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中的深层软组织按摩法

体育运动中的深层软组织按摩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阿特·里格斯(Art Riggs) 著,李琨 译
图书标签:
  • 运动按摩
  • 深层软组织
  • 康复
  • 运动损伤
  • 肌肉放松
  • 手法
  • 理疗
  • 运动医学
  • 健康
  • 养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74032
版次:1
商品编码:12352549
包装:平装
开本:小16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0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解剖列车》作者托马斯·梅尔斯作序推荐!
以“神经肌筋膜网络”为基础,阐释人体基础理论、按摩技术,解读针对各个部位的按摩手法,制定针对多种常见损伤的理疗策略
缓解压力、疼痛·恢复身体机能·提升活动能力·矫正身体姿态

·200余幅高质量照片、50余幅专业解剖插图,详尽展现上百种按摩手法、治疗策略。
·培养敏锐的触摸感,提升触摸质量。
·示范如何通过正确选择按摩手法高效地使用自己的力量。
·提供针对常见疼痛及损伤的治疗与康复方案。
·促进客户肌肉拉长、放松,提升肌肉力量,帮助客户释放压力、缓解疼痛、预防损伤。

内容简介

在体育运动甚至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受到身体疲劳及运动损伤的困扰。而肌肉、韧带等深层软组织的疲劳与损伤是造成上述困扰的常见原因之一。若这些深层软组织能够得到放松,将会有效降低受伤风险,也能在运动损伤出现后及时对受伤部位进行处理。
《体育运动中的深层软组织按摩法》通过真人示范图片与专业肌肉解剖图相结合的方式,详细介绍了深层软组织按摩法的基础理论及身体各部位按摩的步骤、力度、手法、注意事项及作用肌肉等,并提供了针对多种常见损伤的理疗策略。《体育运动中的深层软组织按摩法》旨在提升普通人群、专业理疗师以及健康从业者的按摩水平,以帮助被按摩者释放压力、缓解疼痛、提升活动能力、矫正身体姿态、预防常见损伤。

作者简介

阿特·里格斯(Art Riggs)
阿特·里格斯是一位拥有高级罗尔夫认证的知名按摩理疗师,他从1988年开始执教人体疗法教学。他个人身体活动上的问题及对高难度运动的追求,包括马拉松,让他开始对人体疗法产生兴趣,并从开始的诊室接待员到学生做起。他在接受、提供人体疗法等方面有完整的经验。他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运动生理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他的整个生涯都作为一名罗尔夫按摩治疗工作者及深层软组织按摩教师。他举办了很多关于健康理疗及医学专业的研讨会,包括物理治疗,更协助完成了罗尔夫学院的培训工作。
在工作的前十年时间里,里格斯主要专注于物理理疗中的肌筋膜疼痛缓解,并从中培养了自己的职业兴趣。他曾帮助多位奥林匹克运动员、职业橄榄球和篮球运动员以及职业舞蹈家和音乐家解决了问题,提高了他们在各自专业中的状态。除此之外,他还帮助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身体,让他们拥有更加轻松、舒适地进行每天的生活,这其中占据了他主要的工作时间。

