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0名0]: | ANTLR 4指南|5828729 |
| 图书定价: | 69元 |
| 图书作者: | (美)特恩斯·帕尔(Terence Parr)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7/5/1 0:00:00 |
| ISBN号: | 978711156648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0 |
| 版次: | 1-1 |
| 内容简介 |
| Terence Parr: The Definitive ANTLR 4 Reference (ISBN 9781934356999).Copyright ?2012 The Pragmatic Programmers, LLC.Simplified Chinese translation copyright ?2017 by China Machine Press.[0No0] part of this book may be reproduced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electronic or mechanical, including photocopying, recording or any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without permission, in writing, from the publisher.All rights reserved.本书中文简体字版由The Pragmatic Programmers, LLC授[0权0]机械工业出版社在全球出版发行。未经出版者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抄袭、复制或节录本书中的任何部分。 |
| 目录 |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0第0]一部分 ANTLR和计算机语言简介 [0第0]1章初识ANTLR 3 1.1安装ANTLR 3 1.2运行ANTLR并测试识别程序 5 [0第0]2章纵观全局 9 2.1从ANTLR元语言开始 9 2.2实现一个语[0法0]分析器 11 2.3你再也不能往核反应堆多加水了 13 2.4使用语[0法0]分析树来构建语言类应用程序 15 2.5语[0法0]分析树监听器和访问器 17 [0第0]3章入门的ANTLR项目 20 3.1ANTLR工具、运行库以及自动生成的代码 21 3.2测试生成的语[0法0]分析器 23 3.3将生成的语[0法0]分析器与Java程序集成 25 3.4构建一个语言类应用程序 26 [0第0]4章快速指南 29 4.1匹配算术表达式的语言 30 4.2利用访问器构建一个计算器 35 4.3利用监听器构建一个翻译程序 38 4.4定制语[0法0]分析过程 41 4.5神奇的词[0法0]分析特性 45 [0第0]二部分 使用ANTLR语[0法0]开发语言类应用程序 [0第0]5章设计语[0法0] 53 5.1从编程语言的范例代码中提取语[0法0] 54 5.2以现有的语[0法0]规范为指南 56 5.3使用ANTLR语[0法0]识别常见的语言模式 56 5.4处理[0优0]先级、左递归和结合性 62 5.5识别常见的词[0法0]结构 66 5.6划定词[0法0]分析器和语[0法0]分析器的界线 71 [0第0]6章探索真实的语[0法0]世界 74 6.1解析CSV文件 75 6.2解析JSON 77 6.3解析DOT语言 83 6.4解析Cymbol语言 88 6.5解析R语言 91 [0第0]7章将语[0法0]和程序的逻辑代码解耦 98 7.1从内嵌动作到监听器的演进 99 7.2使用语[0法0]分析树监听器编写程序 100 7.3使用访问器编写程序 103 7.4标记备选分支以获取精确的事件方[0法0] 105 7.5在事件方[0法0]中共享信息 107 [0第0]8章构建真实的语言类应用程序 114 8.1加载CSV数据 114 8.2将JSON翻译成XML 117 8.3生成调用图 121 8.4验证程序中符号的使用 124 [0第0]三部分 高级特性 [0第0]9章错误报告与恢复 133 9.1错误处理入门 133 9.2修改和转发ANTLR的错误消息 137 9.3自动错误恢复机制 141 9.4勘误备选分支 152 9.5修改ANTLR的错误处理策略 152 [0第0]10章属性和动作 156 10.1使用带动作的语[0法0]编写一个计算器 157 10.2访问词[0法0]符号和规则的属性 162 10.3识别关键字不固定的语言 165 [0第0]11章使用语义判定修改语[0法0]分析过程 168 11.1识别编程语言的多种方言 169 11.2关闭词[0法0]符号 172 11.3识别歧义性文本 174 [0第0]12章掌握词[0法0]分析的“黑魔[0法0]” 180 12.1将词[0法0]符号送入不同通道 181 12.2上下文相关的词[0法0]问题 184 12.3字符流中的孤岛 194 12.4对XML进行语[0法0]分析和词[0法0]分析 198 [0第0]四部分 ANTLR参考文档 [0第0]13章探究运行时API 209 13.1包结构概览 209 13.2识别器 210 13.3输入字符流和词[0法0]符号流 212 13.4词[0法0]符号和词[0法0]符号工厂 213 13.5语[0法0]分析树 215 13.6错误监听器和监听策略 216 13.7提高语[0法0]分析器的速度 217 13.8无缓冲的字符流和词[0法0]符号流 217 13.9修改ANTLR的代码生成机制 219 [0第0]14章移除直接左递归 221 14.1直接左递归备选分支模式 222 14.2左递归规则转换 223 [0第0]15章语[0法0]参考 226 15.1语[0法0]词汇表 226 15.2语[0法0]结构 229 15.3文[0法0]规则 232 15.4动作和属性 241 15.5词[0法0]规则 246 15.6通配符与非贪婪子规则 250 15.7语义判定 253 15.8选项 257 15.9ANTLR命令行参数 259 参考文献 263 |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异常严谨,但同时又保持了一种令人惊讶的亲和力。