱情的绝佳机会,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去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温暖与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