齣版弁言(汪宇)
修訂版譯者序
校訂者的話
初版譯者序
原著第三版前言
原著第壹版前言
緒論
一、 經濟學與人的行為通論
二、 人的行為通論在認識論上的一些問題
三、 經濟理論與人的行為之實際
四、 摘要
第壹篇 人的行為
第壹章 行為人
一、 有目的的行為與動物的反應
二、 人的行為的先決條件
論快樂
論本能和衝動
三、 作為極據(Ultimate Given)的人的行為
四、 閤理性和無理性;行為學研究的主觀論和客觀論
五、 作為行為條件的因果關係
六、 另一個我
論本能的有用性
絕dui目的
植物人
第二章 行為科學的一些認識論的問題
一、 行為學與曆史
二、 行為學的形式的和演繹的特徵
所謂“原始人的邏輯不同”
三、 先驗和真實
四、 方法論的個人主義的原理
我與我們
五、 方法論的獨特性原理
六、 人的行為的個性和變動性
七、 曆史的範圍和其特殊方法
八、 概念化與瞭解
自然史和人類史
九、 論觀念的類型
十、 經濟學的程序
十一、 行為學概念的一些限製
第三章 經濟學以及對理知的反叛
一、 對理知的反叛
二、 從邏輯學駁斥多邏輯論
三、 從行為學駁斥多邏輯論
四、 種族的多邏輯論
五、 多邏輯論和瞭解
六、 主張理知(reason)的理由
第四章 行為元範的一個基本分析
一、 目的和手段
二、 價值的等級
三、 需求的等級
四、 作為交換的行為
第五章 時間
一、 作為行為學的一個因素——時間
二、 過去、現在和未來
三、 時間的經濟
四、 諸行為之間的時序關係
第六章 不確定
一、 不確定與行為
二、 或然率的意義
三、 類的或然率
四、 個案或然率
五、 個案或然率的數的估值
六、 打賭、賭博和競技
七、 行為學的預測
第七章 在這個世界裏麵的行為
一、 邊際效用法則
二、 報酬律
三、 作為手段的人的勞動
直接滿足欲望的勞動和間接滿足欲望的勞動
有創造力的天纔
四、 生産
第二篇 在社會架構裏麵的行為
第八章 人的社會
一、 人的閤作
二、 對於整體主義的和玄學的社會觀之批評
行為學與自由主義
自由主義與宗教
三、 分工
四、 李嘉圖的協作法則
關於協作法則一些流行的謬見
五、 分工的一些效果
六、 在社會裏麵的個人
神秘交通的神話
七、 大社會
八、 侵略與破壞的本能
關於現代科學,尤其是關於達爾文學說的一些流行的誤解
第九章 觀念的功用
一、 人的理知
二、 世界觀與意理
對謬見的抗爭
三、 權力
作為一個意理的傳統主義
四、 改善論與進步觀念
第十章 在社會裏麵的交換
一、 獨自的交換與人際的交換
二、 契約的拘束與控製的拘束
三、 計算的行為
第三篇 經濟計算
第十一章 不用計算的評值
一、 手段的分級
二、 價值價格原論中的虛構——直接交換
價值理論與社會主義
三、 經濟計算問題
四、 經濟計算與市場
第十二章 經濟計算的範圍
一、 貨幣記錄的特徵
二、 經濟計算的限度
三、 價格的可變性
四、 安定
五、 安定觀念的根源
第十三章 作為一個行為工具的經濟計算
一、 作為一個思想方法的經濟計算
二、 經濟計算與人的行為科學
第四篇 市場社會的交換學或經濟學
第十四章 交換學的範圍和方法
一、 交換學的問題之界定
經濟學的否認
二、 想象建構的方法
三、 純粹的市場經濟
*大利潤的追求
四、 幻想的經濟
五、 靜止狀態與均勻輪轉的經濟
六、 靜態經濟
七、 交換功能的統閤
靜態經濟裏麵企業傢的功能
第十五章 市場
一、 市場經濟的一些特徵
二、 資本財與資本
三、 資本主義
四、 消費者主權
政治術語的比喻用法
五、 競爭
六、 自由
七、 財富與所得的不平等
八、 企業傢的利潤與虧損
九、 在進步經濟中企業傢的利潤與虧損
從道德的觀點對利潤的譴責
對消費不足這個怪論和購買力說的幾點批評
十、 發起人、經理、技術人員、官僚
十一、 選擇的過程
十二、 個人與市場
十三、 商業宣傳
十四、 國民經濟
第十六章 價格
一、 定價的過程
二、 評值和估價
三、 高ji財貨的價格
對於生産要素定價的一個限製
四、 成本計算
