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解博弈論屢獲諾貝爾奬之謎,瞭解邏輯思維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 為什麼貌似錯誤、吃虧的方法,卻能獲得*有利的結果?
* 用數學算齣人性睏境,解決利益衝突
* 自1994年至今,7屆諾貝爾經濟學奬已授予博弈論大師
* 匯聚經典博弈故事,瞭解邏輯思維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辦法總比睏難多,凡事都有解決的竅門。
——《塔木德》
自1994年至今,7屆諾貝爾經濟學奬已授予博弈論大師。作為一門工具學科,博弈論為何能夠在經濟學及日常生活中如此廣泛運用並得到學界青睞,本書就是答案。
海盜分金幣,是第1個還是倒數第三個海盜會被扔進海裏?小偷想偷東西,守衛想睡覺,他們如何進行策略較量?肯德基的優惠券是如何在市場競爭中“大顯神威”的?吃虧的小豬如何運用高智商得到它想要的?網上酒店預訂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結果如何?……
在生活中,貌似錯誤、吃虧的方法卻能獲得*有利的結果,這就是博弈的神奇之處。本書匯聚瞭世界各國韆年來*經典的博弈:囚徒睏境、智豬博弈、田忌賽馬、髒臉之謎、爭奪大衣原則、帽子顔色之謎、蜈蚣悖論、雙信封悖論、討價還價模型、擠齣效應……讓你隨絕代智者一起領略博弈的魅力。
孟雲劍:暢銷書作傢,被譽為中國的喬斯坦?賈德。北京大學哲學係邏輯學碩士,現為洙泗書院國學院院長,國內知名知識分享平颱“有書”金牌領讀(思維認知訓練)。
齣版作品:《非是非非》(邏輯思維),《半知一解》(哲學思維),《共和國記憶60年》(曆史思維),《錯誤的正確》(博弈論,邏輯思維在經濟領域的應用)。
前言 1
第一章 博弈:基本要素
1 對弈:賭博遊戲
2 規則:為什麼會有人服用興奮劑
3 遺産分配之謎與爭奪大衣原則
4 田忌賽馬
5 帽子顔色之謎
6 猜猜誰逃課
第二章 玄虛:完全信息靜態博弈
1 模型:囚徒睏境
2 策略:鬥雞博弈
3 精簡:朋友博弈
4 不公:智豬博弈
5 小智:小偷—守衛博弈
6 貓鼠:收稅—逃稅博弈
7 閤作:狩獵博弈
8 敵友:信任的變量
9 管嗎:公德博弈
10 利益驅動:籬笆博弈
11 想富:修路模型
12 非地:公地的悲劇
13 規範:模式發展
第三章 尋找:完全信息動態博弈
1 擴展:海盜博弈
2 市場:搶占先機的博弈
3 先機:醫患博弈
4 承諾:要挾訴訟
5 連鎖店悖論
6 多足的蜈蚣:重復博弈
7 好壞:策略轉換
8 未知:囚徒睏境的策略應對
9 閤否:高考博弈
10 交換信封
11 談判博弈
12 砍價:勞資博弈
13 齣價:討價還價博弈
第四章 梳理: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
1 誰來製訂規則?
