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本書搞定你的交際難題,讓你跟任何人都能交朋友。
2.如何與“麻煩的人”不麻煩地相處;如何讓你討厭的人不討厭你,讓你喜歡的人也喜歡你。
3.假麵相迎OR真誠相待……掌握本書中的技巧,你就能成為一個不摺不扣的交際高手。
4.生活中,為什麼有人能左右逢源、人見人愛,有人卻隻能站在角落裏,被人孤立呢……現在的人交朋友憑的不僅僅是緣分,多的是一種技巧和方法。
5.《跟任何人都能交朋友》一書,從心態、形象、禮儀、口纔等方麵,通過一些典型事例和小故事,深入淺齣、通俗易懂地告訴大傢成功社交的小竅門,讓你輕鬆就能做一個會說話、會聊天、會做人,想認識誰就認識誰的社交達人。
生活中,為什麼有人能左右逢源、人見人愛,有人卻隻能站在角落裏,被人孤立呢……我們都知道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工作、生活都離不開與人交往。現在的人交朋友憑的不僅僅是緣分,多的是一種技巧和方法。《跟任何人都能交朋友》一書,從心態、形象、禮儀、口纔等方麵,通過一些典型事例和小故事,深入淺齣、通俗易懂地告訴大傢成功社交的小竅門,讓你輕鬆就能做一個會說話、會聊天、會做人,想認識誰就認識誰的社交達人。
葉舟,心理學博士、心理解脫師、思維健康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特聘講師,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齣版過《在北大聽解脫之道》《在北大聽包容之道》《在北大聽平衡之道》《快樂老人不生病》《心理解脫師》《國學九傢智慧》等研究心靈成長的書,在心靈建設上有許多獨到見解,其中“一秒鍾煩惱解脫術”培訓課程深受學員歡迎,被譽為“心理解脫師”。
章 重視外在形象,形象是與人相處的臉麵
印象至關重要,一秒定乾坤/ 002
學會包裝自己,不要自毀前程/ 004
六步打造良好印象/ 006
逢人三分笑,微笑常掛在臉上/ 008
打造良好外形的基本要求/ 012
良好的形象需要儀態來增色/ 015
穿衣有講究,不可不知的著裝原則/ 024
第二章 修煉內在,與人不麻煩相處的品質
人格魅力是一個人的精神長相/ 028
誠實是美德,也是贏得人心的法寶/ 030
學會寬容,要有海納百川的胸襟/ 033
給人留下有和力的印象/ 036
性格開朗讓人容易接近/ 039
有自信的人大傢都喜歡/ 040
做一個正直的人/ 043
堅強的意誌能讓多的人跟隨著你/ 045
人際交往中要尊重他人/ 048
與人為善,善待他人/ 050
謙虛的人在社交中受歡迎/ 052
勇於認錯,有責任有擔當/ 054
第三章 禮多人不怪,禮節不到會惹麻煩上身
“請”字當先好辦事/ 058
禮多人不怪/ 059
對朋友客套適可而止/ 061
儀錶也是一種禮貌/ 064
“豪爽”不等於“粗俗”/ 066
小關心大溫暖/ 069
記住並利用對方的名字/ 071
以友善爭取信任/ 073
第四章 會說話嘴巴甜如蜜,與人相處說話當謹慎
多說“我們”拉近距離/ 080
獲得對方好感的說話技巧/ 081
難聽的話幽默著說誰都喜歡/ 084
常給朋友圈點贊/ 088
順情說好話,耿直討人嫌/ 089
背後說好話,遠比當麵恭維好/ 091
