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第一章 有关风土的基础理论
第二章 风土的三种类型
第三章 季风型风土的特殊形态
第四章 艺术的风土性
第五章 风土学的历史考察
本书讨论的是“人文的风土”,即历史、文化、以及民族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书中通过对季风型、沙漠型、牧场型三种风土类型的考察,进而分析了各个地区的宗教、哲学、科学和艺术特征,阐明人的存在方式与风土的关系,并提出:“世界史必须给不同风土的各国人民留出他们各自的位置”的观点。论述周密,言必有据。
和辻哲郎(1889-1960年),日本著名哲家、伦理学家、文化学者,其伦理学体系被称为和辻伦理学。《风土》是其代表作之一,他另著有《日本精神史研究》(1926)、《作为人学的伦理学》(1934)、《风土》(1935)、(伦理学)(3卷,1937-1949)、《日本伦理思想史》(2卷,1952)等。
陈力卫,著名语言学者,日本成城大学教授,东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兼职教授,在中日文化交流尤其是中日语言关系的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198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日语系,1984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后留校任教。1990年毕业于东京大学,获日本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译有松尾芭蕉《奥州小道》等。
终于入手了这本《风土》。一直以来,我对“风土”这个概念就有一种莫名的向往,它仿佛是连接自然与人文最神秘的桥梁。和辻哲郎,这位日本的思想巨匠,能够以“风土”为切入点,解读日本民族的精神气质,这本身就足以令人期待。我非常好奇,他将如何剖析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特别是日本文明的深刻影响?是那种简单粗暴的决定论,还是更为 nuanced,更为细腻的分析?我期待书中能够呈现出一种宏大的视角,将自然环境的宏观特征,与日本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精神特质,进行精妙的串联。例如,多雨湿润的气候是否塑造了日本人细腻、内敛的情感表达方式?多山的地形是否催生了他们对空间感知上的独特理解?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并且能够跳出“东方神秘主义”的标签,以一种更为理性的、科学的视角,去理解日本文化的独特性。商务印书馆的出版,更是让这份期待有了坚实的保障。
评分终于等到这本《风土》的简体中文译本,对于我这样一直对日本文化、历史以及地理环境之间深刻联系感到好奇的读者来说,这简直是久旱逢甘霖。和辻哲郎这个名字,虽然之前只是在一些学术介绍中零星看到,但“风土”这个概念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仿佛能够窥探到一个民族精神形成背后的根源。译者陈力卫老师的名字也让我对译文质量充满了信心,毕竟好的翻译能够跨越语言的鸿沟,让原著的思想精髓得以传承。商务印书馆的出版,更是品质的保证,一直以来他们出版的很多学术著作和经典作品都做得非常出色,我对这本《风土》的装帧、纸张、排版都充满了期待。我尤其关注的是,这本书能否真正解答我心中长久以来的一些疑问:为什么同样是东亚文化圈,日本的文化却呈现出如此独特的面貌?从地理上看,日本是一个岛国,多山地,气候也相对湿润多雨,这种“风土”条件,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塑造了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社会结构,甚至是艺术审美?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能够跳出日常的惯性思维,去理解那些看似理所当然却又蕴含深意的文化特质。我期待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智识上的启发,一种对世界理解的深化。
评分收到《风土》这本新书,真是喜出望外。一直以来,我对探究不同文化形成根源的课题情有独钟,而“风土”这个词语本身就充满了引人入胜的魅力,它暗示着一种深层的、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将自然环境与人文精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和辻哲郎作为一位在哲学界和思想界享有盛誉的人物,能够将“风土”理论系统地阐述,这让我对其解读日本文化的方式充满了好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超越浅层的文化表象,深入到日本民族精神形成的土壤之中,去挖掘那些看不见的、却又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否是因为海岛的地理隔绝,以及复杂多变的气候,塑造了日本人独特的集体意识和个体情感?书中是否会通过对日本历史事件、社会习俗、艺术创作等多个层面的细致考察,来展现“风土”理论的强大解释力?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认知工具,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日本文化,甚至反思我们自身文化的形成过程。商务印书馆精良的出版,更是增添了我对阅读体验的信心。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日本哲学和文化思想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试图从根本上解释民族文化特质的著作。《风土》这本书,从书名就可以感受到其深邃的意蕴,它承载着一种对土地、气候、自然环境与人文精神之间关联的探索。和辻哲郎这个名字,在介绍日本思想史的书籍中总是被提及,而他提出的“风土”理论,更是引发了我无尽的好奇。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独特的分析视角,让我能够理解为什么日本的文化,在诸多方面都与我们所熟悉的文化存在差异。是不是因为长期的海岛生活,以及复杂多变的气候,塑造了日本人特有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书中是否会通过对日本历史、艺术、宗教等多个维度的考察,来印证其“风土”理论?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理论著作,更能提供丰富的例证,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那些抽象的理论是如何体现在具体的文化现象中的。商务印书馆的出版,也让我对译文的准确性和学术性充满了信心。
评分收到《风土》这本书,真的让我心情激动了好几天。封面设计简洁却又不失质感,商务印书馆一贯的风格,让人一看就觉得是值得认真阅读的学术佳作。我一直对“风土”这个概念非常着迷,它似乎是一种潜移默化、无形无色的力量,却又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精神世界。和辻哲郎作为一位重要的日本思想家,能将这个概念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阐释,对我来说具有非凡的吸引力。我很好奇,他将如何从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出发,解读日本民族性格的形成?是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还是通过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分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打破我之前对日本文化的零散认知,建立起一个更加系统、更加深刻的理解框架。特别是书中提到的“地理决定论”,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逻辑?是单纯的物理环境塑造,还是包含了更深层的文化互动和心理机制?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严谨而又生动的笔触,为我揭示这些问题,让我对日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