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參作品係列 套裝共2冊】 修行+發心:夢參老和尚開示錄 北京立品

夢參作品係列 套裝共2冊】 修行+發心:夢參老和尚開示錄 北京立品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夢參老和尚 著
圖書標籤:
  • 夢參老和尚
  • 修行
  • 發心
  • 佛教
  • 禪宗
  • 開示錄
  • 立品
  • 心靈成長
  • 佛學
  • 人生智慧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墨軒書屋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深圳報業集團齣版社 ,
ISBN:9787807092544
商品編碼:22700067543
包裝:平裝
用紙:膠版紙
套裝數量:2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 齣版社: 
  • ISBN:9787544322690
  • 包裝:平裝
  • 定價:46.00
  • 叢書名: 
  • 開本:16開
  • 齣版時間:2008-07-01
  • 頁數:332
  • 正文語種:中文
  •   

    編輯推薦
           讀者對象 對佛學和禪學有興趣的讀者
      建議陳列類彆 佛學·禪修
      本書亮點
      94歲高齡的夢參老和尚結閤自己豐富生命經驗的佛法開示,將令你受用無窮!

    內容簡介  《修行》(夢參禪學係列)中,夢老從藏傳、北傳的佛教傳統中,選擇齣*基本的修行次第,包括“學三皈依”、“皈依的緣由”、“生起決定的信心”、“觀心”、“修解脫道”及“發菩提心”等,指導我們如何踏上修行之路。《隨緣》從日常生活齣發,結閤夢老自己豐富的生命經驗,闡述瞭如何在生活中修行、觀照、捨離,*後證入解脫的境界。“心、佛、眾生三無差彆”,信佛就是信你自己的心,是本書的核心。《禪?簡單啓示》是夢參老和尚首次說明他修學禪宗的心得報告。在書中,他嚮參加禪淨熏修的年輕學子,說明瞭“如來禪”與“祖師禪”的異同,並闡釋瞭“禪”的修行真諦。本書還收錄瞭夢老親近倓虛老法師、慈舟老法師、弘一老法師、虛雲老和尚的心得與經驗。
    作者簡介  夢參,生於1915年,黑龍江省開通縣人。1931年於北京房山縣上方山兜率寺齣傢,法名為“覺醒”,但是他認為自己沒有覺也沒有醒,再加上是做夢的因緣齣傢,便給自己取名為“夢參”。齣傢後,先到虛雲老和尚創辦的福建鼓山佛學院,依止慈舟老法師學習《華嚴經》,之後又到青島湛山寺嚮倓虛老法師學習天颱四教。1937年,奉倓老命赴廈門迎請弘一大師到湛山寺,隨侍弘老半年,深受弘一大師身教的啓發。1940年起赴西藏於色拉寺依止夏巴仁波切、赤江仁波切學習西藏黃教修法次第,長達十年之久。1982年起任教於北京中國佛學院。1984年被迎請到廈門南普陀寺,恢復閩南佛學院,並任教務長。1988年旅居美國,數度應弟子邀請至加拿大、新西蘭、新加坡、香港、颱灣等地弘法。講述的經論,以華嚴經、地藏經、般若經等大乘經典為主。
    目錄PART ONE 修行
    學三皈依
    皈依的因緣
    生起決定的信心
    觀心
    修解脫道
    發菩提心
    PART TWO 隨緣
    在生活中修行
    觀照的力量
    捨離的智慧
    緣起性空
    PATR THREE 禪·簡單啓示:
    觀身與觀心
    祖師禪與如來禪之一
    祖師禪與如來禪之二
    祖師禪與如來禪之三
    親近四位大師的經驗
    隨機羯磨淺談


  • 齣版社: 
  • ISBN:9787807092544
  • 包裝:平裝
  • 定價:20.00
  • 齣版時間:2009-10-01
  • 正文語種:中文
  •   

    編輯推薦
    ★曾師從倓虛老法師、慈舟老法師、弘一老法師和虛雲老和尚等高僧大德,以其傳奇一生、畢生修行和大慈大悲心被眾多弟子視為“地藏菩薩的化身”的夢參老和尚的*新開示。
      ★ 一本與《正見》具有同等價值的佛學讀物,無論對學佛還是就擴展個體生命而

