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年枪械技术精要(1259年至今)(精)

750年枪械技术精要(1259年至今)(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式曾,李峰,袁炜 编
图书标签:
  • 枪械
  • 军事科技
  • 历史
  • 技术
  • 武器
  • 欧洲历史
  • 中世纪
  • 近代史
  • 战争
  • 工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6515372
版次:1
商品编码:12369148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3-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576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枪是世界上用了很久的火器,枪起源于1259年的中国突火枪。枪械技术发展距今已有750多年的历史,故书名中的“750年”为泛指。

·本书力求达到“字典”级的文字表述,“画册”级的图示水平(1000余张精美照片)。

·本书成为武器装备等专业人员手册级的查阅依据,成为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中武器文物研究人员对枪械在技术发展的历史地位的参照,成为社会各界枪械爱好者“看图识枪”式的知识手册,成为文化工作者们增加兵器文化底蕴的助手。

·本书资料丰富,图片精美。同时,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帮助读者厘清枪械技术的发展脉络,本书按照枪械技术发展、枪械分类的研制生产国家分别编制了目录、引得和索引。相信这本书能成为专业人士和大批枪械爱好真的必备用书。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自1259 年开始的枪械技术发展历程,精选了生产数量大而且在军事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枪械型号。书中采用了图文并茂的方式,以精练的语言阐述枪械的研制历史、性能特点,以及装备使用情况等。此外,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帮助读者厘清枪械技术的发展脉络,本书按照枪械技术发展、枪械分类和研制生产国家分别编制了目录、引得和索引。

本书适合枪械技术研究人员阅读与参考,也适合广大枪械、军事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马式曾,总装轻武器研究所副所长(已退休),轻武器技术论证领域知名专家,中国军事博物馆的资深顾问、多个红色基地枪械专家。曾出版《枪的家族故事》等图书,在杂志上发表多篇关于枪械的文章。


袁 炜, 兵器工业208所轻武器博物馆原馆长,具有丰富的枪械知识,并拍摄了大量的枪械精美图片。在多个军事栏目中讲解过枪械的相关科普知识。曾出版《火力真相 中国现代枪械(手枪篇)》《火力真相 中国现代枪械(冲锋枪篇)》等图书。


李 峰,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枪械专家,研究员。具有丰富的枪械知识。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 章

点火技术引导了前装枪械发展(1259—1776 年)

1259 年,枪的起源——中国出现突火枪……………………………………………………………2

1260 年,马达发(Mardafa)——传入阿拉伯的中国喷火筒发展………………………………3

1298 年,金属制造身管——火铳在中国出现……………………………………………………4

14 世纪,中国火铳西传——火门枪/ 炮在欧洲流行、佛朗机出现……………………………5

15 世纪,点火方式第一次升级——火绳枪在欧洲出现… ……………………………………… 9

16 世纪初期,点火方式第二次升级(一)——簧轮燧石擦火枪在德国出现…………………12

16 世纪20 年代,点火方式第二次升级(二)——燧发枪在德国出现…………………………14

17 世纪中叶,枪管内刻制螺旋膛线——线膛燧发枪在德国出现………………………………21

1776 年,最早弹丸和火药后装线膛燧发枪——弗格森隧发步枪在英国出现……………… 25

1818 年,最早棘轮定位弹巢对正枪管的转轮手枪 —— 美国克利尔燧发转轮手枪(前装、线膛、打火)… ……………………………………………………………………………………………27

第2 章

击发药、整装弹和枪机闭锁成就了非自动枪炮(1807—1871 年)

1807 年,点火方式第三次升级的前奏——瓶装击发药(香水瓶)击发枪在英国首现……… 30

1812 年,纸包分装弹的后装击发枪初探——英国约翰·曼顿击发枪试制 ………………… 32

1818 年,点火方式第三次升级——撞击发火件铜火帽在英国出现………………………… 33

1819 年,机械化批量生产的后装燧发枪——美国M1819 霍尔燧发枪出现…………………… 34

1820—1870 年,火帽击发方式普及——右外侧击锤打击火帽击发的前装/ 后装枪………… 36

1835 年,击锤与转轮联动的击发式转轮枪——美国柯尔特转轮手枪出现…………………… 48

1836 年,发射金属壳底横插击针枪弹的霰枪——法国里福瑟横针弹霰枪…………………… 50

1841 年,纸包整装弹、长击针点火、旋转后拉枪机的后装枪——德国M1841 德莱塞步枪……51

1845 年,底缘发火小威力枪弹、外击锤、枪机前端摆动的后装枪——法国福罗拜枪弹和枪出现…………………………………………………………………………………………………… 53