内页插图

目录

演示图列表........................ xiv
序言................ xxi
前言—针对2007 年版本 ...............xxiii
综述 ..................1
什么是深层软组织按摩法 .............. 1
为什么要学习深层软组织按摩法 ............... 3
安全第 一:慎行区域 ...................5
第 一章 一般理论 ............. 13
深层软组织按摩法原则 ............... 13
阅读身体 ................. 15
提高你的触摸质量 ..........16
触摸的质量 .............17
如何培养你的触摸感 ................17
接受其他同事理疗师的按摩 ................17
继续进修课程 .....................18
安排指导 .................18
练习触诊 .................18
一些定义触摸感的方式 ............... 20
柔和的触摸感 .....................20
压迫组织与拉伸组织时的区别 ............20
生物力学 .................21
工作时须与顾客保持合适的距离 ........21
肌肉组织软化的重要性 ............23
关于疼痛感的一些话 ................... 24
推拿的方向 .................... 25
一些基本的推拿策略 ................... 25
拉长推拿手法 .....................26
固定并拉伸 .............26
朝拉伸的方向推拿 ....................27
横向按摩法 .............27
将肌肉划分区域 .................28
将肌肉从依付状态中解放出来 ............29
允许一块肌肉缩短 ....................30
第二章 基本技术 ............. 33
力量的等级 .................... 33
对拇指说“不” ............... 34
正确地使用手指 ............. 35
用指关节代替拇指 ..........36
范例:用手指和指关节按摩枕骨、前额和太阳穴 ......... 37
拳的用法 .................38
使用前臂 .................40
肘的使用 ................. 42
基本策略 ................. 43
将肌肉摆至拉伸位置 ................43
侧卧姿的使用 .....................45
侧卧姿按摩内收肌 ....................46
侧卧姿的其他用法 ....................47
全面地应用各种备用姿势 ....................48
第三章 具体策略 ............. 51
对足部和小腿部分的理疗 ............51
高弓足与扁平足 .................51
足底脚表面 .............53
支持带 .....................56
小腿前区域 .............56
小腿后侧区域 .....................58
俯卧姿势 .................58
侧卧姿与俯卧姿 .................59
大腿部按摩 ....................61
侧卧姿按摩内收肌 ....................61
大腿理疗的各种变化 ................62
腿部外展肌 .............63
阔筋膜张肌 .............65
骨盆部位理疗 .................65
臀大肌理疗 .............66
大腿外旋肌 .............67
骨盆其他部位的理疗选择 ....................68
骶骨 ............68
尾椎 ............68
骶结节韧带 .............69
骨盆与下背部理疗 ..........69
腰方肌 .....................70
腹部按摩 ................. 72
腰大肌与髂肌 .....................72
呼吸系统的理疗 .............74
中上背部的理疗 .............76
脊椎、肋部和椎旁肌 ................77
侧卧技巧 .................79
背部伸展 .................79
背部弯曲 .................80
脊椎旋转技术 .....................81
肩带与前胸的理疗 ..........82
前胸 ............85
肩袖 ............88
肩胛骨 .....................89
放松肩胛骨外侧缘 ....................89
放松肩胛骨内侧缘 ....................91
手臂按摩 .................91
手部按摩 ................. 93
颈部按摩 .................94
第 一肋与其对颈部理疗的重要性 ........98
颈前部按摩 .............99
俯卧姿按摩颈部的策略 ..........101
颅骨按摩 ......................102
后头脊 ...................102
基本颅骨的按摩 ......................103
颅骨前部与侧面的理疗 ..........103
下颌与颞下颚关节的按摩 ..........104
颅部减压 ......................109
第四章 如何关注顾客健康 ........ 111
一盎司的预防 ...............112
背痛 ..........113
颈部疼痛 ...............115
头痛 ..........116
更严重的情况 ...............116
恶性黑色素瘤 ...................117
乳腺癌 ...................118
情绪与按摩 ..................119
第五章 常见伤病的理疗策略 ................ 121
疑难排解指南 ...............122
帮助人而不只是单纯地治疗伤处 ......125
计划你的疗程 ...................127
无形资产—你的理疗心态 ..............129
文字记录 ...............130
