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珍藏版)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珍藏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黎万强 著
图书标签:
  • 口碑营销
  • 小米
  • 参与感
  • 营销策略
  • 品牌建设
  • 用户增长
  • 社群运营
  • 产品营销
  • 内部手册
  • 营销实战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89548
版次:2
商品编码:12374401
品牌:中信出版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344
字数:230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小米终于开口!


读完本书你会发现,外界几乎所有关于小米的解读都是误读、误解、误判或者误会!

引爆出版界、财经界、IT界、科技界、营销界、投资界大震荡的现象级热书!

微博、微信、财经媒体、豆瓣、各大论坛,百万读者热议,好评如潮!

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书!社会化营销宝典!产品经理必读!互联网行动指南!

雷军、周鸿祎、蔡文胜、江南春、俞永福、杨澜、李静等大佬口碑力荐!

雷军亲笔作序,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著。

揭开小米4年600亿奇迹背后的理念、方法和案例。

再掀企业界全民学习小米热潮!团购神书!团购企业横跨汽车、餐饮等53个行业。


内容简介

当小米开发产品时,数十万消费者热情地出谋划策;当小米新品上线时,几分钟内数百万消费者涌入网站争先预购,数亿销售额瞬间完成;当小米要推广产品时,上千万消费者兴奋地奔走相告;当小米产品售出后,几千万消费者又积极地参与到产品的口碑传播和每周更新完善之中;

这是中国商业史上少见的奇观。消费者和品牌从未如此相互贴近,互动从未如此广泛深入。通过互联网,消费者扮演着小米的产品经理、测试工程师、口碑推荐人、梦想赞助商等各种角色,他们热情饱满地参与到一个品牌发展的各个细节当中。小米现象的背后,是互联网时代人类信息组织结构的巨变,是小米公司对这一巨变的敏锐觉察和准确把握。作为一家年轻的互联网公司,小米的发展并非一路坦途,它经历了一家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公司必经的修炼。

作为小米联合创始人,本书作者黎万强,真诚有趣地向你讲述小米公司创业几年来的内部故事,从公司创立到产品开发,从产品设计到品牌建设,从日常运营到营销推广,从服务理念到公司理念,如何做到“感动人心,价格厚道”。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小细节、小故事,将外界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清晰透彻地道出其中的逻辑必然,并慷慨地将其开创的“参与感三三法则”和盘托出。


作者简介

黎万强

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2010-2012年,负责MIUI手机操作系统。2011年至今,任小米网负责人,负责小米的市场营销、电商和服务。原金山词霸总经理,曾任金山软件设计中心设计总监,建立了国内早的软件用户体验设计团队。新营销旗手,参与感、手机控、F码、米粉节等互联网热词的创造者。曾被《财富》评为“中国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获得《第一财经周刊》评选的“2013中国商业创新50人”,获得光华龙腾奖2013年第九届“中国设计十大杰出青年”。


精彩书评

作为一家年轻的互联网公司,小米的发展并非一路坦途。小米经历了一家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公司所必经的修炼,我们的商业模式经历了考验,得到了充分验证。

8年来的每一天里,“和用户交朋友,做用户心中的非常酷的公司”的愿景都在驱动着我们努力创新,不断追求更好的产品和效率,成就了一个不断缔造成长奇迹的小米。阿黎总结的“参与感三三法则”,从三个战略和三个战术层面完成了对参与感的构建和论证,有极大的行业意义。