2 自然:海薩尼轉換
3 選擇:貝葉斯模型
4 爭奪:肯德基的優惠券
5 機製:規則設計
第五章 不易: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
1 顫抖手的抖動
2 情感
3 信號博弈
第六章 理性:結語
後記
參考文獻
3 遺産分配之謎與爭奪大衣原則
在猶太教法典《塔木德》(Talmud)中列舉瞭很多司法案例,其中《婦女部·婚書捲》記載瞭一個遺産分配的問題。
一個人有三個妻子,我們按從大到小的順序依次將她們稱為甲、乙、丙,他在婚姻閤同中為妻子們所列的遺産分配方案是:甲300單位貨幣,乙200單位貨幣,丙100單位貨幣。《塔木德》中所給齣的解決方案如下:若此男死後遺産僅100單位貨幣,三人平分;遺産為300單位貨幣時,分為150、100、50;遺産為200單位貨幣時,分為75、75、50。
由於遺産分配中給齣的是具體數值而不是相互關係,所以除非遺産正好是600,或者100、200、300時,每人按照分配方案得到自己應得的一份,否則必須有一個分配原則。在法典所列的三種情形中似乎很難找到一緻之處———第一種情況是平分;第二種似乎是按比例,這與遺産分配方案看似最接近;第三種是怎麼分的一時還不明朗,但明顯與前兩種分法不同。令人疑惑之處就在這裏,如果是這樣隨意的分配,豈不是喪失瞭法典的威嚴,也失去瞭《塔木德》智慧之書的美名?而且作為理性者存在的利益各方也不會認可這一結果的。但是書中並未解釋所依據的相關原則。
對於這種混亂的前後“不一緻”的猜測持續瞭一韆多年,直到1985年這一問題纔得以解決。
羅伯特·奧曼是一位擁有美國和以色列雙重國籍的猶太裔經濟學傢,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閤理性研究中心教授。1985年,他與彆人閤作一起解開瞭這個遺産分配之謎。他們的論文發錶在《經濟理論雜誌》上,題目是“《塔木德》中破産問題的博弈論分析”。奧曼在他75歲高齡時,也因為“通過博弈論分析改進瞭我們對衝突和閤作的理解”而與他人一起分享瞭2005年的諾貝爾經濟學奬。
在解決這個韆年之謎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塔木德》中記載的另一案例———爭奪大衣的案例(《塔木德·損害部·中門捲》)。
兩人撿到一件價值200元(單位貨幣)的大衣,各不相讓,均稱大衣歸自己所有。(這裏並不考慮是否歸還大衣原主人的問題,而單指爭奪的結果認定問題,或者可以暫時假設大衣乃無主之物。)案例的結果是:判定各取一半,每人獲得100元。但具體如何處理,是將大衣一分為二(這樣可能降低大衣的原有價值,不過分配仍是均等的),還是其中一人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另一人以便獲得大衣並未細說,當然具體處理的辦法並不屬於博弈案例要討論的內容。
可是如果一人,比如甲方聲稱大衣歸自己所有,而乙方聲稱大衣的一半歸自己所有,又將如何判決呢?
粗看似乎與前麵的一樣,都是獲得大衣的一半嘛!但這個前提的改變使結果發生瞭細微的變化。如果按照比例關係呢,甲與乙的比例為二比一,那就是甲得到2/3,乙得到1/3,可結果是,甲獲得150元,乙得50元,按比例成瞭甲得到3/4,而乙隻得到1/4。這是什麼原因呢?
現在就來分析這一案例所依據的原理:乙方聲稱一半歸自己,也就是說對另一半歸甲方沒有異議,存有爭議的隻是大衣的一半,那麼對甲方來說,其中的一半沒人爭,歸自己,而所要爭取的也是剩下的一半,對於有爭議的部分再按平均分配的原理,那就是再得到一半中的一半,結果就是:甲方獲得100+50=150元,乙方獲得50元。
這個案例中所遵循的原則被稱為“爭奪大衣原則”。單看此案例,似乎是誰聲明的越多,所獲利也越多,實際上,這個案例隻是錶明瞭一個判決的原理。現實問題中,並非任何一方都有任意聲稱自己利益的權利,而是如何保證結果同時能夠令各方滿意,即所得與所失是公平的、各方均可接受的。
這在商業行為中尤為明顯,如企業重組、閤並、破産、社會分配等過程中各方的資産損益分配。
這個既不是完全按照均分原則,也不是按照慣有的比例原則進行分配的爭奪大衣原則,是否也能作為分析遺産分配問題的依據呢?
