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 | 作者 | 张冠生著 |
| 定价 | 49.80元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49556502 | 出版日期 | 2014-07-01 |
| 字数 | 页码 | 413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1941—1949》有言:“中国正站在十字路头,我们看得见胜利,又看得见崩溃;看得见复兴,又看得见衰落;看得见生长,又看得见毁灭;看得见光明,又看得见黑暗。……我们,中国民主同盟,愿大声疾呼,唤醒国人,舍弃险恶的道路,争取光明的道路。” 也许永远都回不到完全的历史现场,却不妨尽可能离它近一点。 一群“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中国知识分子,本性并不热衷政治,大多素以教育兴国、文化传承、乡村改造、扶助弱民为安心立命之地。无奈国运艰危,民生离乱,烽火连天,没有安放书桌的地方。他们走出书斋,抱团成势,组建“统一建国同志会”,继而改组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不靠武装、不图政权、不占地盘,只凭文化和思想力量参与中国政治,活跃在国共两党之间,形成可圈可点的政治风景。 一向“群而不党”的中国文化知识分子,以思想凝聚在一起,成就了当年中国具政治色彩的文人组织,为民主信念、政治主张大声疾呼,直斥独裁,有时豁出身家,不怕坐牢,不惜性命…… 民盟以初动议创建人梁漱溟、张君劢、黄炎培、左舜生为代表,名家云集,大师成群。他们立德、立言、立功,正是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为国家方向、民生出路、文化前途而上下求索的过程。《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在零碎史料中渐渐聚拢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呈现这一中国知识分子集团政治主张全貌的形成过程。 精彩、渊博、厚重、切的先生们,排成了星汉灿烂的人物长廊。 |
| 作者简介 | |
| 张冠生,1954年生。祖籍江苏。知青五年。七七级四年。有社科研究、编辑、记者、公务员经历。长期就职于中国民主同盟委员会,做费孝通教授助手。先后主持宣传部和参政议政部工作。民盟委员。 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求是》、《瞭望》、《读书》、《东方》、《随笔》、《温故》发表文章。出版著作《荀子素描》、《费孝通传》、《知道——沈昌文口述自传》、《纸年轮——民国以来百年中国私人读本》、《晴耕雨读》、《田野里的大师——费孝通社会调查纪实》等。 |
| 目录 | |
| 【代序】 民主思想之写真(梁晓声) 【代序】 生活的历史与历史的生活(王赟) 【上编】 筚路蓝缕(1939—1943) > 梁漱溟说统一建国同志会 / 同志会成立前后细节 / 梁漱溟说民盟“发起”…… > 刘清扬说往事 /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 / 张澜兴办国立成都大学 / 邹韬奋说《生活》周刊 / 邹韬奋是否盟员 / 华罗庚自学成才…… > 统一建国同志会信约 /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宣言 /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对时局主张纲领 /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 / 四勉 ? 一戒 【中编】 设置议程 (1944—1947) > 美国高层智囊看国共两党 / 民盟群贤办报刊 / 民主之“家” / 当年入盟方式…… > 李公朴与北门书房 / 张澜与密谈内容 / 人中麟凤柳亚子 / 冯克熙的回忆…… > 张澜论中国民主同盟的缘起主张与目的(节录) / 中国民主同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 中国民主同盟代表张澜在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下编】 风雨如晦(1948—1950) > 关于一届三中全会的一些史料 / 营救被捕盟员 / 参与新政协筹备的盟员 / 新政协筹备期间设定二十三个界别 / 盟员策动警察起义…… > 梁漱溟的坦然与赤诚 / “一个忠实的人民长工” / 一位普通盟员的回忆 …… > 中国民主同盟关于接受共同纲领及停止民盟纲领的决议案 / 中国民主同盟宣言 / 庆祝国庆 【外编】 回望先生 > 中国职业教育创始人黄炎培 / “民盟之父”梁漱溟 / “中华民国宪法之父”张君劢 / 史学大家左舜生 / 史册新一页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打捞历史碎片(张冠生) |
| 编辑推荐 | |
| 1、中国当今具影响力的学者型作家梁晓声“谨致敬意”之书,并专门撰写序言——“我入民盟已二十余年了,关于我们民盟的史性书籍,看得也多了”,“我认为,这本《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为中国民主同盟整理了一部‘简史’。虽言其‘简’,在我看来,却很有分量。该书做的是去琐求精之事。这使我联想到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2、中国民主同盟,当年中国具政治色彩的组织——从1939年同志会到民盟成立的时间里,梁漱溟、黄炎培、左舜生、张君劢、江问渔、冷御秋、李璜、林可玑、杨庚陶、罗隆基、章伯钧、丘哲、张澜等先期登台,开创民盟历史。后来有沈钧儒、张申府、张东荪、李公朴、闻一多、邹韬奋、史良、沈兹九、陶行知、周新民、潘大逵、沙千里、曾琦、周鲸文、柳亚子、彭泽民、范朴斋、楚图南、潘光旦、吴晗、费孝通、储安平……聚在同一面民主旗下。创始前辈引来更多同道。到1949 年新政权建立之初,民盟成员或近万数,多为知识界精英。 3、多年奔走国事,中国“老牌理想主义者”的历史现场——“平民代言人”梁晓声评价《从前的先生》,“不是以司空见惯的方法为我们民盟编了一部年表,亦非一般意义上的大事记,而是梳理出了一部中国民主同盟的思想简史”,“此前关于民盟的史性书籍,几乎都是在‘藩篱’之内成书的——因而只见思想的昭告,难见思想的形成过程。” |
| 文摘 | |
| 序言 | |
