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峰编著的《英汉翻译教程新说》将《英汉翻译教程》中三十篇文章的所有句子的翻译和《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中的方法和技巧联系起来,将其中的一千多个句子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英汉翻译教程新说》可以认为是《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的续集,是将前者的方法和技巧进一步付诸于实践,理论与实践并重,结果与过程并存,使读者都能读懂每个句子,了解翻译的过程,并将这些翻译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在自己的实践中。
英语语法历来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本书由作者根据自己在英语语法培训方面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学生希望尽快入门学习英语语法、英语考试顺利过关等需求编写而成。全书学习共分为十二天:DYT突破英语语法的基本知识和名词,D二天突破代词和冠词,D三天突破数词、形容词和副词,D四天突破动词及其两种时态,D五天突破英语中的时态(一),D六天突破英语的时态(二),D七天突破被动语态和助动词以及情态动词,D八天突破英语中的非谓语动词,D九天突破英语中的虚拟语气,D十天突破英语中的介词、连词和简单旬,D十YT突破英语中的复合句,D十二天突破语序、主谓一致和it的用法。
D二版在D一版的基础上,重点突出语法难点,并更新了相关习题。是一本适合英语自学者及准备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学生用书。
《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笔译篇(D二版)》是作者在多年翻译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主要针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和意在通过国家各类翻译考试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本书共安排十二天内容:前七天主要讲解英译汉,后面五天主要讲解汉译英。整本书以简单句和长难句分析相结合,并在课后配有少量的练习,让广大学生可以在短期之内对英汉笔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武峰,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上,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布朗大学政治学系访问学者,拥有多年翻译课程的教学经验。在北京新东方学校数年的英语培训工作中,一直从事于人事部三级和二级口笔译、考研翻徉、专业八级翻译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D特的教学风格,深受广人学员的喜爱。曾任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过《十二天突破英语讲法》和《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笔译篇)》。在新东方在线主讲多门翻译课程,并在明日东方软件公司出版过《初、中、GJ英语语法》啬像制品等。
英汉翻译教程新说
翻译方法概述
Unit 1 Stories
Unit 2 History
Unit 3 Geography
Unit 4 EcoDmy
Unit 5 Culture
Unit 6 Literature(1)
Unit 7 Literature(2)
Unit 8 Popular Science
Unit 9 Law
Unit 10 Speeches
十二天突破英语语法(D二版)
DYT 突破英语语法的基本知识和名词
1.1 英语语言概述
1.2 基本词法知识点
1.2.1 名词
1.2.2 名词的数
1.2.3 名词的所有格
1.2.4 名词的性
D二天 突破英语的代词和冠词
2.1 代词
2.1.1 代词的定义及分类
2.1.2 人称代词
2.1.3 物主代词
2.1.4 指示代词
2.1.5 不定代词
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笔译篇(D二版)
**天 突破英文中定语从句的翻译(一) 1
一、定语从句的翻译 1
二、总结JT的内容 15
练习 16
D二天 突破英文中定语从句的翻译(二) 17
一、继续讲讲定语从句的翻译 17
二、总结JT的内容 29
练习 29
D三天 突破英文中非谓语动词的翻译 32
一、简单说说非谓语动词和翻译的关系 32
二、非谓语动词的翻译 33
三、分词的翻译 34
四、长难句中分词的翻译 41
五、总结JT的内容 44
练习 44
D四天 突破英文中被动语态的翻译(一) 47
一、简单说说被动语态和翻译 47
二、被动语态的翻译 49
三、总结JT的内容 56
练习 57
D五天 突破英文中被动语态的翻译(二) 59
一、被动语态长难句的分析和翻译 59
二、总结JT的内容 67
练习 68
D六天 突破英文中代词的翻译 70
一、简单说说代词和翻译 70
二、代词在句子中的翻译 72
三、长难句中代词的翻译 78
四、总结JT的内容 81
练习 81
D七天 突破英文中形容词和副词的翻译 83
一、简单说说形容词、副词和翻译 83
二、形容词和副词的翻译方法 84
三、形容词修饰名词时的翻译 90
四、总结JT的内容 92
五、总结英译汉和断句 92
练习 94
D八天 突破增词与减词(一) 96
一、简单说说增词与减词 96
二、增词与减词的种类 96
三、总结JT的内容 106
练习 107
D九天 突破增词与减词(二) 108
一、继续说说增词与减词 108
二、总结昨天和JT的内容 119