账单与收款 .......................132
应用 ..........134
足踝 ......................135
软组织治疗方案 ......................136
用重力进行理疗 ......................136
增强方案 ...............138
拉伸方案 ...............139
足底筋膜炎 ..................140
软组织治疗方案 ......................140
拉伸方案 ...............141
膝关节 ..................142
髌骨调整 ...............142
软组织治疗方案 ......................143
髂胫束 ...................143
内收肌按摩 .......................145
膝部运行轨迹 ...................146
增强方案 ...............147
拉伸方案 ...............150
网球肘及高尔夫球肘 .................153
软组织治疗方案 ......................153
增强方案 ...............154
拉伸方案 ...............155
腕管综合征 ..................155
下背部 ..................156
软组织治疗方案 ......................157
对下背部屈伸的按摩 ..............158
增强方案 ...............159
拉伸方案 ...............162
坐骨神经痛 ..................163
软组织治疗方案 ......................163
增强与拉伸方案 ......................163
梨状肌综合征与坐骨神经痛 ..............164
梨状肌软化治疗方案 ..............164
肩部 ......................165
软组织治疗方案 ......................165
增强方案 ...............166
确定手臂旋转受限的地方 ..................167
拉伸方案 ...............169
神经肌肉易化技术拉伸 ..........170
第六章 计划你的疗程 ............... 173
制定你的疗程方案 ....................173
主要与次要紧张 ......................174
紧张缩短的肌肉与紧张拉长的肌肉相比较 ..........175
人体阅读 ......................176
身体前后平衡 ...................177
两侧平衡 ...............178
内侧模式与外侧模式 ..............178
主动动作和被动动作 .................180
坐姿理疗 ...............181
坐姿理疗斜方肌 ......................182
坐姿理疗肩胛骨 ......................182
后伸胸椎 ...............183
拉伸腰筋膜 .......................184
肩带按摩 ...............184
将手法和方案融入你的按摩风格中 ..............185
第七章 从实践中获得经验 ........ 187
跟着你的知识前进 ....................188
时间管理 ...............188
其他限制理疗师成长的陷阱 ..............189
从事人体疗法工作的现实 ..........191
实际问题 ...............191
自尊心 ...................193
让你自己独一无二 ..................194
从自我表达中得到满足 .............195
推荐阅读 ......................196
综合人体疗法 ...................196
脊椎活动 ...............199
顾客自学书籍与练习指导 ..................199
解剖学及运动生理学 ..............200
术语表................. 202
关于作者............. 204
运动损伤的隐形救星:深入解析运动按摩的奥秘 在无数挥洒汗水的赛场与训练场上,运动员们挑战极限,追逐荣耀。然而,伴随高强度运动而来的,常常是那些潜藏在身体深处的酸痛、紧绷与疲劳,它们如同无声的阻碍,影响着表现,甚至威胁着职业生涯。长久以来,我们关注的焦点多集中在伤病治疗与技术提升,却往往忽视了那些更为基础却至关重要的环节——运动后的恢复与肌体保养。当肌肉纤维在反复的冲击与拉伸中积劳成损,当筋膜层层粘连束缚住身体的灵活,我们就需要一种更为精妙、更为深入的手段来化解这些隐患。 《运动中的深层软组织按摩法》正是这样一本应运而生的指南,它将目光投向了被现代运动医学理论日益重视的——软组织。不同于流于表面的放松,本书致力于揭示深层软组织按摩的强大力量,并将其科学、系统地应用于各类体育运动之中。本书并非一本泛泛而谈的运动常识手册,而是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人体运动系统中软组织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按摩如何成为修复、强化、预防损伤的利器。 一、 运动科学与软组织:不可分割的联系 本书开篇即建立了一个核心认知:运动并非孤立的动作集合,而是由骨骼、肌肉、肌腱、韧带、筋膜等软组织协同完成的复杂链条。高强度的运动,尤其是那些需要爆发力、耐力、灵活性或快速转向的运动项目,会对这些软组织施加巨大的压力。肌肉纤维在收缩与放松的循环中可能产生微观撕裂,肌腱在连接肌肉与骨骼时承受巨大张力,而筋膜,作为覆盖全身、连接各个系统的“第二骨骼”,一旦出现粘连或紧绷,便会如同缠绕的藤蔓,限制肢体的活动范围,引发代偿性疼痛,甚至导致更严重的伤病。 书中详尽地阐述了不同运动项目对软组织造成的特异性影响。例如,长跑运动员的下肢肌群,尤其是股四头肌、腘绳肌和小腿肌群,容易因过度使用而产生疲劳堆积和肌肉紧张;篮球、足球等需要频繁跑动、跳跃和变向的运动,则会显著增加膝关节周围韧带和半月板的压力,并导致髋部、踝部以及足部的软组织劳损。而像体操、跳水这类强调柔韧性和身体控制的运动,则对肌筋膜的延展性和弹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任何粘连或僵硬都可能成为动作完成的瓶颈。 理解了运动与软组织之间的深刻联系,我们便能认识到,仅仅依靠力量训练或技术改进,而忽视了软组织的健康,就如同建造一座没有坚实地基的摩天大楼,迟早会面临风险。 