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佛学教科书:佛教 世俗、佛教常识、佛教历史、佛 法 僧、佛教义理(精装本 全五册)
定价:188.00元
作者:星云大师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7-01
ISBN:9787532625017
字数:1420000
页码:964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3.101kg
编辑推荐
佛、法、僧三宝是佛教的信仰吣,从教主佛陀、教理经典、教团僧伽三个方面了解佛、法、僧三宝乃整个佛教的总纲,是了解佛教真义的**步。学佛者应由根本信仰——认识佛、法、僧三宝开始,继而参照修学佛法的次第,循序渐进,成就圆满无上菩提。
菩萨的意义内涵、实践次第以及修证方法,给予菩萨行者一个正确的依循方向。从观音、文殊、龙树、世亲、胜鬘、维摩等的事迹中,可以看到菩萨欢喜包容的慈悲性格和卫法护教的无畏精神;而现代高僧大德如太虚、慈航等,更一一树立了人间菩萨的楷模和典范。
内容提要
《佛教·世俗》、《佛教常识》、《佛教历史》、《佛·法·僧》和《佛教义理》。佛教是入世的、积极的,所展现的是饶益有情、自利利他的大乘菩萨精神。《佛教·世俗》秉承人间佛教精神,紧随时代发展脚步,将佛教种种精辟独特的看法,有关命运、风水、神通、法律、哲学、音乐、艺术、教育、环保、医学、心理、建筑、科学、管理等等,分门别类,娓娓道来。书中更就道德伦理、家庭生活、政治经济、感情处理、生涯规划、探病须知、临终关怀等人们日常所遇之诸多问题,以般若智慧为之指点迷津。
佛教在中国广泛地传播和发展,有赖于其独树一帜的思想、制度、礼仪、习俗、组织等等,佛教也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至巨。《佛教常识》对佛教的基本常识作了简要介绍,如丛林寺院初始、建筑格局剖析、道场人事组织、共住清规制定、佛门称谓礼仪、典故用语源流、佛教节日意义等。同时对有关信仰正邪、教理释义、宗派形成、制度缘起,以及佛教历史文化、自然宇宙、生活仪礼、佛教与世学的应用等问题,皆进行了提纲挈领的解答,堪称佛教入门手册。
《佛教历史》讲述了佛教源于印度古国,流传至全球,成为世界宗教,其中以中国受其影响为深远。在中国,两千年历史的佛教可分为六个时期:东汉至魏晋南北朝的经典翻译时期;隋唐的八宗并弘时期;五代赵宋的禅净争妍时期;元明清的宫廷密教时期;清末民初的净土经忏时期,以及21世纪的人间佛教时期。在对上述六个时期详尽阐论之余,《佛教历史》更就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美等地的佛教概况设专章说明,全方位地展示了佛教的历史。
《佛·法·僧》讲述了佛、法、僧三宝是佛教的信仰中心,从教主佛陀、教理经典、教团僧伽三方面了解佛、法、僧三宝乃整个佛教的总纲,是了解佛教真义的步。学佛者应由根本信仰一一认识佛、法、僧三宝开始,继而参照修学佛法的次第,循序渐进,成就圆满无上菩提。
菩萨的意义内涵、实践次第以及修证方法,给予菩萨行者一个正确的依循方向。从观音、文殊、龙树、世亲、胜鬟、维摩等的事迹中,可以看到菩萨欢喜包容的慈悲性格和卫法护教的无畏精神;而现代高僧大德如太虚、慈航等,更一一树立了人间菩萨的楷模和典范。
《佛教义理》告诉我们佛教具有平等性、普遍性、必然性和永恒性的特质,而佛陀所说的宇宙真理更能让所有苦难众生得到清净自在和究竟解脱。然而,人们总认为佛法的妙谛如浩瀚大海般深广无际。《佛教义理》以平实浅近的语言阐述了佛教的各种教义,对于果报业力、烦恼涅槃等也有精辟明细的解说,可以说是学佛入门的重要基石。而《佛教义理》附录选收的佛教作品,无论经文、论述、联语,抑或诗词、书信、偈言,字里行间不仅具有哲学的深湛,更具有文学的醇美,足令人寻味再三。
目录
新图文轩,正版现货,欢迎读者选购
作者介绍
释星云(1927年8月19日-),俗名李国深,法号悟彻,其信徒常称之为星云大师。江苏扬州(江都)人,十二岁于南京栖霞寺礼志开上人出家。为临济宗第48代传人。1945年入栖霞律学院修学佛法。1949年春,组织僧侣救护队来台湾。1967年创建佛光山,并出任佛光山寺、二、三任住持。
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200余所道场,并创办美术馆、图书馆、出版社、书局、中华学校、佛教丛林学院及大、中、小学等数十所。曾主编《人生》、《今日佛教》、《觉世》月刊等佛教刊物。
曾任中国国民党党务顾问、中央常务委员。现任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等职。
文摘
新图文轩,正版现货,欢迎读者选购
