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跟着老话儿学养生
:32.00元
作者:赵庆新
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4月24日
ISBN:9787537555562
页码:232
装帧:平装
商品重量:440 g
编辑推荐
《跟着老话儿学养生》编辑推荐:200个民间老话儿+100幅精美插图,安全,实用的民间疗法,小病一扫光!
打开祖辈儿们的话匣子,跟着爷爷奶奶学年长寿秘诀有奇效!
传承5000年的民间智慧,句句贴人心,处处留点心。
内容提要
《跟着老话儿学养生》内容简介:饮食,和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饮食是养生之本,饮食不仅仅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而是要根据人们各自的特点,合理膳食,摄入不同的营养素,以求达到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合理的饮食能够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以及抗病能力,从而实现健康长寿的目标。
起居卫生,包括休息睡眠以及个人卫生。人在补充营养的同时,也要注意合理的休息以及个人卫生,很多疾病都是因为睡眠不足和个人卫生状况差而引起的。因此,要想健康,就一定要注意个人起居卫生。
运动是生命之本,只有常常运动才能有一个好身体。中国自古就崇尚运动养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提倡运动养生,认为运动可以增强人的特质,可以延年益寿。现代人的生活条件虽然好了,但要想健康长寿,依旧离不开运动,因为生命在于运动,多锻炼才是养生之道。
气候变幻无常,对人们的身体也有一定的影响。《黄帝内经》中强调“顺四时、适寒暑”的养生则,也就是说人们只有做到天人合一,顺应天气变化养生,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两性健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古人对此也总结出了很多有用的理论,如:“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男不离韭,女不离藕”等。这些理论虽然古老,但是对于我们现代人依旧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健康,不仅包括身体,还包括心理。古人提倡“不气不愁,活到白头”,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一个平稳的情绪,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够做到延年益寿。防病祛病,重点讲述的是如何防病。古人讲究“防患未然”,对于疾病同样如此,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中,才是养生的真谛。
《跟着老话儿学养生》将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结合为一体,能够让读者尽快了解老话的内涵与寓意。希望读者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养生知识,为您带来健康和长寿!
目录
老话儿说饮食,不生病的传统智慧
1. 宁可锅中存放,不可肚子饱胀 / 2
2. 饥不暴食,渴不狂饮 / 5
3. 要想长寿安,减少夜来餐 / 8
4. 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豆 / 11
5. 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 14
6. 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 / 17
7. 三天不吃青,嘴巴冒火星 / 20
8. 朝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 23
9. 一天三顿粥,郎中朝我哭 / 26
10. 热饭冷茶泡,娘做郎中医不好 / 29
11. 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 32
12. 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 35
13. 补药一堆,不如豆浆一杯 / 38
老话儿说起居,吃穿住行皆有道
1. 食不语,寝不言 / 42
2. 头要冷,脚要暖,肚子里边别太满 / 45
3. 睡觉不蒙头,清晨郊外走 / 48
4. 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 / 51
5. 洗头洗脚,胜似吃药 / 54
6. 少盐多醋,少车多步 / 57
7. 先睡心,后睡眼 / 60
8. 中午睡觉好,犹如捡个宝 / 63
9. 一夜不睡,十夜不醒 / 66
10. 坐有坐相,睡有睡相,睡觉要像弯月亮 / 69
11. 热水洗脚,如吃补药 / 72
12. 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 75
13. 汗水没干,冷水莫沾 / 78
14. 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 81
15. 宁可常常三分寒,不可棉裹一身汗 / 84
作者介绍
赵庆新,现任焦作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尤其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在医学领域有一定的造诣。
序言
健康长寿,一直是追求。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养生、健康更加关注了。当我们不再为了温饱而挣扎的时候,健康的生活就成了我们终生的追求。健康是一切的基础,只有拥有健康身体,我们才能够拥有其他。健康也是人生的大财富,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与民族的振兴和繁荣也息息相关。一说到健康,大多数就会想到身体的健康;其实,现在的健康范围更广,不仅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也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只有身心都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中华民族向来是注重养生的民族,健康长寿的文化甚至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由此,养生也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养生哲学,和中国的历史一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常常听到的运动养生、饮食养生、进补养生、四时养生、修身养性、固精养生、减毒养生、经络养生、调气养生、静神养生等,都是古代常用的养生方法,直到现在,人们依旧在延续着这些养生方法。除了这些丰富的理论知识,古人还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对于我们现在的养生也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老话就是我国养生宝库中的一部分。
老话,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中治病、防病的智慧结晶,是经过理论实践总结出来的,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实践性强。虽然只有寥寥几个字,可是,却蕴含了健康长寿的秘诀,能够给人以启发,从中得到养生的诀窍。
本书收集了流传了几千年的养生老话,从故事中引申出老话的利害,再用中医以及现代医学对其进行新的阐述,让人们对老话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得到新的养生感悟和体会。