1847 年,闭气的铅弹头——法国米尼哀弹头出现………………………………………………54

1848 年,纸/ 布包火药和弹头、外击锤、条带底火、升降块式枪机的后装枪——美国夏普斯步枪出现……………………………………………………………………………………………… 55

1854 年,金属整装弹的后装转轮手枪——法国里福瑟转轮手枪出现…………………………62

1854 年,弹头弹壳一体弹、外击锤、管式弹仓枪——美国火山手枪出现 …………………69

1855 年,双动扳机手枪出现——英国M1855 博蒙特- 亚当斯前装转轮手枪…………………71

1856 年,底缘发火弹、枪管向上折转式后装转轮手枪——美国史密斯-韦森No.1 转轮手枪出现…… ………………………………………………………………………………………………73

1857 年,光学瞄准开始配在前装步枪上——英国惠特沃斯步枪……………………………… 75

1860 年,底缘发火弹、外击锤、肘节式枪机的管式弹仓枪

——美国M1860 亨利步枪、温彻斯特M1866/M1873/M1876/M1895 步枪……………………… 76

1862 年,底缘发火弹、外击锤、前端上摆式枪机的独子枪——美国皮博迪步枪……………… 80

1862 年,底缘发火弹、外击锤、转块式枪机的管式弹仓枪——美国M1862 斯潘塞步枪列装…………………………………………………………………………………………………… 82

1862 年,底缘发火弹、击针发火、手摇机械传动机枪——美国加特林机枪………………… 85

1863 年,底缘发火弹、外击锤、转块式枪机独子枪——美国雷明顿步枪………………… 88

1865 年,外击锤、底缘发火弹、尾端前翻式枪机的独子枪——美国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广泛使用………………………………………………………………………………………………… 90

1866 年,博克塞底火纸板壳体枪弹、外击锤、左右翻转式枪机的独子枪

——英国M1866 恩菲尔德-斯奈德步枪出现………………………………………………… 93

1866 年,中心底火纸板壳体枪弹、内击针、旋转后拉枪机的独子枪

——法国M1866 夏斯波特步枪列装…………………………………………………………… 96

1867 年,中心底火纸板壳体枪弹、外击锤、转鼓式枪机的独子枪

——奥匈帝国M1867 沃恩德尔独子步枪出现………………………………………………… 98

1868 年,底缘发火金属壳枪弹、双尖内击针、旋转后拉枪机的管式弹仓枪

——瑞士M1868 维特里步枪列装……………………………………………………………… 99

1868 年,伯丹底火金属壳枪弹、内击针、尾端前翻式/ 旋转后拉式枪机的独子枪

——俄国伯丹1 号/2 号步枪列装………………………………………………………………102

1869 年,中心发火弹后装,并实现折转退壳的转轮手枪

——史密斯- 韦森No.3 单动转轮手枪推出……………………………………………………105

1871 年,首次采用中心发火瓶颈枪弹、内击针、前端起落式枪机的独子枪

——英国马蒂尼- 亨利步枪列装… ………………………………………………………………109

1871 年,黑火药金属瓶颈弹、内击针、旋转后拉式枪机的独子枪

——德国M1871 毛瑟独子步枪列装………………………………………………………………111

第3 章

火药燃气成就了各类枪械的自动装填(1884—1944 年)

1884 年,黑火药枪弹、弹带供弹、利用火药燃气的自动枪械——英国马克沁机枪… ………………………………………………………………………………………………120

1886 年,黑火药、盒式弹仓、直拉式枪机的步枪首现——奥匈帝国M1886 曼利夏步枪列装……………………………………………………………………………………………………125

1886 年,首次使用无烟火药、管式弹仓、旋转直拉枪机的步枪——法国M1886 勒贝尔步枪定型…………………………………………………………………………………………………130

