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蔡誌忠 編
圖書標籤:
  • 唐詩
  • 詩歌
  • 古典詩詞
  • 中國古典文學
  • 三百首
  • 唐代詩歌
  • 文化
  • 文學
  • 經典
  • 詩集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時報文化
ISBN:9789571310381
商品編碼:16070063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1994-04-01
頁數:200
正文語種:繁體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最浪漫的私塾

內容簡介

  《唐詩三百首》是蘅塘退士傢中私墊的課本。裏頭的內容或悲烈或婉約,或戰地或田園,敘情繪景皆在優美詞藻之間。要人不禁相信,這本教科書,來自兩百年前,一所最浪漫的私墊。
 蔡誌忠先生在「唐詩說」中,介紹瞭詩仙、詩聖、詩佛和詩鬼。然而這對一窺中國詩歌的精華而言,還是不夠的。於是,以「唐詩三百首」為藍本,加上未收在該書中,卻膾炙人口的少數詩作,畫下「韆古的絕唱——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是以年錶的方式編排,即按詩人生年順序;另若書中隻收錄一首詩作的詩人,則集中編排於「每人一首」單元中。

作者簡介

  蔡誌忠,
 籍貫:颱灣彰化
 齣生:民國37年2月2日
 經歷:
 民國52年起開始畫連環漫畫;
 民國60年任光啟社電視美術指導;
 民國65年成立遠東卡通公司;
 拍攝卡通作品有「老夫子」第一、第三集、「烏龍院」;
 「老夫子」第一集獲七十年最佳卡通影片金馬獎;
 民國72年開始再報章雜誌發錶四格漫畫,作品並在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日本報章長期連載;
 民國74年獲選為全國十大傑齣青年;
 已發錶漫畫有:大醉俠、肥龍過江、光頭神探、西遊記38變、盜帥獨眼龍、自然的簫聲莊子說、智者的低語老子說、禦風而行的哲思列子說、仁者的叮嚀孔子說、日本行腳、六朝的清談世說新語、尊者的棒暍禪說、曹溪的佛唱六祖壇經、歷史的長城史記、博大的學問大學、和諧的人生中庸、封神榜、儒者的諍言論語、悲歡的歌者唐詩說、法傢的峻言韓非子說、兵學的先知孫子說等。

目錄

蔡誌忠小檔案
序:我為什麼寫這篇「序」
蕭麗紅
詩體簡釋編輯室
蘅塘退士簡介編輯室

王勃650-67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山中

賀知章659—744
·迴鄉偶書

張九齡673—740
·感遇其一
·感遇其二
·感遇其三
·望月懷遠

唐玄宗685—7611
·經鄒魯祭孔子而歎之

王之渙688—7411
·登鶴雀樓
·齣塞(涼州詞)

孟浩然689—740
·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夜歸鹿門山歌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秦中感鞦寄遠上人
·留別王侍禦維
·早寒江上有懷
·宿建德江
·春曉

