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傳習錄全譯
定價:28.00元
作者:(明)王陽明,於民雄 注
齣版社:貴州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3-01
ISBN:9787221083753
字數:267000
頁碼:27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傳習錄》是王陽明講學論道的專著,由他的門生弟子輯錄。陽明先生是中國古代的哲學傢、教育傢、政治活動傢,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麵都有極其特殊的成就。他的著作與學說集心學之大成,代錶瞭硃子之後儒傢哲學發展的又一高峰,具有與西方流思想傢同等的性,不僅在當時成為風靡大江南北的重要思潮,至今在漢語文化圈乃至世界範圍內仍有廣泛影響。
目錄
前言
傳習錄上
徐愛錄
陸澄錄
薛侃錄
傳習錄中
錢德洪序
答顧東橋書
啓問道通書
答陸原靜書
答歐陽崇一
答羅整庵少宰書
答聶文蔚
訓濛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
教約
傳習錄下
陳九州錄
黃直錄
黃修易錄
黃省曾錄
黃以方錄
錢德洪跋
附錄一
附錄二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譯文質量,簡直可以用“如沐春風”來形容,完全沒有一般古籍翻譯常有的那種晦澀難懂的滯澀感。譯者顯然是下瞭苦功的,他們不僅精準地把握瞭原文的字麵意義,更深入地挖掘瞭其中蘊含的哲學思辨和時代背景,使得那些看似深奧的理論,在我們現代讀者的眼中,也變得清晰可辨、脈絡分明。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迴味某些句子的精妙之處,那種感覺就像是,作者隔著幾百年的時空,依然在用最貼閤現代人理解的方式與我們進行著一場深刻的對話。很多地方的注釋和對照也處理得非常到位,它不是那種簡單地做知識點的堆砌,而是很有針對性地解答瞭讀者在理解過程中可能産生的疑惑,這種體貼入微的處理,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流暢性和深入性。這種高水準的翻譯工作,無疑是架起瞭古今思想溝通的一座堅實橋梁,讓那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得以真正地“活”起來,而不是僅僅躺在紙上濛塵。
評分我個人最欣賞的是這本書在內容組織上的邏輯嚴謹性,它不是零散的語錄集閤,而是一部具有內在生命力的思想體係的展現。作者構建論點的層次感非常清晰,從基礎的觀念鋪陳到復雜的實踐探討,每一步都走得紮實有力,環環相扣。特彆是當涉及到那些核心概念的闡述時,那種層層遞進的論證方式,讓人不由自主地跟隨作者的思路深入下去,仿佛自己也參與到瞭這場精神的探尋之旅中。這種結構上的美感,使得即便是麵對篇幅較長、論述較為集中的章節,讀者也能夠保持高度的專注力而不感到疲憊。很多哲學著作的難點就在於其跳躍性太大,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始終牽著你的手,耐心地引導你走過每一處思想的隘口。這種對知識體係的完整性保持的極緻追求,是衡量一本嚴肅讀物價值的重要標尺,而這本書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評分這本書的頁邊空白處,簡直是為“邊批”愛好者量身定做的寶藏。紙張的質量好到即便是用最普通的圓珠筆書寫,也不會有洇墨的煩惱,這對於深度閱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習慣在書頁空白處寫下自己的疑惑、聯想,甚至是與書中觀點的“對話”,這本冊子因為我的塗寫和標記,正以一種非常個人化的方式被“重新創作”著。那些用不同顔色熒光筆勾勒齣的重點段落,現在看起來就像是我的精神足跡地圖,清晰地標識齣我思想曾經駐足和停留過的地方。這種互動性,讓閱讀行為從單嚮的信息接收,轉化成瞭一種雙嚮的、充滿創造性的探索過程。每當我翻到那些被我畫滿瞭筆記的頁麵時,我都能清晰地迴憶起當時閱讀時的心境和頓悟的瞬間,這使得這本書的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閱讀次數的增加,隻會愈發醇厚,遠超齣瞭其本身的定價。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是視覺的享受,那種沉穩又不失雅緻的配色,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所蘊含的深厚底蘊。初次捧讀時,那種紙張的質感和油墨的清香,仿佛帶著我們穿越時空,迴到瞭那個思想激蕩的年代。我尤其喜歡它在排版上的用心,字裏行間留白得恰到好處,既保證瞭閱讀的舒適度,又不至於顯得單調乏味。裝幀的工藝也看得齣是下瞭大功夫的,即便是反復翻閱,書脊也依然挺括如新,這對於我這種有“藏書癖”的人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加分項。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放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道風景綫,每次不經意間瞥到,都能激起我對閱讀的熱情。我常常在想,能將如此重要的思想結晶以如此精良的形製呈現齣來,齣版方在傳承文化這件事上,確實是做到瞭極緻。那些繁復的花紋和古樸的字體選擇,都透露齣一種對經典的敬畏之心,讓人在拿起它的那一刻,就自動切換到瞭一個更為專注和肅穆的閱讀狀態。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衝擊,來自於它對“知行閤一”這個概念的顛覆性闡釋,它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被拆解成瞭極其細緻入微的日常實踐。我過去對這個概念的理解可能還停留在比較宏觀的層麵,但通過細讀這本書,我開始反思自己生活中每一個微小的決定和行為背後是否真的統一瞭內在的認知與外顯的行動。這種深入骨髓的自我審視,是閱讀的最高境界之一。它強迫你跳齣旁觀者的身份,成為自己思想實驗的參與者和檢驗者。讀完一些篇章後,我常常會放下書本,在房間裏踱步許久,不是因為不理解,而是因為理解得太透徹,以至於需要時間去消化和對接現實生活的種種場景。這種“即時反饋”式的閱讀體驗,讓它不僅僅停留在書本的層麵,而是真正地融入瞭我的生活哲學,成為瞭一種持續迭代的動力源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