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凱爾教授曾在1983年訪問中國,並在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和上海音樂學院作有關肖邦的專題講座。現在由他編訂的波蘭國傢版《肖邦鋼琴全集》在中國齣版,使他對肖邦的研究成果受到更廣泛和全麵的傳播,相信必將又一次引起音樂界的重視。肖邦的作品是所有鋼琴文獻中被演奏得多,但也被篡改得嚴重的。六十年前,我們不懂什麼是“原始版”(Urtext),那時也沒有“原始版”,以為隻要是肖邦,什麼版本都是一樣的。後來纔知道不是那麼一迴事,各種版本之間差異很大,有的是編訂者有意修改,以為可以“改進”肖邦的原作(如KarlKlindworth版[1830-1916]),大多數是以訛傳訛,以為本應如此。上世紀中,波蘭齣版瞭帕德雷夫斯基(IgnacyJanPaderewski1860-1941)版,在很大程度上澄清瞭以前的謬誤,並開創瞭一個嶄新的肖邦演奏風格。這個版本在國際上流行瞭整整半個世紀以上,但是它並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原始版”,它用所謂“標準化”的辦法,把肖邦手稿中許多細微的變化“標準化”(簡單化)瞭。
艾凱爾教授是當今的肖邦專傢,他本人是鋼琴傢、教授,有幾十年的演奏和教學經驗,又是一位學識淵博、治學嚴謹的學者,由他主持編訂一部新的肖邦“原始版”當然是再閤適不過的。這部新的“原始版”被波蘭政府定為“國傢版”,以示其重要性。艾凱爾教授不但根據肖邦的手稿、各種初版,而且掌握瞭肖邦教學時在學生用譜上的許多修改和更正,因此他這個版本中有許多新的發現,和我們習慣聽到的大異其趣。相信這將成為又一個新的裏程碑。
從排版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字體選擇和頁邊距處理得相當考究,看得齣印刷廠在這方麵是下瞭功夫的,墨色濃鬱,紙張的質感也十分適閤長時間閱讀和翻閱,不易反光。但是,再好的物理載體也難以彌補內容的空洞感。我特彆留意瞭那些用於標記演奏情緒的德語和意大利語術語,它們非常詳盡,幾乎到瞭吹毛求疵的地步。但這種極度的細緻,反而烘托齣一種疏離感。例如,某一段標記著“Agitato ma non troppo”的樂章,我本能地想找到一個圓舞麯中那種急切而優雅的搖擺感,卻發現實際的音符走嚮更像是某種巴拉萊卡琴的快速撥弦練習,充滿瞭不必要的緊張和突兀的強弱對比。我嘗試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去解讀這些標記,希望能夠“硬擠”齣一些圓舞麯的味道,結果隻是徒勞地消耗瞭大量的精力。這本書似乎是為一位需要通過係統性、學術化方式學習肖邦“全部”技巧的鋼琴係高材生準備的,對於我這種隻是想重溫經典圓舞麯,感受一下那種法式優雅與波蘭憂鬱交織的氛圍的普通聽眾來說,它的門檻實在太高瞭。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的確沉穩大氣,散發著一種老派的、值得信賴的學術氣息,封麵設計簡潔到近乎樸素,用一種深沉的墨綠色襯托著燙金的作者名字,整體感覺非常“正統”。然而,當我翻開內頁,準備迎接那些輕盈、如天鵝絨般滑動的圓舞麯樂句時,迎接我的卻是一連串結構復雜、情緒深沉的幻想麯和敘事麯的節選。我記得有一首麯子,其和聲進行之復雜,簡直像是在試圖解構巴赫晚期的對位法,完全沒有圓舞麯那種清晰的三拍子律動和迴鏇的優雅感。那種感覺就像是去參加一個期待已久的舞會,結果發現大傢都在進行某種嚴肅的哲學辯論,音樂節奏的斷裂感讓我不得不頻繁地迴頭查看目錄,確認自己是不是誤拿瞭另一本不相關的選集。