1887 年,使用无烟药枪弹的中口径重机枪——英国M1887 维克斯- 马克沁机枪………………………………………………………………………………………………135

1888 年,使用无烟火药常规弹、盒式弹仓、旋转后拉枪机(机体前端凸笋闭锁)的步枪

——德国M1888 委员会步枪列入装备……………………………………………………………146

1888 年,使用改进黑火药枪弹,弹匣可卸、旋转后拉枪机的步枪

——英国MLM Mk I 步枪列装… ………………………………………………………………154

1889 年,横向盒式弹仓、旋转后拉枪机(闭锁凸笋在前端)的步枪

——丹麦M1889 克拉格- 约根森步枪列装……………………………………………………160

1891 年,盒式弹仓、旋转后拉枪机(中间件迫使机头转动)的步枪

——俄罗斯M1891 莫辛- 纳甘步枪定型………………………………………………………164

1892 年,侧摆式弹巢装填的转轮手枪——法国M1892 转轮手枪出现…………………………169

1893 年,首把枪管后坐式自动手枪问世——德国博查特手枪批量出厂………………………173

1895 年,首个回转闭锁的直拉枪机式步枪——奥匈帝国M1895 斯太尔- 曼利夏步枪……188

1895 年,首个导气式机枪——美国海军M1895 柯尔特机枪列装……………………………190

1897 年,法国M1897/M1914 哈其开斯机枪……………………………………………………194

1897 年,管式弹仓的泵动式霰枪——美国温彻斯特M1897 霰枪转做军用…………………204

1898 年,由德国M1888 委员会步枪升级改装的弹仓步枪——德国M1898 步枪… ……………208

1900 年,第一把自由枪机式自动手枪——比利时FN M1900 手枪列装… ……………………222

1902 年,首挺轻机枪——丹麦麦德森轻机枪列装… …………………………………………229

1907 年,枪管旋转闭锁的枪管后坐式自动手枪——奥匈帝国M1907罗斯- 斯太尔手枪列装…252

1908 年,首支定型的半自动步枪——墨西哥M1908 步枪未能成功…………………………254

1911 年,管尾端摆动闭锁的枪管后坐式自动手枪——美国M1911 手枪列装…………………257

1914 年,首次采用快慢机的机枪(非强制闭锁的枪管后坐式机枪)

——意大利M1914 菲亚特- 列维利机枪………………………………………………………274

1915 年,首次登上飞机射击的机枪——英国Mk I 路易斯航空机枪…………………………276

1915 年,首支冲锋枪(固定枪托、半自由枪机)——意大利M1915 冲锋枪投入使用………278

1917 年,首支全自动步枪——美国M1918 自动步枪定型……………………………………289

1918 年,固定托(自由枪机式)冲锋枪——德国MP18 Ⅰ冲锋枪…………………………295

1918 年,首次出现的反坦克枪——德国M1918 毛瑟反坦克步枪出现………………………304

1921 年,第一把单手装填的自动手枪——德国列格奴塞手枪生产…………………………311

1921 年,第一挺实用的大口径机枪——美国M1921 机枪、M2 机枪列装…………………313

1928 年,首把增加连发功能的手枪

——西班牙阿斯特拉901/902/903 型、皇家II 型/MM31 冲锋手枪…………………………328

1929 年,首把扳机双动且造型动感的自动手枪——德国PP 手枪列装…………………………336

1932 年,首挺高射速航空机枪——苏联ShKAS 航空机枪定型…………………………………345

1934 年,轻重两用机枪——德国MG34 机枪定型………………………………………………348

1936 年,首支实用的半自动步枪——美国M1 加兰德步枪列装………………………………354

1936 年,开启非回转闭锁的自动步枪——苏联AVS-36 自动步枪……………………………362

1938 年,首次采用折叠枪托、抵肩射击的冲锋枪——德国MP38、MP40 冲锋枪……………371

1938 年,卡铁闭锁的枪管后坐式自动手枪——德国P38 手枪列装…………………………379

1942 年,首挺大量采用冲压件的机枪——德国MG42 机枪列装………………………………386

1944 年,新型步兵战斗用枪——德国StG44 突击步枪……………………………………399

第4 章

枪械性能走向完善与提高(1945—2009 年)

