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有机化学(第4版)上册
作者: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裴坚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7月
版 次:1
页 数:
字 数:
印刷时间:2016年07月06日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包 装:平装-胶订
ISBN:9787301272121
定价:79.00元
本书在2005年出版的《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基础上修订而成。全书共27章。上册13章,主要介绍: (1)有机化学的起源和发展简史;(2)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静态立体化学、光谱等基本知识;(3)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醇、醚、醛、酮、羧酸及羧酸衍生物等各类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等;(4)自由基取代反应、饱和碳原子上的取代反应、酰基碳原子上的取代反应、自由基加成反应、亲电加成反应、亲核加成反应、周环反应、β-消除反应、缩合反应等基本反应。 下册14章,主要介绍:(1)胺、杂环化合物、芳香化合物、酚、醌等各类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等;(2)芳香亲电和亲核取代反应、氧化反应、重排反应以及过渡金属参与的有机反应等;(3)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在自然界中生命体中的作用等;(4)对逆合成的分析;(5)文献资料的检索方法等。 本书除保留了第3版的一些特点外,还具有如下新的特点: (1)书的版式作了更新;(2)内容编排更加紧凑合理;(3)简单介绍了若干对有机化学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注意学科的继承和发展;(4)介绍了现代有机化学对芳香性的介绍和理解;(5)结合现代有机化学的教学方法,更加重视对有机反应机理的分析、介绍和总结;(6)更加对一些重要的有机反应作了总结和分类,便于读者的学习。 本书可作为综合性大学化学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其他院校有关专业和对有机化学有兴趣的读者选用。
第1章 绪论 1.1 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特性1.2 结构概念和结构理论1.2.1 A. Kekulé(凯库勒)及A. Couper(古柏尔)的两个重要基本规则(1857)1.2.2 A. Butlerov(布特列洛夫)的化学结构理论(1861)1.3 化学键1.3.1 原子轨道1.3.2 原子的电子构型1.3.3 典型的化学键1.3.4 价键理论1.3.5 分子轨道理论1.3.6 共价键的极性分子的偶极矩1.3.7 共价键的键长键角键能1.4 酸碱的概念1.4.1 酸碱电离理论1.4.2 酸碱溶剂理论1.4.3 酸碱质子理论1.4.4 酸碱电子理论1.4.5 软硬酸碱理论章末习题复习本章的指导提纲英汉对照词汇第2章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表示方式命名 2.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2.2 有机化合物的表示方式2.2.1 有机化合物构
基础有机化学(第4版)下册
作者: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裴坚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版 次:1
页 数:612
字 数:1000000
印刷时间:2017年01月19日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包 装:平装-胶订
ISBN:9787301279434
丛书名:21世纪化学规划教材·基础课系列
定价:72.00元
本书第1版1987年荣获*优秀教材奖。第2版1997年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第3版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本书是在2005年出版的《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下册)基础上修订而成。与第三版相比,在内容和章节上有较大的变动,修订篇幅超过全书的50%。主要介绍:(1)胺、杂环化合物、芳香化合物、酚、醌等各类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等;(2)芳香亲电和亲核取代反应、氧化反应、重排反应以及过渡金属参与的有机反应等;(3)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在自然界中生命体中的作用等;(4)对逆合成的分析;(5)文献资料的检索方法等。 本书除保留了第3版的一些特点外,还具有如下新的特点:(1)书的版式作了更新;(2)内容编排更加紧凑合理;(3)简单介绍了若干对有机化学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注意学科的继承和发展;(4)介绍了现代有机化学对芳香性的介绍和理解;(5)结合现代有机化学的教学方法,更加重视对有机反应机理的分析、介绍和总结;(6)更加对一些重要的有机反应作了总结和分类,便于读者的学习。。第14章脂肪胺
14.1胺的分类
14.2胺的命名
14.2.1胺的普通命名法
14.2.2胺的系统命名法
14.3胺的结构
14.4胺的物理性质
14.5胺的酸、碱性
14.5.1胺的酸性
14.5.2胺的碱性
14.6胺的成盐反应及其应用
14.6.1胺的成盐反应
14.6.2四级铵盐及其相转移催化作用
14.7胺的制备方法一: 含氮化合物的还原
14.8胺的制备方法二: 氨或胺的烷基化和Gabriel合成法
14.9胺的制备方法三: 醛、酮的还原胺化
14.10胺的酰基化与Hinsberg反应
14.11四级铵碱和Hofmann消除反应
14.11.1四级铵碱
14.11.2 Hofmann消除反应
14.12胺的氧化和Cope消除
14.13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14.14重氮甲烷与烷基重氮化合物
14.15胺的制备方法四: 酰胺重排
14.15.1 Lossen、Hofmann、Curtius和Schmidt重排反应
14.15.2重排反应分析
14.15.3重排反应的应用
无机化学上册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版 (1981年12月1日)
平装: 437页/开本: 16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ISBN: 9787040107685
商品尺寸: 22.6 x 17 x 2.2 cm
目录
绪论
