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八宅明镜(中国古代风水学名著、文白对照 足本全译)
定价:38.00元
作者:【唐】杨筠松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26
ISBN:9787501237296
字数:336000
页码:330 页
版次:1
开本:16 开
正文语种:中文
《八宅明镜(文白对照·足本全译)》内容简介:“八宅派”起源于唐朝,盛行于宋朝,在阳宅堪舆中独占鳌头,被尊为风水堪舆的正宗。中国古代有众多的风水流派,八宅派之所以能够独领风骚,主要因为它能化繁为简,提出的观点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并且能够以点带面,深入到风水理论之中,还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八宅明镜》就是八宅派的代表作品。这本书根据人的年命,强调家宅的门、灶和吉凶方位,从浅入深,初学风水的人不但容易理解、明白,还能够融会贯通,很快就能学会相度阳宅的基本方法。当然,作为一本风水著作,《八宅明镜》这本书中也有许多唯心的观点,书中既有精华,同时也存在糟粕,所以,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理智地对待它的内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古为今用。
杨筠松,名益,字叔茂,号筠松,后人也称为“杨救贫”。窦州人。生于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死于唐光化三年(公元900年)。杨筠松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为唐朝地理风水学家。
八宅明镜 卷上
论男女生命
六十花甲纳音
伏羲八卦次序图
八卦分东西四宅图
先天八卦方位
后天八卦方位
河图
洛书
先天卦配“河图”之象教图
后天卦配“河图”之象数图
先天卦变后天卦图
先天卦配“洛书”之象数图
后天卦配“洛书”之象数图
排山掌上起三元甲子诀
游年歌
星煞吉凶
东四宅诀
西四宅诀
八卦三元九宫九星图
三元命卦配灶卦诀
九宫命宅三元排掌图
捷诀
三元甲子男女位便览
东四、西四八宅秘图
王肯堂论八宅生气等星吉凶之源
先天八卦次序图
福元
宅舍大门
六事
坑厕
分房
床座
灶座火门
作灶
香火
论婚姻
论女命利月(如人赘论男命)
和尚公煞男命宜忌
论男女生命行嫁月孤虚煞
阴错阳错歌
吕才合婚图
三元男女生命宫数
三元男女合婚定局表
嫁娶周堂图
男女合婚辨谬
修造论(新造同)
乾命本命
巽命本命
兑命本命
坎命本命
离命本命
艮命本命
震命本命
坤命本命
阳宅六煞
花粉煞日(以夫妇年天干看之)
作灶忌绝烟火日主冷退
分居绝烟火煞(分居忌日)
九星
四吉星方
四凶星方
作灶求财法
催子法
催财法
安床造床忌用日
罗天大忌日(忌修造)
修造忌晦气煞日
神嗷鬼哭日(百事忌用)
斩草破土忌用物
戊己都天
八卦方位
八宅东西
八卦所属
九星五行
三元九星
总论
形势
楼
间数
门路
定游星法
天井
床
灶
井
坑
黄泉诀
黄泉吉凶阴阳二宅同
生命
九星制伏
八宅明镜 卷下
附录一 黄石公阳宅大八门
附录二 日常家居风水小知识
坦白说,我最初是抱着一种猎奇的心态去翻阅的,想看看古代的“玄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结果却被它内在的逻辑性和体系性深深吸引住了。这本书绝不是那种泛泛而谈、只会说“这个好那个不好”的通俗读物。它有明确的理论基础——基于罗盘和八卦的方位定位,以及对“星曜”吉凶的判断。最棒的是,它不像某些版本那样将理论和实践完全割裂开来,而是将“理”与“法”紧密结合。例如,当你理解了某一特定方位在特定宅卦中被定为“吉”之后,紧接着就会告诉你具体应该将卧室、书房还是厨房设置在此处。这种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阅读体验,极大地增强了内容的可靠性和说服力。我甚至开始研究不同年代对同一概念的不同解读,这本足本全译文的细致程度,为这种深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它让我明白,风水在古代,其实是一种综合了天文、地理、数学和心理学的实用科学。