终于入手了这本《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拿到手的时候就爱不释手。封面设计很有年代感,带着一种淡淡的怀旧气息,仿佛能闻到纸张穿越时光的味道。我一直对那个年代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充满好奇,总觉得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涌现出了无数令人敬佩的灵魂。翻开书页,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不是冰冷的历史数据,而是鲜活的个体经历,那些人物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我尤其喜欢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细节,可能是某一个眼神,某一个习惯,或者某一句未曾被正式记录下来的话,这些零零碎碎的“零札”恰恰是构建一个真实而立体的人物形象最重要的一部分。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想象那个时代的场景,感受那些先生们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选择,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坚持、他们的无奈,都深深地触动了我。这本书就像一个窗口,让我得以窥见那些被历史长河冲刷得有些模糊的珍贵片段,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封面和装帧。我一直认为,历史的温度往往体现在个体生命的微观叙事中,而《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正是这样一本能够触动人心的作品。作者以一种极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那个特殊时期一群知识分子的生活侧影。不是宏大的政治叙事,也不是官方的历史定论,而是那些在时代变迁中,依然坚守着自己精神家园的“先生们”。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这些“零札”时的克制和留白,并没有刻意去煽情或拔高,而是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方式,呈现出人物的真实状态。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片段,背后却蕴藏着巨大的时代信息和人物的内心世界。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发现新的体会,仿佛每一次都与那些“先生们”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本书不只是记录,更是一种唤醒,唤醒我们对历史的敬畏,对那些默默付出的先辈的怀念。
评分在阅读《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了“细节见证历史”这句话的含义。作者并没有去写那些惊天动地的事件,而是将目光聚焦在那些“先生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可能是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次饭桌上的争论,或者是一封未曾寄出的信。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如同一面面棱镜,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思想潮流,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我常常在阅读的时候,会因为一个细节而恍然大悟,原来那个时代的复杂性,就隐藏在这些不为人知的日常之中。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这本书充满了真实的力量。它没有浮夸的辞藻,没有过度的解读,只是用最朴素的方式,记录下那些最真实的存在。我非常喜欢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叙事方式。
评分“盟史零札”,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和故事性。拿到《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这本书,我并没有急于一口气读完,而是选择了一种慢慢品读的方式。它就像一杯陈年的普洱,需要一点时间去感受它的醇厚。每一次翻开,都像是在拜访一位久违的老友,听他讲述那些埋藏在岁月深处的往事。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叙述中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那种深情和敬意。他不是在批判,不是在说教,而是在用一种温和而有力的声音,将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带回到我们眼前。这本书让我感受到,历史不只是冰冷的年代划分,更是无数个鲜活个体的生命轨迹。那些“先生们”的精神,那些他们留下的智慧,至今仍能给我们以启迪。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传承,也是一种对过往的深深致敬。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零札”风格确实与众不同。我之前读过的很多历史类书籍,要么过于宏大叙事,要么过于学术化,读起来总觉得有些距离感。但《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它没有刻意去梳理一条清晰的时间线,也没有强行将事件一一串联,而是将散落在历史角落的片段,以一种随性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零散”恰恰是一种高级的叙事手法,它允许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由地去联想、去思考,去构建自己的理解框架。我感觉作者就像一个深谙此道的说书人,不急不躁,娓娓道来,将那些尘封的故事一点点揭开。每读到一个故事,都像是在拼凑一幅不完整的拼图,而缺失的部分,则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和填补。这种开放式的阅读体验,让这本书充满了回味无穷的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