為瞭錶述方便,我們將三個妻子從大到小稱為甲乙丙。第一種情況,遺産為100時,按照婚姻閤同所說,三人都會認為這100屬於自己,那麼這100屬於有爭議的部分,最終三人平分,符閤法典的解決方案。
第二種情況,遺産為300時,甲方會聲稱都是自己的,乙方隻能聲稱其中200是自己的,而丙方隻能爭取其中的100,也就是說,三人共同爭執的部分是100,甲乙爭執的是100,還有100無爭執的歸甲,結果是:甲100+100/2+100/3,乙100/2+100/3,丙100/3,與法典的結果不同。
第三種情況,遺産為200時,三人爭執的是100,甲乙爭執的是100,結果是:甲100/2+100/3,乙100/2+100/3,丙100/3,也與法典的結果不同。
難道爭奪大衣原則並不適用這個案例?我們不妨先換個角度再看第二種情況。遺産為300時,甲聲稱都歸自己,乙和丙則可以聯閤起來聲稱300正好歸她們兩人,這時就是甲與乙丙相對,作為爭奪的雙方各分150,而接下來在乙和丙之間又對剩下的150中的100有爭議,乙先得50,有爭議的100則各得50,結果是甲150,乙100,丙50,與法典一緻。實際上,這個過程可以分解為兩兩互爭,而不是三人同時爭議。
換一種等價的說法,丙無論與甲還是與乙爭執,所得都該是50,而剩餘的250在甲乙之間隻有200有爭議,50歸甲沒有爭議,所以每人100,結果仍然是甲150,乙100,丙50,與法典一緻。
照此來看,第三種情況,遺産為200時,丙同樣要獲得其中的50,剩餘的150在甲乙之間有爭議並均分,則各得75,與法典的結果相同。
通過對這個案例的分析,爭奪大衣原則的內涵得以揭示,即這一原則保證瞭兩兩之間的爭執均符閤該原則。事實上,也隻有這樣的分配方案,纔是各方均能滿意的最優結果,因為每一方在與其他所有方的爭執當中都得到瞭自己可能得到的最好結果。
這一案例很好地揭示瞭博弈的幾個條件及其必要性:參與者、規則、專傢級、最優結果等,而彼此知道、理性、專傢級在下麵還需進一步強化,因為它們的確很重要,多強調是不會錯的。
前 言
有時,一個句子用適當的速度讀,就能理解,
我的句子則應該慢慢地讀。
——維特根斯坦
世界上很多原本簡單的事會變得越來越復雜,這可能是因為事件的參與者越來越多而自然地引發齣復雜性,也可能是因為有人想說清楚這些事卻越說越亂,從而顯得很復雜,以至於令不解其意的人被說明文字或語言攪得錯以為事情本身復雜得超齣瞭自己的理解範圍,結果但凡遇見此類事就乾脆“避之唯恐不及”。麵對這樣的情況,有人試圖以淺顯的語言錶達,卻又失之淺薄。
將瞭解原始人的行為方式理解為掌握瞭所處時代的行為心理學是一種很可愛的狀態,不過這種可愛有點可憐罷瞭。
博弈論是很有趣的,但並不意味著它很簡單,僅僅是獵奇式地將眾多博弈故事堆砌在一起同樣是種可憐的可愛。這就像教孩子學拼音,不停地重復a、o、e,雖然孩子已經能把拼音錶從頭念到尾,卻還是不知道該如何拼拼音,這是因為孩子還不會拼音的規則。
這種事不能怨孩子,因為他們沒有從師長那裏獲得正確的方法,當然不知道該怎麼做。
要想讓博弈論愛好者獲得一點研究博弈論的基礎,那就不僅要將這門學科的a、o、e講清楚,還要把聲母、韻母,以及聲母和韻母的關係、拼音的規則都講清楚,否則就會又成一堆沒頭沒尾的故事。
閱讀嚴肅的博弈論學術文章當然會有難度,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已經掌握瞭基礎知識,也不是每個人都已具備看懂的能力。更彆說專業性決定瞭大量的數學公式、定義的齣現,這幾乎令大部分愛好者止步於博弈論門口———可是這不應該成為阻擋人們的理由!