把握好尺度,贊美如煲湯火候很重要/ 092
贊美對方不常被提起的優點/ 095
要發自內心的贊美他人/ 098
即使奉承也要坦誠得體/ 101
不要給贊賞打摺扣/ 103
聊天要聊讓人感興趣的話題/ 105
場麵話,會說要會聽/ 107
從對方引以為傲之事談起/ 110
要傾聽他人而不是傾吐自己/ 111
第五章 不逞一時口舌之快,不主動惹麻煩上身
爭執不下時不妨沉默不語/ 116
讓對方發泄情緒,不壓製麻煩,麻煩自消/ 118
說服對方先要解除其心理武裝/ 119
棘手的問題不妨采用“積的鼓勵法”/ 122
意見不閤時,謹慎錶態/ 125
注意語氣,討論不等於爭吵/ 128
苛責於人,為眾所棄/ 129
變“命令”為公意,使人心悅誠服/ 131
用“忠告”來說服對方/ 132
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原則/ 134
給對方留條後路/ 137
第六章 懂點人情世故,內方外圓處處受歡迎
能方能圓,所嚮/ 142
以方做事,以圓做人/ 144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148
用好方圓一路暢通/ 150
圓纔會通/ 151
大事講原則,小事會變通/ 152
抓住“內外”巧“方圓”/ 156
圓場也要會“圓”/ 161
第七章 人際關係淺點就好,不要見人就掏心掏肺
對人對事不要太認真/ 168
學會“裝”,藏住心思/ 170
交淺不可言深/ 174
適度距離纔有“美”/ 178
事無不可對人言,逢人隻能說三分/ 181
辦公室裏的“友誼尺度”/ 183
好朋友也要把握一個“度”字/ 185
與人交朋友,不可不防“小人”/ 187
第八章 人際交往有雷區,不要犯瞭大忌
忌當著矮子說矮話/ 192
忌諱經濟往來糊塗賬/ 196
忌為所欲為,不講禮節/ 198
忌諱斤斤計較的行為/ 201
忌“哪壺不開提哪壺”/ 204
忌任意交朋結友,沒有防人之心/ 206
忌“人怕齣名豬怕壯”/ 212
忌揭人短,顧全對方麵子/ 215
交淺不可言深
交淺不可言深,就是指對交情淺的人不能說知心話。人與人之間相處忌交淺言深。這種情形如果發生在辦公室,它所造成的負麵影響不能小看。
如果你剛到一個新的工作環境,同事對你錶示友善的態度,約你和大傢一起齣外午餐,有說有笑,無所不談。但其中一名同事可能跟你談得來,樂意把公司的種種問題以及每一位同事的性格盡情地告訴你。你本來對公司的人事一無所知,自然會很珍惜這樣一位“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同事,彼此談得相當投機。你開始降低自己的防衛,看到什麼不順眼、不服氣的事情,也與這位同事傾吐,甚至批評其他同事不是之處,藉以發泄心中的鬱悶。
如果對方不是一個喜歡傳播是非的人,如果他站在你的立場上忠心支持你,問題自然不大。但你瞭解這位同事有多少?你憑什麼可以判斷他不會把你的話傳播給彆人?要知道“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你怎麼知道你與對方不過數月的交情,比他與其他同事的感情來得深厚?為這一時之快,你把不該說的說齣來,對方便抓住瞭你的“小辮子”,或者說,對方的手上便有瞭一張打贏你的牌,隨時隨地都可以把你曾批評過其他同事的話公之於眾,那時你在公司還有立足之地嗎?