它没有采用那种冷冰冰的教科书式的论述方式,而是通过一种更接近于技术研讨会的方式来展开讲解。作者似乎总是在和我进行一场深入的技术对话,不断地抛出问题,然后给出富有洞察力的解答。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高级特性时所采用的“案例驱动”的方法。它会先设定一个现实世界中常见的解析难题(比如需要混合多种语法规则或处理非标准输入),然后引导读者逐步构建一个能够解决这个难题的解决方案,整个过程犹如一场精彩的编程侦探剧。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枯燥的语法规则瞬间变得生动起来。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单纯地学会了一个工具的使用说明,而是掌握了一整套解决解析问题的思维方法论,这比单纯记住API调用重要得多,也更持久。
评分从内容的前沿性和完整性来看,这本书无疑是业界的标杆之一。它不仅覆盖了生成解析器所需的所有经典理论,还将最新的发展和社区的最佳实践融入其中。我惊喜地发现其中包含了关于如何利用现代特性(如异步处理和并行化)来优化解析性能的讨论,这在很多老旧的参考资料中是看不到的。对于那些需要构建高性能、高并发处理系统的开发者来说,这些章节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此外,它对不同后端生成语言的支持力度也令人印象深刻,无论你的主力开发语言是哪一种,这本书都能为你提供清晰、可执行的路径。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全面性、深度以及对实际工程问题的深刻洞察力,它绝对是任何严肃对待语言处理技术人员工具箱中不可或缺的珍藏。
评分作为一个自学者,我最大的困扰往往是知识点之间的跳跃性和碎片化,尤其是涉及到像形式语言理论这样偏底层的知识时。这本书在组织内容时,明显考虑到了学习者的认知曲线。它的章节划分逻辑清晰,每部分内容都像是精心打磨过的模块,可以独立学习,但组合起来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发现自己可以根据当前的疑惑点,快速定位到相应的章节,无论是想回顾一下LL()的原理,还是想研究一下如何集成到特定的宿主语言环境,都能找到详尽的指导。更值得称赞的是,它不仅仅关注于“如何快速上手使用”,还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去讨论设计模式和最佳实践。例如,在处理大型、复杂的DSL(领域特定语言)时,书中提出的模块化设计思路,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路,让我意识到好的解析器设计远不止于生成代码那么简单,它关乎到整个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这种前瞻性的指导,对于任何想把解析技术应用到长期项目中的人来说,都是无价之宝。
评分我是一名长期从事编译器设计工作的工程师,坦率地说,市面上关于解析器生成的书籍很多,但真正能做到兼顾理论深度与工程实践的却凤毛麟角。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成功地找到了这个平衡点。它的代码示例非常贴合实际项目需求,不仅仅是展示了如何使用工具,更深层次地剖析了底层机制,比如如何有效地管理上下文信息,如何处理左递归,以及如何优化生成代码的性能。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错误恢复策略的章节,这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决定一个解析器健壮性的关键因素,书中的描述细致入微,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实现路径,并清晰地指出了每种路径的优缺点。对于我这种需要深度定制解析行为的开发者而言,这本书提供了一套坚实的“内功心法”,让我能够跳出单纯的API调用层面,真正理解并驾驭这个强大的工具集。很多参考资料只是停留在“做什么”的层面,而这本书却深入探讨了“为什么这么做”,这种对原理的深挖,对于提升个人技术栈的深度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引人注目,色彩搭配既专业又不失活力,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在技术深度上的追求。我拿到书时,首先被其厚度所震撼,这预示着内容必然是全面而详尽的。内页的排版和字体选择也相当考究,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使是面对复杂的语法结构和代码示例,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拿到手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几章,发现它在概念的引入上做得非常到位,从基础的词法分析、语法分析的原理讲起,逐步深入到更高级的主题,比如生成代码和处理歧义。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无疑是巨大的帮助,它并没有将读者直接扔进复杂的实践中,而是先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作者在解释核心算法时,运用了大量的图示和流程图,这些视觉辅助工具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难度,让我能够清晰地把握解析器生成过程的每一步骤。整体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耐心引导读者跨越学习的门槛,构建起对语言处理的整体认知框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