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有边界,才自由:如何养育自信又自律的孩子|6596058 |
| 图书定价: | 49元 |
| 图书作者: | (美)珍妮特·兰斯伯里(Janet Lansbury)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7/9/1 0:00:00 |
| ISBN号: | 9787111578284 |
| 开本: | 20开 |
| 页数: | 0 |
| 版次: | 1-1 |
| 作者简介 |
| 十年英译中图书翻译经验,翻译了近50余本书,擅长经管、经济与金融、励志和职场类图书翻译,与电子工业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等有过翻译合作。 |
| 内容简介 |
| 本书是作者受欢迎和得到广泛阅读的文章合集,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幼儿行为以及相应的教养方法,让父母和儿童都从中受益。它覆盖了常见的主题,如惩罚、合作、界限、测试、发怒等。本书提供了一种对于父母来说很实用的、不可缺少的工具,父母可以用其体验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挑战我们的耐心和爱的极限的关键时刻 |
| 目录 |
序 第1章 以不让孩子羞耻的方式管教好他 ┆1 第2章 学步期儿童为何挑战界限 ┆7 第3章 和学步期儿童交谈 ┆14 第4章 婴幼儿的管教: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9 第5章 学步期儿童对界限的需要 ┆27 第6章 赢得孩子配合的关键 ┆33 第7章 摒弃“分散注意力”的五个理由(以及用什么取而代之) ┆39 第8章 为什么孩子不遵守我们的指令 ┆46 第9章 不能让孩子做出的选择 ┆52 第10章 “不”这个词的力量 ┆58 第11章 不提倡用计时器 ┆62 第12章 保持镇定自若 ┆66 第13章 保持镇静的秘诀 ┆73 第14章 为什么哭哭啼啼 ┆77 第15章 咬人、打人、踢人 ┆80 第16章 不好好吃饭 ┆87 第17章 蛮横无理地顶嘴 ┆94 第18章 父母不再感到被威胁 ┆100 第19章 不要与感觉作对 ┆104 第20章 扑灭孩子的怒火 ┆108 第21章 孩子的“产后抑郁” ┆112 第22章 常见的管教错误 ┆119 第23章 设定界限不靠吼 ┆123 第24章 告诉孩子后果的管用与不管用 ┆130 第25章 让孩子摆脱困境 ┆136 第26章 怎样做一位温和的引领者 ┆141 第27章 如果温和的管教不起作用 ┆149 第28章 培养意志坚强的孩子 ┆155 第29章 当尊重变成溺爱 ┆158 第30章 不带愧疚感地进行管教(一个成功的故事) ┆166 第31章 尊重孩子的管教不是被动管教 ┆169 第32章 实践中的温和管教 ┆176 |
这本书的启发性在于,它彻底改变了我对“自由”这个词的理解。我们总以为给孩子空间越大越好,但事实是,没有边界的自由是混乱和恐惧的温床。作者巧妙地将“界限”塑造成一个保护罩,而不是一道墙。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它鼓励父母要先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一个充满压力和焦虑的父母,是无法提供稳定界限的。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其实是我们自身未被满足需求的投射。书中提供的具体情境练习非常实用,比如如何有效地进行“后果承担”,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进行“惩罚”。它引导我们思考,每一个后果都应该与行为本身相关联,这样孩子才能建立起逻辑清晰的因果关系认知。这本书不仅仅是写给父母的,它其实也是一本自我成长的书,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权威、规则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引导下一代。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充满了人文关怀,读起来有一种温暖的力量。它让我意识到,养育孩子不是一场零和博弈,父母的“牺牲”或“放手”并不是对立面。真正的核心在于建立一种基于相互尊重的亲子关系模式。我过去总觉得要让孩子“听话”,但读完后明白,我真正想要的是一个能独立思考、能为自己选择负责的成年人。书中关于“如何倾听孩子的非语言信号”的部分给我很大的触动,很多时候孩子的“不听话”其实是在表达一种我们没有察觉到的需求或痛苦。这本书提供了一整套升级我们沟通模式的工具包,让我们从“发号施令”转向“共同协商”。它强调父母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养育成果的基石,这让我开始关注自己内在的平静,而不是只盯着孩子外在的表现。这是一种更高维度的育儿智慧,它让我们从纠正“错误”转向培养“能力”。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现代育儿的指南针!我读完后感觉豁然开朗,特别是关于“规则与界限”的探讨,完全颠覆了我过去那种“为了孩子好就得一直说不”的僵硬思维。作者的观点非常细腻,她没有鼓吹严苛的控制,而是强调了温柔而坚定的引导。我尤其欣赏她谈到的“赋予孩子选择权”的部分,这真的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孩子的反抗,恰恰是因为我们剥夺了他们本该有的自主感。举个例子,在选择穿什么衣服这件事上,我以前总是直接告诉他该穿什么,现在我尝试提供两个选项,让他自己决定,效果立竿见影,争吵少了很多,他反而更愿意遵守我们共同制定的“穿衣规则”。这种由内而外的驱动力,远比外在的强制约束要有效得多。这本书教会我的不是如何做一个完美的父母,而是如何更智慧地成为一个能提供安全感的引路人,让孩子在可预见的框架内,自由地探索世界。这种“有边界”的感觉,给孩子带来的不是束缚,而是真正的安全感和自信,这才是自由的基础啊。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必须承认,我的育儿焦虑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以前总觉得孩子不听话就是我没管好,总是在不断地寻找各种“育儿秘籍”来修正自己的行为。然而,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更深层次的视角——关注孩子内在的需求和情绪,而不是仅仅盯着表面的行为矫正。它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自律”的真正含义,它不是靠惩罚或奖励堆砌起来的习惯,而是孩子对自我负责感的培养过程。其中关于“如何处理情绪爆发”的章节,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学会了如何先接纳孩子失控的情绪,而不是急于压制它。那种“我看到你的难过了,但我们依然需要遵守这个界限”的沟通方式,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透明和信任。这不再是一场权力斗争,而是一次共同成长的体验。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耳边细语,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感,非常实在。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逻辑和条理的人,这本书在结构上就非常吸引我。它不是那种东拉西扯的鸡汤文,而是层层递进,理论结合实践,每一步的逻辑链都非常清晰。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一致性”的强调,这一点往往是父母们在日常执行中容易失守的环节。我们常常因为疲惫或者心软,对同样的行为做出不同的反应,这直接削弱了界限的有效性。这本书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帮助我们建立起家庭内部的“统一战线”,并且学会如何以一种不带指责的方式,去坚持那些必要的原则。对于初次为人父母或者正在经历“叛逆期”的家庭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是临时的止痛药,而是一套可以长期运行的家庭管理操作系统。它教会我们如何将爱和规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孩子在被爱的同时,也懂得尊重和自律的可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