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近思录详注集评——陈荣捷朱子学论著丛刊
定价:59.80元
作者:陈荣捷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561752234
字数:384000
页码:343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
商品重量:0.7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集评”部分采自《朱子语类》、《朱子文集》、《四书集注》、《四书或问》等朱子书的资料达八百余条,又从中国注释本18种、朝鲜8种、日本37种以及笔记48种之中,采录所引用的张伯行、茅星来、江永等人的注释及朝鲜、日本学者之评语五百余条,极为丰富;此书还对《近思录》所载622条资料皆考列其出处,所引用评论1300余条亦皆列出其出处,极便学者。其“详注”部分则对《近思录》本文涉及的典籍、术语、引语、人名、地名等详加注释。对各卷所引“程子”之言,都根据《遗书》、《外书》、《文集》之实据,确定其为明道或伊川语。至其明道语误为伊川或伊川语误为明道者,亦皆为之改正。此书功力深厚,完备翔实,超迈前人,对学界的宋代理学研究,贡献实大。
目录
陈荣捷朱子学论著丛刊序
引言
引用书目表
近思录目录
一卷 道体(道体)
二卷 为学大要(为学)
三卷 格物穷理(致知)
四卷 存养(存养)
五卷 改过迁善克己复礼(克己)
六卷 齐家之道(家道)
七卷 出处进退辞受之义(出处)
八卷 治国平天下之道(治体)
九卷 制度(治法)
十卷 君子处事之方(政事)
十一卷 教学之道(教学)
十二卷 改过及人心疵病(警戒)
十三卷 异端之学(异端)
十四卷 圣贤气象(圣贤)
近思录 后序
近思录 后序
再版索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近思录详注集评》的书名中“集评”二字,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充满了学术碰撞的期待。这意味着本书并非仅仅是陈荣捷先生一人独白的学术成果,而是汇聚了历代乃至当代学者对《近思录》的解读、评论和辨析。我设想,这部分内容将是本书的亮点之一,它能够展现出《近思录》在不同时代、不同学派语境下的多元解读面貌,或许能看到那些经典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评论,也可能发现一些鲜为人知但极具洞察力的新见解。 通过“集评”的方式,我希望能看到不同学者的思想交锋,理解他们是如何理解《近思录》中的某个概念,如何评价朱子在此处的论述,以及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争议和对话。这种集体智慧的汇聚,不仅能拓宽我的阅读视野,更能让我体会到朱子学研究的动态性与复杂性。我渴望通过这些评论,更深刻地把握《近思录》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脉络,甚至从中激发出自己对某些议题的新思考。
评分作为一名长久以来对朱子学深感兴趣的读者,收到《近思录详注集评——陈荣捷朱子学论著丛刊》这本书,着实让我兴奋不已。还未正式翻开,单是看到书名和出版信息,便能预感到这是一部分量十足的学术力作。陈荣捷先生的名字对于研究宋明理学的同仁来说,绝不陌生,他精深的造诣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早已为人称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也一向以出版高质量的学术著作而享有盛誉,这无疑给这本书的品质打了定心针。 我尤其期待书中对《近思录》的“详注”部分。众所周知,《近思录》作为朱子学的重要经典,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对于初学者乃至研究者而言,都有着解读上的门槛。《近思录详注集评》的“详注”承诺,意味着作者将在此书中梳理、阐释《近思录》原文的句读、字词、典故,乃至其背后的理学思想渊源和逻辑链条。我希望能从中获得更清晰、更系统地理解《近思录》的精髓,将那些晦涩难懂的语段化繁为简,直抵其思想核心。这种深入浅出的注解,对于我这样希望在朱子学领域不断深耕的读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学具。
评分《近思录详注集评》这本书,从内容上看,它似乎不仅仅停留在对经典原文的考据和解读,更包含了对历代学术思想的梳理和评价。这让我联想到,本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梳理中国哲学史,特别是宋明理学史的功能。通过对《近思录》的注解和历代学者的评论的梳理,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围绕着这部著作,究竟形成过哪些主要的学术流派,产生了哪些核心的争论点,以及这些争论如何影响了后世的学术发展。 我期待书中能够通过“集评”的部分,勾勒出一条清晰的学术传承线索。例如,在解释某个概念时,书中是否会引用如吕祖谦、杨简、罗钦顺等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的观点?他们之间是如何理解或批评同一段话的?通过这种对比,我希望能更直观地理解不同学派在朱子学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是如何在继承和发展朱子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独特的学术面貌。这种“纵横交织”的学术梳理,对于我全面把握朱子学的发展脉络,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评分看到《近思录详注集评——陈荣捷朱子学论著丛刊》的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学术研究的宏大图景。这不仅是一本解读经典的书,更是一部汇集了前人智慧、融合了今人洞察的学术大系。我深信,陈荣捷先生作为主编,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广博的学识,足以驾驭这部集大成的著作。 我特别关注的是,这本书的“集评”部分将以何种方式组织和呈现。是按照《近思录》的章目顺序,逐一列出相关评论;还是根据不同的学术议题,进行分类汇集?无论哪种方式,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个清晰的导航,让读者能够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讨论。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对一些重要的评论进行必要的背景介绍和简要分析,帮助读者理解评论者的立场和论证过程。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热衷于探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读者,我对《近思录详注集评——陈荣捷朱子学论著丛刊》抱有极高的期待。我相信,这本书将为我提供一个更深入、更广阔的视角来理解朱子学,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激发我的学术兴趣和思考。
评分当我拿到《近思录详注集评》这本书时,我第一个映入眼帘的便是“陈荣捷朱子学论著丛刊”这个副标题。这让我意识到,这本书不仅是对《近思录》本身的一次深度解读,更是陈荣捷先生在朱子学研究领域多年积累的学术思想的一次集中展现。我猜想,在“详注”和“集评”的框架之外,陈先生本身对《近思录》的理解和阐释,以及他与历代学者的对话,将是贯穿全书的一条重要线索。 这让我对本书的原创性贡献充满了好奇。陈荣捷先生是否会在解读《近思录》时,融入他自己独到的学术见解?他是否会提出新的研究方法,或者纠正以往研究中的某些偏差?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一窥陈先生在朱子学研究上的学术风格和思想深度。他如何看待《近思录》在整个朱子学体系中的地位?他对某些重要概念的界定和阐释,又有着怎样的独到之处?这些都是我作为一名求知若渴的读者,非常期待从本书中找到答案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