1947 年,成熟的突击步枪——苏联AK47 突击步枪定型列装…………………………………406

1956 年,加特林机枪现代版——美国M61 火神机枪(炮)列装……………………………419

1962 年,首支小口径步枪——美国M16 步枪定型列装…………………………………………424

1963 年,专用弹半自动狙击步枪——苏联SVD 狙击步枪列装…………………………………452

20 世纪60 年代,旋转后拉枪机式高精度狙击步枪开始发展…………………………………454

1963 年,空枪质量小于2 千克,仍以抵肩使用为主的冲锋枪——波兰PM63 冲锋枪列装……458

1968 年,步枪下挂榴弹发射器——美国M203 枪挂榴弹发射器出现…………………………464

1968 年,机枪式榴弹发射器——美国MK19 自动榴弹发射器列装……………………………470

1969 年,适合车装的机枪——苏联NSV 重机枪定型……………………………………………478

1971 年,发射长径比超大弹头、专用容弹具的水下枪——苏联SPP-1 水下手枪定型…………483

1974 年,首次小口径可换枪管的轻机枪——比利时米尼米机枪出现…………………………488

1977 年,首挺列装的无托结构步枪——法军MAS 步枪列装……………………………………496

1977 年,首支有固定瞄准镜的无托步枪——奥地利AUG 步枪…………………………………505

1980 年,塑料握把座的自动手枪出现——奥地利M80/ 格洛克17 手枪列装…………………512

1982 年,反坦克步枪精度提高成为反器材枪——美国M107 /巴雷特M82 狙击步枪出现……518

1983 年,枪弹自闭气的微声手枪——苏联PSS 微声手枪………………………………………522

1998/2000 年,结构雷同原理径庭的中国92 式5.8 毫米手枪和92 式9 毫米手枪…………524

2005 年,发射与普通弹同形水下弹的陆上水下通用枪——俄罗斯ADS 两栖枪………………527

2006 年,霰枪加挂到步枪——美国M26 附件式模块霰枪………………………………………530




《军工史鉴:枪械技术百年演进》 引言 自人类发明了火药,人类的战争形态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将火药的威力精准地投射到远方,枪械无疑是这一革命性进程中的关键载体。从早期笨重的手持火器,到如今精确制导的智能枪械,枪械技术的每一次飞跃,都深刻地影响着军事力量的格局、国家间的较量,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本书《军工史鉴:枪械技术百年演进》旨在拨开历史的迷雾,深入探究自19世纪末至今,枪械技术领域波澜壮阔的演变历程,勾勒出塑造现代战争面貌的那些至关重要的技术革新与发展脉络。 本书聚焦于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一个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军事能力的历史时期。我们不满足于仅仅列举枪械的型号和制造商,更致力于挖掘那些隐藏在冰冷钢铁背后的智慧结晶——那些奠定技术基石的设计理念、材料科学的突破、人机工程学的考量,以及它们如何共同作用,催生出一代又一代更高效、更可靠、更致命的射击武器。我们将回溯那些改变历史的瞬间,审视那些塑造了现代陆海空三军作战方式的技术里程碑,并思考这些演进对军事理论、战术部署乃至全球安全局势带来的深远影响。 第一章:近代枪械的黎明:金属弹壳与后膛装填的革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19世纪末,枪械技术迎来了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在此之前,火绳枪、燧发枪、火帽枪等早期热兵器,虽然相较于冷兵器有了巨大进步,但在射速、可靠性和装填便捷性方面仍存在诸多局限。金属弹壳的出现,彻底颠覆了这一局面。它将弹丸、火药和底火整合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装填速度和密封性,使得后膛装填成为可能。 本书将详细剖析金属弹壳的材质演变、生产工艺,以及其在设计上如何适应膛压的变化。我们将重点介绍金属弹壳带来的最显著变革——后膛装填。从早期的单发式后膛枪,到威力巨大、射速惊人的栓动式步枪,再到早期漏斗式设计的冲锋枪,后膛装填技术的成熟,直接推动了射速的指数级增长,使得士兵能够在战场上倾泻更猛烈的火力。 这一时期,一系列经典枪械应运而生。例如,毛瑟98步枪系列,以其卓越的可靠性和精准度,成为世界各国军队的制式武器,其设计理念影响深远。而马克沁机枪的出现,更是以其持续的火力输出,宣告了“机枪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步兵战术,使得堑壕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写照。本书将不仅仅描述这些枪械的性能参数,更会深入探讨其设计背后的工程学原理,例如膛线的设计对弹丸旋转稳定性的影响,击发机构的演进如何提高射击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以及材料学在提高枪管强度和耐磨性方面的贡献。 第二章:自动化的浪潮:全自动射击与弹匣供弹的飞跃(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 进入20世纪,枪械技术的自动化浪潮势不可挡。全自动射击的实现,让单兵武器的火力密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弹匣供弹的广泛应用,则解决了早期枪械弹药装填的瓶颈,使得持续射击成为现实。 本书将深入探讨自动装弹和自动退壳机构的原理。我们将详细解析不同类型的自动原理,如气吹式、活塞式(短行程和长行程)、枪管短后坐式等,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在不同枪型上的应用。例如,M1加兰德步枪开创性的弹仓供弹方式,以及其相对可靠的自动机构,使其成为二战中盟军的重要装备。而AK-47的出现,则以其坚固耐用、易于维护和强大的火力,成为了20世纪下半叶最具代表性的突击步枪,深刻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武装冲突。 本章还将关注弹匣技术的发展。从早期的可拆卸弹匣,到高容量的弹鼓和弹链,弹匣的设计直接决定了枪械的持续作战能力。我们将分析不同弹匣的结构、材料以及供弹机构的工作原理,例如如何保证弹药的平稳输送,以及如何在高射速下保持供弹的可靠性。此外,轻武器的轻量化也是这一时期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新材料的运用,如铝合金和工程塑料,使得枪械在保持强度的同时,显著减轻了重量,极大地提高了士兵的机动性。 第三章:精确的艺术:瞄准系统与弹药性能的革新(20世纪中期至20世纪末) 随着战争的复杂化和战术的精细化,枪械对精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瞄准系统的革新以及弹药性能的提升,是这一时期枪械技术发展的两大关键驱动力。 本书将详细介绍瞄准技术的发展。从早期的机械瞄准具,到光学瞄准镜的普及,再到电子瞄准具和夜视瞄准具的出现,瞄准系统的进步使得射手能够更快速、更精准地锁定目标。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瞄准具的光学原理、制造工艺,以及它们在不同作战环境下的应用。例如,高倍率的光学瞄准镜如何帮助狙击手在远距离上精确打击目标,而全息衍射瞄准镜则如何为近距离作战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快的反应速度。 