评分这本《八宅明镜》的译本,说实话,初拿到手的时候我还有点忐忑,毕竟是古代经典,最怕的就是那种晦涩难懂、翻译腔十足的版本。然而,真正翻阅之后,惊喜感是接踵而至的。它在保持原著风貌的同时,清晰的白话对照简直是救星。我本身对风水玄学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总觉得太玄乎,但这本书的结构和逻辑,尤其是关于“八宅”的划分和论述,非常系统化,更像是一套古代的居住环境设计指南,而不是单纯的迷信读物。它没有过多地纠缠那些形而上的“气场”之说,而是落脚在具体的方位、朝向与人的吉凶关联上,这点让我这个实用主义者很受用。比如书中对“宅的生命周期”和“不同宅主命卦的适应性”的分析,我觉得与其说是预测未来,不如说是一种对传统生活哲学和环境心理学的深度挖掘。我尤其喜欢它对不同房间布局的详细解析,比如厨房的“灶口”宜朝向哪里,卧室的“床位”如何避开某些不利方位。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让原本枯燥的理论立刻变得可以操作,我甚至忍不住对着自家老房子的平面图开始比对起来,试图找出那些“隐藏的瑕疵”。对于想要了解传统建筑智慧,又苦于找不到好入口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译本无疑架起了一座完美的桥梁,它没有把我们晾在一边,而是耐心地拉着手,一步步走进了古代的居住智慧深处。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给我的冲击力,远超我预期的“一本关于风水的书”的范畴。我过去接触的很多同类书籍,要么是堆砌了大量专业术语,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是过于神化,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于一个“煞气”就完事了。但《八宅明镜》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套极其严谨的、基于方位学和易理的推演框架。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理解“上四宅”和“下四宅”的根本区别,那种如同数学公式般精确的分类和定位,让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种经验的总结,更是一种对自然规律的早期探索。翻译的质量也值得称赞,译者似乎深谙“信达雅”的平衡之道,既没有为了追求“雅”而牺牲了对原意的准确传达,也没有因为追求“快”而变得口语化到丧失了古籍应有的庄重感。特别是书中涉及到的堪舆图解部分,图文对照清晰,让人能够迅速在脑海中构建出实际的场景模拟。对我而言,它更像是一本“古代空间秩序手册”,它揭示了中国人几千年来是如何通过对空间布局的精细控制,来寻求内心安宁和家族兴旺的哲学思考。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被我们现代设计忽略的“老规矩”,它们背后蕴含的,是对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深刻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我个人认为更偏向于历史文献和建筑文化研究的参考价值,而非简单的家居装饰指南。在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仿佛坐在一位古代的匠人身旁,听他娓娓道来关于“宅相”的秘密。它对“大门”的重视程度令人印象深刻,书中对不同朝向大门所引动的家庭气场变化,描述得细致入微,这种对“入口”的哲学化处理,是现代建筑学中很少触及的深层思考。令我特别欣赏的是,译者在注释中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古代术语做了详细的考证和解释,这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没有这些注释,我可能早就迷失在“伏位”、“生气”、“五鬼”这些概念里无法自拔了。它教会了我如何用一种更系统、更结构化的眼光去看待居住空间——它不只是一个遮风避雨的物理容器,更是一个生命能量的汇聚点。我发现自己开始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微变化,比如搬动一个家具后,似乎整个房间的气流感都变了。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让你有意识地去感知空间,去尊重它内在的秩序。
评分这是一本需要反复研读的书,因为它蕴含的信息密度实在太高了。我不是那种相信“一本书就能改变命运”的人,但我深信“理解规律能让人做出更优的选择”。《八宅明镜》提供的就是一套理解古代居住规律的钥匙。它的语言风格在保证历史原貌的同时,又通过精准的白话翻译,使得那些深奥的术语变得平易近人。我注意到书中对“建筑的朝向”与“人的生命轨迹”之间关系的描述,有一种宿命论的美感,但这种宿命论并非让人消极,反而促使人去思考如何在既定的环境中,通过细微的调整来趋吉避凶,寻求最佳的平衡点。比如,书中对“穿堂煞”的处理建议,不仅仅是简单的堵住,而是提供了多种化解的思路,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观察传统人居环境的独特视角,一个将人与“坐落之土”进行深度对话的框架。它不只是教你怎么布局,它是在教你如何与你的家共存,如何尊重你所处的空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