书中共包括七个章节,分别从饮食健康、起居卫生、运动养生、气候变幻、两性健康、心理保健、防病祛病展开阐述,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好的指导性以及实践性。
拿到这本《跟着老话儿学》,我第一时间就被它的“正版现货”标签打动了,感觉买得放心。然而,真正让我沉浸其中的,是它所传达的那种古朴而又充满智慧的生活哲学。我一直认为,老话儿不仅仅是语言的精华,更是历代人民生活经验的总结,是适应自然、处理人情世故的智慧结晶。这本书就做到了这一点,它巧妙地将这200个“民间老话儿”融入其中,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那些似乎耳熟能详的俗语。其中一些关于“未雨绸缪”、“量力而行”的说法,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反而显得尤为珍贵,提醒我们在追求进步的同时,也要保持一份审慎和从容。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配备的“100幅精美插图”,简直是点睛之笔。这些插图画风写实,又不失艺术感,每一幅都仿佛是老话儿的具象化,让抽象的道理变得鲜活起来。当我读到“人生如戏,全凭演技”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插画中人们在不同场合的姿态,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深意。而“小病一扫光”的部分,更是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实用性极高。它没有故弄玄虚,而是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介绍了许多民间流传的,针对一些常见小毛病的小偏方。我一直对这些传统疗法抱有好感,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给我提供了一个更系统、更可靠的学习途径。它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身体的不适,并非需要多么高深的医术,而是回归到最基础的生活方式和自然疗法中,就能找到解决之道。
评分拿到这本《跟着老话儿学》,我第一感觉就是沉甸甸的,不仅仅是书本的重量,更是它所承载的厚重历史和生活智慧。我一直认为,那些流传下来的“老话儿”,才是中国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浓缩了先人的经验,指导着我们的生活。这本书精选了200个这样意味深长的“民间老话儿”,而且巧妙地配以“100幅精美插图”,简直是将抽象的道理具象化了。这些插图,笔触细腻,意境深远,每一幅都像是在讲述一个关于老话儿的故事。我特别喜欢关于“患难见真情”的那部分,插图描绘了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人们,那种温暖和力量,让我深受感动。而“小病一扫光”这一模块,更是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实用性达到了极致。它没有冗长的专业术语,而是用最简单直白的方式,分享了许多经过时间考验的“实用的疗法”。我一直以来都有消化不良的困扰,书中介绍了一个用小米煮粥,并加入一些特定食材的方法,尝试了之后,感觉腹部舒服了很多,效果非常明显。这本书让我觉得,真正的健康和智慧,并不需要多么复杂,而是回归到最本真的生活,从这些古老的智慧中汲取力量。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像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坐在摇椅上,一边摇着蒲扇,一边娓娓道来那些藏在岁月深处的智慧。我常常觉得,现代社会节奏太快,很多传统的东西都被遗忘了,包括那些蕴含着生活哲学和实用经验的民间老话儿。拿到这本书,简直像是捡到了宝。第一眼就被那“100幅精美插图”吸引住了,那些画风朴实却又不失韵味,勾勒出的场景和人物,仿佛将我带回了那个遥远却又熟悉的时代。每一个插图都像是一个小故事,为接下来的老话儿做了最生动的铺垫。读到那些老话儿,有时候会觉得豁然开朗,原来古人早就想到了这些,而且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了生活的真谛。比如,有些关于人际交往的,有些关于如何应对困难的,甚至还有些关于养生的。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病从口入”的那部分,虽然听起来很朴素,但结合着图,我才真正体会到,很多看似不起眼的生活习惯,其实是影响我们健康的关键。这本书的“实用的疗法小病一扫光”部分,更是让我惊艳。不是什么复杂的医理,而是非常接地气的,比如用一些常见的食材,或者一些简单的动作,就能缓解一些小病小痛。我尝试了其中一个小方子,用来缓解偶尔的肩颈疼痛,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本家庭健康小百科,一本传承着生活智慧的宝藏。
评分这本《跟着老话儿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久违的亲切感和实在感。它就像一本打开就能找到答案的“生活说明书”,而且答案还带着一股浓浓的人情味。我一直对那些流传了几百年的“民间老话儿”情有独钟,它们不似学院派的理论那样高深莫测,却能直击人心的痛点,给出最朴素却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本书精选了200个这样有分量的老话儿,而且特别让我称赞的是,它并没有把这些话儿孤立起来,而是通过“100幅精美插图”来赋予它们生命。这些插画,画风质朴,色彩温和,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故事性,让我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市井生活,看到古人是如何运用这些智慧来化解生活中的种种难题的。比如,关于“君子之交淡如水”,插画描绘了一幅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让我深刻理解了淡泊名利、真诚待人的重要性。而“小病一扫光”的篇章,更是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翻倍。它提供的那些“实用的疗法”,不是什么需要昂贵药材的偏方,而是随处可见的食材,或者一些简单的生活习惯。我最近感冒总是不太舒服,书里介绍了一个用生姜加红糖煮水的方法,喝了几次,感觉身体暖暖的,咳嗽也减轻了不少。这本书真的让我体会到,健康和智慧,有时候就藏在我们身边最熟悉的地方。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接地气”。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各种新的概念、新的理论轰炸,反而容易迷失方向,忘记了最根本的生活常识。而《跟着老话儿学》就像一股清流,将那些被遗忘在时光里的智慧重新带回到我们身边。我一直觉得,民间老话儿里藏着大智慧,它们虽然简短,但往往一针见血,直指问题的核心。这本书精选了200个这样的老话儿,而且每一个都配有“100幅精美插图”,这点真的太棒了!插画的风格非常吸引人,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图解,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仿佛能听到画中人的谈笑风生。读到“言多必失”,看到插画中有人在不经意间说错话的窘迫,那种画面感立刻加深了对这句话的理解。而且,这本书的“实用的疗法小病一扫光”部分,更是让我觉得物超所值。它不是什么复杂的养生秘籍,而是非常生活化的,用厨房里常见的食材,或者简单的日常习惯,就能解决一些小病痛。我最近经常腰酸背痛,书里介绍的几个拉伸动作,简单易学,而且效果不错,坚持了几天,感觉腰部轻松了很多。这本书就像一本浓缩了祖辈生活经验的锦囊,既有哲理的启迪,又有实用的指导,非常适合作为家庭生活必备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