二、 深层软组织按摩:超越表皮的修复之力 本书的核心内容,便是对“深层软组织按摩”这一概念进行精准的界定与详尽的解析。它并非简单的推拿或舒缓,而是一种针对肌肉深层、肌筋膜层以及其他连接组织的、具有特定手法和目标的治疗性按摩。与侧重于放松表层肌肉的传统按摩不同,深层软组织按摩旨在触及并解决那些隐藏在肌肉纤维深处、被长期忽视的粘连、瘢痕组织、筋膜夹层以及肌肉痉挛。 书中通过大量的图文并茂的案例,展示了深层软组织按摩如何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发挥作用: 缓解肌肉疲劳与酸痛: 运动后,肌肉内乳酸等代谢废物堆积,可能引发迟发性肌肉酸痛(DOMS)。深层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清除,缓解肌肉的肿胀与不适感,为下一次训练或比赛做好准备。 解除肌筋膜粘连: 长期重复的运动模式或创伤,可能导致肌筋膜之间产生粘连,如同胶水将各层组织粘在一起。这种粘连会限制肌肉的滑动,阻碍关节的活动度,并产生牵拉痛。深层按摩通过特定的压力和手法,能够“松解”这些粘连,恢复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 改善肌肉柔韧性与弹性: 紧绷、僵硬的肌肉不仅会影响运动表现,还更容易在受到冲击时发生撕裂。深层按摩能够刺激肌肉纤维的再生,改善其弹性和延展性,使其更能适应运动中的各种变化。 预防运动损伤: 通过定期进行深层软组织按摩,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肌肉紧张、肌群不平衡等问题,避免小隐患发展成大伤病。它就像是运动前的“预检”,帮助运动员以最佳状态进入运动状态。 加速运动伤病康复: 对于已经发生的软组织损伤,如肌腱炎、肌肉拉伤等,深层按摩可以作为重要的辅助康复手段。它能够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减少瘢痕组织的形成,并帮助恢复受损部位的功能。 三、 科学的手法与针对性应用:为不同运动量身定制 《运动中的深层软组织按摩法》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理论深度,更在于其实践的科学性与针对性。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深层软组织按摩的基本手法,如: 长滑推(Effleurage): 用于热身、放松及促进血液循环。 揉捏(Petrissage): 针对深层肌肉,旨在松解肌肉结节,改善肌肉弹性。 按压(Friction): 重点用于处理肌腱、韧带及瘢痕组织,通过深层、定向的压力来松解粘连。 the-knocking & tapping(Percussion): 刺激肌肉,促进血液循环,但需谨慎使用。 振动(Vibration): 帮助放松肌肉,缓解痉挛。 更重要的是,本书并未止步于手法的罗列,而是将这些手法与具体的运动项目相结合,提出了“为不同运动量身定制”的按摩方案。书中会深入分析: 高尔夫球手: 关注挥杆动作对肩部、背部、核心肌群及下肢的扭转与拉伸,重点放松旋转肌群、背阔肌及臀部肌群。 游泳运动员: 重点关注肩袖肌群、背部肌群、核心肌群及腿部打水肌群的放松与伸展,缓解肩部和背部的劳损。 跑步者: 针对足底筋膜、小腿肌群、腘绳肌、股四头肌及髋部肌群的紧张与疲劳,提供有效的放松和激活方案。 力量举运动员: 关注大腿肌群、背部肌群、胸部肌群及肩部肌群的深层放松,缓解高强度力量训练带来的肌肉僵硬。 球类运动爱好者(篮球、足球、网球等): 针对下肢爆发力、急停急转动作带来的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肌群、踝关节周围肌群的压力,以及上肢投掷、挥拍动作对肩部、肘部、腕部肌群的影响,提供全面的按摩策略。 通过对不同运动特性的细致研究,本书为运动员、教练员、运动康复师以及所有热衷运动的人们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效果显著的指导方案。它不仅仅是一本讲解按摩技术的书籍,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理解身体、倾听身体声音,并利用科学手段优化运动表现、守护运动健康的实用宝典。 四、 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通往更健康、更强壮的运动之路 《运动中的深层软组织按摩法》所倡导的,是一种更具前瞻性和整体性的运动健康理念。它打破了传统观念中“疼痛是训练的一部分”的误区,而是强调通过积极、主动的身体管理,将疼痛与损伤扼杀在萌芽状态。它教会我们,了解身体的软组织,掌握有效的按摩技巧,就如同为我们的运动生涯储备了一份“健康保险”,让我们能够以更持久、更健康、更自信的状态,去迎接每一次挑战。 本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充满了知识的深度与实践的指导。它将枯燥的解剖学知识与生动的运动场景相结合,让读者在理解身体结构的同时,也能清晰地认识到按摩在运动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做”,更是关于“为何要这样做”,它引导读者建立起对自身身体更深刻的认知,从而做出更明智的运动决策。 无论您是职业运动员,还是业余运动爱好者,亦或是对运动康复领域充满兴趣,本书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伙伴。它将为您打开一扇通往更健康、更强壮的运动之路的大门,让您在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与成就的同时,也能远离那些恼人的伤痛,让您的运动潜力得到更充分的释放。 这本书,将成为您运动生涯中,那位最懂得您的需求,最能为您保驾护航的“隐形救星”。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沉稳、克制,带着一种老派匠人的严谨气质。它很少使用夸张的形容词或过于情绪化的表达,而是用精确的术语和冷静的描述来构建知识体系。例如,在描述如何判断一个肌肉是否处于过度收缩状态时,作者会详细列出触诊的质地变化、弹性和移动范围的限制等多个维度的判断标准,而不是简单地说“摸起来很硬”。这种科学化的描述方式,虽然在初读时可能需要更多的专注力去消化,但一旦掌握了其背后的逻辑,对于后续的自我诊断和调整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风险提示时的审慎态度,书中多次强调,如果伴随有麻木、刺痛或剧烈疼痛,应立即停止并咨询专业人士,这体现了作者对读者安全的负责,也让这本书的专业度大大提升,避免了流于“伪科学”的嫌疑。