李頎690—751
·古從軍行
……

前言/序言


《山海經異聞錄》 一部跨越神話與歷史的奇幻史詩 作者: 佚名(據傳為漢代方士集結整理) 裝幀: 精裝,附贈上古地圖復刻版與異獸圖鑒彩頁 頁數: 780頁(正文650頁,附錄130頁) 定價: 人民幣 188.00 元 --- 內容提要: 《山海經異聞錄》並非一部單純的地理博物誌,它是一部凝結瞭遠古華夏文明對世界邊界、神祇秩序、奇異生物及神秘術法的集體想像與記錄的恢弘巨著。它以其瑰麗奇絕的想像力和深邃古老的文化內涵,構成瞭中華文化中最獨特的一塊拼圖,其影響力遠超文學範疇,深入至哲學、宗教、民俗乃至現代奇幻創作的核心。 本書集結瞭歷代學者對《山海經》的註疏精華,並結閤瞭最新的考古發現與民俗學研究成果,力求還原這部奇書最原始、最神秘的麵貌。它以清晰的結構,將原本散亂的記述,重塑為一個宏大而連貫的上古宇宙圖景。 第一部分:四海之外的經緯——地理與物產的迷宮 本書的開篇,帶領讀者進入一個令人目眩的地理空間。不同於我們今日所認知的版圖,《山海經》描繪的疆域是充滿神異色彩的。 1. 昆侖墟的脈絡與神權: 詳述瞭盤踞於西方世界的崑崙山脈,不僅是地理上的高峰,更是諸神居住的聖地。我們將追溯其水源的源頭——鯀、禹父子的治水神話在此處交織。重點解析瞭「帝之九泉」和「開明獸」守護下的神聖入口,以及歷代君王祭祀的儀軌。 2. 南山、西山、北山的奇異風貌: 詳細記錄瞭山脈的走嚮、礦藏的分布,以及棲息於其中的奇特鳥獸。例如,南山的「硃雀之卵」象徵著生命與火焰的力量;西山的「玉石」與「玄金」的記載,為後世鍊丹術和金屬冶煉提供瞭最早的靈感源泉。 3. 水域的秘密與航海的禁忌: 涵蓋瞭「東海」「西海」等水域的描述,重點剖析瞭人魚(鮫人)、魚婦等水生靈物的生態學意義,以及巫師在跨越水域時所進行的祭祀儀式,揭示瞭古代文明對海洋的敬畏與恐懼。 第二部分:萬物有靈——神祇、怪獸與巫術的圖譜 這是全書最引人入勝的部分,是理解中國古代「萬物有靈」世界觀的鑰匙。作者摒棄瞭簡單的生物學分類,而是依據神性、危險性與功能性進行劃分。 1. 上古諸神的譜係與職責: 不僅僅是耳熟能詳的炎帝、黃帝,本書深入挖掘瞭眾多地方性的山神、河伯、風伯的體係。特別關注瞭被後世正統史學刻意淡化的「邪神」或「疫神」,分析其在維持自然平衡中的必要性。 2. 異獸圖鑑的深度解讀: 數百種異獸,從「九尾狐」到「人麵鳥」,從能吐火的「類人猿」到能預測災禍的「獨腳獸」,本書不僅繪製瞭復原圖(附錄彩頁),更探討瞭這些生物在圖騰崇拜中的象徵意義。例如,食之可解蠱毒的「蜼(wéi)」、或預示戰爭的「諸犍」,它們是族群生存智慧的載體。 3. 巫覡的術法與占蔔: 異聞錄中記載瞭大量關於如何獲取神諭、如何煉製靈藥、以及如何驅趕瘟疫的方法。這些記載,雖然充滿迷信色彩,卻是研究古代醫學和宗教儀軌的寶貴史料。書中特別對「祝由之術」和「招魂儀式」的細節進行瞭還原性探討。 第三部分:華夏的源流與文明的衝突——歷史的殘響 《山海經異聞錄》常被誤解為純粹的神話,但其深層結構隱藏著史前人類遷徙、不同部落間的衝突與融閤的歷史記憶。 1. 炎黃的東進與西徵: 透過對不同地域異獸和奇人異俗的描寫,我們得以窺見古代各個部族在麵對強大力量時的抵抗與臣服。書中隱晦地記錄瞭幾次重大的「徵伐」,這些「徵伐」往往伴隨著地理環境的巨變和神祇權力的轉移。 2. 奇民異俗的文化人類學觀察: 對於那些生活在極端環境中的「奇民」(如斷臂之民、長臂之民),本書以一種近乎冷靜的筆觸描述瞭他們的社會結構和生活習慣。這提供瞭研究古代中國邊緣文化和種族融閤過程的獨特視角。 3. 術數在王朝更迭中的作用: 分析瞭「龍」、「鳳」等瑞獸齣現與王朝興衰的對應關係。這些記載反映瞭統治者如何運用天命觀念來鞏固權力,以及民間如何透過觀察自然來解釋歷史的動盪。 --- 本書特色與價值: 註疏詳盡,脈絡清晰: 區別於歷代註疏僅限於「釋名」的傳統,本書採用「文化脈絡重構法」,將碎片化的信息串聯成有邏輯的地理、宗教和歷史體係。 繪圖復原與圖鑒對照: 附錄包含多位藝術傢根據文本描述創作的上古生物復原圖,並與馬王堆帛畫、三星堆文物中的圖像進行對照分析,極具視覺衝擊力。 跨學科的研究視角: 融閤瞭地理學(古環境學)、人類學、宗教學和文學批評的成果,適閤歷史愛好者、文化研究者、奇幻文學創作者深入探討。 《山海經異聞錄》是一扇通往人類文明最初的、最充滿生命力的想像世界的門扉。它告訴我們,在理性和邏輯建立之前,世界是如何被偉大的恐懼與更偉大的敬畏所描繪和理解的。閱讀它,就是與數韆年前的先民一同,直麵那片既恐怖又絢爛的蠻荒大地。

用戶評價

評分

初次接觸這本《唐詩三百首》,我曾以為它隻是一個簡單的詩歌選集,卻沒想到,它所蘊含的力量如此深厚,足以改變我對生活的看法。我尤其偏愛那些描繪愛情與友誼的篇章,它們沒有落俗的套路,也沒有刻意的渲染,隻是用最樸素的語言,錶達最真摯的情感。那些“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承諾,那些“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深情,都讓我為之動容。書中的一些詩句,更是充滿瞭生活的情趣,比如描述宴飲聚會的詩篇,它們展現瞭唐朝人民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也讓我感受到瞭那個時代的活力與魅力。我曾因為一句描繪美酒的詩而對某種酒産生瞭好奇,也曾因為一句描寫友誼的詩而更加珍惜身邊的朋友。這本書,它不僅僅是詩歌的集閤,更是一本關於人情世故、生活智慧的百科全書。它教會我如何去愛,如何去交友,如何去品味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每一次閱讀,都能從中汲取到新的力量,讓我以更積極、更樂觀的心態去麵對生活。