五、 邏輯的交換學對數學的交換學
六、 獨占價格
獨占價格理論的數學處理
七、 商譽
八、 需求獨占
九、 受瞭獨占價格影響的消費
十、 賣方的價格歧視
十一、 買方的價格歧視
十二、 價格的相互關聯
十三、 價格與所得
十四、 價格與生産
十五、 關於非市場價格這個怪想
第十七章 間接交換
一、 交換媒介與貨幣
二、 對於若乾普遍誤解的觀察
三、 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
門格爾(Carl Menger)的貨幣起源論在認識上的重要性
四、 貨幣購買力的決定
五、 休謨(Hume)和穆勒(Mill)的問題以及貨幣的推進力
六、 現金引起的和貨物引起的購買力的變動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通貨膨脹主義與通貨緊縮主義
七、 貨幣的計算與購買力的變動
八、 購買力變動的預期
九、 貨幣的特殊價值
十、 貨幣關係的意義
十一、 貨幣代替品
十二、 信用媒介發行量的限製
關於自由銀行製的討論
十三、 現金握存的數額和成分
十四、 收支平衡
十五、 地域間的匯率
十六、 利率和貨幣關係
十七、 次級的交換媒介
十八、 通貨膨脹主義者的曆史觀
十九、 金本位
國際的貨幣閤作
第十八章 時間經過中的行為
一、 時間評值的透視
二、 作為行為之一必要條件的時間偏好
論時間偏好理論的演進
三、 資本財
四、 生産期,等待的時間以及準備期
準備期延長到超過瞭行為人的生命期
時間偏好理論的一些應用
五、 資本財的可變性
六、 過去對於行為的影響
七、 資本的纍積、保持與消耗
八、 投資者的流動性
九、 貨幣與資本;儲蓄與投資
第十九章 利率
一、 利息現象
二、 原始利息
三、 利率的高度
四、 變動經濟中的原始利息
五、 利息的計算
第二十章 利息、信用擴張和商業循環
一、 一些問題
二、 市場毛利率中的企業成分
三、 作為市場毛利率一個成分的價格貼水
四、 藉貸市場
五、 貨幣關係的變動對於原始利息的影響
六、 受瞭通貨膨脹與信用擴張之影響的市場毛利
所謂“在全盤管製下沒有蕭條”
七、 受瞭通貨緊縮與信用收縮之影響的市場毛利率
信用擴張與單純的通貨膨脹的區彆
八、 貨幣的或流通信用的商業循環論
九、 受瞭商業循環影響的市場經濟
失業的生産要素在市麵繁榮期第壹階段發生的作用
對於商業循環給以非貨幣的解釋之謬誤
第二十一章 工作與工資
一、 內嚮的勞動與外嚮的勞動
二、 勞動的喜悅與厭惡
三、 工資
四、 交換論上的失業
五、 毛工資率與淨工資率
六、 工資與生活費
工資率的曆史解釋與迴溯定理的比較
七、 受瞭勞動負效用之影響的勞動供給
關於“工業革命”一般解釋的批評
八、 受市場變化之影響的工資率
九、 勞動市場
畜牲與奴隸的工作
第二十二章 非人的原始的生産要素
一、 關於地租理論的一般觀察
二、 土地利用中的時間因素
三、 邊際以下的土地
四、 容身之用的土地
五、 土地價格
關於土地的神話
第二十三章 市場的極據
一、 理論與極據
二、 權力的作用
三、 戰爭與徵服的曆史作用
四、 經濟學所處理的實實在在的人
五、 調整時期
六、 財産權的限製以及外部成本與外部經濟的一些問題
智慧創作的外部經濟
特權與準特權
第二十四章 利益的和諧與衝突
一、 市場上的利潤與虧損的zui後根源
二、 生育節製
三、 “正確瞭解的”利益和諧
四、 私有財産
五、 我們這個時代的一些衝突
第五篇 沒有市場的社會閤作
第二十五章 一個社會主義社會的想象結構
一、 社會主義這個構想的曆史根源
二、 社會主義的教條
三、 社會主義在行為學上的特徵
第二十六章 社會主義不可能有經濟計算
一、 問題
二、 過去沒有認清這個問題
三、 zui近對於社會主義的經濟計算的一些建議
四、 試試改改的辦法
五、 準市場
六、 數理經濟學的一些微分方程式
第六篇 受束縛的市場經濟
第二十七章 政府與市場
一、 第三製度的構想
二、 政府的乾涉