第一篇 物质结构基础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1-1 道尔顿原子论
1-2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2-1 元素、原子序数和元素符号
1-2-2 核素、同位素和同位素丰度
1-2-3 原子的质量
1-2-4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3 原子的起源和演化
1-4 原子结构的玻尔行星模型
1-4-1 氢原子光谱
1-4-2 玻尔理论
1-5 氢原子结构(核外电子运动)的量子力学模型
1-5-1 波粒二象性
1-5-2 德布罗意关系式
1-5-3 海森堡不确定原理
1-5-4 氢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
无机化学 下册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4版 (2003年1月1日)
平装: 996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040115833
商品尺寸: 22.4 x 17 x 2.6 cm
商品重量: 699 g
目录
第四篇 元素化学(一) 非金属
第13章 氢和稀有气体
13-1 氢
13-1-1 氢的存在和物理性质
13-1-2 氢的化学性质和氢化物
[阅读材料]氢能源
13-2 稀有气体
13-2-1 稀有气体发现简史
13-2-2 稀有气体的存在、性质、制备和应用
13-2-3 稀有气体化合物
习题
第14章 卤素
14-1 卤素的通性
14-1-1 卤素原子的物理性质
14-1-2 卤素的存在
14-1-3 卤素的电势图
14-2 卤素单质
14-2-1 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14-2-2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14-2-3 卤素的制备和用途
14-3 氟氯溴碘的化合物
而高教版《无机化学》上下册,则以其全面性和系统性征服了我。无机化学的知识点非常零散,但这本书却将它们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宏观的物质组成、性质,到微观的原子结构、化学键,再到具体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对其中关于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的部分印象尤为深刻,作者不仅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还从理论上解释了这些元素和化合物性质的差异性,比如为什么某些元素会形成特殊的氧化态,或者为什么某些化合物具有独特的颜色。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解方式,让我在记忆时不再感到枯燥。同时,书中对于酸碱理论、氧化还原反应等核心概念的讲解,也十分透彻,为我理解更复杂的化学反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配位化学时的清晰逻辑,如何从中心原子到配体,再到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性质,一步步展开,让学习过程更加顺畅。
评分高教版无机化学,上下册,也同样入手了。我对无机化学一直有一种敬畏感,感觉它涉及的元素和化合物太多太杂了,而且很多概念都比较抽象。但这套书的出现,多少让我觉得没那么畏惧了。它从最基础的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开始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化学键、晶体结构、溶液、酸碱理论等内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讲解一些宏观现象时,会尝试从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来解释,这种由宏观到微观的视角切换,让我觉得知识点之间关联性更强了。比如,在讲到金属晶体的性质时,它会结合金属键的理论,解释为什么金属会有导电性、延展性等特性。还有在讲解配合物的时候,虽然内容不少,但它通过配位化学的理论,把各种各样的配合物都串联了起来,让我能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结构和性质。书中的插图也比较多,有元素晶体结构的示意图,有各种化学反应的流程图,这些都极大地帮助了我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而且,它在讲解一些比较有难度的理论,比如量子力学在原子结构中的应用时,虽然会涉及一些数学公式,但作者的阐述方式比较耐心,不会让人觉得过于晦涩难懂。对于考研来说,无机化学的知识点非常庞杂,需要系统性的梳理,而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它构建了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让我在学习过程中不易迷失方向。
评分这两套书是我考研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我尤其看重北大版《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老师的版本,因为它的内容深度和严谨性是公认的。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罗列,而是注重对化学思想的传达。在讲解复杂的有机合成路线时,它会引导读者思考反应的可行性、产物的选择性,以及如何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来达到最佳效果。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对于提高解题能力至关重要。例如,在学习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时,它不仅介绍了亲电取代和亲核取代的机理,还详细分析了取代基的定位效应和活化/钝化作用,让我能够预测和理解更复杂的芳香族取代反应。书中大量的例题,涵盖了各种类型的有机反应,并且给出了详尽的解题思路,这对我巩固知识、提升解题技巧非常有帮助。我经常会把书中的例题和课后习题反复练习,直到能够举一反三。
评分当拿到这两套书的时候,我首先就被其厚度所震撼,这绝对是“硬核”的备考资料。我是一名正在备考研究生的学生,选择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作为我的考试科目,而这两套书正是我的首选。北大版邢其毅的《基础有机化学》第四版,从我翻开第一页起,就感受到了一种严谨而系统性的学术风格。它不仅涵盖了基础的官能团反应,还深入探讨了反应机理,这一点对于理解和记忆非常重要。很多考研题目都会涉及到对反应机理的深入分析,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通过详细的电子转移过程、过渡态的分析,让我对有机化学反应的理解上升了一个层次。特别是立体化学的部分,其配图和讲解清晰明了,对于我这种空间想象力一般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另外,书中穿插的各种案例分析和习题,质量都很高,能够很好地检验我的学习效果,并且及时发现我的薄弱环节。