    內容簡介  《發心》為九十高齡的夢參老和尚2007年2月至2008年6月於北京、颱北、香港和五颱山四地所作開示的記錄,開示的內容分彆為“淺談發菩提心”、“談修行”和“念佛法門修學次第”等。麵對對修行存有各種疑問的修學者,夢老一再強調發心的重要,他認為發心有三個過程:首先是發菩提心,也就是厭離世間的心;然後發大悲心,也就是救度眾生的心;*後發般若心,也就是智慧心,隻有有瞭智慧纔能普度眾生。因此對佛法是否有信心,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是否信佛,而是是否相信自己的心與佛無二無彆,是否相信自己可以成佛。因此,夢老的開示,對廣大的佛學子堅定對佛法的信心,能産生極大的力量。
    作者簡介  夢參老和尚,生於1915年,黑龍江省開通縣人。1931年於北京房山縣上方山兜率寺齣傢,法名為“覺醒”,但是他認為自己沒有覺也沒有醒,再加上是做夢的因緣齣傢,給自己取名為“夢參”。齣傢後,先到虛雲老和尚創辦的福建鼓山佛學院,依止慈舟老法師學習《華嚴經》,之後又到青島湛山寺嚮倓虛老法師學習天颱四教。1937年,奉倓老命赴廈門迎請弘一大師到湛山寺,隨侍弘老半年,深受弘一大師身教的啓發。1940年起赴西藏於色拉寺依止夏巴仁波切、赤江仁波切學習西藏黃教修法次第,長達十年之久。1982年起任教於北京中國佛學院。1984年被妙湛、圓拙兩位法師請到廈門南普陀寺,恢復閩南佛學院,並任教務長。1988年旅居美國,並數度應弟子邀請至加拿大、新西蘭、新加坡、香港、颱灣等地弘法,講述的經論,以華嚴經、地藏經、般若經等大乘經典為主,在眾多弟子中具有極高的聲望。
    目錄深山中的一盞明燈 1
    北京開示
    淺談發菩提心 9
    颱北開示
    談修行 37
    念佛法門修學次第 53
    念佛三問 69
    香港開示
    九旬禪者的心路曆程 77
    夢參問答 102
    五颱山開示
    夢老九十三歲壽誕開示 117
    對川北震災的省思 123

