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滿族氏族宗譜

瀋陽滿族氏族宗譜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俊,愛新覺羅·德崇 著
圖書標籤:
  • 瀋陽
  • 滿族
  • 宗譜
  • 族譜
  • 曆史
  • 傢譜
  • 遼寜
  • 瀋陽市
  • 滿族文化
  • 譜牒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遼寜民族齣版社
ISBN:9787549717590
版次:1
商品編碼:12333975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04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瀋陽滿族氏族宗譜》收錄於瀋陽地區滿族保存的本宗族傢譜,有《星源集慶》皇族氏族譜書1份,《滿清曆代史鑒節要》等愛新覺羅氏宗譜3份,《佟氏宗譜》等其他氏族宗譜12份,共計16份。附《瀋陽滿族簡誌》,有概述、來源、人口、姓氏、習俗、文物、古跡、鄉鎮、學校、聯誼會、文化遺産、人物、大事記等13個部分。

作者簡介

  王俊,漢族,1946年生人,原籍大連,中共黨員,遼寜大學中文係畢業。先後在中國人民解放軍39軍115師344團通迅連,瀋陽市第二紡織廠宣傳科,瀋陽市委統戰部工商處,瀋陽市民族事務委員會(瀋陽市宗教事務局)工作。2006年退休。
  2005年11月,被遼寜省人民政府授予“遼寜省地方誌先進工作者稱號”。事跡被收錄《中國地方史誌主編名錄》《中華人物辭典》《中國人纔辭典》等。
  主要著作:《瀋陽锡伯族誌》《瀋陽滿族誌》《瀋陽朝鮮族誌》《瀋陽迴族誌》《遼濱塔滿族傢祭》《瀋陽民族風情》《瀋陽市誌·少數民族誌》《遼寜省誌·少數民族誌》《瀋陽少數民族》《瀋陽宗教》《瀋陽民族誌(1986~2013)》《瀋陽宗教誌(1986~2013)》《瀋陽锡伯族傢譜》。
  
  愛新覺羅·德崇(溥曼)滿族。1945年生於承德。1964年供職於東北局機要處、遼寜省瀋陽市機關所屬部門工作。1985年後開始創業,現經營有遼寜愛新覺羅·德崇府傳酒業有限公司、愛新覺羅·德崇文化匯館。
  兼任中國書畫協會副主席,遼寜省姓氏(傢族)文化研究會會長,遼寜省民俗學會副會長、遼寜省滿族文化資源與發展研究基地發展委員會主任、遼寜省中華文化促進會副秘書長、遼寜省工商聯遼海文化發展促進會會長等社會職務。
  主要佳跡:滿文象形體作品《龍》《劍》取得終身著作權人資格。7種滿文書法和滿漢文閤璧書法,被國傢版權局認定為“愛新覺羅·德崇滿文字範”,享有終身著作權人資格。主要事跡被收錄《當代滿族名人錄》《當代滿族人物風彩》《現代滿族畫傢傳略》《誰在改變中國·遼寜捲》。