評分

說實話,初讀此書,我曾以為它不過是些陳舊的辭藻堆砌,卻沒想到,它所蘊含的生命力如此頑強,足以穿越韆年,觸動我這個現代人的心弦。我被那些描繪邊塞風光的詩篇深深震撼,那些“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麗景象,仿佛就在眼前徐徐展開,讓人感受到一種遼闊與蒼涼。然而,更讓我動容的是,在這樣宏大的背景下,詩人依然能抒發齣個人細膩的情感,那種保傢衛國的豪情壯誌,那種對故鄉親人的思念,以及在孤寂徵途中的堅韌與不屈。這些詩句,不僅僅是曆史的記錄,更是人類共通情感的錶達。我尤其欣賞那些充滿生活氣息的詩,比如描述節日慶典,或是日常生活瑣事的篇章,它們展現瞭唐朝人民活潑、樂觀的生活態度,也讓我看到瞭那個時代的真實麵貌。我曾試著將這些詩句背誦下來,仿佛通過聲音的傳遞,就能與古人進行一次跨越時空的交流,感受他們當時的喜怒哀樂。每次讀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齣陽關無故人”時,總會湧起一股莫名的傷感,仿佛也成為瞭那個送彆的朋友,目送遠行之人消失在天邊。這本書,它不僅僅是詩歌的集閤,更是一段段鮮活生命的縮影,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用心感受。

評分

讀完這本《唐詩三百首》,我感覺自己仿佛走過瞭一段漫長的曆史旅程,與無數鮮活的靈魂進行瞭一場深度的對話。我被那些描繪宮廷生活和政治風雲的詩篇所吸引,它們以簡潔的語言,勾勒齣權力鬥爭的殘酷,人情世故的復雜,以及個體在時代洪流中的無奈與抗爭。那些“硃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對比,無不讓人心生感慨。但更讓我著迷的是,即使身處繁華宮廷或險惡官場,詩人們依然能保持一顆敏感而真摯的心,抒發對故土的眷戀,對親人的思念,以及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我曾因為“慈母手中綫,遊子身上衣”而濕瞭眼眶,也曾因為“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而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本書,它不僅僅是文學的瑰寶,更是曆史的鏡子,映照齣那個時代的光輝與陰影,也映照齣人性的復雜與美好。每一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細節,都能對當時的曆史背景有更深的理解。它讓我看到瞭古代文人的風采,也讓我思考瞭人生和命運的意義。

評分

這是一本讓我驚喜連連的書。初拿到手,以為它會是晦澀難懂、陽春白雪的存在,但隨著翻閱,我發現自己大錯特錯。那些詩句,雖然凝練,卻充滿瞭鮮活的生命力。我尤其喜歡那些充滿哲思的篇章,它們沒有直接說教,而是通過生動的意象,引人深思。比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樣的話,看似平淡,卻蘊含著深刻的友誼觀,讓人感嘆古人智慧的超然。再比如描繪人生短暫的詩句,它們並不煽情,反而有一種超脫的灑脫,告誡我們要珍惜當下,活在當下。書中的一些描寫,更是讓我對大自然有瞭全新的認識。那些對花鳥魚蟲、山川河流的細緻描繪,不僅展現瞭詩人敏銳的觀察力,更傳遞齣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哲學。我曾因為一句詩而對某一種植物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也曾因為一句詩而對某個地方心生嚮往。這本書就像一個寶藏,每一次翻閱都能挖掘齣新的閃光點,每一次閱讀都能有新的感悟。它教會我用更廣闊的視角去看待生活,用更細膩的心去體會情感,用更平和的心去麵對得失。

評分

初次翻開這本《唐詩三百首》,便仿佛被一股清泉滌蕩瞭心靈。並非是宏大敘事或深邃哲理,而是那些最尋常、最細膩的情感,最鮮活的市井煙火,最生動的自然風光,在字裏行間悄然綻放。我尤其喜歡那些描繪離愁彆緒的詩篇,它們沒有聲嘶力竭的呐喊,卻有著一種不動聲色的哀傷,像是落日餘暉灑在空曠的渡口,帶著一絲揮之不去的眷戀。又或是描繪田園生活的詩句,那些“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讓人仿佛能聞到泥土的芬芳,聽到溪水的潺潺,感受到遠離塵囂的寜靜與自在。那些山水景緻的描繪更是妙不可言,一筆勾勒,便能勾勒齣雄渾的山巒、浩渺的江河,抑或是煙雨濛濛的江南水鄉,讓人身臨其境,心曠神怡。有時,我會隨機翻到一頁,任由目光停留在某一行,然後便在那短短的幾十字裏,與古人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感受他們的心境起伏。這本書就像一位老友,隨時隨地都能與我相伴,給我帶來慰藉,讓我沉思,也讓我驚喜。它不是一本需要“讀懂”的書,而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也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