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的父亲
心怀对女儿满满的爱
也为澄清历史的本来面貌
写下了这本更有趣更真实的日本史
推荐二:
从神话时代到江户末期
从陆奥平泉到西南雄藩
从天皇、圣德太子到武士、浪人
从遣隋使到黑船来航
反思教科书僵化的编写方式
将日本史置于全球视野之下
以思想史家的问题意识
解构“故事”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历史”的
小岛毅(Kojima Tsuyoshi),东京大学博士毕业,现任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教授、“中日历史共同研究”成员、日本学术会议连携会员。专攻中国思想史,著作包括《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中国的历史》丛书07,讲谈社)、《朱子学与阳明学》(放送大学教材)。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目录:
日本年表
中文版序言
剑之章
A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2 希望展现整体样貌
3 从哪里可以看见“日本史”?
4 阿弖流为是“叛乱分子”?
5 “美丽之国”平泉与“美好之国”镰仓
6 引发了明治维新的《日本外史》
7 对外国的事情反而很了解
8 遣隋使是对等外交吗?
9 身为“新兴贵族”的平氏
10 尊王思想与德川幕府的关系
J 攘夷运动的走向
Q 对南北朝的看法
K 忠君爱国与民主主义教育
心之章
A 纪元节神话是什么?
2 从宗教谈日本古代史
3 《古事记》也以汉字写成
4 本居宣长的主张
5 对史料的看法
6 圣德太子的出身
7 成为争论对象的圣德太子
8 对太子传说拥护论的疑问
9 神功皇后与卑弥呼的合体
10 《论语》与《千字文》
J 消失的王仁博士
Q 苏我氏祖先的故事
K 从倭国到日本
宝之章
A 改新之诏是何时作成的?
2 “官人”的诞生
3 天智即位之年
4 内乱与女帝
5 圆仁的大旅行记
6 太阴太阳历的故事
7 从“梅之都”到“花为樱”
8 “国风”的意义
9 樱花的印象
10 所谓“无常”
J 平安时代强的怨灵
Q 《今昔物语集》的世界观
K 仁义道德会吃人
锄之章
A 厉害的中世人们
2 眼花缭乱的12世纪
3 镰仓新佛教的时代背景
4 “对了,去京都吧!”里的京都
5 “宁案”的目标
6 被称为石蕊试纸的南北朝到室町时代
7 将日本史一分为二的应仁之乱
8 战国大名的军师养成学校
9 “转调”之法
10 佛教寺院与天皇的势力
J 新外交关系与“日本国家的样貌”
Q 锁国时代的中国印象
K 现在依旧吃人的仁义道德
出版后记
……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2》
本书是2008年1月至3月执笔写成的。读者看了就会知道,这是以日记形式编排,而实际上也是如此。恰逢独生女儿初中毕业要上高中,由于我想告诉她日本的历史,于是就用每天上班前的一两小时,写就本书。因此,如果遵从“子”的古文用法,在书名中我是应该要用“女”这个字才对。尽管在现在的日文中,不论男女都可以用“子”来表示,但因为这个字的原意,或者由于“历史是男人的事”这种偏见,在日文版的读者中,很多都误以为书名里这个“子”是儿子,而不是女儿。因此,在这里清楚写出我孩子的性别。
本书是以日本中学生在学校所学的历史知识为前提来叙述的,所以不免担心会不会有不少难以理解的地方。因为本书不是以概观日本历史本身为目的,不仅如此,我在书中,参照当下学界的新动态来补充教科书所教的内容,并以故事所具有的“一贯性”作为描写“通史”的目标。
日本的历史一般分为古代、中世、近世、近现代。四个时期,教科书也是这样区分的。这种区分方式也被用在专业研究者的分工中,例如介绍“我是日本古代史的专家”时也会用到。因此,日本史的研究者的著作只会针对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时代。这是基于对其他时代的研究者的敬意、回避与自我防卫(避免受到“你的书错误百出”的指责),所以才不写自己领域外的书。因为我是专门研究中国思想史的,所以对于这点,很轻松地就能执笔写作。的确,以我的情况来说,要写中国思想的通史是会感到困难的。
因此,尽管“断代史”式(将历史细分的做法)的处理方式,在事实关系方面可以做到精确描述,这在学术上是很宝贵的,但却会成为阻碍一般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掌握历史走向的要因。而且,在日本称为“通史”的历史,例如教科书的编排,现在几乎都依照上述的时代划分,以各自分工、共同撰述的方式来完成,实质上算是断代史了。“是通史?是断代史?”这是自司马迁和班固以来就被提出的问题,其实两者都是必要的。这也是我撰写本书的根本原因。
本书若能够得到众多年轻读者的欢迎,并成为深化对日本历史了解的机缘,将是我的荣幸。
先忧房主
小岛毅
癸巳上元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其“套装”的规格,这往往意味着内容更加详尽,覆盖面更广。我长期以来都对日本的近现代史抱着浓厚的兴趣,因为它与中国的历史渊源极深,相互影响,也相互塑造。然而,要梳理清楚这段复杂的历史,的确需要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著作。《汗青堂丛书》这个品牌本身就代表着一定的学术品质,所以我对这本书的内容质量有较高的期望。而“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这个副标题,则为这本书增添了一层亲切感和故事性。我设想,作者可能会用一种更加生活化、更易于理解的方式来解读那些复杂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如何通过教育改革来培养国民素质,以及这种改革对其国家发展产生了怎样的长远影响。同时,我也很想了解,在那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日本的知识分子和文化精英是如何思考国家出路的?他们是如何在东西方文化之间寻求平衡的?这本书的“套装”形式,也让我期待能够看到更全面的视角,比如不仅仅关注政治和军事,也能深入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深入理解日本近现代史的一个重要契机,让我能够更系统、更深刻地认识这个国家。
评分一本优秀的历史读物,往往能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鲜活的人物故事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本书的标题,特别是“东大爸爸写给我的”这一句,给了我这样的期待。它似乎暗示着,这本书将不仅仅是冰冷的史实堆砌,而是饱含着一位智慧长者对晚辈的关怀与引导。我一直对日本的现代化进程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感到好奇。从幕末的动荡到明治维新的腾飞,再到帝国主义时期的扩张,以及战后的重建与崛起,这一系列跌宕起伏的历史,究竟是如何塑造了今天的日本?书中对于这些关键时期的描述,我希望能看到作者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洞察。例如,日本是如何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又成功地学习和吸收西方先进科技和制度的?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迁?传统的价值观和现代的理念是如何碰撞与融合的?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对日本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之后的国际地位变化,以及这些战争对日本国内社会思潮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日本近现代史的逻辑线索,理解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并从中获得一些关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命运的深刻启示。