——雷军 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


目录

V 序 言

001 参与感篇

互联网思维就是口碑为王 / 003

口碑的铁三角 / 011

参与感"三三法则" / 017

025 产品篇

用户模式大于一切工程模式 / 027

优先处理浮出水面的需求 / 035

用户体验的核心是为谁设计 / 039

活动产品化,产品活动化 / 047

极致就是先把自己逼疯 / 053

产品第二,团队第一 / 059

让用户来激励团队 / 063

不是劈开脑海,而是潜入大脑 / 071

先做忠诚度再做知名度 / 077

粉丝效应让猪也能飞 / 081

每个用户都是明星 / 089

做品牌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 095

基础素材是传播的生命线 / 105

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技巧 / 111

办一场剧场式的发布会 / 119

用互联网思维做电视广告 / 125

抢首发,上头条 / 131

互联网公关要练“不生气”功 / 137

143 新媒体篇

不是做广告,而是做自媒体 / 145

社会化媒体是主战场 / 151

微博是社会化媒体第一站 / 155

年轻人的QQ空间 / 169

微信的新玩法 / 173

小米论坛是老用户的家 / 179

189 服务篇

人比制度重要 / 191

服务是小米商业模式的信条 / 197

用户在哪就到哪做服务 / 201

把服务门店做成家 / 205

快是做好服务的根本 / 213

标准之上的非标准化服务 / 219

人是环境的孩子 / 223

227 设计篇

一剑封喉 / 229

没人会喜欢塑料花,真实才动人 / 241

设计要有期待感 / 249

现场是检验设计的唯一标准 / 257

一图胜千言 / 261

面试设计师的一看二问三PK / 267

设计管理三板斧 / 271

275 阿黎笔记

亚文化是产品经理的必修课 / 277

科技要有慰藉人心的力量 / 287

像艺术家创作般热爱 / 297

“烧”摄影器材的口碑启示 / 305

企业互联网转型需要“爆扁爽” / 313

319 后 记

323 附 录

参与感"三三法则":小米案例 / 323

小米大事记 / 324

标题海报索引 / 329

《参与感》的梦想赞助商 / 330


前言/序言

雷军:猪会飞的背后,参与感就是“台风”


7月初的一个晚上,阿黎(黎万强)抱着一堆书稿,说他来交作业。他说,我10年前希望他写一本关于用户体验与设计的书,他弄了10年时间,终于写完了。


2000年,阿黎大学刚毕业就加入金山,担任软件界面的设计师,他的能力很快得到了我们的认可,然后组建了金山用户体验设计团队,这是软件产业早做用户交互研究的团队。他们做了金山毒霸、WPS(由金山软件开发的一款办公软件)等产品的软件交互设计,受到了用户的广泛好评。

2004年,我希望他写一本书,把金山做用户交互的经验分享给行业,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他开始着手准备,稿子已经写了一半,他调到互联网业务部门去推动金山互联网转型,工作一忙,书稿的事情就搁下了。

2009年年底,阿黎离开金山了,他来找我,说想去玩商业摄影。我告诉他,我计划再创业,要不要一起干。他不假思索就答应了。当时,我愣住了,“你知道我要干什么吗?”他立刻回答,“你要做手机。”


阿黎知道我是一个狂热的手机发烧友,关于做手机,我自己一些独特的想法。我爱玩手机,更重要的是我做了20多年软件产品,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每次,见到一个手机公司的人,就拉着人家给人家提意见。大约10年前,诺基亚鼎盛的时候,我认识诺基亚全球研发的副总裁,给他提过上百条意见。所以,我特别想做一个能让发烧友一起参与的公司,我觉得这才是未来真正有价值的公司,用户能一起参与进来做产品。


4年前,创办小米的时候,我的想法就是,不管这个公司未来能做多大,我们一定要把小米办成一个像小餐馆一样,能让用户参与进来的公司。老板跟每个来吃饭的客人都是朋友。这种朋友的方式,才是可以长期持续发展的方式。


我们抱着这种想法做了第一个产品,基于安卓做了MIUI(米柚)。MIUI严格来讲,是基于安卓深度定制的手机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很复杂,基于这样的复杂程度,没有几个人能够把操作系统做到听取用户意见,因为它的研发周期很长。我们在想,怎么能够把操作系统做成能够听取用户意见的系统呢?后来我们借鉴了互联网软件的开发模式,提出了每周迭代。为了适应每周迭代,对于操作系统来说,难的就是怎么管理好用户需求,怎么能听得懂用户要什么,然后把它实现出来,质量控制,怎样做到一周就能发布……我觉得小米在这里面花了很多力气去琢磨,也是全球早做到一个操作系统一周就能迭代的模式。