评分再来说无机化学。高教版的这套书,给我的感觉是“厚重”但“实在”。它在讲解各种化学反应时,不仅仅是给出反应式,更重要的是分析反应的本质,比如氧化还原电位、自由能变化等,这些都帮助我理解反应发生的驱动力。在讲到周期表中的元素时,它不会简单地罗列性质,而是会从原子结构、电子排布的角度去解释这些性质的来源,比如为什么第一副族的元素都是强还原剂,或者为什么某些非金属元素具有很强的电负性。我特别喜欢它对无机材料部分的讲解,这部分内容非常贴近工业应用,比如半导体材料、催化剂等等,让我看到了无机化学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作用。书中的图表非常多,而且都设计得非常清晰,对于我理解一些复杂的晶体结构和反应过程非常有帮助。
评分高教版的《无机化学》上下册,则是一部“严谨的百科全书”。这本书的逻辑非常清晰,让我能够系统地把握无机化学的各个分支。我最欣赏的是它对非水溶液化学和电化学的讲解。这两个部分在很多教材中都可能被一带而过,但在这套书中却得到了详细的阐述。它不仅解释了非水溶剂的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还深入分析了各种电化学过程的原理和应用,比如电池、电解等。这让我对电化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我解答一些相关考研题目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书中对溶液中物质的迁移和分散等概念的讲解也非常到位,这对于理解一些宏观现象,如沉淀、溶解平衡等,起到了关键作用。书中的例题设计也很巧妙,很多题目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才能解答,这恰恰符合了考研的要求。
评分说实话,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抱着一种既期待又忐忑的心情。期待的是它背后名校的学术积淀,忐忑的是能否啃得动。先说有机化学,北大版邢其毅老师的这套书,我感觉就像是在跟我这位“小白”对话,虽然知识点很深,但讲解方式并不生硬。它会从最基础的原子轨道理论讲起,一步一步地推导到共价键的形成,再到各种有机分子的结构和性质。我在学习过程中,尤其喜欢它对分子轨道理论的讲解,通过HOMO和LUMO的相互作用来解释化学键的形成和反应的发生,这比单纯的价键理论更能解释一些复杂的现象。而且,书中的例子都非常贴合实际,比如在讲到一些常用药物的合成时,都会给出具体的反应步骤和条件,这让我觉得有机化学离生活并不遥远。课后习题的难度也比较适中,既能检验基础知识,也能锻炼应用能力。
评分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感觉沉甸甸的,知识量肯定不小。翻开目录,北大版的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老师的著作,这名字听起来就够硬核的。虽然我才刚开始看,但不得不说,这书的编排方式挺有条理的。它不是那种把所有反应一股脑儿堆砌起来的书,而是循序渐进地讲解,从最基本的概念,比如电子、成键,到后面的各种官能团的性质和反应。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一些复杂概念时,会辅以大量的图示和模型,这对于理解空间结构和反应机理非常有帮助。比如,在讲到立体化学的时候,它用了很多3D的分子模型图,让我能更直观地理解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这些概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文字描述上。而且,书中对一些经典反应的机理讲解也十分详尽,会追溯到电子的流动,一步一步地剖析反应是如何发生的。这对于真正理解有机化学的精髓非常重要,而不是死记硬背。我觉得这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理解透彻这些机理,远比记住几个反应式重要得多。书中的例题也很有代表性,覆盖了各个知识点,而且解答也比较详细,让我可以在看完理论后,通过练习来巩固和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虽然目前只是初步接触,但已经能感受到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相信认真学下去,一定能打下坚实的有机化学基础。
评分高教版的《无机化学》上下册,则是无机化学知识体系的百科全书。我对这本书最满意的地方在于,它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也兼顾了学习的易读性。比如,在讲解固态化学和溶液化学的部分,它会结合大量的图表和实例,让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直观。对于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比如晶体缺陷、相图等等,书中的讲解也非常细致,配有清晰的示意图,能够帮助我快速把握核心要点。而且,它对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和解释非常到位,让我能从宏观上理解不同元素的化学性质差异,以及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所体现出的规律性。这本书的另一大优点是,它对一些现代无机化学的研究方向也有所提及,这对于拓宽我的视野,理解无机化学的最新发展非常有益。当我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无机化学问题时,翻阅这本书,总能找到相关的解释和线索。
评分这两套书,无疑是我考研备考期间最重要的“战友”。北大版的《基础有机化学》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本“讲故事”的书。它不是冷冰冰地陈述事实,而是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复杂的有机化学概念娓娓道来。比如,在讲到官能团的反应性时,它会用“活性位点”这样的比喻,让我更容易理解电子在分子中的分布和流动。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自由基反应时的内容,它用非常形象的方式解释了自由基的产生、增长和终止过程,让我对这个看似“不确定”的反应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而且,书中对一些有机合成策略的讲解,比如逆合成分析,更是为我打开了新的思路。它不仅仅教我怎么做,更教我怎么“想”。习题的设置也非常有梯度,从基础的概念题到综合性的分析题,能够循序渐进地提升我的能力。
评分由于过年的原因,书很晚才到。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由于过年的原因,书很晚才到。
评分实物与照片一样
评分由于过年的原因,书很晚才到。
评分实物与照片一样
评分由于过年的原因,书很晚才到。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