评分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时,一种被历史的厚重感所包围的感觉油然而生。它并不像市面上很多喧嚣的图书那样,用浮夸的设计来吸引眼球,而是内敛而沉静,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在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这个名字,更是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份充满温情与智慧的传承。我一直对日本的近现代史充满了好奇,特别是它如何在短短几十年间,完成了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向工业强国的转变。这个过程中,一定充满了无数的挑战、牺牲和选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深入探究,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是如何在保留天皇制的框架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教育、军事、工业、法律等各个领域,是如何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的?书中会如何描绘那些在历史转折点上做出关键决策的人物?他们的决策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和权衡?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不同于以往的解读,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日本近现代史的独特之处,以及其发展模式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获得一种更加立体、更加人性化的历史视角。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采用了较为沉稳的色调,搭配硬朗的书脊,整体给人一种严肃而又不失亲切的阅读氛围。当我看到“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这个副标题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画面:一位学识渊博的父亲,用充满智慧和爱意的语言,为自己的孩子讲解着家族乃至国家的历史。这种“写给我的”定位,让我对这本书的解读方式充满了好奇。我一直认为,历史的魅力在于它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而真正优秀的史书,应该能够展现出这种复杂性,并引发读者的思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是如何在学习西方文明的同时,努力保持和重塑自身的民族认同。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传统的武士阶层是如何转型的?新兴的资产阶级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够对日本在20世纪初的对外扩张政策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其背后的动因和对国内外产生的深远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对历史事件的描述,而是能够引导我去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逻辑,去理解历史人物的动机,去感受历史进程的温度。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是它的厚度。这种厚度预示着内容之丰富,也意味着阅读的挑战性。我一直对日本这个国家抱有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他们某些方面高度发达的科技和精致文化的赞赏,也有对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些令人扼腕叹息的篇章的思考。这本书名中的“东大爸爸”四个字,给我一种非常特别的预感。我猜测,作者并非是传统意义上那种板着面孔讲学究知识的史学家,而更像是一位智慧的父亲,用一种充满温度和关怀的方式,来解读历史的深邃。这种“写给我的”口吻,似乎意味着书中不会充斥着晦涩的学术术语,而是会以一种更加生活化、故事化的方式来呈现。我尤其关心的是,书中对于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那些“阵痛”是如何描绘的。比如,在追求西化、富国强兵的过程中,传统的日本文化是如何被冲击、被改造,又有哪些元素得以保留,甚至升华?那些曾经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他们的动机、他们的困境、他们的选择,书中会如何去解析?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独特的视角,帮助我理解日本这个民族的性格形成,以及他们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日本的深层原因。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的不仅仅是历史事件的罗列,而是对历史背后人文精神、社会心态的深刻洞察,是一种能够触及灵魂的思考。
评分这本《【后浪直营】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套装)汗青堂丛书日本近现代史》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的“厚重感”,这种厚重感体现在书本的装帧、纸张的选择,以及标题中透露出的知识密度。我一直认为,要理解一个国家,必须深入其历史肌理。日本的近现代史,无疑是一部充满戏剧性、值得我们反复咀嚼的篇章。而“东大爸爸写给我的”这种口吻,则让我对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充满了期待。它预示着,作者并非是枯燥地罗列史实,而是以一种温和、循循善诱的方式,将复杂的历史脉络娓娓道来,就如同一个慈祥的长辈,在分享他的智慧与见解。我非常想知道,书中会如何解析日本在甲午战争之后,是如何迅速崛起,成为东亚的强国,并对地区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同时,我也对二战后日本的重建与经济腾飞充满好奇,这种“经济奇迹”是如何在战火的灰烬中诞生的?其背后又有哪些值得深思的社会和政治因素?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的逻辑框架,帮助我梳理日本近现代史的脉络,理解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并从中获得对国家发展道路的一些启示。