如果知識的發展竟是語言無法描述的,那一定不是人類所為。
在過於簡單和過於復雜的兩端之間還應該有一個連通的狀態,那是從“有趣”到“學術”之間的一座橋梁。它可以把人們的愛好、興趣引嚮真正的目的地,而不是始終在“有趣”一邊徘徊。架起這座橋梁,用大傢能接受的語言將博弈論描述到大傢願意接受的程度和範圍是可行的、可能的,也是可愛的吧。
閱讀這本書的讀者需要兩個條件(看,已經開始進入博弈的狀態瞭),一是對博弈論感興趣,二是具有一定的意誌力。前者保證不至於把自己看睡著,後者保證能把此書看完。也許這兩個條件在疲憊的人群中略顯苛刻,可是,如果單是想看看帶點心靈雞湯式小感悟的故事,完全可以在市場上找到其他的閤適書籍。
本書的齣發點是要比較係統地完成對博弈論基本概念和理論的解析,不再限於搜羅一些不明不白的小故事,並且要以專業書籍為理論依據,逐步地、較完整細緻地闡述博弈論的基本知識。但會將專業術語錶述得更通俗一些,對數理方麵思想的錶達更重於精神而不在其數理形式,並結閤經典與現實的案例分析理論的具體含義,不過試圖在此書中尋找並無特殊意義的博弈小故事的願望可能不會得償。
最後希望這座橋梁是堅固而有效的,足以令人們跨過“有趣”與“學術”之間的鴻溝。
我必須承認,在翻開《錯誤的正確:妙趣橫生的經典博弈》之前,我對博弈論的瞭解僅限於一些淺薄的科普讀物,覺得它離我的生活有點遠。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他沒有直接拋齣高深的理論,而是先從生活中的小事入手,比如情侶之間是如何決定去看哪部電影的,朋友之間是如何協商聚會地點的。通過這些我們每天都會遇到的場景,作者巧妙地引入瞭“納什均衡”、“帕纍托最優”等概念,讓我覺得這些理論不再是冷冰冰的學術名詞,而是活生生地存在於我們的日常互動中。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搭便車”問題的分析,作者用一個社區公共花園的例子,生動地說明瞭為什麼即使大傢都知道維護花園的益處,但個體往往傾嚮於少付齣,把責任推給彆人,最終導緻公共資源的枯竭。這種對人性弱點的深刻洞察,讓我不禁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行為。更讓我感到興奮的是,作者還將這些理論應用於更廣闊的領域,比如市場競爭、國際關係,甚至是進化生物學。他通過分析企業如何製定定價策略來應對競爭對手,以及國傢之間如何通過軍備競賽來維護自身安全,讓我看到瞭博弈論的強大解釋力。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對照自己的生活經曆,試圖找齣其中的博弈邏輯,這讓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讀書,更是在進行一次自我探索和認知升級。這本書真的教會瞭我如何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看待世界,去理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以及為什麼很多時候,看似理所當然的選擇,背後卻隱藏著復雜的博弈。
評分這本《錯誤的正確:妙趣橫生的經典博弈》實在是讓我驚喜連連!我本來以為這會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學術著作,充斥著各種晦澀難懂的公式和模型,沒想到作者卻用一種極其生動有趣的方式,將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博弈論概念,一個個地呈現在我麵前。書中的案例選取得非常巧妙,從日常生活中夫妻間的“誰洗碗”的簡單選擇,到國際政治舞颱上大國之間的“軍備競賽”,再到經濟學領域裏企業間的“價格戰”,幾乎涵蓋瞭我們能想到的所有需要做齣決策的場景。而且,作者不是簡單地羅列這些案例,而是深入剖析瞭其中的博弈邏輯,解釋瞭為什麼在某些情況下,看似“錯誤”的選擇,反而能導嚮“正確”的結果,以及為什麼在另一些情況下,大傢都追求“最優解”,最終卻可能陷入集體睏境。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囚徒睏境”的討論,作者用一個生動的漫畫故事,將兩個嫌疑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和信任危機描繪得淋灕盡緻,讓我第一次真正理解瞭為什麼即使雙方閤作能夠獲得最佳的整體利益,但由於缺乏溝通和互相猜忌,最終往往會走嚮對雙方都不利的“背叛”結局。這種將抽象理論具象化的能力,真的讓我嘆為觀止。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像偵探一樣,在作者的引導下,一步步解開博弈的謎團,那種成就感是無與倫比的。而且,書中穿插的許多幽默的段子和小故事,更是讓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吸收瞭大量有價值的知識。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決策、策略、或者隻是對人類行為感到好奇的朋友們!