评分

这本书在工具使用的探讨上,也展现出了独到的见解。我一直以为深层按摩只能依赖于专业治疗师的强力双手,但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泡沫轴、按摩球甚至网球等日常可得的辅助工具,来模拟专业的手法,达到对大肌群深层筋膜的有效放松。有一章专门讲解了如何用一个网球来处理坐骨神经附近紧张的梨状肌,描述得非常细致,包括球放置的位置、身体的重量转移以及呼吸配合的要点。我跟着试了一下,那种深入到骨盆深处的酸胀感是普通的捶打完全无法比拟的,虽然过程有点“痛并快乐着”,但结束后感觉整个髋关节的活动度都有所改善。对于像我这样,需要自己管理训练后恢复的业余跑者来说,掌握这些自我修复的技巧简直太重要了。它极大地提高了我在家进行高质量自我护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不再需要每次都高价预约理疗师来处理一些自己可以解决的小问题。这种从“依赖”到“自主”的转变,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价值之一。

评分

我个人对书中关于特定运动损伤的案例分析部分非常感兴趣。虽然我不是专业运动员,但作为一名热衷于户外徒步的爱好者,经常会遇到跟腱和足底筋膜的疲劳问题。书中的章节详细分析了这些区域的生物力学负荷,并系统地介绍了针对性的按摩序列,包括如何处理小腿三头肌的深层张力,以及如何拉伸比目鱼肌以减轻跟腱的压力。这些内容与我日常的运动感受高度契合,很多我原本以为是“拉伤”的疼痛,在书中的描述下,被定位为长期慢性紧张导致的结构性问题。书中的流程图和操作顺序安排得井井有条,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目的和预期的效果。这种针对性极强的应用指南,对于我这类有着特定运动需求的用户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制的宝典,它让原本模糊的“运动损伤恢复”变得清晰、可操作、有步骤可依循。

评分

我之前看过几本关于运动恢复的书籍,但大多都停留在比较表层的肌肉拉伸和热敷层面,对于更深层的组织处理,总感觉有些云里雾里,或者说,讲解得过于理论化,让人望而却步。这本书的叙述风格则显得非常务实,它没有过度渲染“神奇疗效”,而是脚踏实地地讲解了为什么某些区域会产生持续的紧张和疼痛,以及如何通过精确的手法去触及并改善这些深层问题。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关于“代偿模式”的探讨,作者细致地分析了我们日常的不良姿势如何连锁反应地影响到身体其他部位,比如久坐如何导致臀部肌群僵硬,进而影响到下背部和膝盖的稳定性。这种全局性的视角,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日常活动中的习惯,而不仅仅是把按摩当作一种被动的治疗手段。虽然我对这些复杂的生物力学描述理解得并非百分之百透彻,但书本的逻辑性很强,一步步引导读者构建起一个关于身体功能障碍的认知框架。这比单纯的“按这里、揉那里”要深刻得多,它教会了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仅仅告诉我“怎么”做。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比较沉稳的深蓝色调,配上简约的银色字体,显得专业又不失格调。我是一个常年被肩颈酸痛困扰的办公室职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这本书,希望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些自我放松的方法。拿到手后,我首先翻阅了目录,内容划分得非常细致,从基础的解剖学知识到不同部位的按摩手法,层次分明。尤其是关于筋膜松解的章节,图文并茂,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大致理解其中的原理。不过,老实说,我对那种复杂的学术理论性内容往往不太感兴趣,我更关注的是那些立竿见影的操作技巧。书中的插图清晰度很高,每一个穴位和肌肉群的标记都非常准确,这对于我这种需要视觉辅助来学习新技能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我尝试着照着书上介绍的几个简单放松手法,对自己的斜方肌进行按压,虽然力度掌握上还需要时间去适应,但那种被压迫后逐渐放松的感觉确实带来了一丝舒缓,让我对后续的学习充满了期待。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严谨且注重实操性,至少在外观和结构上,它成功地吸引了我这个非专业人士的注意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