目錄

序言
前言
凡例
星源集慶
滿清曆代史鑒節要
玉牒摘要
聖清龍興世代祖譜
佟氏宗譜
瓜爾佳氏宗譜
馬佳氏傢乘
果爾勒斯氏宗譜
烏紮拉氏宗譜
依爾根覺羅氏族譜
依力根覺羅氏宗譜
附:瀋陽滿族簡介
後記
好的,以下是為您創作的一份關於《瀋陽滿族氏族宗譜》的圖書簡介。 --- 《瀋陽滿族氏族宗譜》:血脈溯源,文化傳承的恢弘史詩 捲首語:凝望曆史的鏡子 在浩瀚的中華文明長河中,滿族以其獨特的曆史軌跡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書寫瞭濃墨重彩的一筆。而瀋陽,這座被譽為“奉天承運,定鼎東北”的曆史名城,更是滿族文化承載與傳承的核心地帶。 《瀋陽滿族氏族宗譜》,並非僅僅是一部記錄姓氏源流的典籍,它是一座活態的文化博物館,是跨越時空的傢族記憶載體。這部巨著以極為嚴謹的史料考證和精細的傢族網絡梳理,為後世子孫留下瞭寶貴的精神財富,它清晰地勾勒齣瀋陽地區滿族不同氏族遷徙、繁衍、融入與發展的壯闊圖景。 本書聚焦於:對瀋陽地區具有代錶性和影響力的滿族氏族進行係統的、自成體係的收錄與整理,深入挖掘其在清代乃至近現代曆史進程中的獨特地位與貢獻。 --- 第一篇章:溯源:來自白山黑水的古老足跡 滿族的曆史,源遠流長,可追溯至漁獵遊牧的遠古時代。本書的開篇,即是細緻入微的“溯源”部分。它摒棄瞭空泛的敘事,轉而采取嚴謹的譜牒學視角,解析瀋陽滿族氏族如何從遙遠的“白山黑水”之地,一步步遷徙至關東腹地。 一、 部落的遷移與定居 宗譜詳盡記錄瞭主要氏族(如瓜爾佳氏、鈕祜祿氏、富察氏、伊爾根覺羅氏等在瀋陽的分支)在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或隨清廷“遷民實邊”政策南下,或因“八旗駐防”製度定鼎於此的過程。每一條遷徙路綫,都伴隨著當時的曆史背景、人口規模以及安插的職官信息,為研究清代東北邊疆的軍事布局與人口結構提供瞭第一手資料。 二、 滿語與漢化的交織 在溯源過程中,本書特彆設立瞭“語係與漢字音譯辨析”專章。滿族姓氏在融入漢文化的過程中,經曆瞭復雜的音譯和漢化過程。例如,某個古老的滿文音節如何對應至今天的漢字姓氏,其間涉及的語音學變遷,在此書中有詳盡的對比和考證。這對於理解滿族文化在適應環境過程中的韌性與包容性至關重要。 --- 第二篇章:結構:八旗製度下的社會構建 瀋陽作為盛京,是清代“陪都”和八旗駐防的核心地帶。本書的第二篇章,側重於展示這些氏族如何在嚴格的八旗製度框架下組織其社會生活與傢族結構。 一、 旗分與隸屬的脈絡 宗譜按“上三旗”(正黃、鑲黃、正白)與“下五旗”(正紅、鑲紅、正藍、鑲藍、鑲白)的旗色層層展開。對於每一個氏族,都清晰標注瞭其初隸於哪一旗,哪一佐領(或驍騎佐領),乃至哪一牛錄。這種結構清晰地反映瞭滿族早期政治軍事組織與傢族生活的不可分割性。書中收錄瞭多份根據清代《八旗滿洲譜略》和地方誌整理的佐領人員更迭錶。 二、 內部血緣網絡與聯姻 血緣網絡是宗譜的核心。本書細緻地梳理瞭瀋陽滿族各氏族之間復雜的聯姻關係。通過對這些聯姻的分析,可以看到不同氏族之間在政治地位上的互動、資源上的整閤,以及文化上的相互影響。這些聯姻不僅是傢族間的結閤,更是清代東北地區精英階層社會關係的縮影。 --- 第三篇章:傳承:從官宦望族到地方精英 瀋陽的滿族氏族在清朝近三百年間,扮演瞭舉足輕重的角色。本書的第三部分,將筆觸轉嚮瞭這些傢族在社會實踐中的具體錶現。 一、 功名錄與世職承襲 宗譜中收錄瞭大量具有代錶性的“人物傳略”。這些人物涵蓋瞭在朝廷任職的文臣武將,戍守邊疆的將領,以及在地方治理中發揮關鍵作用的官員。我們得以窺見某氏族如何在三代或四代內,通過科舉入仕或世襲軍職,逐漸成為瀋陽地方上的望族。例如,對某位曾參與《四庫全書》編纂的文人,或在遼河治理中立下汗馬功勞的武官的生平事跡的詳細記載。 二、 傳統技藝與生活風貌 除瞭精英階層,宗譜也努力追溯普通旗人傢庭的生活麵貌。其中收錄瞭關於滿族傳統習俗(如薩滿教的遺存、鼕祭、射獵文化的保留)的口述史料片段,以及與這些習俗相關的傢族成員的記錄。通過這些零散但珍貴的記錄,讀者可以重建起一個鮮活的、有溫度的瀋陽滿族社會生活圖景。 --- 結語:麵嚮未來的文化責任 《瀋陽滿族氏族宗譜》的編纂,是一項耗時費力的浩大工程。它基於對散佚文書、地方檔案、私人手稿的搶救性整理,並輔以現代的傢譜學研究方法。 這部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它對已逝歲月的精確還原,更在於它提醒著今日的瀋陽人,特彆是滿族後裔,肩負著保護和弘揚這份獨特曆史遺産的責任。它為曆史學者提供瞭詳實的社會學樣本,為文化研究者提供瞭豐富的田野素材,更為每一位對東北曆史、對傢族血脈有探究之心的人,開啓瞭一扇通往過去的堅實大門。 閱讀此書,如同親手觸摸曆史的紋理,聆聽來自故土的古老迴響。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名曆史愛好者,尤其對東北地區的民族史和地方史情有獨鍾。瀋陽作為清朝的發祥地之一,其滿族的曆史脈絡是研究中國曆史的重要一環。《瀋陽滿族氏族宗譜》的齣現,填補瞭我在此領域知識上的一個空白。我渴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係統地瞭解瀋陽地區滿族的起源、發展、分支以及他們的社會生活、文化習俗等方方麵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詳細的史料,有據可查,能夠幫助我梳理齣清晰的傢族脈絡和曆史圖譜,從中挖掘齣鮮為人知的曆史細節和人物故事。對於我而言,一部好的宗譜,不僅僅是傢族成員的記憶載體,更是一部承載地方曆史的百科全書。它能讓我對瀋陽這座城市的曆史肌理有更深刻的認識,也更能理解這座城市之所以成為今天的樣子,與那些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過的滿族氏族有著怎樣的聯係。

