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建筑理论导读——从1968年到现在
定价:59.00元
作者:哈里·弗朗西斯·马尔格雷夫、戴维·戈德曼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11219786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对建筑设计充满热情的初学者,我常常感到在浩瀚的建筑理论海洋中迷失方向。市面上的书籍要么过于艰深,要么过于碎片化,很难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梳理并引导我入门的读物。这本书的“导读”二字,让我看到了希望。我希望它能用一种相对易懂、循序渐进的方式,向我介绍从1968年至今的建筑理论发展。它是否能为我搭建一个理论框架,让我能够理解不同思潮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它是否会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家和他们的核心观点,并用生动的例子来阐释?我更期待它能告诉我,这些理论是如何在现实的建筑实践中得到体现和应用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抽象的思辨层面。如果这本书能成为我进入建筑理论世界的“敲门砖”,那我将万分感激。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真的太棒了,拿到手里就爱不释手。封面设计简洁大气,书脊的触感也很好,一看就是印刷装帧上花了心思的作品。翻开第一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不是那种廉价的泛黄纸,而是细腻且略带韧性的,即便是长时间翻阅,也不会轻易出现折痕。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书。我特别喜欢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扉页的设计,以及章节之间的过渡页,都显得十分用心。阅读的时候,这种良好的阅读体验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让人更容易沉浸在书中的内容里。我相信,如果这本书的内容也像它的外观一样精美,那它绝对是一本能够打动人心的佳作。我对内容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带来思想的启迪和视觉的盛宴。
评分我一直对建筑史和理论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近现代的建筑思潮,总觉得那里蕴含着很多值得深入挖掘的宝藏。这本书的名字——“建筑理论导读——从1968年到现在”,立刻就吸引了我。这个时间跨度很有意思,1968年至今,恰好是很多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思潮兴起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梳理这段复杂而又充满变革的建筑历史。是通过解读重要的建筑师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还是通过分析重要的理论流派和思想碰撞?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脉络,帮助我理解这段时期建筑理论的演变轨迹,以及这些理论是如何影响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建筑形态和城市面貌的。它是否能让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好地审视当下的建筑现象?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这让我对它的内容和深度有了更高的期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在建筑领域有着深厚的影响力,出版过许多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的书籍。这本书名中的“导读”,表明了它并非一本枯燥的学术专著,而是更倾向于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认知路径。1968年至今,是全球建筑理论风起云涌的几十年,也是中国建筑快速发展的几十年。我很好奇,这本书是如何处理全球建筑理论与中国建筑实践之间的关系?它是否会融入中国建筑学界的研究成果和本土经验?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个兼具国际视野和中国视角的建筑理论解读,帮助我理解在当下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中国建筑如何在全球建筑理论的大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发展道路。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主要动机,是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当前建筑设计领域的一些前沿趋势和潜在方向。1968年至今,经历了巨大的社会、技术和文化变革,这些无疑都深刻地影响了建筑的思考方式。这本书如果能涵盖这段时期的重要理论发展,那么它很可能触及到诸如可持续性、参数化设计、数字化建造、以及社会性建筑等议题。我尤其关注的是,作者是否能够将这些抽象的理论概念,与具体的建筑实践案例相结合,从而展现出理论的生命力和实践的指导意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帮助我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去观察和分析那些正在重塑我们城市景观的新兴建筑形态和设计理念。它能否成为我洞察未来建筑趋势的一扇窗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