與之間不要交淺言深,要注意說話的分。當欲提升某職員而嚮你徵詢意見時,麵對對你如此“器重”,你該怎樣做?麵對這種情況,請三思而後言,因為你的錶現可以影響你的人際關係。
如果你覺得這位職員十分突齣,你說“他是個很好的助手”這類評語則顯得太空泛瞭,會認為你在敷衍他。你應該列齣這位職員的一些具體的例子以輔助說明你的論點,這樣纔顯齣你是認真對待這個問題。比如你可以說:“他往往能說服一些固執的顧客去嘗試一些新的交易形式。”這樣一來,自然會覺得你不是在有意敷衍他。
如果考察的這個人將來在晉升後的職位上錶現齣色,那麼你的功勞也不小啊。
要是你認為此人頗為能乾,但有些方麵仍不足時,你可以先說一下他的優點,然後有所保留地說:“如果他在某某方麵再努力提高一些好。”這樣一來,你做到對他的能力進行客觀評價,總比你說他能勝任新職要好,因為,你沒有把話說得太滿,如果以後他的錶現令人失望,也與你無關。
若你覺得此人根本不勝任,你不妨這樣說:“我跟他接觸不多,不能妄斷呀!”這樣一來,自然是明白,從你這裏是不會得齣任何有效的信息的,他也便不會多問。
總之,雖然跟交談要坦誠,但對於這類事件,還是要把握好“度”,不要隨便地打開天窗說亮話為好。因為,如果稍不注意,便會讓自己陷入“得罪人”的境地。
此外,麵對訴苦的同事時,也應該做到交淺不可言深。同事間因為夾雜瞭利害關係、人事關係,的好搭檔,明天卻有可能變成對手。所以為瞭保護自己,好彆輕易將感情放到同事身上,隻要閤乎禮貌,一般的人情就可以瞭。
比如,當某同事嚮你訴苦時,你不妨這樣做:依然錶示關心對方,但不要單獨錶示關心。也就是說,對方找到你,你明知他有大量“苦水”,你也可以多邀一位同事一起去開導他。對方講的是私事,倒不妨客觀地給他分析,但提意見時則避重就輕。“我以為這件事不一定是好事,但我的意見並不,奉勸你重新將整件事分析,再決定對策。”若對方煩的是公事,那麼你隻宜當聽眾瞭,以免捲入無謂的漩渦。
那麼,在不小心的情況下交淺言深瞭怎麼辦呢?
比如:你與某甲吃午飯,你覺得某甲與某乙很友好,所以你以為對方一定對某乙的事瞭如指掌,於是說話時沒經過大腦,很隨便地將有關某乙的小秘密泄露瞭齣來。你對某甲說:“某乙那天碰釘子,真是倒黴!”對方瞪著雙眼反問:“究竟發生瞭什麼事呢?”當下,你明白碰釘子的是你自己,如何“補救”?
你可以這樣答復對方的問題:“我是說某乙那天遲到卻碰巧遇到上司罷瞭。”隨便找一個小事談談,裝作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然後趕快另找一個話題,將對方的注意力分散。
這種錯誤,其實隻有你自己知曉,所以沒有必要慌亂。避重就輕地一帶而過是好的辦法。這樣,即使事情搞大瞭,起碼泄露的人不是你!
不隻是在職場中要做到交淺不言深,在生活中,有些時候也要做到交淺不言深,你做個乖巧的聽眾即可。
比如,你的兩位相識由密戀人宣告各走各的路,而他倆又分彆嚮你訴苦,數落對方的不是。本來,彆人的情史跟你無關,但礙於同是相識,你是沒有理由掩耳跑開的。這時候,你不妨做個聽眾,隻是好彆做的聽眾,因為這樣的話,容易讓自己陷於睏境。
總之,交淺不言深就是要你在遇到一些特殊的交際情況時,為瞭保護自己和當事人,做到與交際對象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輕易錶達意見。
這本書簡直是我社交睏境的救星!一直以來,我都很羨慕那些似乎天生就能和任何人打成一片的人,他們總是能找到話題,讓彆人覺得舒服,甚至能在初次見麵就建立起一種奇妙的連接。我曾經嘗試過很多方法,看瞭不少文章,但總感覺隔靴搔癢,無法觸及核心。直到我翻開這本書,纔發現原來建立良好人際關係並非遙不可及,它背後有著深刻的心理學原理和可操作的技巧。書中不隻是泛泛而談“要真誠”、“要傾聽”,而是深入淺齣地剖析瞭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人在溝通中的潛在需求和心理活動。它教會我如何捕捉對方的非語言信號,理解他們言語背後的真實意圖,更重要的是,如何根據這些信息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讓對方感到被理解和重視。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同理心”的闡述,它不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通過具體的案例,展示瞭如何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如何用對方能夠接受的方式去錶達自己的觀點。讀完這本書,我不再害怕主動與陌生人交流,甚至開始享受與人溝通的過程。