通过这个模式,我们聚集了第一批用户,也使我们验证了这个模式的有效性。为了验证这个模式到底是好还是坏,我们初期对外都是保密的,而且我们不做公关,不做营销,我们就是做实验,看看基于这个模式的口碑传播,到底有多大能量。


可能大家有一种误解,说小米手机是善于营销才做到今天。实际上,小米手机第一次发布会是在2011年8月16日,是在MIUI发布了一年之后,而那个时候MIUI已经有50万用户了,那期间小米没有做过任何营销活动。这一点,可能是大家不太了解的地方。


台风口上,猪也能飞——凡事要“顺势而为”,如果把创业人比作幸运的“猪”,那行业大势是“台风”,还有用户的参与也是“台风”。


通过小米创业的第一年,已经充分验证了:第一,通过用户参与能够做出好产品;第二,一个好产品通过用户的口碑,是能够被传递的。这就构成了小米后来很重要的两点:第一是通过和用户互动来做好产品,第二点是靠用户的口碑来做传播和营销。这是小米的核心点,我们把用户的参与感看成整个小米核心的理念,通过参与感来完成我们的产品研发,来完成我们的产品营销和推广,来完成我们的用户服务,把小米打造成一个很酷的品牌,就是年轻人愿意聚在一起的品牌。这就是整个小米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理念,那就是“把用户当朋友”。


阿黎作为小米的联合创始人,一起创办了小米公司,初期负责MIUI研发,后来负责小米网(mi.com)。非常感谢他能够在如此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写了《参与感》这本书,把小米的经验总结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特别是阿黎总结的“参与感三三法则”,从三个战略和三个战术层面完成了对参与感的构建和论证,有极大的行业意义。


