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的更少,学得更多 概念地图在学习与教学中的应用 | ||
| 定价 | 49.00 |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10月 | |
| 开本 | 小16 开 | |
| 作者 | 吴金闪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180 页 | |
| 字数 | 183 千字 | |
| ISBN编码 | 9787115466952 | |
| 重量 | ||
“概念地图”是认识知识和系统学习的有效策略。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创造和使用知识。创造和使用知识的基础是理解知识,理解知识的
基本方法是弄清知识集合中的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一个知识体系、知识结构。概念地图有助于形成有组织的知识,而不是一篮
子没有结构的知识。《教的更少,学得更多 概念地图在学习与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整理概念地图教学法的理论和使用经验,供教师和学生在
学习、教学和研究中使用概念地图进行学习与教学。
1章 引论:为什么需要概念地图的学习与教学方法
1.1 学习和教学需要方法而且有方法 4
1.2 学什么、教什么 6
1.3 怎么学、怎么教 9
1.4 本章小结 11
第2章 学习的目的:理解知识
2.1 只有理解的知识才是力量 14
2.2 “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形式 16
2.3 理解型学习可以提高成绩、节省时间、提高自信心 21
2.4 从深度学习来看人类的学习:内化 24
2.5 本章小结 27
第3章 教学的目的:教会学习
3.1 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教学已经不可能 30
3.2 授人以渔:学习方法、知识组织方式、知识的理解、情感 31
3.3 本章小结 34
第4章 如何促进理解:什么是概念地图和理解型学习
4.1 什么是概念地图 36
4.2 什么是理解型学习 39
4.3 关于概念地图和理解型学习的研究结果 43
4.4 我自己的故事 48
4.5 本章小结 52
第5章 概念地图训练:提升自我
5.1 Cmaptools简介 55
5.2 概念地图制作举例 57
5.3 如何进一步提高概念地图制作的能力 66
5.4 本章小结 67
第6章 如何帮助学生促进理解:概念地图用于课程教学的
体系
6.1 以概念地图为基础的课程教学体系 69
6.2 不教知识能够教会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学科大图景吗 72
6.3 检验这个体系可能的方法 73
6.4 本章小结 74
第7章 概念地图教学实践:案例
7.1 力学的例子 76
7.1.1 力学课程的大图 79
7.1.2 力学课程几个小问题的概念地图以及思考 80
7.2 量子力学的例子 83
7.2.1 量子力学知识结构大图 84
7.2.2 量子力学几个小图的例子 86
7.3 概念地图与网络课程的结合 91
7.4 概念地图在培育创造性方面的作用 93
7.5 本章小结 96
第8章 以概念地图为基础的理解型学习
8.1 学习方法的层面 98
8.2 学什么的层面 102
8.3 本章小结 104
第9章 概念地图作为学习体系的基础架构
9.1 按照大图景、核心思想来精简内容 106
9.2 视频课程的优点 109
9.3 课程视频的组织方式—从树形图到概念地图 111
9.4 让学习者明白每一步的目的 112
9.5 尊重学生选择权利的学习系统 116
9.6 以概念地图为基础架构的学习系统的学校 117
第10章 学生的反馈
10.1 一场学习的革命 120
10.1.1 原只想要改进,却闹了一场“革命” 121
10.1.2 原只想拥有武器和秘笈,却被要求达到一种境界 122
10.1.3 原只想开启一扇窗,却又开启一扇门 123
10.1.4 总结与建议 124
10.2 量子力学,与你有关的记忆 124
10.3 丢掉知识,收获智慧 129
10.3.1 告别“一团乱麻” 129
10.3.2 审视“自以为是” 131
10.3.3 遇见“灵光一现” 133
10.4 还是更喜欢树状图 134
10.5 概念地图与传统框架图的对比 135
10.5.1 初中物理概念图和框架图 136
10.5.2 关于理解型学习 137
10.5.3 关于系统科学 138
10.5.4 关于我的学习 138
10.5.5 一些疑问或建议 139
10.6 一次与个性化思想交锋之喜悦和大胆自我剖析之快感的
旅程 140
10.6.1 学习《教的更少,学得更多—概念地图在学习与教学中的
应用》 140
10.6.2 学习心得 143
10.6.3 总结 145
10.7 树状图与概念地图的对比 146
10.8 利用概念地图学习方法学习量子力学的体会 148
10.9 从“做题机器”到“思考达人”,我仍在路上 150
10.9.1 选课初衷:会考试不会学习的困境 150
10.9.2 技能模块:外显的看到自己的思维 151
10.9.3 教育模块:对教与学的新体悟 152
10.9.4 读书反思与应用:进步与挫败共存 154
10.9.5 问题与建议 155
10.10 关于数学和科学理论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学习方法
的对话 157
10.11 小白与吴金闪关于批判性思考、学会学习和思考的
对话 160
参考文献 168
术语索引 172
人名与常用翻译 176
附录 Novak所作的本书序的原文 178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内驱的、探究式的,而不是被动灌输的。然而,在现实的学习环境中,尤其是在一些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下,这种理想的学习状态往往难以实现。《包邮 教的更少,学得更多:概念地图在学习与教学中的应用》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去重塑学习和教学的模式。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将“概念地图”这一工具的运用,与“教的更少,学得更多”这一教育理念紧密结合。作者通过大量的实践案例,清晰地展示了如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概念地图,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从而让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我看到书中关于如何利用概念地图来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以及如何通过概念地图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这些都让我深受启发。