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改革、资本结构调整及经济后果 [Corporate Income Tax Reform,Capital Restructuring and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Analysis from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企业所得税改革、资本结构调整及经济后果 [Corporate Income Tax Reform,Capital Restructuring and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Analysis from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习定,张芳芳,周志波 著
图书标签:
  • 企业所得税
  • 资本结构
  • 经济后果
  • 中国上市公司
  • 税收改革
  • 公司财务
  • 投资决策
  • 经济分析
  • 财务分析
  • 公司治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4189001
版次:1
商品编码:1236266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公司金融前沿论丛
外文名称:Corporate Income Tax Reform,Capital Restructuring and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Analysis from Chinese List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企业所得税改革、资本结构调整及经济后果》基本的研究内容如下:第2章在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说;第3章是实证模型;第4章是样本和数据;第5章是实证分析及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发现:(1)企业所得税改革使得有效税率提高的上市公司的债务比率显著上升,同时使得有效税率下降的上市公司的债务比率显著下降;(2)非债务税盾和上市公司债务比率显著负相关;(3)企业所得税改革使得有效税率提高的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显著下降,同时使得有效税率下降的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显著提高;(4)债务比率的上升没有显著提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第6章是结论性评述。本文的创新点如下:首先是样本数据的独特性。2008年中国企业所得税税制改革为税收和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的评估提供了一个自然观测平台或自然试验的机会。

作者简介

  陈习定,男,汉族,中共党员,湖南省娄底市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公共经济学博士,现为温州商学院金融学院副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在Tansformations in Business&Economics;、《金融研究》、《管理科学学报》、《科研管理》、《财贸经济》、《经济管理》、《宏观经济研究》、《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税务研究》等SSCI来源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本书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3 本书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2章 文献回顾、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文献回顾
2.1.1 理论文献回顾
2.1.2 实证文献回顾
2.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2.1 20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影响资本结构的内容
2.2.2 税收变化与资本结构调整
2.2.3 税收变化及其经济后果
2.2.4 资本结构调整及其经济后果

第3章 实证模型

第4章 时间窗、样本、变量及描述性统计
4.1 时间窗
4.2 样本
4.3 变量及描述性统计
4.3.1 各变量的探讨和构建
4.3.2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有效税率、非债务税盾与资本结构
5.1.1 回归模型和回归方法讨论
5.1.2 基本回归结果
5.1.3 稳健性检验
5.2 所得税改革及其经济后果
5.2.1 回归模型和回归方法探讨
5.2.2 基本回归结果
5.2.3 稳健性检验
5.2 资本结构调整及其经济后果
5.3.1 回归方法探讨
5.3.2 基本回归结果
5.3.3 稳健性检验

第6章 结论性评述
6.1 本书研究实证证据总结
6.2 所得税改革是否实现了基本目标
6.3 改善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政策建议
6.4 本书研究的局限和后续研究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现代金融市场运作与风险管理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现代金融市场的复杂运作机制、关键参与者的行为模式及其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全书结构清晰,内容严谨,旨在为金融从业人员、政策制定者、学术研究人员以及关注金融市场发展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框架。 第一部分:金融市场基础架构与运行机制 第一部分着重于构建读者对现代金融市场的宏观认知。我们首先详细剖析了全球金融体系的演变历程,重点分析了自20世纪末以来技术进步和金融创新如何重塑了资本的流动路径和交易方式。 一、金融市场的结构性演变: 详细阐述了场内市场(如证券交易所)与场外市场(OTC)的对比分析,并着重讨论了去中介化趋势对传统金融机构角色的冲击。我们引入了“连接性”和“深度”两个关键指标,用以衡量不同类型市场的效率和稳定性。 二、交易机制与高频交易的影响: 这一章节深入探讨了不同类型的订单执行系统(如做市商制度、电子订单簿)的工作原理。特别关注了高频交易(HFT)在提高市场流动性的同时,也带来的微观结构风险,包括闪电崩盘(Flash Crashes)的案例分析与成因解构。我们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评估了HFT活动强度与市场波动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三、衍生品市场的核心功能与风险: 重点解析了期货、期权、互换等主流衍生工具的定价模型(如Black-Scholes-Merton模型及其在不完全市场下的修正)及其在风险转移中的作用。章节探讨了场外衍生品市场的透明度问题及其在系统性风险积聚中的潜在角色,辅以2008年金融危机中信用违约互换(CDS)市场的教训。 第二部分:金融机构的战略与监管环境 本部分聚焦于金融机构在复杂环境下的战略选择、资本管理以及监管框架的动态调整。 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剖析了商业银行如何平衡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大目标。内容涵盖了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度量与管理,特别是运用久期分析和价值在险(VaR)模型进行资产组合的压力测试。我们还分析了巴塞尔协议(I、II、III)对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和风险加权资产计算方法的演进,以及其对信贷供给能力的影响。 二、投资银行的业务转型与投行业务: 详细描述了投资银行在承销、并购(M&A)顾问、自营交易等核心业务中的价值创造过程。通过对近期大型并购案例的解构,分析了估值方法(如DCF法、可比公司分析)的应用边界。同时,讨论了《多德-弗兰克法案》等监管措施对投行风险偏好的重塑。 三、金融科技(FinTech)与监管科技(RegTech): 这一章节是本书的前沿焦点。深入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支付、清算和资产证券化中的潜力与限制。同时,探讨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信用评分、欺诈检测以及合规监控中的实际应用,并讨论了监管机构如何利用RegTech手段提升监管效率和穿透力。 第三部分:全球宏观经济背景下的市场联动与风险传导 第三部分将视角提升至全球层面,研究了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溢出效应: 评估了主要央行(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非常规货币政策(如量化宽松QE、负利率)对全球资产价格的影响。我们使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来识别和量化不同国家货币政策冲击在国际市场中的传导机制,特别是对新兴市场资本流动的影响。 二、主权债务与全球金融稳定: 分析了高负债国家在经济衰退期可能面临的主权债务危机风险。通过对希腊、阿根廷等国家案例的研究,探讨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救助机制的有效性及其对债权人市场预期的影响。 三、汇率风险管理与套期保值策略: 针对跨国企业和国际投资者,详细介绍了远期合约、货币期权等工具在管理汇率敞口中的实际应用。重点分析了如何结合企业自身的现金流结构,设计定制化的套期保值策略,以最小化汇率波动带来的经济后果。 结论与展望 全书最后总结了金融市场在效率提升与风险累积之间的永恒张力。展望未来,本书强调了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韧性、提升监管的适应性以及培养市场参与者的审慎风险文化,是确保全球金融体系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本书内容紧密结合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真实的市场数据,力求提供具有高度实践指导意义的分析工具和深刻的行业洞察。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题目就透露出一种严谨和前瞻性。企业所得税改革,这个宏大的议题,被作者巧妙地与“资本结构调整”这一微观层面的财务决策相结合,并且进一步探究其“经济后果”。我特别期待书中对于“资本结构调整”部分的论述。在我看来,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其财务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也是其抵御风险、抓住机遇的关键。税收政策的调整,无疑会对企业的融资选择、投资决策产生深远影响。例如,当税收政策鼓励长期投资时,企业是否会倾向于通过发行长期债券来筹备资金?当税收优惠政策倾向于研发投入时,企业是否会考虑增加股权融资,以支持其创新活动?书中对“经济后果”的分析,更是让我好奇。作者是如何量化和评估这些资本结构调整给企业带来的具体效益,比如盈利能力、市场价值、创新能力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扎实的理论框架和翔实的实证数据,为我们揭示中国上市公司在税收改革浪潮中的真实生存状态和战略选择,以及这些选择所带来的长远影响。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作者似乎并没有停留在对税收政策的简单罗列,而是深入剖析了税制改革如何触及企业最核心的财务决策——资本结构。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如何将“资本结构调整”与“经济后果”紧密联系起来的。在我看来,企业进行资本结构调整,其最终目的无非是为了优化财务绩效,提升股东价值。那么,在税收改革这个变量的引入下,这种调整是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还是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例如,为了规避税收而进行的过度借贷,是否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甚至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将其推向破产的边缘?书中对于“经济后果”的分析,是否能够为我们提供一套识别和防范此类风险的框架?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作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刻理解,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精细挖掘,揭示税收改革在微观层面的具体传导机制,从而为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评分