    《佛海明燈:夢參老和尚的修行與發心》 內容簡介 在中國佛教的近現代史中,夢參老和尚(1915-2017)是一位罕見而珍貴的巨匠。他一生曆經滄桑,卻始終以弘揚佛法為己任,以無比的悲智和堅定的道心,為無數眾生指點迷津。本書,《佛海明燈:夢參老和尚的修行與發心》,並非簡單地收錄老和尚的語錄,而是深入挖掘其圓融無礙的佛法思想,從“修行”與“發心”這兩個核心維度,全麵而深入地闡釋夢參老和尚畢生的教誨,帶領讀者走進這位高僧的內心世界,領略其佛法智慧的博大精深。 本書共分為兩大部分:“修行”與“發心”。這兩大部分既相互獨立,又緊密聯係,如同佛法的左右手,缺一不可。我們相信,通過對這兩大核心內容的深入解讀,讀者將能更清晰地認識到,在紛繁復雜的世事麵前,如何安頓身心,如何發起利益眾生的宏大願願,從而踏上真正的修行之路。 第一部分:修行——從根基到實證的次第探索 “修行”是佛法實踐的根本。夢參老和尚一生教誨,始終圍繞著如何真實地契入佛法,如何將佛法融入生活,如何在生死輪迴中獲得解脫。本書的“修行”部分,將老和尚的修行開示,係統地梳理為以下幾個關鍵層次: 一、認識佛法本質:破除邪見,迴歸正道 在紛繁的現代社會,許多人對佛法存在著誤解,將佛教視為迷信或是一種心靈慰藉。夢參老和尚以其深厚的學養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首先為我們撥開瞭迷霧。他反復強調,佛法並非簡單的儀式或教條,而是揭示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 緣起性空: 老和尚深入淺齣地講解瞭“緣起性空”的根本教義。他告訴我們,一切現象的産生都依賴於各種因緣的和閤,沒有獨立自存的實體。理解緣起性空,是破除我執、我慢,遠離顛倒夢想的基礎。本書將通過老和尚的實例,生動地展現緣起性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體現,以及如何通過觀照緣起,來減少煩惱,增長智慧。 無我: 眾生最深的迷惑在於執著於一個“我”。夢參老和尚慈悲地引導我們,認識到“我”的虛幻性。他並非否定個體存在,而是指齣,我們所執著的那個所謂“我”,不過是五蘊(色、受、想、行、識)的暫時聚閤,是因緣所生,終將消散。本書將詳細闡述老和尚關於無我義的開示,幫助讀者從根本上動搖我執,從而獲得真正的自在。 涅槃寂靜: 涅槃並非虛無,而是超越生死輪迴的究竟安樂。老和尚通過對經典的學習和自身的體悟,為我們揭示瞭涅槃的真實麵貌。他指齣,涅槃的實現,是通過斷除煩惱,證悟自性而來。本書將呈現老和尚關於如何趨嚮涅槃的教導,引導讀者在紛擾的世界中,尋覓內心的寜靜。 二、修行方法論:從聞思到實修的實踐指南 僅僅理解佛法的理論是不夠的,關鍵在於實踐。夢參老和尚一生緻力於推廣易於實踐的修行方法,讓佛法真正落到實處。 聞、思、修: 老和尚強調聞法的重要性,但更注重“思”與“修”。他指齣,聽聞佛法如同播下種子,思考理解是種子發芽,而真實地去實踐,纔是讓種子開花結果的關鍵。本書將深入分析老和尚關於如何有效聞思,如何將佛法義理融入日常行為的教誨。 信、解、行、證: 這是佛教修行的完整鏈條。老和尚反復強調,信心是修行的起點,深入的理解是信心的支撐,而行動則是理解的落實,最終達到證悟的境界。本書將通過老和尚的開示,闡釋這四個環節的內在邏輯,以及如何在一個環節上取得突破,帶動其他環節的進步。 持戒: 戒律是佛教修行的基石,是規範行為,淨化心靈的根本。老和尚一生嚴持淨戒,並以身作則,鼓勵大傢受持戒律。本書將介紹老和尚關於戒律的看法,以及如何以戒律為基礎,建立清淨的生活。 禪定與智慧: 禪定是培養專注力、觀照力的重要手段,而智慧則是照破無明的利劍。老和尚將禪定的修習與觀照法門相結閤,引導大傢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以練習觀照,培養覺察力。本書將呈現老和尚關於如何通過禪定與智慧,轉化煩惱,增長福慧的教導。 念佛法門: 夢參老和尚尤其重視淨土宗的念佛法門,認為其簡單易行,信願具足,臨終往生,易於解脫。他曾多次開示,無論何種根基,隻要具足信願,持名念佛,皆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本書將詳細介紹老和尚關於念佛法門的核心要義,如信願行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精進念佛。 三、轉化煩惱,提升境界:從凡夫到聖者的次第 修行最終的目的,是轉化煩惱,提升覺悟,最終證得菩提。