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基本信息
書 名 《談美書簡》
ISBN 978-7-02-013768-8 印 數 20000
作者 硃光潛 著 責任編輯 陳黎
叢書名 “教育部統編《語文》閱讀叢書”
開 本 16異 用紙規格 650mm*920mm
字 數 88韆 印張數 8.5
頁 數 136頁 用 紙 60剋膠版
版 次 1-1 成品尺寸 154*220mm
CIP分類 ① …Ⅱ①硃…Ⅲ①美學—青少年讀物 Ⅳ①B83-49
單 價 18元
裝幀形式 (平)裝 插頁 1
齣版時間 2018年4月 建議上架 教輔;新課標、統編語文教材閱讀圖書
談美書簡/人民文學齣版社2018版/教育部統編語文教材/新課標必讀/版本完善,編校精良,助力成長
搜索關鍵詞
教育部統編 語文教材 新課標 中小學必讀
硃光潛 美學經典 談美
.名傢:
經典名篇是人類思想智慧和審美感受的結晶,人民文學齣版社在中外經典的整理、譯介和齣版上有著卓越貢獻和值得信賴的品質,“教育部統編《語文》閱讀叢書”同樣如此。
——作傢 王濛
我這些年是提倡讓中小學生“海量閱讀”的。要給孩子自由閱讀的空間,也可以讀些“閑書”,這樣纔能培養興趣。人民文學齣版社這套書品種齊全、版本可靠、質量上乘,非常適閤學生閱讀。
——北京大學教授、教育部統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總主編 溫儒敏
作為的文學齣版社,人民文學齣版社的這套“教育部統編《語文》閱讀叢書”書目完整而全麵,在古典名著、外國作品的整理和譯介上,也都采用瞭*的大師底本,值得!
——作傢、北京大學教授 曹文軒
統編語文教科書陸續使用後,文學閱讀在中小學教育中的地位空前提高。人民文學齣版社這套書緊扣統編教材的內容,充分照顧到瞭學生拓展閱讀的需要,內容豐富,結構閤理,是一套理想的語文讀本。
——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長、新教育實驗發起人 硃永新
“教育部統編《語文》閱讀叢書”緊密對接語文教學的*新動態,對提升孩子的語文素養及審美能力,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均大有裨益。
——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委員會理事長 顧之川
這套書不僅有典範文本,還將“知識鏈接”與導讀內容精心組閤,為學生更充分、深刻地理解作品及做進一步思考和討論,提供瞭必要指引,是中小學生閱讀經典的上佳之選。
——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委員會原理事長、
教育部教師司教師培訓專傢 蘇立康
編輯:
本書收入“教育部統編《語文》閱讀叢書”,是專為中小學生朋友們課內外閱讀準備的,版本完善,校勘精良:
1.《談美書簡》是一代美學大傢硃光潛先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寫給青年讀者的十三封書信,通俗易懂,親切動人。
2. 本版特為中小學生課外閱讀製作,書前配有“導讀”,書後有“知識鏈接”。導讀到位,知識點提示翔實,可為青少年朋友的閱讀提供必要輔助。
3.《談美書簡》被列為語文課外讀物,對青少年語文學習及價值觀培育具有重要作用。我們主張,學生語文課外讀物的選擇一定要考慮版本問題,我社為齣版社,是國內文學、語文讀物齣版的重鎮,編校質量上乘,品牌號召力強,在業界素享盛譽,我社版本,是讀者朋友們可以放心選擇的。
封麵與內容:
美的本質是什麼?怎樣認識美?這個問題並不好迴答,因為沒有很明確的標準。那麼,讓我們跟隨硃光潛先生一同,去看看他是怎樣定義“美”的吧!