三、 政府職務的界限
四、 作為個人行為zui後標準的正義
五、 放任的意義
六、 政府對於消費的直接乾涉
貪汙腐敗
第二十八章 用租稅乾涉
一、 中立的稅
二、 全部課稅
三、 課稅的財政目的和非財政目的
四、 租稅乾涉的三個類彆
第二十九章 生産的拘限
一、 拘限的性質
二、 拘限的代價
三、 作為一種特權的拘限
四、 作為一個經濟製度的拘限
第三十章 對於價格結構的乾涉
一、 政府與市場的自律
二、 市場對於政府乾涉的反應
對於上古文明衰落的原因之觀察
三、 *低工資率
從行為學的觀點來看工會政策
第三十一章 通貨與信用的操縱
一、 政府與通貨
二、 法償立法上的乾涉主義
三、 現代通貨操縱法的演進
四、 通貨貶值的目的
五、 信用擴張
反循環政策這個怪想
六、 外匯管製與雙邊外匯協定
第三十二章 沒收與再分配
一、 沒收哲學
二、 土地改革
三、 沒收式的課稅
沒收式的課稅與風險承擔
第三十三章 工團主義與勞資協作主義
一、 工團主義者的想頭
二、 工團主義的謬誤
三、 一些時髦政策中的工團主義的成分
四、 基爾特社會主義與勞資協作主義
第三十四章 戰爭經濟學
一、 全體戰爭
二、 戰爭與市場經濟
三、 戰爭與自給自足
四、 戰爭無用
第三十五章 福利原則與市場原則
一、 反對市場經濟的理由
二、 貧窮
三、 不平等
四、 不安全
五、 社會正義
第三十六章 乾涉主義的危機
一、 乾涉主義的結果
二、 準備金的枯竭
三、 乾涉主義的終結
第七篇 經濟學在社會的地位
第三十七章 難以形容的經濟學的特徵
一、 經濟學的獨特性
二、 經濟學與輿論
三、 老輩自由主義者的幻想
第三十八章 經濟學在
這本《人的行為》精裝中文簡體版,收到後便愛不釋手。它的裝幀設計非常考究,從紙張的厚度到印刷的精細度,都體現瞭齣版方的用心。夏道平先生的譯本,也是我一直非常信賴的。米塞斯先生的經濟學思想,在我看來,是理解自由市場和社會秩序的基石。尤其是“人的行為”這一主題,它直接指嚮瞭經濟學最核心的齣發點。我始終認為,經濟學理論如果不能迴歸到人的基本行為和選擇上來,就會變得空洞和脫離實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齣,個體在麵對有限資源時,是如何進行理性(或非理性)的選擇,以及這些個體行為如何匯聚成宏觀的經濟現象。我渴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建立起一套更堅實的理論框架,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個人自由與社會繁榮之間的內在聯係,並對那些影響經濟運行的各種力量有更深刻的理解。這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並且能夠帶來長久啓發的著作。
評分剛拿到這本書,就對其精裝的質感贊不絕口。無論是外殼的堅固,還是內頁紙張的觸感,都透著一股匠心。精選的中文簡體版,加上夏道平先生經典譯作的加持,讓人對內容充滿瞭期待。米塞斯,這位經濟學界的泰鬥,他的思想一直是我探索經濟學奧秘的重要指引。而“人的行為”這個書名,更是直接觸及瞭我內心深處對經濟學本質的疑問。我常常在想,經濟學如果脫離瞭對人的理解,就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本書,似乎就是要在“人”這個最根本的落腳點上,來構建起一套嚴謹的經濟學理論。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深入理解人類決策背後的心理動機、理性權衡以及社會互動的影響,進而理解為何經濟現象會以特定的方式呈現。這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取,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重塑,一種對自由市場和社會秩序的深刻體悟。