更让我感动的是,阿黎还记得10年前的承诺,并且终于完成了。


雷军

小米科技董事长兼CEO

2014年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珍藏版)》 核心价值: 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营销理论书籍,而是一次对小米这家互联网公司在飞速发展过程中,如何将用户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传播者的深度解构。它揭示了小米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凭借对“参与感”的极致追求,构筑起强大的口碑护城河,实现用户与品牌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共生共荣。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为企业提供了一套可复制、可借鉴的实践方法论,帮助企业理解并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体系,从而在数字化浪潮中脱颖而出,赢得用户的心。 内容亮点: 第一章:何为参与感?—— 用户主导的营销新范式 定义与内涵: 本章深入剖析“参与感”这一核心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用户与品牌之间深度互动、共同创造价值的全新关系。它不再是企业单向的宣传灌输,而是用户主动表达、分享、甚至深度参与品牌决策的过程。这种参与,源于用户对品牌的认同、喜爱和信任,并最终转化为强大的口碑传播力。 时代背景: 探讨在信息爆炸、用户选择极大丰富的时代,传统营销模式的局限性。分析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如何为“参与感”的产生提供了土壤,用户话语权的提升如何重塑品牌与用户之间的权力格局。 核心驱动力: 阐述用户参与的深层动机,包括获取信息、表达自我、寻求认同、获得归属感、甚至通过参与获得实际利益(如优惠、新品体验等)。 小米的实践起点: 以小米的初期探索为例,说明“参与感”并非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源于对用户需求的敏锐洞察和对用户价值的深刻理解。例如,早期小米如何通过邀请用户内测、听取用户反馈来打磨产品,让用户感受到被重视,从而开启了参与感的第一步。 第二章:参与感从何而来?—— 构建用户信任的基石 产品是根基: 强调“参与感”的产生,首先建立在优秀的产品之上。产品是用户与品牌接触的第一个触点,只有高质量、高性价比、满足用户真实需求的产品,才能赢得用户的初步关注和好感。详细阐述小米如何将“极致性价比”和“用户体验”作为产品研发的核心,以此作为用户参与的基础。 透明沟通是关键: 论述信息透明在建立用户信任中的重要作用。小米在产品研发、定价策略、甚至企业决策过程中,都尽可能地向用户公开信息,打破信息壁垒,让用户了解品牌的真实情况,从而建立起一种开放、真诚的沟通模式。例如,详细介绍小米如何通过“饥饿营销”以外的更透明的销售模式,如“F码”制度、开放购买等,来降低用户的等待成本和不确定性。 尊重与倾听: 强调企业需要真正尊重用户的声音,并付诸行动。这包括建立有效的反馈渠道,认真倾听用户的意见、建议甚至批评,并及时做出回应和改进。本书将详细分析小米如何通过论坛、社区、用户访谈等多种形式,持续收集用户反馈,并将这些反馈转化为产品迭代和运营优化的动力。 共同成长,价值共创: 阐述“参与感”的最终形态是用户与品牌共同成长,共同创造价值。当用户感受到自己是品牌的一部分,他们的建议和贡献能够直接影响品牌的发展,他们就会更愿意为品牌发声,成为品牌最忠实的传播者。 第三章:参与感的落地实践—— 七个维度构建用户互动闭环 产品众测与内测: 详细介绍小米如何通过邀请真实用户参与产品的早期测试,收集大量宝贵的反馈意见,从而提前发现和解决问题,并让用户提前感受到产品的价值,产生“我的产品”的归属感。 社区运营与粉丝培养: 深入分析小米如何构建活跃的线上社区,通过精细化的运营,将普通用户转化为忠实的“米粉”。这包括组织线上活动、分享用户故事、鼓励用户互助、营造归属感和荣誉感等。 内容共创与UGC(用户生成内容)激励: 探讨如何通过各种形式激励用户创造与品牌相关的内容,如晒单、评测、创意视频、攻略分享等。详细分析小米如何通过奖励机制、流量扶持等方式,鼓励用户成为品牌的“内容生产者”,扩大品牌传播的影响力。 活动策划与线下互动: 介绍小米如何通过组织各种线上线下活动,如新品发布会、用户见面会、主题派对等,增强用户与品牌之间的情感连接,让用户感受到品牌的温度和活力。 事件营销与话题引爆: 分析小米如何巧妙运用事件营销,抓住热点,制造话题,引导用户参与讨论,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曝光和关注。强调在制造话题的同时,也要保持真诚和负责任的态度。 跨界合作与生态共建: 探讨小米如何通过与其他品牌的跨界合作,拓展用户群体,丰富品牌内涵,并构建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生态系统,让用户在生态内获得更全面的服务和体验。 危机公关与用户共渡: 阐述在面对危机时,如何通过坦诚沟通、积极解决问题,并邀请用户共同参与到危机的化解过程中,将负面事件转化为增强用户信任的机会。 第四章:参与感的衡量与优化—— 数据驱动的精细化运营 核心指标体系: 介绍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衡量“参与感”的指标体系,包括用户活跃度、内容互动率、口碑传播指数、用户满意度、品牌忠诚度等。 数据分析与洞察: 强调数据在“参与感”运营中的重要性。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的深入分析,挖掘用户偏好、痛点和潜在需求,为优化营销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A/B测试与效果验证: 介绍如何通过A/B测试等方法,对不同的互动策略、内容形式、活动方案进行效果验证,不断优化用户参与体验。 持续迭代与创新: 强调“参与感”的运营是一个持续迭代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尝试和创新,紧跟用户需求和市场变化。 第五章:参与感的未来—— 构建永续的用户品牌 从用户到合伙人: 展望“参与感”的未来发展方向,从用户到品牌发展过程中的“合伙人”,用户将不仅仅是产品的消费者,更是品牌愿景的共创者和价值的共同体。 技术赋能与智能化参与: 探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如何进一步赋能“参与感”的构建,实现更精准、更个性化的用户互动。 情感连接的深度挖掘: 强调在技术之外,更要注重对用户情感需求的深度挖掘,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让用户对品牌产生超越产品本身的认同和热爱。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 探讨如何将“参与感”的理念融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用户参与,共同推动社会进步,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本书特色: 真实案例支撑: 全书贯穿小米真实的营销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借鉴意义。 体系化方法论: 提供了一套清晰、完整的“参与感”构建方法论,从理念到执行,层层递进,易于理解和操作。 前瞻性洞察: 深刻洞察用户行为的变化和营销趋势的发展,为企业在未来营销竞争中提供战略指导。 实操性强: 提供了大量可直接应用于企业营销实践的具体策略和技巧,帮助企业快速上手。 本书适合人群: 渴望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忠诚度的企业管理者。 寻求创新营销思路的市场营销从业人员。 对互联网营销模式感兴趣的创业者。 希望深入了解小米成功之道的研究者和学习者。 所有关注用户关系和社群运营的职场人士。 结语: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珍藏版)》不仅是一本关于营销的书,更是一部关于如何与用户建立深厚连接、共创品牌未来的指南。它告诉你,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赢得用户的心,才是品牌最坚实的护城河。通过学习本书,你将掌握构建强大用户生态、引爆口碑传播的秘诀,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与用户共赢的增长之路。