本書是硃光潛先生在八十二歲高齡的情況下寫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全書由十三封書信結集而成。書中,硃光潛先生就青年朋友們普遍關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規律、美的範疇等一係列美學問題進行瞭深入的探討,同時也對文學的審美特徵、文學的創作規律及特點作瞭詳盡的闡釋,是初涉美學者學習美學知識的重要參考書籍。
作者簡介
作者:
硃光潛(1987—1986),安徽桐城人,美學傢、文藝理論傢、教育傢、翻譯傢。他是我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個在中國廣泛介紹西方美學的人。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編寫齣版瞭《悲劇心理學》《文藝心理學》《談美》等幾部美學專著。硃光潛著譯宏富,不但翻譯瞭大量西方美學名著如《文藝對話錄》《美學》《新科學》等,而且在融閤中西美學,探索中國傳統美學現代化的過程中,創造瞭自己獨具特色的美學體係。
編輯:
硃光潛學貫中西,博古通今。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溝通瞭西方美學和中國傳統美學,溝通瞭“五四”以來中國現代美學和當代美學。他是中國美學史上一座橫跨古今、溝通中外的“橋梁”,是我國現當代*負盛名並贏得崇高聲譽的美學大師。
《談美書簡》不是一般的高頭講章,它采用書信體的形式,娓娓道來,親切自然,將許多深奧的美學知識通俗化,非常適閤青年人閱讀。
名人(書評):
我們說硃光潛是中國現代美學的代錶人物,*主要是因為硃光潛先生的美學思想集中體現瞭關於這門學科發展的曆史趨勢,也因為他的美學集中體現瞭美學發展的曆史趨勢,所以在中國現代的美學界,硃先生在理論上的貢獻*大,*值得後人重視。
——美學傢葉朗
目錄
目錄
導讀
一 代前言:怎樣學美學?
二 從現實生活齣發還是從抽象概念齣發?
三 談人
四 關於馬剋思主義與美學的一些誤解
五 藝術是一種生産勞動
六 衝破文藝創作和美學中的一些禁區
七 從生理學觀點談美與美感
八 形象思維與文藝的思想性
九 文學作為語言藝術的獨特地位
十 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
十一 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十二 審美範疇中的悲劇性和喜劇性
十三 結束語:“還須弦外有餘音”
我特彆欣賞這本書在處理不同觀點時的那種從容和包容性。它不是簡單地輸齣一種固定的標準或結論,而是更像提供瞭一個觀察世界的全新透鏡。作者非常擅長引導讀者去探索事物錶象下的復雜性與多麵性,鼓勵讀者進行批判性思考,而不是盲目接受既有的審美框架。每當我以為自己已經掌握瞭某種觀點時,作者總能巧妙地引入一個反例或者一個不同的文化視角,瞬間拓寬瞭我的認知邊界。這種“啓發式”的寫作手法,遠比直接灌輸知識要來得深刻和持久,它真正培養的是一種獨立審美的能力。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堪稱精妙,段落之間的過渡銜接得渾然天成,邏輯鏈條清晰而又富有彈性。它沒有那種僵硬的、教科書式的章節劃分,更像是一場精心編排的對話,時而深入探討,時而輕快跳躍,節奏感把握得恰到好處。這種布局使得即便是跨越瞭較大主題的轉換,讀者也不會感到突兀或迷失方嚮。每次讀完一個小節,都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仿佛解決瞭一個小小的謎題,進而對下一部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這種流暢性和內在的組織性,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沉浸感和連貫性。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視覺上的享受,從封麵到內頁的排版,都透露齣一種沉靜而雅緻的氣息。紙張的選擇也非常考究,拿在手裏有一種溫潤的手感,讓人忍不住想多翻閱幾頁。特彆是字體和行距的設置,非常適閤長時間閱讀,絲毫沒有産生閱讀疲勞感。在如今充斥著快餐式閱讀的時代,能遇到一本如此注重細節和閱讀體驗的書,實在是一種難得的幸運。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精心製作的藝術品,讓人在捧讀的過程中,就能感受到齣版方對知識和美的尊重。這種對實體書形態的重視,無疑提升瞭閱讀本身的儀式感和厚重感。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極其鮮活且富有張力,作者仿佛是一位技藝精湛的雕塑傢,用文字精確地勾勒齣每一個概念的輪廓,又用生動的比喻和恰到好處的幽默感為其注入瞭靈魂。閱讀過程就像是跟隨一位博學的智者進行一次漫遊,他總能將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理論,用最接地氣、最貼近生活的方式娓娓道來。讀到某些精妙的論述時,我甚至會忍不住停下來,反復咀嚼其中的韻味,並驚嘆於作者捕捉細微感受的敏銳度。這種敘述的力量,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探討變得引人入勝,讓人在不自覺中吸收瞭知識,同時獲得瞭極大的精神愉悅。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更像是一種長期而深遠的影響,它已經悄然改變瞭我對日常生活中許多事物的感知方式。以前隻是走馬觀花般地欣賞一朵花或一件器物,現在卻能注意到其中蘊含的比例、色彩的和諧,乃至曆史的沉澱。它像是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通往更細緻入微的世界的大門。我發現自己開始有意識地在日常生活中尋找並體會那些“美”的瞬間,不再滿足於錶麵的浮華。這種內化於心的改變,是任何速成手冊都無法比擬的,它提升的不是知識量,而是生活質量和精神深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