序言
新图文轩,正版现货,欢迎读者选购
作为一位对东方哲学有着长期探索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套能够系统梳理佛教脉络的权威读物。我对这套书的期待值是相当高的,尤其关注它在体系构建上的严谨性。从初略翻阅的感受来看,它似乎构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知识框架,仿佛是为初学者搭建了一座稳固的阶梯,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指向性。我特别好奇它在阐述那些看似深奥的义理时,是否能做到既保持原教义的纯粹性,又能以现代人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阐释。那种对复杂概念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的叙述方式,往往是衡量一套教材质量的关键。如果它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对于任何想系统性建立佛教知识体系的人来说,都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我对历史脉络的梳理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任何关于思想体系的演变,我总想追溯到源头,看看它如何在不同的时空中被吸收、转化和发展。这套书的“历史”部分,从我有限的接触来看,似乎并不满足于简单罗列时间节点和重要人物,而是更注重探讨不同历史阶段下,佛教思想是如何与世俗文化产生碰撞与交融的。我期待看到它如何描绘那些关键的转折点,例如某部重要经典的传入、某位高僧的开创性贡献,以及这些事件如何深刻地重塑了佛教的内在结构和外在表现形式。一个优秀的叙事者,应当能够让历史“活”起来,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思想流动的轨迹。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沉稳大气的气质深深吸引了。精装本的质感,摸上去厚实而有分量,每一册的书脊都处理得非常精致,那种低调的奢华感让人爱不释手。封面设计上,字体和配图的选择都透露出一种对传统的尊重与现代审美的融合,即便是放在书架上,它也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陈设。我尤其欣赏他们对于细节的把控,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十分考究,阅读时眼睛不会感到疲劳,长时间翻阅下来,依然是一种享受。这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件可以传承下去的珍品,光是把它放在手边,都能感受到一种宁静的力量,让人在纷繁的日常中,多了一份沉淀和期待去深入探究其内容。
评分这套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其强大的学术厚度和编辑的用心程度。从上海出版这个信息来看,往往意味着在内容的校对和引用的规范性上会有更高的标准。我注意到它被区分为五册,这暗示着编辑团队可能采取了模块化教学的思路,将庞杂的知识点进行了科学的分区处理。这种分册策略,对于深度学习者来说是极大的便利,意味着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侧重点,或者学习进度,进行针对性的攻克,而不是被一次性抛出全部信息所淹没。我对于它能否成功地平衡学术的深度与教学的易读性保持着高度的兴趣,希望它能够成为我未来多年持续研读的案头必备工具书。
评分我一直认为,真正的修行,离不开对基本概念的准确把握。很多时候,我们被各种名词和术语所困扰,不得其门而入。《佛学教科书》这个名字本身就暗示了它在“基础普及”上的责任。我尤其关注它在处理“佛教常识”和“佛法僧”这三个基石概念时的详尽程度。是简单地定义,还是会结合实际的修习场景进行阐述?比如,对于“戒、定、慧”三学的关系,我希望看到一种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备实践指导意义的讲解。如果它能将这些抽象的教条,落地到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帮助读者辨识那些似是而非的误解,那么它的价值就无可替代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