用户评价

评分

初读《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珍藏版)》,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无数消费者围绕着小米,积极地参与讨论,分享使用体验,甚至主动为小米的产品提出改进意见。这本书,我感觉它真正触及到了“参与感”这个营销的精髓。它不是一本简单的理论书,而是一份充满实操指导的“行动指南”。书中的每一页,都透露着小米团队在用户互动、社群建设以及口碑传播方面所付出的心血和智慧。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参与感”几个核心要素的阐释,它清晰地勾勒出了如何从“吸引关注”到“激发参与”,再到“形成口碑”的完整路径。我从中学习到的不仅仅是营销技巧,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原来,最好的营销,是让用户自己成为营销的一部分,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被尊重,从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书中的案例,虽然很多我都耳熟能详,但通过内部手册的视角去解读,我才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深层逻辑。它让我看到了那些光鲜亮丽的营销背后,是无数次的尝试、调整和优化。这本书的“珍藏版”这个标签,也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市面上的一本营销书籍,更像是一份沉淀了小米多年营销经验的宝贵资料,值得反复研读和体会。

评分

我拿到这本《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珍藏版)》的时候,心里是带着一种“技术宅”式的求知欲。毕竟,小米作为一个科技公司,其营销策略必然有其独到之处,尤其是在那个互联网泡沫初现、信息爆炸的时代,小米如何能够另辟蹊径,以一种近乎“粉丝经济”的模式崛起,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这本书,在我看来,就像是一份详细的“解剖报告”,它把小米成功的营销案例,一点一点地拆解开来,让你看到每一个环节是如何运作的。它不仅仅是讲“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讲“为什么这么做”,以及“怎么做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特别欣赏书中那种务实的风格,没有过多的理论堆砌,而是直接从小米内部的实践出发,将那些成功的经验和踩过的坑都一一呈现。这对于我们这些在营销一线摸爬滚打的人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书中的案例分析,细致入微,从产品发布前的预热,到发布会上的每一个环节设计,再到用户社区的运营,都描述得非常生动。它让我明白了,原来口碑营销并非偶然,而是有其严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特别是关于“饥饿营销”和“社群共建”的部分,让我对小米的营销手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如何运用这些策略来提升品牌价值有了新的启发。