我預感,這本書將成為我思想旅程中的一座重要裏程碑。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確實相當不錯,拿到手裏就能感受到它的分量。精裝的質感,紙張的厚實,還有那清晰的排版,都預示著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讀的著作。作為經濟學領域的經典,米塞斯的名字本身就自帶光環,而夏道平先生的譯本,更是保證瞭內容傳達的準確性和流暢性。翻開第一頁,那份厚重感就不隻是物理上的,更是思想上的。我一直對經濟學充滿好奇,但總覺得那些模型和理論離我們的生活太遙遠,缺乏一種根本的理解。這本書的名字——“人的行為”,似乎一下子抓住瞭問題的核心。經濟學終究是關於人的選擇、人的決策,人的互動。我期待這本書能從一個更根本的視角,揭示齣經濟現象背後的驅動力,讓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那些抽象的概念,而是能真正理解它們是如何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上演的。這不僅僅是讀一本書,更像是在接受一次思想的洗禮,一次對人類社會運作機製的深度探索。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建立起一套更清晰、更內在的經濟學認知框架,能夠更好地理解世界,理解自己。
評分這次入手的是中文簡體精裝版,打開後就覺得物有所值。封麵設計簡潔大氣,內頁紙張印刷質量上乘,觸感溫潤,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夏道平先生的譯本,在學術界一直享有盛譽,這次能讀到米塞斯先生的這部代錶作,實屬幸運。我一直對那些關於自由市場、個人主義經濟學的論述抱有濃厚的興趣,米塞斯先生無疑是這一領域的先驅和大師。他的思想深刻地影響瞭後世一代又一代的經濟學傢和思想傢。我尤其期待在這本書中,能深入理解他對於“人類行為”的根本性解讀,以及這種解讀如何滲透到他對經濟規律的分析中。我曾經讀過一些碎片化的經濟學理論,但總感覺缺乏一個連貫、統一的視角。米塞斯先生的理論,如果能如實地在我的腦海中構建起來,我相信它將為我理解復雜的經濟現象提供一把強有力的鑰匙,讓我能夠更敏銳地洞察到市場中的動態,以及政策乾預可能帶來的長遠影響。這本書,我打算慢慢讀,細細品,去體會思想的深度與廣度。
評分看到這本書的精裝版本,真是眼前一亮。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打開後,撲麵而來的紙張質感和清晰的字體,就讓人覺得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書。米塞斯,這個名字在經濟學領域如雷貫耳,而夏道平先生的翻譯,更是保證瞭原著思想的忠實傳達。我一直認為,真正的經濟學,應該是一種關於“人”的學問,是關於人們在稀缺資源麵前如何做齣選擇的學問。這本書的名字——“人的行為”,恰恰點齣瞭這個核心。我非常好奇,米塞斯先生是如何從“人的行為”這個最根本的齣發點,來構建他的經濟學理論體係的。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擺脫那些停留在錶麵上的經濟學概念,而是深入到人類行動的邏輯之中,理解那些經濟現象背後最根本的驅動力。這不僅僅是為瞭掌握經濟學知識,更是為瞭培養一種理性思考問題的能力,一種能夠獨立判斷是非的洞察力。我期待這本書能帶給我深刻的啓迪,讓我能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看待經濟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