老和尚的教誨,充滿瞭慈悲與智慧,引導我們如何應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 化解人我衝突: 在人際關係中,我們常常被各種衝突所睏擾。老和尚教導我們,一切衝突的根源在於我執。通過學習無我,理解眾生平等的道理,我們纔能學會包容、慈悲,化解矛盾。 麵對業障: 業障是修行路上的障礙。老和尚從因果的視角,解釋瞭業障的産生,並教導我們如何通過懺悔、修行、廣修善業來化解業障。 精進不懈: 修行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老和尚以其一生為例,激勵我們精進不懈,永不退轉。本書將呈現老和尚關於如何剋服懈怠,保持修行道心的教誨。 觀照生活: 老和尚強調,佛法並非隻在寺廟裏,而應融入生活的方方麵麵。通過對日常生活的細緻觀照,我們可以在吃飯、走路、與人交談等一切活動中,體悟佛法,增長道業。 第二部分:發心——利益眾生,成就佛道 如果說“修行”是佛法的內在實踐,那麼“發心”便是佛法的外在彰顯,是佛教徒最終承擔起的使命。夢參老和尚一生,始終將“利益眾生”放在首位,他的發心,不僅是個人修行的動力,更是廣度眾生的指南。 一、菩提心的殊勝:為何發心如此重要 什麼是菩提心: 菩提心,即是覺悟之心,是齣離生死,成就佛道,同時救度一切眾生的宏大願望。老和尚認為,沒有菩提心,修行將難以圓滿,甚至可能流於世間福報。 發心的次第: 本書將詳細闡述老和尚關於發心次第的開示,從最初的“為自己解脫”到“為一切眾生解脫”的升華過程,引導讀者逐步提升自己的發心。 發心的功德: 老和尚慈悲地開示,發心越大,功德越高,力量越強。一個真正有菩提心的人,其修行將具有無量的意義和廣闊的前景。 二、度化眾生:從慈悲到實踐的落地 “發心”的最終落腳點,在於“度化眾生”。夢參老和尚一生,以各種方式,不遺餘力地度化眾生。 慈悲的力量: 老和尚反復強調慈悲心是發心的基礎。他認為,缺乏慈悲的度化,將是空洞無力。本書將深入解讀老和尚關於如何培養慈悲心,如何將慈悲心轉化為實際行動的教誨。 因材施教: 眾生根器不同,度化方式也應有所不同。老和尚一生,無論是講經說法,還是為人治病,都是根據眾生的不同因緣,施以不同的方便。本書將通過老和尚的實例,展現其因材施教的智慧。 以身作則: 老和尚自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度化眾生”的典範。他一生淡泊名利,四處奔波,為眾生說法,為眾生操勞。本書將通過老和尚的生活細節,展現其“身教”的力量。 廣結善緣: 度化眾生,離不開廣結善緣。老和尚鼓勵我們與一切眾生結善緣,無論是人、是動物,甚至是惡人,都應以善意相待。 三、成佛之道:發心與修行的圓滿融閤 發心並非隻是一個口號,而是與修行緊密相連,相互促進的。 發心是修行的動力: 宏大的發心,能夠支撐我們在修行中遇到的種種睏難,讓我們堅持不懈,勇往直前。 修行是度化眾生的基礎: 隻有自己真正具備瞭佛法的智慧和力量,纔能有效地去度化眾生。 圓滿的佛道: 最終,發心與修行相輔相成,共同引導我們走嚮究竟的佛道。本書將呈現老和尚關於發心與修行如何圓融無礙,如何最終成就佛道的深刻見解。 結語 《佛海明燈:夢參老和尚的修行與發心》,不僅是一部記錄一位高僧思想的傳記,更是一本引導我們如何在生活中踐行佛法,如何在迷茫中尋找方嚮的實踐指南。夢參老和尚一生,就是一麵照亮前路的明燈,他的教誨,穿越時空,依然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閱讀本書,您將有機會: 深入理解佛法的核心義理: 緣起性空、無我、涅槃等,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理論,而是觸手可及的生活智慧。 掌握行之有效的修行方法: 從聞思到實修,從戒律到禪定,找到適閤自己的修行路徑。 學習如何轉化煩惱,提升境界: 應對生活中的挑戰,獲得內心的平靜與力量。 深刻認識發心的重要性: 培養慈悲心,樹立宏大的願望,為利益眾生而努力。 感受一位偉大佛陀的慈悲與智慧: 追隨夢參老和尚的足跡,在佛法的海洋中,獲得智慧的滋養,人生的啓迪。 本書旨在通過對夢參老和尚“修行”與“發心”兩大核心思想的係統性梳理和深入性解讀,幫助廣大讀者,無論是在修行路上已有所實踐,還是初次接觸佛法,都能從中獲得啓發,找到屬於自己的解脫之道,並生起利益一切眾生的宏大願望。願您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能夠如沐春風,如飲甘露,最終在人生的道路上,點亮智慧的明燈,照亮前行的方嚮。

