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以激励动机及其外生性与内生性为主线,按照从外生的经济激励→外生的非经济激励→内生的非经济激励递进地展开,探索和梳理医疗行业和市场中的各类激励动机的来源、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构建起了一个医疗行业激励动机层次性框架。对于外生经济激励动机,从医疗市场存在的医疗保险机构、患者和医疗服务提供者这三方利益主体,搭建了医保机构—患者、患者—医疗服务者和医保方—医疗服务者三条利益链条,阐述医保机制和医疗服务付费机制,尤其是后付制和预付制及其各种混合。对于外生的非经济激励,则从操作审查和选择性合约,职业生涯和声誉、效率工资和晋升制等方面进行细化探索。对于内生的非经济激励,则从内发动机、组织文化和社会情境方面阐述了。很后从经济激励角度内从市场和政策角度来给出克服医保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具体建议,以及从研发角度探索医疗服务市场的多目标兼顾问题。 方燕 著 方燕,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数量经济学专业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博士后。现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博弈论与机制设计、产业组织与反垄断、卫生经济学和互联网经济学等。201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12~201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科研工作,出站后被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录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JL024)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和国家自科面上项目各1项。已在《世界经济》、《统计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科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等核心期等说实话,刚拿到这本厚厚的书时,我心里是有点打鼓的,生怕里面充斥着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难以消化的模型公式。但实际阅读体验却出乎我的意料。它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导师,耐心地为你拆解那些看似错综复杂的医疗体系内部的运行逻辑。特别是对“激励机制”的探讨,作者似乎没有停留在表层的“奖惩分明”上,而是深入挖掘了医疗行为背后更深层次的内在驱动力,比如医生的职业认同感、患者对服务的期望值,以及监管政策对行为模式的微妙重塑。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同医疗组织形态的对比分析,那种基于案例的剖析,让抽象的理论变得鲜活起来。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它不像有些教科书那样只是罗列事实,而是更像在讲一个关于“人”和“制度”如何在医疗这个特殊场域中相互博弈的故事。对于那些试图理解为什么某些改革措施在特定医院会奏效,而在另一家却束之高阁的管理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把洞察的钥匙。
评分我将这本书推荐给身边的几位同行,得到的反馈都非常积极,尤其是在关于“组织文化对激励效果的放大或抑制作用”这一章节的讨论最为热烈。这本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跨学科的视野,它没有将医疗市场仅仅视为一个纯粹的经济学模型,而是糅合了管理学、社会学甚至部分行为心理学的见解。例如,书中对不同层级医护人员的激励差异化设计,不仅关注了薪酬结构,还花了不少篇幅分析了晋升通道的透明度和专业技能培训的匹配度如何影响个体的工作投入水平。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让这本书的实践指导价值大大提升。很多政策制定者可能只关注宏观层面的财政投入,但这本书会提醒他们,微观层面上组织内部的“微气候”对最终服务质量的影响是决定性的。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不自觉地停下来,思考自己所在机构的某些做法是否恰当地回应了作者提出的理论模型。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低调的深蓝搭配着银灰色的字体,沉稳中透着一股专业的气息,拿在手里感觉很厚实,一看就知道里面内容肯定很扎实。我一翻开,首先注意到的是它的排版,字体选择很大方得体,行距也处理得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不太容易疲劳。当然,作为一本学术性的著作,内容自然是重头戏,不过仅仅从这本书的结构和章节划分来看,就能感受到作者在梳理复杂的市场机制与组织行为这个议题时所下的苦功。它似乎并没有采用那种堆砌概念的写法,而是试图构建一个严谨的逻辑框架,引导读者逐步深入理解医疗领域特有的复杂性。我注意到它在引言部分就提出了几个非常尖锐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业界人士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的困境,这表明作者的视野是立足于现实的,而非纯粹的纸上谈兵。全书的语言风格是偏向严谨的学术论述,但又不失清晰,力求在保持学术深度的同时,也能让非专业背景但对医疗经济学感兴趣的读者有所收获。这种平衡拿捏得当,是很多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像进行一场结构严谨的“智力探险”。它不是那种读完后会让人感到轻松愉快的读物,但绝对是那种能让你在合上封面前感到智识被极大地拓宽和挑战的著作。作者在处理数据和案例时表现出的审慎态度值得称道,引用和论证的逻辑链条几乎无懈可击,很少出现那种为了迎合某种预设观点而强行拔高的论断。相反,很多结论都带着一种“我们只能到此为止,因为证据和逻辑的边界就在于此”的诚恳感。对于想要从事医疗健康领域战略规划或深入研究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部需要反复研读的案头必备书。它不是提供快速答案的工具书,而是培养深度分析思维的绝佳教材,它教会你如何提出更深刻、更具穿透力的问题,而非仅仅满足于表面的现象描述。总而言之,这是一次高强度的智力投入,但回报是丰厚的。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令人印象深刻,它明显不是那种赶时髦、追热点的快餐式读物。作者显然是在相关领域深耕多年,才能构建出如此宏大而细致的分析框架。我感受最深的是它对“市场失灵”在医疗领域具体表现的论述,那种对信息不对称、外部性效应如何系统性地扭曲资源配置的分析,让人读后对当前医疗服务供给侧的许多乱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很多关于激励的研究,常常会陷入纯粹的经济人假设的窠臼,但这本著作似乎更愿意拥抱医疗行业的复杂性——它承认经济利益是驱动力之一,但同时也深入探讨了伦理、文化和社会责任这些“软性”因素如何与硬性的激励措施交织作用。这种多维度的审视,让整本书的论述显得非常立体和可靠。它不是在简单地批判现状,而是在提供一个更加精妙的诊断工具,帮助我们理解这些复杂系统是如何自洽地(或不自洽地)运行着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