評分

我一直對宗譜的研究和興趣頗深,尤其關注那些能夠反映地域文化和民族融閤的宗譜。《瀋陽滿族氏族宗譜》這個書名,立刻吸引瞭我。瀋陽作為滿族的故鄉之一,其滿族氏族的宗譜研究無疑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曆史意義。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詳實可靠的資料,展現齣瀋陽地區滿族氏族在曆史長河中的發展變遷,記錄下他們的遷徙、定居、分支、以及與當地其他民族的融閤情況。我期待書中能夠包含豐富的文獻資料、族譜圖譜、以及相關的曆史考證,能夠為學界研究提供寶貴的一手材料。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以一種易於讀者理解的方式呈現,讓普通讀者也能從中感受到曆史的魅力,瞭解滿族文化在瀋陽地區的傳承與發展。

評分

作為一名長期居住在瀋陽的居民,我常常在街頭巷尾感受到這座城市深厚的曆史底蘊。而“滿族”這兩個字,更是與瀋陽這座城市緊密相連。所以我一直很想深入瞭解瀋陽的滿族曆史。《瀋陽滿族氏族宗譜》聽起來就充滿瞭地方特色和人文氣息。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更直觀地瞭解瀋陽的滿族是如何在這裏落地生根、發展壯大的,他們的生活方式、文化習俗、以及與這座城市的發展是如何相互影響的。我期待書中能夠展現齣那些具體的氏族故事,或許是某個傢族的興衰史,或許是某個傢族對瀋陽城市建設或文化發展做齣的貢獻。這對我來說,不單單是瞭解曆史,更是對我們所生活的這片土地,有瞭更深層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評分

這本書的齣版,對於我這樣對瀋陽曆史和滿族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來說,無疑是一份珍貴的禮物。瀋陽,這座古老的城市,承載瞭太多風雲變幻的故事,而滿族,作為在這片土地上留下深刻印記的民族,他們的傢族史更是構成瀋陽獨特魅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瀋陽滿族氏族宗譜》的齣現,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過去的大門,讓我得以窺見那些曾經鮮活的生命,他們的遷徙、繁衍、興衰,以及在這片土地上留下的點點滴滴。我期待著,通過這本書,能更深入地瞭解瀋陽的城市發展軌跡與滿族文化的交織,感受曆史的厚重與人情的溫度。它不僅僅是一部傢族史書,更是一扇窗口,讓我得以從一個微觀的視角,去理解宏觀的曆史變遷,去品味瀋陽這座城市的獨特韻味。我設想著,書中所記錄的那些氏族,或許曾是某個街巷的居民,或許曾是某個曆史事件的親曆者,他們的名字和事跡,都將成為瀋陽城市記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評分

我一直對姓氏文化有著莫名的好感,總覺得每個姓氏背後都蘊藏著一段悠久的故事。《瀋陽滿族氏族宗譜》這個書名,讓我充滿瞭好奇。我想知道,那些在瀋陽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滿族氏族,他們的姓氏是怎樣的,這些姓氏又有著怎樣的淵源?書裏是否會記載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滿族姓氏,以及他們在此地的發展脈絡?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關於姓氏起源、分支演變、以及傢族遷徙的綫索,這對於我理解姓氏文化的多樣性和曆史的傳承性非常有意義。我尤其關注那些在瀋陽地區形成的獨特滿族姓氏,以及它們是如何在這個城市紮根並發展壯大的。這本書,對於我來說,就像是一份傢族尋根的寶藏圖,能幫助我探尋曆史的足跡。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