坦白说,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企业所得税改革的直接影响,仅停留在“企业交的税少了”这个层面。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更深层次的逻辑。作者似乎在告诉我们,税收不仅仅是财政收入的来源,它更像是一只无形的手,悄然改变着企业的“骨骼”和“血脉”——也就是它们的资本结构。我对书中对“资本结构调整”的探讨尤为感兴趣。我想象着,作者是如何通过精妙的研究设计,来捕捉企业在面对税制变化时的微妙反应。是增加债务比例以享受税盾效应?还是通过发行新股来优化股权融资的成本?这些策略的背后,一定隐藏着复杂的权衡和决策过程。而“经济后果”的分析,更是将这种调整的价值进行了评估。我好奇的是,这种调整是否真的带来了预期的经济效益?是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还是仅仅是一种短期的财务优化?书中能否提供一些实证数据,来佐证作者的论断,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税制改革的“蝴蝶效应”,最终是如何影响到整个经济体的健康运转。

评分

刚翻开这本书,我就被它的开篇所吸引。作者以一种极具洞察力的方式,勾勒出了中国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宏大背景,从政策出台的初衷,到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潜在影响,都做了细致的描绘。我尤其关注书中对“资本结构调整”这一核心概念的探讨。我想象着,作者是如何细致地梳理出,在新的税收环境下,企业在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以及其他复杂金融工具运用上的变化。例如,当企业所得税税率降低时,利息的税盾效应是否会减弱,从而促使企业转向股权融资?反之,当税收优惠政策倾斜于特定类型的投资时,企业又会如何调整其资产负债表,以最大化地利用这些政策红利?书中对“经济后果”的解读,我也充满好奇。它是否能提供量化的证据,说明这些资本结构调整最终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增长潜力乃至股价表现产生了何种影响?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具体的案例研究,通过分析几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来印证作者的理论分析,从而让那些抽象的经济学原理变得生动而可感。

评分

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厚实而沉重的书脊所吸引,封面上“企业所得税改革、资本结构调整及经济后果”几个字,在我看来,简直就像是一把解锁中国上市公司神秘运作逻辑的金钥匙。我尤其对“资本结构调整”这一块充满了期待。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如何调整其融资和投资的比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税收政策,这无疑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我一直在思考,那些看似稳健的公司,背后是否存在着复杂的财务策略,而税收改革的红利或挑战,又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它们吸引投资、规避风险的“游戏规则”。这本书似乎承诺要揭示这些隐藏在数字背后的故事,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企业决策的驱动因素。我对其中关于“经济后果”的分析尤为感兴趣,它能否提供清晰的因果链条,将税收政策的变化、企业的财务反应以及最终的市场表现联系起来?我希望能看到翔实的数据支撑和严谨的逻辑分析,而不是空泛的理论推演。如果这本书能够做到这一点,它将成为我理解中国经济运行机制的宝贵参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