评分

翻开《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珍藏版)》,我仿佛看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互联网营销画卷,而小米,正是这幅画卷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作为一名对品牌塑造和用户体验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对小米的成功一直抱有极大的好奇。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这种好奇心最深层次的探求。它以一种近乎“手把手教学”的方式,详细剖析了小米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参与感”这一独特的营销理念,构建起强大的用户基础和口碑网络。我从中学习到的,不仅仅是那些具体的营销策略,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一种理解用户、与用户深度连接的哲学。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充满了小米团队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考,从产品设计的理念,到用户社区的运营,再到口碑传播的每一个细节,都被展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书中关于如何将用户转化为品牌的“传播大使”的论述,让我茅塞顿开。它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口碑营销,不是靠广告堆砌,而是靠产品和服务本身,以及由此引发的用户自发传播。这本书的“珍藏版”,更增添了一份价值感,让我觉得它是一份值得反复品味和借鉴的宝贵财富,对于任何想要在互联网时代打造卓越品牌的个人或企业来说,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评分

读完《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珍藏版)》,我的内心涌动着一种强烈的共鸣。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消费者行为和品牌传播的读者,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品牌力量,来自于用户内心的认同和情感的连接,而非简单的产品功能叠加或广告轰炸。小米,无疑是这一理念的实践者和引领者。这本书,就像一个窗口,让我得以窥见小米营销团队是如何一步步打造出令人称道的“参与感”的。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成功的案例,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个营销决策背后的逻辑和方法。我从中学习到的,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以社群为载体的营销思维。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生动地展现了小米如何通过各种方式,将用户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再从参与者变成品牌的拥护者和传播者。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意见领袖”的培养和“用户反馈”的转化机制印象深刻。它让我明白,口碑营销并非偶然,而是有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和执行流程。这本书的“珍藏版”身份,更让我觉得它承载了小米多年来宝贵的营销经验和智慧,是一份值得珍藏和反复学习的宝藏,对于任何想要在数字时代建立强大品牌影响力的营销人士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评分

这本《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珍藏版)》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互联网营销和品牌发展的读者,我一直对那些能够真正抓住用户心理,形成病毒式传播的案例充满好奇。而小米,毫无疑问是其中的佼佼者。从我个人的使用体验出发,小米手机之所以能迅速占领市场,并且拥有一批忠实的用户群体,其背后的营销策略功不可没。这本书,我理解它不仅仅是一本揭示小米营销秘籍的工具书,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情书”,写给那些渴望与品牌建立深度连接的消费者。它详细剖析了小米如何从用户需求出发,打造极致的产品体验,然后通过一系列巧妙的互动和社群运营,将用户转化为品牌的“粉丝”和“传播者”。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参与感”的定义和实践方法印象深刻。它不是简单地让用户“看到”或“听到”,而是让用户“参与”进来,从产品的早期设计到后期的宣传推广,都给用户留下了发声和贡献的空间。这种“用户共创”的模式,不仅降低了营销成本,更重要的是,它构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品牌忠诚度。读完这本书,我开始反思,很多时候,我们追求的营销效果,并非来自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而是源于那些发自内心、润物无声的口碑传播。小米正是深谙此道,并且将之发挥到了极致。这本书的珍藏版,让我感觉更加受益匪浅,仿佛置身于小米内部的头脑风暴之中,感受着每一个营销决策背后的深思熟虑和创新精神。

评分

买了近一百本书,都还不错

评分

书不错,值得好好用心看看!物流流也是很给力的,隔天就到了,好的购物体验

评分

京东就是实惠,全部算下来至少比书店便宜100,两个月打通关

评分

最近快被小米洗脑了,主要是赋能,赋予品牌和渠道,其他的都不是至关重要的

评分

这本书还算不错吧,挺有纪实性的。

评分

东西不错,推荐购买!!!

评分

干货,值得一读,推荐设计师和产品经理购买。

评分

正品,送货快!标准商品首选京东!

评分

小米现象的背后,是互联网时代人类信息组织结构的深层巨变,是小米公司对这一巨变的敏感觉察和精确把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