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近世東亞儒學研究》是作者長期以來關於東亞儒學研究的結晶。在寬廣的視野範圍內,勾勒齣硃子哲學思想在東亞的完整麵貌。
內容簡介
12世紀以後,硃子哲學以理性本體、理性人性、理性方法為基點的理性主義哲學,不僅是中國的思想,也是近世東亞各國占主導地位或有重要影響的思想體係。東亞硃子學在體係上是內在一體的,但中國硃子學、韓國硃子學、日本硃子學又有各自的關注焦點,形成瞭硃子學的多元麵貌。本書首先對硃子的哲學思想進行全麵剖析,繼之以此為參照,通過對李退溪、李栗榖、宋尤庵、林羅山等韓國、日本著名理學傢思想的研究,勾勒齣硃子哲學思想在東亞的完整麵貌,展示瞭曆史上硃子學體係邏輯發展的多元可能性。
作者簡介
陳來,1952年生,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哲學係教授,兼任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中央文史館館員、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華硃子學會會長、國際儒學聯閤會副理事長、中國孔子基金會副會長等。
目錄
序言
硃子《大學章句》的解釋特點
硃子《中庸章句》及其儒學思想
硃子《論語集注》的儒學思想
硃子《孟子集注》及其儒學思想
硃子理氣思想概論
李退溪對硃子的繼承和發展
李退溪與奇高峰的四七理氣之辯
李退溪心學之研究
李退溪性理學的再研究
李栗榖理氣思想研究
宋尤庵與李朝中期的硃子學
李牧隱理學思想簡論
林羅山的理學思想
中日韓三國儒學的曆史文化特色
現代化理論視野中的東亞傳統
(《德川宗教》讀後)
“博雅英華·陳來著作集”後記
精彩書摘
如果把仁義禮智信這五德作為儒學代錶性的價值,在中、日、韓各國儒學中都受到普遍的提倡。但因為曆史—社會—傳統的製約,不僅使得曆史上形成的三國的儒者的精神風貌不一樣,而且每個社會裏麵儒學的價值係統和其支配性的原理有所不同,從而使這三個國傢儒學的精神氣質呈現齣不同。
中國的儒學雖然也提倡“義”,也重視“忠”,但更推崇的是“仁恕”之道。日本儒學雖然也講“仁”與“義”,但比起中國、韓國,更突齣“忠”的價值。韓國儒學雖然在理論上兼重仁義禮智信五常,但比較起來從士禍的曆史、從外患的曆史,形成瞭一個更加注重“義”的精神。這些不同也反映在三國各自近代化的進程之中。
比如中國的儒學以“仁恕”為原理,變成一種普遍主義的價值原理,一種對仁愛的平等價值的追求,因此在近代對西方近代的文明半信半疑。因為它有兩韆多年的價值的傳統,對西方的船堅炮利,總是很難接受。所以中國人對溝口雄三所講的那一套生存競爭、弱肉強食的原理,總是半信半疑,不會堅信不移地去奉行那套理論。中國人在這樣一個有悠久文明曆史、以仁愛價值觀秉持的文化,在中西文明的衝突麵前,很難坦然承認在“文明”上是落後的。這一切應該說決定瞭中國人不會像日本人那樣不顧一切地去擁抱西方文化。近代中國人總是對西方的文明、理念有很多的懷疑,但是又打不過西方,它力量強,又得跟它學,在這樣一個過程中造成瞭現代化進程的遲緩。
日本因為是突齣“忠”和“勇”的價值,在接受近代文明方麵較少受到價值的阻礙,對帝國主義沒有根本抵觸。所以在價值方麵,在接受西方所謂近代文明的時候,日本比較少有價值的障礙。同時,因為日本文化突齣的是特殊主義的價值原理,就是對主君的特殊主義的承諾,勝過瞭對普遍價值即自由、平等、博愛、正義等價值的承諾,這使得日本終於為自己付齣瞭代價。
韓國充滿“義節”精神的儒學,可以說造就瞭韓國近代民族的主體性,韓國的民族主義非常強烈,這不僅僅是在最近一百年纔形成的,跟它自古代以來強調“義節”的精神有關係,所以“義節”精神對近代民族國傢的形成和發展起瞭一種促進的作用。
如果綜閤起來,可以說“仁”包含的是一種和諧原則,“義”所凸顯的是正義原則,“忠”體現的是秩序原則,這些原則應該是現代東亞社會任何一個國傢都必需的,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講,在當今東亞國傢和地區,中日韓三國如果就曆史文化傳統來講,都應該在進一步反思傳統的優點和缺點的同時,能夠吸取其他民族和地區一些發展的優點,取長補短,使每一個國傢在精神成長和發展方麵能夠走嚮更完善,這樣也有利於中日韓三個國傢互相瞭解和建立一個和諧的未來。
近世東亞儒學研究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近世東亞儒學研究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