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钱穆作品
定价:19.00元
售价:15.2元,便宜3.8元,折扣80
作者:钱穆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1994-06-01
ISBN:978710001659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41kg
太仓新华书店正版现货书籍物流
本书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学大师钱穆继其《国史大纲》后,部系统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学术代表作。书中就通史中有关文化史一端作导论。故此书当与《国史大纲》合读,方能获得著者写作之大意所在。本书虽主要在专论中国方面,实亦兼论及中西文化异同问题。钱先生对中西文化问题之商榷讨论屡有著作,而大体论点并无越出本书所提主要纲宗之外。
弁言
修订版序
章 中国文化之地理背景
第二章 国家凝成与民族融和
第三章 古代观念与古活
第四章 古代学术与古代文字
第五章 文治之创建
第六章 社会主义与经济政策
第七章 新民族与新宗教之再融和
第八章 文艺美术与个性伸展
第九章 宗教再澄清民族再融和与社会文化之再普及与再深入
第十章 中西接触与文化更新
附录 中国文化传统之演进
补跋
钱穆(1895——1990),字宾四,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即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太仓新华书店正版现货书籍物流
太仓新华书店正版现货书籍物流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厚重感,是它最鲜明的标签。当拿到这本书,看到它扎实的装帧和厚实的纸张,就知道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作品。钱穆先生作为一位大家,他的文字自有其独特的魅力。他讲中国文化史,不是像讲故事那样轻飘飘的,而是带着一种深入骨髓的思考。他能够从一个很小的文化现象,挖出其背后深刻的历史根源和文化意义。我记得读到关于中国古代教育体系的那部分,他不仅仅是描述了科举制度的运作,更是剖析了它对中国社会结构、思想观念形成的深远影响。这种“以小见大”的叙事方式,让我对中国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也并非枯燥乏味的学术论文,钱穆先生的笔触中,时常流露出他对中华民族和文化的深沉眷恋。他对于中国文化中的一些优秀传统,会毫不吝啬赞美;对于一些曲折和挫折,也会给予深刻的反思。这种情感与理性的结合,使得这本书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人文的温度,让人在阅读中,既能感受到知识的积累,也能体会到一种文化传承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风骨,是读得出来的。钱穆先生的著作,总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让人在翻页之间,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人对话。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感受就是它绝非那种流于表面的“速成”读物。它渗透着作者对中国这片土地、这群人民的深情,以及对他们文明演进轨迹的深刻洞察。翻开目录,就能感受到一种宏大的叙事结构,从远古的传说,到王朝的更迭,再到思想的流变,一步步勾勒出中华文明的脉络。我特别喜欢里面对一些关键历史节点,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大爆发,或是宋明理学的兴盛,那种条分缕析的解释,既有宏观的历史视野,又不失细节的考究。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一段文字,去体会先生是如何将零散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串联成一条清晰而有力的历史长河。这种写作方式,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感受到中国文化那博大精深的底蕴,而且,它不像某些通俗读物那样,为了迎合读者而简化甚至歪曲历史,而是带着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引领读者去探寻历史的真相。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一种文化的自觉。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是在“读”一本历史书,更像是在“照镜子”,去审视我们自身文化的根源和流变。钱穆先生以其深厚的学养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为我们勾勒出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图景。他没有回避历史中的问题和挑战,而是以一种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中国文化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我记得在读到关于中国近现代文化转型的那部分,先生的论述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也有对西方文明的借鉴,更有一种对民族文化出路的深切忧虑。这种多层次的思考,让我感受到,真正的文化研究,并非一味地赞美或批评,而是要有一种辩证的态度,去理解其复杂性和动态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唤醒我们对自身文化的尊重和思考,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在何处来,又要向何处去。它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史导论”,为我们提供了探索中国文化奥秘的钥匙。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启迪。起初,我只是想找一本入门的书,了解一下中国文化的大致轮廓,没想到读着读着,就深深地被吸引住了。钱穆先生的文字,没有那些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故弄玄虚的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朴实、恳切的语言,娓娓道来。他讲历史,不是简单地罗列年代和人物,而是着重于文化背后的精神和观念。比如,他会分析儒家思想是如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又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演变的;他也会探讨中国人在政治制度、艺术审美、道德伦理上的独特追求。我尤其欣赏他处理历史争议时的那种审慎和客观,他不会轻易下定论,而是呈现不同的观点,让读者自己去思考。这种引导性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自己不是在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主动地学习和探索。每次读完一章,我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对中国文化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点燃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并且提供了一个扎实的起点,让人愿意继续深入地研究下去。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去理解中国。很多人学习中国历史,可能更关注朝代更迭、政治斗争,但这本书,却将重点放在了“文化”这个更为根本的层面。钱穆先生试图通过梳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脉络,来解释中国文明的独特性和延续性。我特别喜欢他对于“中国性”的探讨,比如,他如何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去理解中国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如何分析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社会组织方面所形成的独特模式。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它让我明白,理解一个文明,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事件,更要深入其内在的精神内核。即使是我对某些历史时期的了解不深,也能通过钱穆先生的引导,窥见其文化发展的逻辑。这种“由表及里”的解读方式,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