同时,弹药性能的提升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本书将探讨不同类型弹丸的设计,如全金属被甲弹、空尖弹、曳光弹、穿甲弹等,分析它们在提高杀伤力、穿透力和射程方面的技术突破。我们将深入研究弹药的膛压、初速、弹道稳定性和弹丸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共同影响枪械的整体性能。此外,弹药与枪械的匹配性也至关重要。本书将探讨如何通过优化弹药参数来充分发挥枪械的潜力,以及不同口径弹药在军事应用中的考量。 第四章:模块化与智能化:现代枪械的未来趋势(20世纪末至今) 进入21世纪,枪械技术的发展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智能化的趋势。模块化设计使得枪械能够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进行快速配置,而智能技术的融入则预示着未来枪械的无限可能。 本书将聚焦于现代枪械的模块化设计理念。我们将分析模块化设计如何通过标准化接口和可更换部件,极大地提高了枪械的适应性和维护便捷性。例如,AR平台步枪的广泛应用,使得士兵可以根据不同的作战环境和任务需求,轻松更换枪管、护木、枪托、瞄准镜等部件,从而打造出个性化的武器系统。 同时,本书还将展望枪械的智能化发展。从集成电子元件的智能瞄准系统,到能够记录射击数据的智能枪械,再到未来可能出现的集成通信、导航甚至人工智能的“智能武器”,智能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枪械的设计中。我们将探讨这些新兴技术对射击精度、战场态势感知以及单兵作战能力可能带来的革命性影响。 此外,本书还将简要探讨枪械技术在非军事领域的应用,例如体育竞技、狩猎以及治安执法等,以及这些领域的发展如何反哺军事枪械技术的进步。 结论 《军工史鉴:枪械技术百年演进》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枪械的技术史,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智慧、创新与战争的历史。从19世纪末金属弹壳的问世,到如今智能枪械的曙光,枪械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不仅仅是冰冷机械的进步,更是人类对力量、效率和掌控的不断追求。本书希望通过对枪械技术百年演进的深入梳理和分析,让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现代军事力量的构成,更深刻地认识科技在塑造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未来枪械技术的发展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有一个更清晰的洞察。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被《750年枪械技术精要(1259年至今)(精)》这个书名所吸引,尽管我并非军事爱好者,但我一直对人类的创造力和技术进步的轨迹充满好奇。枪械,作为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密的科技产物,其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故事。我想知道,在这漫长的750年里,技术是如何一步步迭代和优化的。书中“精要”二字,暗示着它不会面面俱到,而是会聚焦于那些真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步。我猜测,它可能会从火药的早期应用讲起,然后逐步过渡到各种早期枪械的设计原理,比如如何实现火药的稳定燃烧,如何提高子弹的发射速度和精度。我还很想了解,是什么样的工程学原理和材料科学的突破,使得枪械的设计越来越精巧,性能越来越优越。比如,从简单的火绳枪到复杂的近代步枪,这中间的技术鸿沟有多大?又是通过哪些关键性的发明才得以跨越?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枪械技术背后蕴含的科学智慧,以及人类在追求高效打击能力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惊人创造力,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技术发展是如何一步步塑造了现代世界的。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750年枪械技术精要(1259年至今)(精)》——立刻吸引了我。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科技发明特别着迷,而枪械无疑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类。从历史记载来看,火器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战争的模式,也重塑了国家之间的力量格局。我尤其想知道,在这长达七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枪械技术究竟经历了怎样波澜壮阔的演变。书中提到“精要”,这让我相信它不会只是流水账式的罗列,而是会深入剖析那些决定性的技术突破和创新。例如,我一直对早期火枪的可靠性问题感到好奇,是什么样的技术进步,使得枪械从一个“运气成分很高”的武器,逐渐变成了一个相对精准和可靠的杀戮工具?是枪管的精度加工?是弹药的改进?还是击发机制的优化?我也很想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技术发展是如何受到社会、经济和军事需求的影响的。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枪械技术发展脉络的绝佳机会,让我能更全面地认识到这一技术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今天的。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听起来就像是一部厚重的历史巨著,光是“750年”这个数字就足够让人肃然起敬。我一直对军事技术的发展史,尤其是那些能够改变战争形态的武器,有着浓厚的兴趣。枪械,毫无疑问是近代军事史上最关键的创新之一。从火绳枪的笨拙出现,到滑膛枪的逐渐成熟,再到线膛枪带来的精度革命,直到现代武器的复杂精妙,这其中的每一次技术飞跃,都伴随着无数发明家、工程师和工匠的智慧与汗水。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如何梳理这漫长历史中技术演变的脉络的?是按照时间顺序,还是按照技术原理?比如,火药的配方如何优化?枪管的制造工艺经历了哪些变革?击发机制又是如何从简单的火绳发展到雷汞、再到现代的底火?这些细节往往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它们能让我们感受到技术进步的艰辛与伟大。而且,书中提到的“精要”二字,也暗示了它不会仅仅罗列史实,而是会对技术发展的关键节点进行提炼和总结,这对于理解枪械技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非常有帮助。我期待着能够在这本书中,看到那些塑造了我们今天所见武器的伟大发明和技术突破,了解它们如何一步步奠定了现代军事工业的基础。