练习 119
D十天 突破汉译英的换主语 121
一、简单说说中英文主谓搭配问题 121
二、换主语的翻译 122
三、总结JT的内容 132
练习 132
D十YT 突破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翻译 134
一、简单说说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34
二、习语的使用 134
三、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41
四、总结JT的内容 146
练习 146
D十二天 总结非文学翻译的要点 148
一、总结非文学翻译的要点 148
二、再次遇见长难句 151
三、结束语 154
练习 155
参考译文 158
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价格本身,它提供了一种接近“定制化”的学习体验。我特别关注到,书中在处理一些翻译中的“灰色地带”问题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务实和灵活的态度。它没有一味地固守教条,而是基于大量的实际案例和行业经验来指导我们如何做出最恰当的判断。无论是面对正式的学术文稿,还是需要快速反应的日常交流场景,书里提供的参照系和判断标准都清晰可见。这让我觉得,我购买的不仅是一本语法书,更像是一位经验老到的翻译导师在旁边随时提供建议。特别是对于那些希望将理论知识迅速转化为实战能力的读者来说,这种高度聚焦于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编排方式,简直是太及时雨了,它真正地弥合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评分这本书在内容组织上体现出一种罕见的系统性和递进性,简直是为长期学习者量身定做的路线图。它不像某些工具书那样将知识点零散地堆砌在一起,而是精心构建了一个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学习体系。初识者可以从最基础的句子结构入手,一步步过渡到复杂的时态、语态和虚拟语气,整个过程的难度曲线设计得极其合理,几乎没有出现突然的“断崖式”难度提升。更让我欣赏的是,它在讲解完一个理论知识点后,总会立刻跟进大量的、设计巧妙的练习题组,这些练习的覆盖面极广,涵盖了从基础辨析到复杂语境应用的方方面面。这种“学—练—巩固”的闭环设计,极大地提高了知识的留存率,让我感觉自己是真正“掌握”了知识,而不是仅仅“浏览”了知识。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精准、权威,但又出奇地没有那种拒人千里的学究气。作者在阐述复杂的语法规则时,总能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既保证了学术上的严谨性,又用非常贴近学习者思维习惯的语境来引导我们。我以前看其他语法书,经常被那些晦涩的术语绕晕,感觉自己像在啃一块坚硬的骨头,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更像是经验丰富的大师在旁边轻声指导,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自信。特别是一些处理得非常巧妙的例句,它们不仅完美地诠释了语法点,其本身似乎也蕴含着一种内在的美感和韵律,读起来让人心悦诚服。这种行文的流畅性,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心理门槛,让枯燥的语法学习变成了一种享受探索的过程,每次阅读都感觉自己像是被引入了一个结构严谨但又充满智慧的知识迷宫。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甸甸的质感,翻开扉页就能感受到出版社的用心。纸张的选用非常考究,印刷的油墨色泽饱满,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我尤其喜欢它在章节划分上的设计,逻辑清晰得像一张展开的地图,初学者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的切入点,而对于进阶的学习者来说,那些深入的细节解析又提供了足够的挑战性。书中的插图和图表制作得非常精美且具有启发性,它们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真正帮助理解复杂语法概念的视觉工具。例如,在讲解从句嵌套时,作者用那个巧妙的示意图,瞬间就将我困扰许久的难题梳理清楚了。装帧的坚固程度也令人放心,感觉这是一本可以陪伴我度过漫长学习岁月的伙伴,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出现书脊松动或者掉页的担忧。总而言之,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的专业和匠心所折服,这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件精美的学习工具。
评分对于翻译学习者而言,这本书中对中英语言结构差异的对比分析,简直是醍醐灌顶的宝藏。它没有停留在表面上简单的词汇对译,而是深入到了思维模式和文化背景的层面去剖析为什么“A说A”,而“B却要说B”。我发现很多我在实际翻译中遇到的瓶颈,比如长难句的拆解重构,或者特定习语的语境化处理,在这本书里都得到了非常细致入微的拆解和示范。作者似乎对东西方语言的“气质”有着深刻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体现在对译文选择的精妙上。它不是简单地提供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几种可能的翻译策略及其各自的优劣,这极大地培养了我的批判性思维和翻译敏感度,让我不再满足于“差不多”的翻译,而是追求信达雅的更高境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