評分我不得不說,《錯誤的正確:妙趣橫生的經典博弈》這本書,絕對是我近幾年來讀過的最能激發我思考的書籍之一。作者的纔華在於,他能將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博弈論概念,用一種極具感染力的方式呈現齣來,讓你在閱讀的過程中,時不時地會心一笑,或者發齣“原來是這樣!”的感嘆。書中對“囚徒睏境”的解析,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通過模擬各種現實生活中的場景,比如企業間的價格戰,或者兩國之間的軍備競賽,來展示這種睏境的普遍性和破壞性。我尤其喜歡作者關於“閤作博弈”的論述,他用一個團隊閤作完成一個復雜項目的例子,說明瞭如何通過閤理的激勵機製和溝通,來促使個體貢獻力量,實現共贏。這讓我對團隊協作有瞭更深的理解。書中還涉及瞭許多關於“拍賣理論”的討論,作者用不同的拍賣形式,比如英式拍賣、荷式拍賣,來解釋其背後的邏輯和策略。這讓我明白,原來我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拍賣,都蘊含著如此精妙的博弈設計。而且,作者在書中不斷地強調“信息”在博弈中的重要性,他用生動的案例,展示瞭信息不對稱如何導緻決策偏差,以及如何通過獲取和傳遞信息來改變博弈的結果。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學習博弈論,更是在學習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人,如何更明智地做齣選擇。
評分這本書,我隻能用“驚艷”來形容!《錯誤的正確:妙趣橫生的經典博弈》的作者,就像是一位擁有神奇畫筆的藝術傢,他用文字將原本抽象的博弈論,描繪成瞭一幅幅栩栩如生、引人入勝的圖景。書中的案例選擇非常巧妙,從日常生活中關於“誰先道歉”的爭執,到國際政治舞颱上關於“軍備控製”的談判,都充滿瞭智慧的火花。我特彆欣賞作者對“非理性行為”的解釋,他並沒有簡單地將它們歸為“錯誤”,而是嘗試從博弈的角度去理解,為什麼在某些情況下,人們會做齣看似不符閤自身利益的選擇。這種包容和深刻的分析,讓我對人類行為有瞭全新的認識。書中對“承諾與威脅”的討論,用瞭一個非常有趣的軍事策略案例,讓我明白瞭在博弈中,如何有效地運用承諾和威脅來影響對方的決策,以及如何識彆和應對對方的策略。這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所謂的“理性”並不是絕對的,而是建立在一係列的博弈互動之上。而且,作者在書中還引入瞭許多關於“遊戲設計”的理念,他用一些簡單的遊戲規則,來解釋如何構建能夠鼓勵閤作和創新的博弈環境。這讓我對遊戲設計和策略製定有瞭更深刻的理解。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獲取知識,更是在進行一次思維的洗禮。
評分這本書,我隻能說,它是一本能讓你“上癮”的書!《錯誤的正確:妙趣橫生的經典博弈》的作者,無疑是一位極其優秀的敘事者。他沒有用冰冷、枯燥的學術語言來闡述博弈論,而是像講故事一樣,將一個個復雜的理論融入到生動的情境中。我最開始接觸到的是書中關於“策略選擇”的部分,作者用瞭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就像下棋一樣,你的一步棋,不僅僅是為瞭當下這一刻的勝利,更要考慮對方可能的反應,以及未來的走勢。這種動態的、前瞻性的思考方式,讓我受益匪淺。書中對“討價還價”策略的分析,用瞭一個集市上買賣雙方的對話來展示,非常貼近生活,也讓我明白瞭為什麼在談判中,首先齣價的人往往占據優勢,以及如何運用“錨定效應”來影響對方的心理預期。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關於“進化博弈論”的討論,作者用不同策略的“復製子”如何在環境中競爭和演化的例子,來解釋為什麼某些行為模式能夠長期存在。這讓我意識到,很多我們看似是齣於本能的行為,其實都可能有著深刻的演化根源。這本書最大的魅力在於,它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將博弈論的思維方式融入到自己的思考模式中。讀完之後,我發現自己看問題的角度發生瞭變化,更能理解為什麼人們會做齣某些看似“不閤理”的決定,也更能預測不同決策可能帶來的後果。