评分

我购入这本书纯粹是出于一种“求知欲”驱使。我一直觉得,很多现代科技的根源,其实都埋藏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枪械的发展,无疑是人类对能量控制和精确打击能力的一次次探索。我想知道,在750年的漫长岁月中,是什么样的社会需求、军事压力,或者仅仅是个人好奇心,驱动着人们不断去改进那些曾经简陋的“火器”?这本书的光盘封面上,除了那个颇具历史感的书名,我还隐约看到一些描绘早期火器和近代步枪的插画,这些视觉元素勾起了我对技术演变的强烈好奇。例如,早期的火枪,其射速、精度和可靠性都非常低下,我想了解,是什么样的技术突破,让它从一个“危险且不确定”的武器,逐渐变成了一个相对“可控”且“有效”的战斗工具?是枪膛的内膛加工技术?是子弹与枪膛的配合程度?还是点火方式的革新?书中提到的“精要”,我理解为它会提炼出那些真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节点,并对其进行深入的解析,而不是泛泛而谈。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看到,那些看似冰冷的机械背后,蕴含着多么复杂和精密的科学原理,以及人类在不断尝试中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实现技术上的飞跃。

评分

从标题《750年枪械技术精要(1259年至今)(精)》来看,这本书无疑是一部关于军事技术发展史的严肃之作。我一直对军事史,特别是火器在军事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抱有浓厚的兴趣。火器,从最初的爆炸物发射装置,到如今的高度集成化、智能化武器系统,其技术演进历程本身就是一部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史诗。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如何处理1259年这个具体的起始年份的?这是否意味着从中国古代的火器萌芽开始,一直追溯到现代?这750年的跨度,涵盖了火药的发明、传播,以及各种早期火器如突火枪、火铳的出现,直到冷兵器时代被逐渐取代,再到火绳枪、燧发枪、前装滑膛枪、后装线膛枪,以及到最后的自动武器的诞生,这是一个多么宏大而复杂的技术演化图景。书中“精要”二字,让我对它寄予厚望,期望它能够提炼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创新,比如火药的改进、弹药的标准化、枪膛的设计、瞄准系统的发展,甚至是枪械的材料科学进步等等。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火器从诞生之初到现代的演变有一个清晰、深刻的认识,了解它们是如何一步步改变战争的形态,并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