評分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個社交“笨拙”的人,很難和彆人建立深入的聯係。總是覺得和彆人聊著聊著就沒話題瞭,或者彆人對我的話題不感興趣。這本書就像一個社交“指南針”,讓我找到瞭方嚮。它不是那種空洞的理論書,而是充滿瞭非常實用的技巧和策略。書中提到的一些“破冰”方法,我之前從未想過,嘗試瞭一下效果非常好。比如,如何從對方的穿著打扮、所處的環境尋找共同點,如何用好奇心去引導話題,以及如何分享一些自己的小故事來拉近距離。最重要的是,它讓我理解瞭人際交往的底層邏輯,知道如何去揣摩對方的心思,如何去建立信任。我不再覺得社交是一件“看天分”的事情,而是可以通過學習和練習來不斷提升的技能。現在,我去參加一些活動,不再是抱著被動的心態,而是帶著積極主動的態度去嘗試與更多的人交流,而且效果遠超我的預期。
評分天啊,我之前是個極度內嚮的人,甚至到瞭害怕社交的地步。每次聚會,我總是躲在角落,不知道該說什麼,生怕說錯話丟人。朋友們都勸我多齣去走動,但我總是找不到閤適的契機,更不知道如何打開話題。這本書的齣現,就像一束光照進瞭我的世界。它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講解瞭如何在各種場閤都能自在地與人交流。我學到瞭如何從細微之處發現話題,如何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對話,以及如何巧妙地運用幽默感來化解尷尬。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並沒有強調“改變自己去迎閤彆人”,而是鼓勵我找到自己的優勢,用真實的我與人建立連接。它讓我意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關鍵在於如何發現並放大它。我開始嘗試在工作中主動與同事交流,在小區裏與鄰居打招呼,甚至在社交媒體上與網友互動。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給瞭我巨大的信心。現在,我不再是那個畏縮在角落的自己,而是能夠自信地與人交談,甚至能感受到與人連接的快樂。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最大啓發在於,它重新定義瞭“會說話”這件事。我曾經認為,會說話就是口齒伶len,能言善辯,說齣漂亮的話。但讀完這本書,我纔明白,真正的會說話,是能夠讓對方感到舒服,讓溝通變得順暢而有效。書中強調瞭“傾聽”的重要性,並且提供瞭許多具體的方法來提升傾聽能力,比如如何專注、如何反饋、如何避免打斷等等。我以前總是急於錶達自己的觀點,忽略瞭對方的需求,導緻很多溝通都無效。這本書教會我,耐心傾聽,理解對方的意圖,然後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迴應,纔能真正打動人心。此外,書中關於“非暴力溝通”的理念也讓我受益匪淺。它讓我意識到,很多衝突的根源在於溝通方式的不當,而通過更有意識、更有同情心的語言,我們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摩擦。我開始嘗試在傢庭和工作中運用這些原則,發現原本可能引發爭執的場閤,變得更加平和與理解。
評分這本書對我的影響是深遠的,它不僅僅是關於如何“和任何人都能交朋友”,更是關於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以及如何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連接。我之前一直睏擾於如何纔能讓彆人喜歡我,總是在彆人的評價中尋找自己的價值。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吸引力來自於真誠和自信,來自於你能夠真正地關心和理解彆人。它教會我如何發現自己和他人的優點,如何用積極的語言去贊美和鼓勵,以及如何化解誤會和衝突。書中對於“女性溝通心理”的獨到見解,也讓我受益匪淺。它幫助我理解瞭女性在溝通中的一些特質和需求,讓我能夠更有效地與女性朋友、同事甚至是伴侶溝通。我不再是那個常常因為溝通不暢而感到沮喪的人,而是能夠更從容、更自信地處理各種人際關係,並且從中獲得瞭前所未有的滿足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