    用戶評價

    評分

    剛開始翻閱時,我最深的感受是語言的親切與日常。夢參老和尚的開示,完全沒有那種高高在上、晦澀難懂的佛學術語堆砌。他就像一位慈祥的長輩,坐在你身邊,用最樸實、最生活化的比喻,把那些看似遙遠的佛理娓娓道來。比如,他談到“發心”,不是空泛地講“要發菩提心”,而是結閤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種種煩惱、人際關係,來解析“發心”在當下意味著什麼。這種貼近生活的敘述方式,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門檻,讓初學者也能很快領悟到佛法的精髓。我尤其欣賞他那種幽默又睿智的錶達,常常在嚴肅的討論中穿插一些令人會心一笑的小故事,讀起來一點也不覺得枯燥,反而充滿瞭生命力和智慧的火花。

    評分

    這套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紙張的質感也很好,一看就是用心製作的。封麵設計簡約又不失莊重,那種淡淡的米色調配上清晰的宋體字,給人一種沉靜下來的感覺。我一直很喜歡這種傳統與現代結閤得恰到好處的風格,讓人在翻閱之前就能感受到一股書捲氣。書脊的設計也很考究,一套兩冊並排放置,那種工整和對稱感,放在書架上簡直就是一道風景綫。而且,這樣的精裝本,即便是經常翻閱,也不容易損壞,非常適閤我這種喜歡反復研讀佛法典籍的人。拿到手的那一刻,我就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套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細節決定成敗,齣版方在裝幀上的投入,讓我對內容本身也充滿瞭期待。

    評分

    從文本的編排來看,這套書的邏輯梳理得非常清晰,雖然是零散的開示匯編,但編輯的功力可見一斑。他們似乎很有章法地將相關主題的段落進行瞭整閤,使得主題的連貫性很強,讀起來不會有跳躍感。每一章的標題都點明瞭核心要義,方便讀者快速定位自己當下最需要瞭解的部分。我個人習慣在睡前閱讀一小段,然後閤上書本慢慢體會。那種文字的韻味和意境,仿佛能直接滲透到心底,帶來一種深層次的安寜。這套書的價值,不僅在於記錄瞭老和尚的聲音,更在於它提供瞭一套在現代社會中安頓心靈的有效路徑。它讓我感覺,我不是一個人在摸索,而是有位智者在前麵為我點亮瞭前方的路燈。

    評分

    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啓發,在於對“當下”的重新定義。我們總以為修行是要等到離開紅塵、去深山古刹纔能開始,但夢參老和尚的開示反復強調,修行就在每一個念頭、每一件小事之中。他提到瞭很多關於“定力”的實際訓練方法,不是要求你一定要盤腿打坐多久,而是如何在嘈雜的環境中保持內心的清淨,如何在利益衝突中做齣符閤佛法的抉擇。這種“入世而不染”的實踐指導,對我日常工作和傢庭生活産生瞭立竿見影的影響。我開始學著用一種更超脫、更具慈悲心的眼光去看待那些曾經讓我耿耿於懷的人和事,內心那種無謂的焦慮感明顯減輕瞭不少。

    評分

    深入閱讀後,我發現這些開示的內容深度是極其驚人的,它絕非淺嘗輒止的入門讀物。老和尚的視角往往是宏大且貫穿古今的,他能將不同宗派的思想融會貫通,展現齣一種開闊的佛法格局。尤其是在論及修行次第時,他會非常清晰地指齣不同階段的“關隘”在哪裏,以及如何去“破”它。這對於已經在佛法學習中遇到瓶頸的人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我對比閱讀瞭兩冊,發現《修行》側重於方法和內觀的實踐指導,而《發心》則更注重心性的培養和宏願的建立。這種互補性使得整個係列構建瞭一個完整的修行閉環,讓人明白,沒有正確的心地,所有的技巧都將是空中樓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