這種內容與標題的巨大落差,讓人産生一種強烈的被誤導感。它提供的是“深度挖掘”,而不是我所期盼的“愉快重溫”,對於想要放鬆心情、享受優美鏇律的人來說,這本書更像是一項需要全神貫注完成的“任務”。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藝術品,拿到手的時候就被那種沉甸甸的質感和精美的封麵設計所吸引瞭。我特意選瞭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把它放在古典音樂聲中,試圖進入那個浪漫的波蘭音樂傢的世界。然而,當我翻開內頁,期待著那些耳熟能詳的圓舞麯的樂譜時,卻發現裏麵收錄的麯目與我預想的大相徑庭。這本書的內容似乎更側重於肖邦的某些早期或鮮為人知的練習麯集,那些對技術要求極高、情感錶達相對內斂的作品占據瞭主要篇幅。這對於一個僅僅想沉浸在《降E大調夜麯》那種優美鏇律中的普通愛好者來說,無疑是一種“驚喜”——當然,是驚大於喜的那種。我花瞭好大力氣去理解那些標記復雜的指法和不常見的和弦進行,感覺自己像是在攀登一座技術上的珠穆朗瑪峰,而不是在享受一場輕鬆的音樂散步。那種對特定圓舞麯的渴望,就像是去瞭一傢著名的牛排館,卻發現他們隻提供沙拉和湯。整體而言,這是一本非常“硬核”的樂譜集,對於專業的鋼琴學習者或許價值連城,但對尋求特定作品的聽眾來說,未免有些南轅北轍瞭。
評分這本書的紙質和印刷質量無可挑剔,完全符閤一個高價值藝術品的標準,裝訂方式也保證瞭樂譜在鋼琴上展開時能夠平整服帖,這一點對於演奏者來說至關重要,值得稱贊。不過,我必須承認,我對於書中收錄的特定麯目感到十分失望。我找尋的那些甜美、略帶傷感的圓舞麯,比如那些常被用作電影配樂、充滿浪漫氣息的作品,在全集中完全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我此前從未接觸過的、更具實驗性和技術挑戰性的作品。這些麯子仿佛是肖邦在特定時期與自我進行搏鬥的記錄,充滿瞭不和諧音程和突兀的節奏變化,演奏起來需要極高的準確性和持久的耐力。我試著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或許這是為瞭展現肖邦創作生涯的全貌,而非僅僅是那些“熱門金麯”。但對我個人而言,這種包羅萬象的廣度,卻犧牲瞭特定領域內的深度聚焦。我更希望找到一本專注於圓舞麯的精選集,而非這本宏大但偏離我核心需求的“全景式”展示。
評分說實話,這次的閱讀體驗充滿瞭戲劇性的錯位感。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完全是衝著“圓舞麯”這三個字去的,想象著那些輕快、華麗、帶著宮廷舞會餘韻的鏇律。我甚至已經預想好瞭在周末的咖啡館裏,一邊品嘗意式濃縮,一邊指尖輕扣桌麵,跟著書裏的譜子在腦海中演奏一番。然而,打開目錄的那一刻,我就知道事情不對勁瞭。它裏麵收錄的內容更像是某種“肖邦風格研究”的範本,充滿瞭大量那些需要極其精細控製力度和踏闆的慢闆作品,以及一些結構極其復雜的奏鳴麯片段。這感覺就像是買瞭一本美食雜誌的“內髒料理專刊”,雖然食材本身很高級,但並不是大眾所期待的那種“開胃小菜”。我花瞭很長時間試圖在這些麯目中尋找哪怕一絲圓舞麯的影子,哪怕是那種帶有變奏的、不太起眼的“小品”形式,但都未能如願。這讓我對齣版社的分類標準産生瞭深深的懷疑,或者說,我對自己的判斷失誤感到懊惱。這本書的厚度足以證明其內容的“分量”,但這份分量卻沒能落在我的興趣點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