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共4册全美官方版 )》中,“**幼教教母、纽约大学教授白玛琳集50 年蒙氏教育经验,汇集了200个蒙氏经典数学、语言 、沟通、探索游戏,帮助父母在家中轻松培养独立思 维、擅长表达、善于合作、敏于认知的孩子;让你成 为自己孩子的教育家,给予你持续一生的内驱力。
白玛琳,教授,从事蒙台梭利教育已经超过50年,是**蒙台梭利教育领域的先驱,被誉为“**幼教教母”。她是美国纽约大学教授,美国蒙台梭利协会前任会长,美国蒙台梭利教师培训认证委员会前任理事,美国蒙台梭利协会东南亚事务执行大使。她创办了斯坦藤岛蒙台梭利学校,曾任纽约市西部蒙台梭利学校的校长。 白玛琳教授一直致力于在**范围内推广蒙台梭利教育法,她在北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等世界各地做过多次蒙台梭利教师培训。近十年来,她专注于促进亚洲蒙台梭利教育的发展,重点在中国和俄罗斯推广蒙台梭利教育。 骆思洁,是莱斯利大学早期教育专业硕士,在美国波士顿具有10年的蒙台梭利早教教师经验。目前,她是中国**蒙台梭利教育项目的顾问和教育专家。
《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50个经典数学游戏造就孩子思维力全美官方版)》
引言
**章 基本数学概念
1.鸡蛋放到杯子里
2.家人的照片
3.关于4的书
4.1、2、3,简单吧
5.数字和数
6.一根和一捆
7.去银行
8.写在收银条上
9.珠串
10.加和减
11.做调查
第二章 空间、形状、测量
12.大书小书
13.上车、装箱
14.袜子做的秤
15.做模型
16.大步走
17.搭盒子
18.覆水难收?
19.印章
20.你会称重量吗?
21.怎么量长度?
22.看看能装多少
23.戴帽子!
24.地砖积木
第三章 规律与关系
25.鞋子排排队
26.猫与狗
27.是或不是
28.乱七八糟的抽屉
29.站好队
30.划集合
31.用线围个圈
32.涂画大乱斗
33.缝枕头
34.拼扣子
35.“盖棉被”
36.一半一半
37.剪纸
38.边界数学
第四章 数学策略
39.拿石头
40.摆餐具
41.玩偶家具巧手做
42.自制非洲棋
43.天气记录表
44.“钓鱼!”
45.纸娃娃真漂亮!
46.生活应用题
47.连连看
48.定义时间
49.**小牌
50.绘制示意图
《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50个经典语言游戏造就孩子表达力全美官方版)》
引言
**章 营造合适的氛围
1.冰箱上贴什么?
2.自己的日记
3.孩子的收藏品
4.识字卡片
5.日常信件
6.把任务列成表!
7.咱们聊聊吧!
8.屏幕时间
9.念给孩子听
10.木偶角色扮演
11.电话,找你的!
12.专门写字的地方
13.每个都不一样
14.听广播
第二章 重要的阅读
15.配对游戏
16.找形状
17.爱学新词
18.让诗动起来
19.坐车也可以抽空阅读
20.如果你是某某会怎么办?
21.听你指挥
22.押韵
23.各种各样的字体
24.阅读打开感受的大门
25.“有机”词汇
第三章 开始写作
26.西蒙说
27.用身体描画
28.玩押韵
29.搭积木
30.用水画
31.画图案
32.刷,刷,刷
33.过去的故事
34.画中的故事
35.学机器人说话
36.给我贴上“标签”
37.改编故事
38.家庭笔记本
39.场景照片
40.录音
第四章 语言的输出
41.制作字母
42.绕口令
43.新方向
44.新词
45.颜色游戏
46.拼字游戏
47.拼音游戏
48.疑问句与陈述句
49.肢体语言
50.桌游
《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50个经典沟通游戏造就孩子合作力全美官方版)》
引言
**章 理解他人
1.睡衣有爷爷奶奶吗?
2.把自己裹起来
3.每张照片都有故事
4.身体会“说话”
5.我们的城市
6.进入时间隧道
7.“吃”与文化
8.它打哪儿来?
9.亲爱的,给我写信
10.打造自己的沙漠、沼泽、山峦……
11.打造自己的城市
12.用自己的方式庆祝
13.那年那月
14.幕后英雄
15.苹果、地瓜
16.“研究”垃圾
17.三明治要怎么切
第二章 同心协力
18.把不一样的事情记下来
19.变变变
20.我听说……
21.大灰狼逛超市
22.打球
23.金发姑娘怎么看三只熊
24.各退一步
25.建立自己的游戏规则
26.珠子游戏
27.握手
第三章 外面的世界
28.居有定所
29.关于大洲的书
30.旅行大转盘
31.植物的时间线
32.人生的时间线
33.旅途的时间线
34.日历是圆的
35.生日围着太阳转
36.宇宙之舞
37.出行路线
第四章 自我表达
38.大师的明信片
39.人在画中
40.爱上艺术家
41.尽情画吧!
42.一、二、三,木头人
43.身体的音乐
44.唱出你的感受
45.与音乐做朋友
46.我是歌手
47.镜子游戏
48.**英雄
49.橡皮泥玩偶小剧场
50.裤子做的枕头
《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50个经典探索游戏造就孩子认知力全美官方版)》
引言
**章 关注我们自己,以及身边的小生命
1 孩子的人体模型
2 搭骨架
3 身体里的故事
4 运动起来
5 平衡感
6 千差万别的脚
7 蚂蚁大调查
8 观察蚯蚓(1)
9 观察蚯蚓(2)
10 蛛网画廊
11 蓝色燕麦片
12 蜗牛爬爬爬
13 螺旋图案
13 水下世界
第二章 蓝绿色星球
15 它是活的吗?