評分我最近讀完一本叫做《錯誤的正確:妙趣橫生的經典博弈》的書,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將那些原本可能令人望而卻步的博弈論概念,用一種非常接地氣、充滿趣味的方式呈現齣來。作者並沒有上來就堆砌公式和理論,而是巧妙地從我們熟悉的生活情境齣發,比如傢庭內部的資源分配,或者是朋友間的社交互動。他通過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例如“選擇晚餐去哪傢餐廳”這樣的日常決策,來逐步揭示博弈論的核心思想。我特彆欣賞作者對“信息不對稱”的解讀,他用一個關於買賣二手車的例子,清晰地展示瞭賣傢因為掌握更多信息而可能獲得的優勢,以及買傢如何在信息劣勢下做齣最佳決策。這種抽絲剝繭式的講解方式,讓我對博弈論的理解不再是霧裏看花,而是有瞭清晰的脈絡。而且,書中還涉及瞭許多關於閤作與衝突的經典案例,比如“囚徒睏境”和“公地悲劇”。作者通過對這些案例的深入剖析,讓我們看到,即使在理性的個體行為下,也可能導緻集體利益受損的悲劇性結果。這讓我對人類社會運作的復雜性有瞭更深的認識。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感覺自己就像是在和一位經驗豐富的智者對話,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點撥瞭我許多關於決策和策略的迷津。這本書不僅僅是提供知識,更重要的是,它教會瞭我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分析一個情境中的各方利益,以及如何預測他人的行為。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將書中的一些觀點應用到我的工作中,相信它會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啓發。
評分《錯誤的正確:妙趣橫生的經典博弈》這本書,簡直是一場思維的盛宴!我一開始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讀,結果完全被吸引住瞭。作者的敘事方式極其引人入勝,他仿佛是一位技藝精湛的魔術師,將那些原本隻存在於教科書裏的抽象概念,變得鮮活、有趣,甚至帶著點兒戲劇性。書中對“零和博弈”和“非零和博弈”的區分,用生活中朋友之間玩撲剋牌和閤作完成一個項目來舉例,讓我瞬間就理解瞭其中的差彆,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真的非常棒。我尤其喜歡作者對“重復博弈”的講解,他用一段段關於商業談判和國際條約簽訂的真實案例,來闡述“以牙還牙”策略的精妙之處,以及它如何在長期的互動中建立信任和秩序。這讓我明白,很多我們以為是“好人”或“壞人”的行為,其實都可能是一種基於策略的理性選擇。而且,書中對“信息傳遞”和“信號博弈”的分析,更是讓我大開眼界。作者通過分析求職麵試、産品廣告等場景,揭示瞭信息不對稱如何影響決策,以及個體如何通過“信號”來傳遞自己的真實意圖。這讓我意識到,我們每天接收到的信息,有多少是經過精心包裝和策略考量的。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讓我學到瞭博弈論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它重塑瞭我觀察和理解世界的方式,讓我能夠更深刻地洞察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模式。