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了我,那种复古又不失现代感的字体搭配略带做旧的纸张质感,让人一眼就能联想到历史的厚重与岁月的沉淀。拿到书的那一刻,便被它沉甸甸的分量所触动,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知识宝库。我一直对日本的历史,特别是其近现代的发展轨迹充满了好奇,总觉得那里有太多值得探究的脉络。这本书的副标题“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更是点睛之笔,它传递出一种亲切、循循善诱的教育姿态,仿佛是一位博学多才的长辈,不厌其烦地为晚辈梳理复杂的历史脉络,将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事件,用一种清晰易懂、引人入胜的方式娓娓道来。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那些影响日本近现代史走向的关键节点,比如明治维新时期的社会变革、二战前后日本的内外政策演变,以及战后经济奇迹的背后逻辑。作为一个读者,我希望作者能够跳脱出枯燥的年代顺序叙述,而是能够巧妙地将历史人物的命运、社会思潮的涌动、经济科技的进步以及国际格局的变化 interwoven,形成一幅立体生动、脉络清晰的历史画卷。我希望能从中读出日本民族在面对巨变时的挣扎与抉择,读出他们的文化如何在东西方碰撞中演变,读出他们如何在废墟中重建辉煌。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外在表现已经深深打动了我,我满怀期待地翻开它,希望它能带我进入一段令人难忘的日本历史之旅。
评分这本书的外包装设计,简洁大方,却又透露着一种沉甸甸的质感,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书籍,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标题中的“东大爸爸”几个字,立刻让我感到一种亲切与信任。我总觉得,从一位父亲的口中说出的历史,会少了很多学究气,多了一些人生智慧和情感的温度。我一直对日本的近现代史充满兴趣,特别是它在短时间内从一个封闭的岛国崛起为世界强国的历程,以及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辉煌与曲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在日本民族的血液里,究竟流淌着怎样的特质,使得他们在面对外部冲击时,能够展现出惊人的韧性和适应力。书中对明治维新时期的阐述,我尤其期待。那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旧的秩序被打破,新的制度被建立。我想知道,在那个时代,普通民众的生活是如何被改变的?知识分子又是如何思考和行动的?这本书会如何描绘那些在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个体,他们的选择与命运,又是如何与宏大的历史进程交织在一起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穿越时空,去感受那个时代的脉搏,去理解日本近现代史的逻辑起点,去品味其中蕴含的复杂人性。
评分《汗青堂丛书》这个系列的名字,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学术分量和出版品质的保证。我过去也曾接触过这个系列中的一些书籍,它们通常都经过严谨的考证和深入的研究,能够给读者带来扎实的知识体系。因此,当看到这本书属于这个系列时,我的期待值就已经提升了不少。而“日本近现代史”这个主题,更是我一直以来都很感兴趣的领域。我曾阅读过一些关于日本历史的著作,但总觉得有些零散,缺乏一个宏观的、有条理的梳理。这本书的副标题“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则在学术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份亲切感。这让我联想到,作者可能会用一种更加温和、更加具有引导性的方式来讲解,就好像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辈,循循善诱地教导晚辈。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明治维新这一关键时期,它不仅是日本走向现代化的开端,也对整个东亚乃至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书中会如何解读天皇制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武士阶层是如何转型的?教育和军事改革又分别带来了怎样的社会效应?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详实的史料支撑,同时又不失对历史事件背后逻辑和影响的深刻分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理解日本近现代史的“敲门砖”,让我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索这个国家的复杂与魅力。
评分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一个国家,不能只看它的经济发展和科技成就,更要深入了解它的历史根源和文化基因。日本,这个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其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无疑充满了戏剧性和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这本书的名字《【后浪直营】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套装)汗青堂丛书日本近现代史》,光是读一遍,就充满了信息量。“东大爸爸”这个称呼,瞬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脑海里勾勒出的,是一位既有深厚学术背景,又懂得如何用温情脉脉的方式传达知识的长辈形象。这种“写给我的”的定位,预示着这本书可能不会是一本冷冰冰的史书,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仿佛在与我进行一次真诚的对话。我非常想知道,这位“东大爸爸”会如何解读日本近代以来,在吸收西方文明和保留自身传统之间所经历的挣扎与融合。例如,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是如何在短短几十年内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又是以怎样的代价来实现的?书中对这些关键性的变革,比如教育、军事、政治制度的改革,会有怎样的深入剖析?我期待的,不仅仅是事件的叙述,更是对事件背后逻辑的挖掘,对历史人物动机的探究,以及对历史进程影响的评估。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看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人性化的日本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