16 生物卡片
17 晚间散步
18 月夜
19 定向越野
20 火山模型
27 恐龙的时间线
22 把大自然装进去
23 生根发芽
24 蒲公英标本
25 观察树木
26 木材之旅
27 把花园装进去
28 风帽
29 饭菜里的学问
30 踩影子
37 画影子
32 水面倒影
33 人工降雨
34 液体和固体的变奏
35 罐子里的世界
36 自己做日晷
第三章 有趣的技术
37 吸管吹吹吹
38 洗衣服
39 游乐场模型
40 自己搭屋子
47 红绿灯,红绿红绿会变色
42 肉桂卷里的化学
43 仓鼠之家
44 我能解决
45 自己做盒子
46 浮力游戏
47 拆玩具
48 轮子真奇妙
49 电与光
50 我的小灯
这套书简直是给所有希望给孩子提供更优质学前教育的父母的“及时雨”!我当初买这套书的时候,其实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市面上关于“蒙氏教育”的书籍多如牛毛,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少之又少。但当我翻开第一本,就被它那种系统性和实践性深深吸引住了。它没有那种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真正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入手,手把手教你如何将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家居环境中。比如,关于“预备环境”的构建,书中细致到告诉你家具的高度、物品的摆放顺序、颜色的选择,甚至光线的角度,都有其背后的科学原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强调“工作”而非“游戏”,并且清晰地阐释了成人如何从“指导者”转变为“观察者”的角色。这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布置房间,更是关于如何培养孩子专注力、自律性和内在秩序感的哲学指导。我感觉自己像请了一位顶级的蒙氏专家驻家指导,完全改变了我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育观念。孩子开始主动探索,不再需要我时刻催促,那种成就感,是任何昂贵的早教班都无法替代的。
评分我是一名对教育细节有着近乎苛刻要求的妈妈,我最看重的是知识的权威性和来源的可靠性。这套被标注为“全美官方版”的书籍,确实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它的内容结构组织得非常有逻辑性,从宏观的教育理念,到中观的环境创设,再到微观的活动指导,层层递进,毫无跳跃感。尤其是在“感官教育”和“数学启蒙”这两个模块,书中的讲解细致入微,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处理得非常到位。我过去在别处看到的蒙氏数学,总觉得概念太难跨越,但通过这套书中的引导,我明白了如何循序渐进地让孩子在操作中建立起对数感和量感的理解。它真正做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完美过渡。可以说,这是我书架上最“重磅”的一套工具书,每当遇到育儿难题,我都会翻开它,总能找到最恰当的、最符合孩子发展规律的应对方法。
评分我得说,这套书的深度远超我的预期,它不仅仅停留在教具的使用层面,更深入探讨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我过去总以为蒙氏教育就是那些精美的木制教具,但读完这几册,我才明白,教具只是工具,核心在于培养孩子的“精神胚胎”的自我建构能力。书中对“敏感期”的描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精准!它详细列举了不同年龄段孩子在语言、秩序、感官、运动等方面爆发性的学习潜能,并且提供了大量可行的“引导策略”。例如,当孩子进入对“微小事物”着迷的阶段时,我们该如何提供恰当的材料,而不是粗暴地制止他们的探索欲。这种对儿童成长的尊重和理解,让我这个作为家长的,都感觉自己的心智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停下来,反复思考自己过去的一些教育误区,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让人恨不得立刻回到孩子刚出生的那一天去重新来过。这绝对是一套值得收藏并反复研读的家庭教育指南,它教会你如何“看见”孩子。
评分如果你正在寻找一套能够帮助你真正理解“如何在家中培养一个自主、专注、有内在驱动力的孩子”的资源,那么请不要错过这套书。它不是那种读完一遍就束之高阁的快餐读物,而是需要你边读边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深化的“生活教科书”。我最欣赏它的一点是,它赋予了家长极大的信心去相信自己的孩子。我们常常被外界的评价体系所裹挟,总担心孩子是不是学得慢了,是不是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但这套书的核心思想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内在时间表,我们的任务是保护好这份独特性。书中提供的观察记录表和进度评估方法,非常科学,它让你学会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进步,而不是用社会标准去衡量。老实说,拥有这套书,感觉就像拿到了一张通往孩子内心世界的清晰地图,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也让我的育儿旅程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评分这套全美官方版的特色,在于它那种严谨而不失亲和力的行文风格。不同于一些翻译过来的书籍常常出现的晦涩难懂的术语,这套书的语言非常清晰、流畅,即便是初次接触蒙氏教育的家长也能迅速掌握要领。而且,它非常注重实践操作的可行性。很多理论,如果没有图文并茂的实例支撑,很容易流于空谈。但在这套书里,你会看到大量贴近普通家庭场景的布置方案和活动设计。比如,如何在家中设置一个“生活技能区”,让孩子自己学习穿鞋、系扣子,甚至洗手。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活动,被赋予了极高的教育价值。我特别喜欢它强调的“尊重孩子的工作”,这让我不再把孩子的“捣乱”看作是干扰,而是他们正在进行的“重要工作”。这种视角的转变,极大地缓解了我的焦虑,也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融洽。它提供的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而非零散的技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