評分我必須得說,《錯誤的正確:妙趣橫生的經典博弈》這本書,真是一本能讓你“欲罷不能”的寶藏!作者的敘事風格非常獨特,他沒有采用傳統的學術寫作方式,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說書人,將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娓娓道來。書中對“信息不對稱”的分析,是我最喜歡的部分之一。作者用瞭一個關於“市場信號”的例子,來解釋為什麼在某些情況下,個體需要通過“信號”來傳遞自己的信息,以及這些信號的解讀如何影響博弈的結果。這讓我對信息傳遞的復雜性和重要性有瞭更深的認識。書中還對“承諾與背叛”的動態關係進行瞭深入的探討,作者用一些關於“閤作聯盟”和“政治背叛”的案例,來展示瞭在博弈中,承諾的價值以及背叛的風險。這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所謂的“信任”是建立在一係列博弈計算之上的。而且,作者在書中還對“進化策略”進行瞭有趣的解讀,他用一些關於“動物行為”和“社會規範”的例子,來展示瞭某些行為模式如何能夠通過自然選擇或社會選擇而得以延續。這讓我對人類行為的演化有瞭更深的理解。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學習博弈論,更是在學習如何更好地理解世界,以及如何在這個復雜的世界中做齣更明智的選擇。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思維加速器”!《錯誤的正確:妙趣橫生的經典博弈》的作者,用他非凡的洞察力,將那些原本被認為是高深莫測的博弈論概念,變得觸手可及。他沒有采用死闆的理論框架,而是以一種極其生動、幽默的方式,將我們帶入到一個個充滿智慧的博弈場景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關於“拍賣”的章節,作者用一個非常巧妙的例子,來解釋為什麼在某些拍賣方式下,人們會“高價競拍”,即使他們心目中的商品價值並沒有那麼高。這讓我對拍賣的心理學和策略有瞭全新的認識。書中還深入探討瞭“信息與策略”的關係,作者用一個關於“信號發送”的例子,來展示個體如何通過各種方式來傳遞自己的信息,以及這些信息如何影響他人的決策。這讓我意識到,我們每天都在進行著各種各樣的信號傳遞,而這些信號的解讀,往往決定瞭博弈的走嚮。而且,作者在書中還對“閤作與競爭”的動態關係進行瞭深入的分析,他用一些現實生活中的案例,來展示瞭為什麼在某些情況下,閤作能夠帶來更大的利益,而在另一些情況下,競爭是不可避免的。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在學習博弈論,更是在學習如何更好地理解社會運行的規律,以及如何在這個復雜的社會中做齣更明智的選擇。
評分這本書,我隻能用“醍醐灌頂”來形容!《錯誤的正確:妙趣橫生的經典博弈》的作者,絕對是一位將復雜問題簡單化的天纔。他沒有用晦澀難懂的術語,而是用一係列引人入勝的故事和案例,將博弈論的精髓展現得淋灕盡緻。我特彆喜歡作者對“納什均衡”的闡述,他用一個關於“社交尷尬”的場景,來解釋為什麼在某些情況下,即使所有人都不滿意,但卻沒有動力去改變現狀。這種對現實生活睏境的精準描繪,讓我對博弈論有瞭更深的共鳴。書中還對“重復博弈”的演化進行瞭深入的分析,作者用一些關於“信任”建立和維護的例子,來展示瞭“以牙還牙”策略的有效性,以及它如何在長期的互動中促進閤作。這讓我意識到,很多我們看似是齣於情感的維係,其實都可能潛藏著深刻的博弈邏輯。而且,作者在書中還對“信息搜集”和“信息不對稱”進行瞭詳細的討論,他用一些關於“市場信息”和“內部信息”的例子,來展示瞭信息在博弈中的核心作用。這讓我明白,在做齣任何決策之前,充分的信息搜集是多麼的重要。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學習博弈論,更是在學習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人,如何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做齣更明智的選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