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中国文化读本(英文版)
作者:叶朗,朱良志 著
ISBN :9787560076355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6-01
印刷时间:2008-06-01
字数:字
页数:276页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重量:g
定价:98
编辑
《中国文化读本(英文版)》看点:1.李岚清同志为中国文化读本(英文版)写了热情洋溢的序。2.中国文化读本(英文版)通过向社会展示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向社会展示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3.中国文化读本(英文版)文字明白通畅,有情趣,有韵味,有中国风格。4.中国文化读本(英文版)选了几百幅插图,选图以唯美为标准,封面装帧和版式设计也力求体现中国文化的优雅的品味。
中国文化读本(英文版)不是一本介绍中国文化简单常识的通俗读物,不是一本中国文化的小百科辞典,更不是一本文化导游手册,而是一本能显示中国文化内在精神和中国人的活生生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的文化读物。我们希望中国文化读本(英文版)不仅能为国内外读者提供一种对中国文化的生动的、通俗的介绍,而且能为国内外读者提供一种对中国文化的新鲜的、有深度的认识。我们认为,只有这种有深度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读本(英文版)》分为37章,抓住中国文化中一些极富特色的内容和亮点(如四大发明、建筑、绘画、饮食、功夫、围棋),用典型的事例和材料进行具体和深入的介绍,在介绍知识的同时,力求讲出中国文化的精神,讲出中国文化的内在意味,讲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
Featuring the distinctive heights of Chinese culture, the authors share with you their insights into the concepts and passions of the Chinese nation over the past 5,000 years. On reading through this historical range of remarkable creativity and flair for innovation, still evident today in living artistic masterpieces and folk traditions, you soon acquir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character, life views, aesthetic pursuits and national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Through every work of art or architecture, a fascinating story or legend unfolds……
作者简介
《中国文化读本》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叶朗、朱良志二位教授执笔。这二位教授都是长期从事中国文化、哲学、艺术的教学和研究的学者。叶朗为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教授,曾同时兼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艺术学系三个系的系主任,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哲学会会长。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主要著作有《胸中之竹》、《欲罢不能》、《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国小说美学》、《现代美学体系》(主编)、《中国文化导读》(主编)、《中国历代美学文库》(总主编)等。朱良志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著作有《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生命清供:国画背后的世界》、《石涛研究》、《八大山人研究》、《中国美学十五讲》、《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中国历代美学文库》(副总主编)等。
目录
Wisdom and Beliefs
1. Confucian Thought on Heaven and Humainity
2. Laozi`s Philosophy of Non-action
3. Sunzi`s Art of War:Source for All Books on War
4. The Temple of Heaven:reverence with Awe and Gratitude
5. Eco-awarenes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Greativity and Exchange
……
Art and Aesthetics
Folk Gustoms
A Brief Chronology of Chinese History
Index of Persons
Index of Major Sights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对于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解读。它并没有把儒释道等思想束之高阁,而是尝试将其与当代社会生活、伦理道德相连接。例如,书中在分析“和”的理念时,就将其延伸到人际关系、环境保护,甚至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展现了中国传统智慧的普适性和生命力。我特别喜欢关于“变”与“不变”的讨论,作者巧妙地引用了《易经》中的思想,说明在变化万千的世界中,中国文化总能找到一种内在的平衡和延续。书中对中国历史事件的评述也相当客观,它不回避历史上的争议和复杂性,而是以一种审慎的态度去分析原因和影响。让我耳目一新的是,书中还涉及到一些中国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比如关于中国人集体主义倾向的成因,以及这种倾向在不同社会阶层和地域的表现。这种跨学科的视角,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文化普及读物,更是一部富有启发性的社会学研究的入门。它促使我去思考,在快速发展的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如何保持其独特性,又如何与其他文化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惊喜,在于它对于中国文化中“意境”的深度挖掘。很多时候,我们理解的中国文化可能局限于一些具象的符号,而这本书则着重探讨了那些难以言喻的“感觉”和“氛围”。比如,书中在描写中国园林时,不仅仅是介绍建筑结构,而是细致地描绘了游客在园林中漫步时所能感受到的宁静、悠远,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对“意境”的捕捉,让我体会到了中国文化中含蓄、内敛的美学特质。书中还探讨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气韵”概念,这种强调音乐内在的情感流动和精神表达的方式,与西方音乐更侧重形式和技巧有所不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对中国人的“缘分”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种将人际关系建立在一种神秘的、不可预测的联系上的观念,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细腻,充满了诗意,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东方韵味的国度,感受着那份独特的文化气息。
评分我最近在读一本关于中国文化的英文读本,这本书的视角非常有意思,它没有选择从宏大的历史叙事开始,而是着重于那些构成中国文化肌理的日常生活细节。比如,书中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描绘中国人的餐桌礼仪,从菜肴的摆放、进食的顺序,到家庭成员间的互动,都细致入微。我读到关于“家”的概念时,深有感触,书中解释了“家”在中国文化中不仅仅是居住的场所,更是一种情感纽带、责任传承的象征。它探讨了宗族文化如何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模式,以及这种影响在现代社会中的变迁。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中国传统工艺的介绍,比如陶瓷制作、丝绸织造,通过生动的描述,让我仿佛能看到古代匠人精湛的手艺和他们对艺术的追求。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将书中的内容与我所了解的西方文化进行对比,这种跨文化的思考方式让我对“文化”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的文字风格也很平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真挚的观察和思考,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仿佛一位长者在娓娓道来。
评分坦白说,在阅读之前,我对中国文化仅停留在一些表面的印象,比如功夫、龙、旗袍等等。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以一种非常系统化的方式,将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串联起来,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深邃的中国。书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介绍,尤其是对诗词歌赋的解读,让我重新审视了文字的魅力。那些流传千古的诗句,在作者的解读下,仿佛焕发了新的生命,我能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境,以及他们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我尤其惊讶于书中对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阐释,这种将自然与人类融为一体的观念,与西方哲学中强调个体独立性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书中还涉及了中国古代的医学、科技等方面的成就,这些内容让我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智慧和创造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中国文化宝库的大门,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去一探究竟。
评分终于读完了这本《中国文化读本(英文版)》,尽管我一直对中国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并且通过各种渠道接触过一些碎片化的信息,但系统性地阅读一本关于中国文化的书籍,这次还是头一遭。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非常扎实的,它不是那种浮光掠影式的介绍,而是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从哲学思想,如儒家、道家的核心理念,到历史脉络,从早期文明的萌芽到近现代的演变,都有详实的阐述。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戏曲的解读,不仅讲解了其美学特征,还穿插了许多艺术家和作品的故事,让原本有些抽象的艺术变得生动起来。而且,对于那些我们可能只在影视作品中见过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书中也详细介绍了它们的起源、习俗以及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这让我对这些节日的体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再仅仅是吃吃喝喝的节日。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中国文化框架,解答了我许多长久以来的疑问,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中国文化的兴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