我期待能够将书中的方法运用到我的个人学习和对家人的教育中,相信它能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更高效、更愉悦的学习生态。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眼前一亮的学习方法论读物。我一直觉得自己学习效率不高,总是在书本的海洋里打转,却感觉收获甚微,常常陷入“学得越多,知道的越少”的困境。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为我指明了一盏灯。它没有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用非常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了“概念地图”这一强大的学习工具。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以前那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被彻底颠覆了。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清晰地展示了如何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详细讲解了如何绘制不同类型和不同目的的概念地图,比如用于知识梳理、问题分析、创意发散等等。每一种地图的应用场景都讲得非常透彻,让我不再是“知道概念地图”,而是真正“学会使用概念地图”。我迫不及待地想将书中学到的方法应用到我的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中,相信它能帮助我构建更清晰的知识体系,提升学习效率,真正实现“学得更少,记得更多”。
评分坦白讲,我一直对所谓的“学习方法”类书籍抱有一丝怀疑,觉得很多都是空谈理论,或者过于理想化,难以落地。但是,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它以一种非常务实、接地气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概念地图”的核心价值及其在学习和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我最欣赏的一点是,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是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去讲解“怎么做”,并且通过丰富的图示和案例,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清晰可见。我以前学习的时候,总感觉知识点就像一堆散沙,很难形成有用的体系。这本书让我明白,概念地图不仅仅是画图,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组织和连接知识的强大工具。它帮助我看到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我能够更宏观地把握学习内容,而不是陷入细节的泥潭。我已经开始尝试用概念地图来梳理我正在学习的新技能,效果超出我的预期,学习的进程明显加快,而且理解得更加深刻。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书名就吸引了我。“包邮”这个词,在当代语境下,往往代表着物超所值,而“教的更少,学得更多”则触及到了教育的核心痛点。当我真正翻开这本书,我发现它并没有辜负我的期待。作者吴金闪老师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读者提供了一份关于概念地图在学习与教学中应用的详尽指南。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概念地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的层层剖析,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它不是简单地介绍一个工具,而是深入地探讨了如何通过这个工具来改变学习和教学的范式。我注意到书中特别强调了概念地图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信息素养方面的作用,这些都是当前教育所急需的。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知识的建构和连接。概念地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框架,去理解和组织知识,从而实现更深层次的学习。
评分我是一位在一线教学的老师,一直都在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感到学生们知识点掌握零散,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也容易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不知所措。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包邮 教的更少,学得更多:概念地图在学习与教学中的应用》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介绍,更是一本实操性极强的教学指南。作者吴金闪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有趣的案例,将概念地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学生如何运用概念地图的详细指导,这让我能够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借鉴书中的方法。书中关于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概念地图,如何利用概念地图进行课堂互动,以及如何通过概念地图评估学生学习成效等内容,都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感觉自己找到了一个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学习困境的“法宝”,并且能够用它来提升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们真正爱上学习,学会学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